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潭初遇
承光十五年,霜降之日,寒意如针,肆意地穿刺着世间万物。皇帝的猎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山林间,马蹄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落叶,发出清脆而又寂寥的声响。
陛下!寒潭边发现弃婴!一名侍卫的呼喊,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寒鸦,它们扑腾着翅膀,发出阵阵聒噪。皇帝莫岳听闻,神色微凛,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着寒潭边走去。只见在一堆枯枝败叶之中,一个小小的襁褓静静躺着,襁褓里的男婴正挥舞着小手,放声啼哭。
莫岳轻轻掀开襁褓,那男婴眉间一颗鲜艳的朱砂痣在秋阳的映照下,泛着奇异的红光,仿佛是被命运点染的一抹印记。太子莫君逸也凑了过来,脸上挂着看似温和的笑容:父皇,好可爱,让我看看。然而,他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漠。
逸儿喜欢弟弟莫岳说着,将孩子交给了一旁的奶娘。莫君逸伸手想去抱抱婴儿,就在这时,他的指尖竟不自觉地掐入了掌心,那隐藏在心底的复杂情绪,似乎在这一刻有了一丝泄露。小家伙不哭啦,我是君逸哥哥。莫君逸轻声哄着,那婴儿竟像是听懂了一般,瞬间止住了啼哭,还伸出小手,紧紧攥住他的手指不放。皇帝望着这一幕,心中一动,突然开口:既然是弃婴,不如叫‘清和’吧,愿他一生清平安和。
时光荏苒,十年后的文华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
十六岁的莫清和身姿挺拔,手中紧握着长剑,目光专注地看着少傅陆明修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仁字。陆明修语重心长地说道:习武先修德,方不负陛下养育之恩。莫清和自小就展现出了极为惊人的武学天赋,在军中已然是威名远扬,无人不惊叹于他的勇猛与睿智。
少傅陆明修时常会轻轻摸着莫清和眉间的朱砂痣,感慨万千地长叹:此子若为将,君逸若为帝,我朝必定山河永固!这实乃上天庇佑我朝啊!
陆明修抬头之时,恰好瞧见窗外的素雨。十六岁的六公主素雨,正手持着一个绣工精美的香囊,蹦蹦跳跳地朝着这边跑来,她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清和哥哥,看我绣的雨燕!还有我的蜜饯,给你吃!
又吃蜜饯父皇不是不让你吃吗我告诉你个藏蜜饯的好地方。莫清和笑着接过香囊,故意板起脸来,然而他的余光却瞥见君逸正静静地站在廊柱之后,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此时,太子莫君逸的袖中隐隐露出半块残玉,他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莫清和腰间的玉佩。那玉佩,是大哥十年前送给他的,而如今,这玉佩上的裂纹竟与君逸袖中的残片严丝合缝,仿佛它们本就该是一体的。
清和哥哥骗人!素雨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莫清和的肩膀,去年你也这么说,结果找到的是……话到嘴边,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偷偷看了一眼君逸所在的方向,便赶紧收口。莫清和心领神会,会意地一笑,他知道素雨想说的是君逸哥哥藏的兵书。这看似平常的玩笑话,却仿佛在不经意间,勾勒出了三人之间微妙而又深厚的情谊。
第二章
毒茶迷局
承光二十三年,惊蛰。
陆明修坐在书房之中,面前的桌上摆放着一盏青瓷茶碗。他已经是第三次推开那碗茶了,眉头微微皱起,缓缓说道:今日茶太苦了。莫君逸站在一旁,脸上依旧挂着那看似温和的笑容,他垂眸,伸手拿起茶壶,轻轻为陆明修续上茶水,语气轻柔地说道:少傅总说苦,学生让人加了桂花蜜。
陆明修沉默着,端起茶碗,缓缓喝下一口。然而,就在茶水入喉的瞬间,他的脸色陡然一变,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烈的呛咳,茶水混合着鲜血,染红了他的前襟。
殿下为何要这样陆明修瞪大了双眼,双手紧紧抓住莫君逸的手,在接触到他掌心那层薄茧的时候,心中猛地一震,清和从未想过争权!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
莫君逸缓缓蹲下身来,目光平静却又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冰冷,声音温柔得如同三月春风,却又字字如刀:少傅总夸他是百年难遇的将才。可您看看这江山如今的局势——说着,他从袖中抽出一封伪造的通敌信件,轻轻放在桌上,柔然人都已经打到幽州了,而父皇呢,还在忙着签求和书。莫清和的确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但这世间的剑鞘,却只能容得下一把剑。
