“你等等,十万玄甲军马上就到!”
在跟朱由检达成协议后,朱雄英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朱由检目送着他离开,忽然发现,当他走出御书房时,门口泛起了一层水波般的涟漪。
这一奇观让朱由检大吃一惊,朱雄英走后,他急忙跑到门口,伸手摸了摸。
推开门,就听见皇城那边传来战斗的声音。再看外面,太监乱跑,宫女惊慌,哪还有朱雄英的身影?
“难道他真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朱由检望着门外混乱的天色,自言自语。
可很快,他眼里闪过一丝从未有过的期待。
“也许他真能帮我。”想到这里,他轻轻关门,回到座位等朱雄英回来。
另一边,朱雄英刚走出书房就回到了自己世界。
一出门口他就喊:“王喜!”
“在!”一直在外守着的太监王喜赶紧上前。
“叫常茂、常升带十万禁军来御书房外见我。”
“什么?十万禁军?”王喜被这命令惊得不知所措。
朱雄英斜眼看他:“有问题吗?”
王喜顿时后背发凉。他从朱雄英八岁时就开始服侍,深知这位皇帝的厉害。平时看起来随和,但真较起劲来,比开国皇帝还狠。
回想当年,这位还是皇太孙时,为了改革,杀人如麻。文武大臣、权贵王爷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
此刻,朱雄英的眼神透露着他要动真格了。
在这种时候,谁要是反对或违抗,九族都不够杀。
想到这,王喜额头冒汗,恭敬拱手:“奴才不敢,这就去传旨!”
说完急忙离开。
很快,安静的皇宫热闹起来。
脚步声此起彼伏,穿着鲜艳盔甲的士兵整齐划一地跑进来,整个皇宫都在震动。
这一幕引来了许多人的注意。
乾清宫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老太监扶持下走到门口台阶,看着宫里的情况,皱眉问:
“怎么回事,为何有这么多禁军入宫?”
老太监听了低声说:“回禀老爷子,听说是陛下叫十万禁军到御书房外见驾。”
老人听完,有些纳闷。
“十万禁军要在御书房外列队觐见?御书房外哪有这么大地方装得下这么多人?”
“这小子又在玩什么花样呢?”
听罢,老太监听后有些犹豫地说:
“要不我去问问陛下?”
老人思索片刻,刚准备点头同意,这时乾清宫内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走出来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问什么问?雄英这孩子当皇帝都七年了,他做事还要你来教?”
“你,退位都七年了,还爱瞎操心。”
老人看着老妇人不满地说:
“什么叫瞎操心?我们只是有点不放心罢了。我们退位了就不能关心国家大事了吗?怎么说我们也是大明的无上皇。”
老妇人瞪了他一眼:
“不放心?有什么好不放心的?雄英这孩子比你做皇帝时强多了。从你把朝政交给他的那天起,这么多年,他做得怎么样,你难道没看到?”
“才十几年,大明到底有了多大变化,需要我这个老太婆告诉你吗?”
“就算秦始皇、汉武帝重生,也赶不上现在。把江山交给这样一位孙子,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你呀,别瞎操心了,好好享福不是更好吗?”
老人冷哼一声:
“哼!他就厉害,那是我孙子,这江山也是我打下来给他的。你管得太宽了吧?当爷爷的关心一下孙子都不行了?”
“我们要管,我们要问,你少多管闲事。”
老妇人气急地说道:
“好你个朱重八,你是故意气我的吧?”
“怎么越老,脾气跟小孩似的?”
话音未落,老妇人突然脸色大变,捂着胸口,显得十分痛苦。
老人见状大惊,急忙上前扶住她:
“老婆子,你怎么了?别吓我,我不问了还不行吗?”
身边的太监也慌忙上前搀扶,焦急地说:
“太皇太后,您是不是又发病了?我这就叫人找太医。”
说着,老太监就要呼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老妇人暗暗瞪了他一眼。
老太监先是一愣,但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向老妇人轻轻点头,悄悄退下了。
老人没有注意到老太监的小动作,担心地扶着老妇人说:
“老婆子,不要紧吧?说了让你好好休息,没事别到处走动,你就是不听。”
“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的,让我怎么办?”
老妇人轻哼了一声。
老头被老太太一阵数落,只能认错赔不是:“好啦好啦,都是我们的错,以后不管闲事了,赶紧回宫休息吧,别到处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