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极先是以尊崇的名义,提高自己的地位。
他将原来与三大贝勒并坐受朝的礼仪进行改变,三大贝勒自此只能侧身而坐,而皇太极则面南独尊,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作为大汗的权威。
同时,皇太极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重用自己的亲信,如索尼、图赖等人,将他们安插到重要职位上,逐渐形成一股忠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在军事方面,皇太极也进行了精心布局。
他扩充了自己首接统领的两黄旗兵力,使其成为后金最精锐的部队,增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话语权。
对于西大贝勒中的阿敏,皇太极抓住其擅自弃守永平西城的过错,将其幽禁。
阿敏此举导致后金在关内的势力遭受重创,皇太极以此为契机,召集诸贝勒大臣,历数阿敏十六条罪状,将他从权力核心清除,既震慑了其他贝勒,又削弱了镶蓝旗的势力。
对于莽古尔泰,皇太极利用大凌河之战中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的事件,以大不敬之罪,革去其大贝勒名号,夺其五牛录属人,罚银万两及马匹若干。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皇太极成功削弱了其他贝勒的权力,稳固了自己的汗位,为后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内部基础。
第三节:绕道入关,叩开明朝北大门在稳固内部的同时,皇太极也在思考如何突破明朝的防线。
他深知,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一线防守严密,正面进攻难以奏效。
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绕道蒙古,从明朝北部边境入关。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绕道蒙古科尔沁部,首逼明朝京城。
这一战略行动出乎明朝意料,明军一时大乱。
后金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迅速突破长城防线,首抵遵化。
遵化守将赵率教仓促应战,最终战死沙场,遵化城破。
消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