莫君逸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继续说道:当年父皇在寒潭捡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弃婴,而是他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这其中,少不了你的谋划吧
陆明修听闻此言,犹如遭雷击,他猛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所以你调换了襁褓中的玉佩话音未落,一阵钻心的剧痛从手指传来。他惊恐地看见,君逸正将他的手按在那封通敌信纸上,反复碾压着他无名指上的银戒。那银戒,是他对亡妻的思念,如今却成了君逸阴谋的一部分。
师母走后,您总说戒痕是心牢。现在,就让这心牢护我江山吧。莫君逸的声音依旧轻柔,却透着无尽的决绝。
君逸!陆明修想要大声呼喊,可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鲜血不断地涌出,让他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茶汤在案几上渐渐冷却,倒映着莫君逸那有些扭曲的身影。陆明修望着他袖中露出的半块玉佩,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十年前的寒潭边。那时,那个抱着婴儿笑得无比温柔的少年,指尖还掐着自己掌心的血。原来,从那时起,有些东西就已经悄然破碎了,碎在了寒潭那冰冷刺骨的冰水里,碎在了帝王赐予的清和这个名字里。
没过几日,便传出少傅通敌,畏罪自杀的消息。整个朝堂为之震动,然而,在莫君逸的精心谋划下,这一切似乎都显得顺理成章,无人能够察觉到背后那隐藏的真相。
第三章
金鞍血雾
秋猎场的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宛如一层轻纱,将整个猎场笼罩其中,透着一股神秘而又朦胧的气息。
三皇子莫君明心情愉悦地拍着莫清和的肩膀,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此次幽州赈灾,粮草就托付给贤弟了。说罢,他一个翻身,利落地上了马。然而,就在他坐稳的瞬间,那匹马却突然像是发了疯一般,前蹄高高腾空,发出阵阵嘶鸣。莫君明毫无防备,整个人被狠狠甩飞出去,重重地落在了一旁的碎石堆上。
三哥小心!莫清和见状,脸色骤变,惊呼一声,毫不犹豫地朝着莫君明冲了过去。可是,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当他赶到时,莫君明的头已经重重地磕在了尖锐的碎石上,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当场便没了气息。
莫清和满心悲痛地接住莫君明的尸体,此时,莫君逸已经红着双眼,愤怒地冲了过来,一把扯开马鞍。只见马鞍上,明显涂抹着一层磷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这种磷粉遇热即燃,很明显,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定是柔然奸细!莫君逸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这夜的宁静。太子书房内,烛火摇曳,莫君逸正坐在书桌前,若有所思。忽然,他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熟悉的节奏,他一听便知,是清和的脚步声,而且正朝着库房的方向走去。
殿下,莫将军在查磷粉库存。很快,一名侍卫悄声前来禀报。
莫君逸挥了挥手,打发走侍卫。手中下意识地把玩着袖中的残玉,静静地听着窗外的动静。忽然,那脚步声顿住了,仿佛是发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他想起十年前的文华殿,清和举着他送的木剑,笑得如同寒潭破冰时那温暖的阳光,眼神中满是纯真与信任:君逸哥哥,等我长大了,就帮你守边疆。如今,那把木剑还挂在清和的寝殿,而他手中的残玉,似乎也即将补上最后的缺口。
如今,那个曾经单纯的孩子,终于开始对这一系列的变故产生怀疑了。
第四章
水牢绝笔
承平三年,本应是太平的岁月,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皇帝莫岳在寒潭附近遇刺,六公主莫素雨为了护驾,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她虽然拼尽全力挡住了攻势,却无法脱身,被刺客掳走。
当莫素雨被粗暴地拖入水牢时,她腕间那只精美的玉镯当啷一声落地,清脆的声响在这阴暗潮湿的水牢中显得格外刺耳。那玉镯,是莫清和用赫赫军功换来的,内侧还刻着平安二字,寄托着他对莫素雨深深的祝福。
不知过了多久,水牢的石门嘎吱一声缓缓打开,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莫素雨面前。莫素雨费力地抬起头,看到来人竟是莫君逸。昔日那个娇俏可人的公主,如今已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绝望,却依旧强撑着精神,盯着君逸袖口的金丝雨燕,轻声说道:哥哥是来问我蜜饯藏哪的
data-faype=pay_tag>
莫君逸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复杂地看着莫素雨,指尖轻轻划过她那原本娇嫩如今却布满伤痕的脸庞,声音平淡却又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三年前你为你清和哥哥挡住了刺客的袭击,还记得吗父皇当时哭得老泪纵横,说‘素雨是朕的好女儿’。被俘至今,可后悔
莫素雨听后,忽然笑了,那笑容中满是苦涩与无奈:可后来我才知道,那刺客是你让柔然人准备的。君逸哥哥,你藏得好深啊。
莫君逸面无表情,淡淡地回答道:只有让你‘被俘’,莫清和才会为我卖命。
莫素雨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鲜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洇出一片触目惊心的血红:哥哥,我们不是兄弟姐妹吗权力,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就在这时,一阵凌厉的剑气纵横而起,石门在强大的力量下轰然倒塌。莫清和浑身是血地冲了进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愤怒,一把推开莫君逸,紧紧地抱住莫素雨:素雨!他迅速砍断了束缚莫素雨的铁链,看着妹妹那虚弱的模样,心疼得眼眶泛红。
莫素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玉簪塞进莫清和的掌心,气息微弱地说道:七月十四,东宫磷粉三斤,账册记西域胭脂。还有……她费力地凑近莫清和耳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当年寒潭的刺客,是大哥买通的死士……你不要……算了,大哥也有他的苦衷。
莫清和听着妹妹的话,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他只是紧紧地抱着妹妹,浑身止不住地颤抖着,悲痛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莫君逸的剑悄无声息地抵住了莫清和的后心,冷冷地说道:清和,你是要救她,还是要北境二十城的百姓
莫清和握着玉佩的手剧烈地发抖,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十五岁那年,莫君逸替他挡刀时的场景。那时,莫君逸笑着对他说:别怕,哥哥在。而此刻,剑尖那冰冷的寒光映照着莫君逸的眉眼,却再也没有了半分往日的温度,仿佛眼前站着的,是一个陌生的人。
我带你走。莫清和咬着牙,抱起莫素雨,然而,他却感觉妹妹的身子突然一软,鲜血迅速染红了他的衣襟。
莫君逸并没有阻拦,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离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似乎在这一刻,他的心中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纠结与痛苦。
第五章
龙血焚天
甘露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莫岳虚弱地靠在龙椅上,剧烈的咳嗽让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咳出的鲜血一滴一滴地落在面前的求和书上,将那纸张洇得一片血红。
逸儿,你真要弑父莫岳的声音中透着无尽的哀伤与疲惫,他的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失望与痛心。
莫君逸手持长剑,剑尖直指莫岳,眼神中透着决绝与疯狂:父皇可知,幽州百姓易子而食已三千您连柔然人的鸩毒都尝不出!父皇,你不知道莫清和是你的私生子吧。
皇帝莫岳听闻此言,身体猛地一震,他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母妃临终前告诉我的。莫君逸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当年在寒潭捡到清和,我看见襁褓里的玉佩,就知道这是您的私生子。所以我调换玉佩,让清和顶着‘私生子’的名号,而我,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莫岳缓缓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奈:可我从未亏待过你,也从未溺爱于他。这么多年,我又何曾厚此薄彼
住口!莫君逸怒吼一声,剑锋又没入了三寸,他的眼底泛起一片血色,母妃被贵妃毒杀那夜,您正在宠幸新选秀女!他忽然温柔地拭去父亲嘴角的血沫,声音却依旧冰冷刺骨,不过无妨,儿臣会让这江山浴火重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声。莫清和握着莫素雨的发簪,披头散发地闯入殿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悲愤与绝望,状若疯魔:莫君逸!你看看妹妹,她到死都还念你这个哥哥!
莫君逸面无表情地坐上龙椅,声音混着殿外传来的钟鼓之声,显得格外威严:清和,我再问你一遍,北境告急。你是要为六妹报仇,还是要救二十万百姓他缓缓扯开衣领,露出心口那道醒目的疤痕——那是五年前替莫清和挡箭留下的,你以为我想杀人但这江山,必须有人用血来换!
莫清和盯着那道疤痕,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莫素雨临终前的模样。她微笑着对他说:清和哥哥,雨燕的眼睛要看向光明的地方。
那二十万的百姓,他们也是无辜的,他们都渴望着活下去,他们的生命同样珍贵。
好,我助你御敌。莫清和低头看着莫素雨那苍白的脸,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但战后,我要你亲口告诉天下人,少傅是忠臣,三哥是贤王,素雨是……是最傻的丫头。
第六章
雁门霜骨
北境的城墙外,寒风如刀,卷着漫天的雪花,肆意地呼啸着。莫君逸站在城楼上,他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坚毅。他的手指按在沙盘上,指甲几乎要掐进潼关的位置,目光坚定地说道:柔然骑兵必走这里。说罢,他抬头望向莫清和,此时的他,眉间已有了风雪刻下的深深痕迹,三千死士,你可敢带
莫清和沉默了片刻,手不自觉地摸向怀中的香囊,那是素雨亲手为他绣的。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沙哑:谋划这么多年,害了这么多条性命,你只为了这个位置对吗可无论是太子之位,还是皇位,我又何曾跟你争过
莫君逸没有抬头,只是静静地看着沙盘,缓缓说道:是。但你知道吗母妃临终前说,双龙玉佩得之者得天下。所以我必须让所有人相信,我才是太子——这样,我才能以太子之名,行救国之事。你还记得吗你说过要帮我守边疆,现在边疆在流血……
莫清和听着莫君逸的话,心中五味杂陈,最终还是沉默了下来。
我便做你的剑。许久,莫清和缓缓吐出这句话。
月黑风高的夜晚,潼关的冰面上一片寂静。
莫清和手持长刀,与柔然可汗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刀光剑影闪烁间,两人的身影在冰面上不断交错。莫清和心中怀着对妹妹的悲痛、对真相的愤怒以及对家国的责任,每一招每一式都凌厉无比,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
柔然可汗虽武艺高强,但在莫清和这般拼命的攻击下,也渐渐有些吃力。然而,就在局势看似对莫清和有利之时,柔然可汗突然发出一阵狂笑:莫清和,你以为自己是养子错了!你是莫岳的私生子,莫君逸才是真歹毒——他当年偷偷调换了玉佩,就是为了这个皇位!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莫清和的心间。他握着刀的手骤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迷茫。但很快,他便回过神来,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猛烈。他深知,此时绝不能被这几句话扰乱心神。随着一声怒吼,莫清和手中长刀猛地一挥,寒光闪过,直接结果了柔然可汗的性命。
可汗的身体缓缓倒下,重重地摔在冰面上,溅起一片冰屑。莫清和望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却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可汗临死前的话,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真相,如同迷雾般在他眼前散开,却又让他更加困惑。
多年以后,在莫清和与莫君逸的共同努力下,外患渐渐平息。柔然人被打得节节败退,再也无力侵犯边境。莫君逸在这些年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屡出奇策,指挥若定,在百姓中威望极大。他的名字,成为了保卫国家的象征,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仰与赞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君逸的野心似乎也在不断膨胀。在一次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指着空荡荡的龙椅,厉声吼道:帝者,安天下,平万疆!我有何不可!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一震。
第七章
凯旋惊变
承平四年春,阳光明媚,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前线传来了胜利的喜讯,莫清和与莫君逸率领的军队凯旋而归。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响彻整个京城。
莫君逸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他摘下头盔,露出那张历经战火洗礼却依旧坚毅的脸庞。他抬头望去,只见莫清和静静地站在城楼之上,手中紧紧攥着一根玉簪,那是莫素雨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天下初定,朝堂之上,君臣们齐聚一堂,商议着战后的诸多事宜。然而,气氛却并没有因为胜利而显得轻松愉悦,反而隐隐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莫清和忽然毫无预兆地拔剑,剑身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直指龙椅上的莫君逸。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
莫君逸神色平静,他抚过龙椅扶手,那里刻着莫素雨的小名小雨——那是她十五岁时,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刻下的。看着这两个字,莫君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与愧疚。
莫清和望着莫君逸,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想起少傅陆明修教导他的仁字,想起三哥莫君明临终前那充满不解与痛苦的眼神,想起莫素雨那纯真无邪的笑容。江山社稷他冷笑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少傅的血、三哥的命、素雨的笑,都是你江山社稷的垫脚石
清和,你要杀我莫君逸轻笑一声,目光缓缓扫过殿内那些支持他的将领,现在这个时候,还有比我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吗我击退外敌,守卫国家,你杀我,怎么给天下人交代
莫清和,不可冲动!副将见状,急忙冲上前去,紧紧抓住他握剑的手,北境十六州刚收复,若局势动荡,百姓又要遭殃——
老尚书也赶忙上前,手中的玉笏叩地有声:他虽有罪,却保下了江山!难道不能将功抵过
惊雷在殿外炸响,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落下。莫清和的剑稳稳地抵住君逸咽喉,只要再往前一寸,便能取其性命。新帝忽然笑了,笑得苦涩而又无奈:你以为我不想做个好哥哥五岁时你被小太监欺负,是谁替你罚跪整夜十岁时你练剑受伤,是谁偷偷替你换了钝剑十五岁寒潭遇刺,是谁用身子替你挡刀
莫清和的眼前不由自主地闪过一幅幅画面:大哥莫君逸默默地跪在外书房,脊背挺直如松,哪怕膝盖早已红肿;大哥在兵器库中精心挑选宝剑,指尖不小心被钝剑划破,却只是皱了皱眉;大哥在寒潭边,为他挡下致命一刀,鲜血染红了寒潭的水,却依旧笑着对他说清和别怕。
这些曾经温暖的画面,此刻却与素雨的尸体、少傅的血书、君明的惨状不断重叠,让他握剑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那我失去的算什么莫清和哽咽着,剑尖微微颤抖,划破了莫君逸的皮肤,一丝鲜血缓缓渗出,少傅教我仁心,他自己却背负通敌罪名;三哥体恤百姓,却死在你的磷粉火下;素雨到死都念着你,你却让她带着笑容入棺——
殿外传来百姓的欢呼声,透过雨幕,隐隐可以看到有人举着雨燕风筝在雨中奔跑。那雨燕风筝,让莫清和想起了素雨,想起了曾经他们三人无忧无虑的时光。
莫君逸闭上眼,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动手吧。从在寒潭边调换玉佩开始,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你杀了我,天下人会骂你忘恩负义;你不杀我,这罪孽会跟着我一辈子。你要如何选呢
莫清和望着君逸眉间那掩饰不住的疲倦,心中一阵刺痛。寒潭的水啊,冻住了少年的温柔,却冻不住血脉里的羁绊。他的剑当啷一声落地,在众大臣催促的目光中,缓缓转身。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莫清和放弃了复仇,准备原谅莫君逸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在莫君逸震惊的目光中,他猛地拾起地上的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莫君逸刺去,这一次,他将莫君逸一剑封喉!鲜血从莫君逸的脖颈处喷涌而出,溅在了莫清和的脸上、身上。
大殿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莫清和握着染血的剑,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
莫清和握着那把还滴着莫君逸鲜血的剑,身子微微颤抖。他望着眼前瘫倒在龙椅上的莫君逸,脑海中一片混乱。刚刚那一瞬间,仇恨冲破了所有理智,他挥出了那致命一剑。可现在,当鲜血的腥味弥漫在鼻尖,他心中却没有预想中的解脱。
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对错。他在心中默默叹道。只是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在这江山社稷的纷争里,他们都迷失了自己。如今,他亲手终结了莫君逸的生命,可他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也亲手毁掉了曾经那个简单纯粹的自己。
他深知,这一剑下去,斩断的不仅仅是莫君逸的生命,更是他与过去的所有羁绊。从此以后,他将背负着弑君的罪名,面对天下人的目光。但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大哥的罪孽被掩埋,让少傅、三哥和素雨白白牺牲
莫清和仰天长啸,疯疯癫癫跑出宫外。
只听满含痛苦的声音传来:
寒潭霜碎赤砂痕,十载宫墙锁旧温。
毒茶浸墨书伪诏,磷火焚鞍断弟恩。
雨燕香囊凝血字,龙涎剑影裂心痕。
金銮殿上双玉佩,一片残红照夜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