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稀饭Cic 本章:第一章

    一、医药股的初遇与沉沦

    2021

    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缓,三月末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凉意。我蹲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看母亲贴着止痛膏的背影在取药窗口前挪动,电子屏上滚动的药品价格像一串看不懂的密码。排在她前面的大爷突然骂骂咧咧:进口药怎么又涨价

    这句话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我心里激起一圈圈涟漪

    ——

    父亲的降压药、妻子的孕期维生素、孩子即将到来的奶粉钱,所有的开销在脑海里连成一条紧绷的线。

    回到公司时,工位上的电脑屏保正跳着财经新闻:医药板块逆势上涨,机构看好后疫情时代刚需价值。

    斜对角的老张正把手机举得老高,屏幕上

    恒瑞医药

    的

    K

    线图像座陡峭的山峰:小李上个月跟着私募买了美诺华,赚了辆大众

    Polo。

    键盘区传来此起彼伏的敲击声,夹杂着

    集采政策

    创新药管线

    之类的术语,像某种神秘的咒语。我打开工资条,看着税后

    1

    万

    2

    的数字,想起昨晚妻子对着房贷合同叹气的样子

    ——

    首付借的

    30

    万还剩

    25

    万没还,而女儿的预产期就在三个月后。

    第一次打开股票论坛是在某个加班后的深夜。台灯在桌面投下昏黄的光圈,妻子的鼾声从卧室传来,我盯着

    医药

    ETF

    吧

    里的热帖:人口老龄化就是医药股的永动机CXO

    赛道五年十倍不是梦

    。楼主

    股海老中医

    的分析头头是道,从市盈率讲到研发投入,最后落在

    康华医药

    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据上。我鬼使神差地打开

    F10,看着

    心脑血管用药市占率全国前三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5%

    的字样,突然觉得抓住了救命稻草。

    周末回父母家吃饭,父亲对着电视里的医药广告直皱眉:现在的药比我们那会儿贵十倍。

    我盯着他药箱里五颜六色的药盒,突然想起论坛里说的

    刚需防御性板块。母亲往我碗里夹了块红烧肉:攒钱别太急,你爸的退休工资够买药。

    油香在舌尖炸开的瞬间,我突然喉咙发紧

    ——

    他们不知道,我已经在证券

    APP

    上实名认证,把仅有的

    18

    万存款转到了资金账户。

    4

    月

    15

    日,我永远记得那个星期四。大盘低开高走,医药板块涨幅

    3.7%。我盯着

    康华医药

    的分时图,看它在

    10

    点

    17

    分突破

    28

    元整数关口,成交量柱突然拔地而起。手指悬在买入键上时,掌心全是汗,键盘上的

    F3

    键被磨得发亮,那是我昨天才记住的

    上证指数

    快捷键。分三笔买入时,每敲一次回车都要深呼吸,生怕输错数字

    ——

    第一笔

    5000

    股,成交价

    28.21;第二笔

    3000

    股,28.35;最后

    2000

    股扫在

    28.58,均价

    28.37,刚好

    18

    万。成交弹窗跳出来的瞬间,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

    10:23,阳光正穿过写字楼的百叶窗,在成交单上投下斜斜的光影。

    最初的两周像浸在蜂蜜里。每天开盘前我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泡好咖啡盯着自选股列表。康华医药

    像匹脱缰的野马,先是突破

    30

    元,接着

    32、35,到

    4

    月

    29

    日居然摸到了

    38.5

    元。账户浮盈超过

    3

    万时,我在京东给父亲买了台制氧机,给母亲挑了套理疗仪。妻子摸着购物车里的婴儿床,眼睛亮晶晶的:要不把主卧的衣柜改小,给孩子腾个婴儿房

    我搂着她的腰,看着窗外的晚霞想,等涨到

    50

    元,或许能换套带学区的两居室。

    转折始于

    5

    月第三周的集采传闻。先是某医药大

    V

    在公众号暗示

    仿制药集采范围扩大,接着股吧里开始出现

    康华的氯吡格雷可能被纳入

    的消息。5

    月

    20

    日,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妻子的生日。我捧着蛋糕刚进家门,就看见她盯着手机屏幕发呆:医保局官网说要开展第三批集采。

    奶油的甜腻突然变得腥腻,我顾不上插蜡烛,翻开笔记本查找康华医药的产品线

    ——

    氯吡格雷缓释片,年销售额占比

    18%,恰恰在网传的集采目录里。

    接下来的周一堪称噩梦。集合竞价阶段,康华医药

    就以

    29.8

    元低开,比上周五跌停价还低

    1

    个点。9:30

    一开盘,卖单像决堤的洪水,股价直线砸向

    27

    元。我盯着成交量柱,看每分钟都有千万级的资金出逃,手忙脚乱地想挂单卖出,却发现键盘上的数字键都在发抖。妻子凑过来看了眼,突然转身走进卧室,再出来时眼睛红红的

    ——

    她把准备给孩子买保险的

    2

    万块,悄悄转到了我的资金账户。

    那半个月,我过上了昼夜颠倒的生活。每天凌晨两点爬起来看美股医药板块走势,清晨五点刷医保局官网,白天盯着分时图上的每一个波动。父亲打电话说理疗仪收到了,我却连

    用着怎么样

    都没力气问。妻子不再提婴儿房的事,只是默默把家里的荤菜换成了素菜,连孩子的待产包都挑最便宜的品牌。有天深夜,我听见她在阳台打电话,压低声音说:妈,能不能先借我们两万小林最近项目奖金没发...

    6

    月

    18

    日,集采名单正式公布。康华医药

    的氯吡格雷缓释片赫然在列,拟中选价较市场价暴跌

    72%。我盯着公告里的

    确保临床供应

    四个字,突然笑出声

    ——

    这意味着公司不仅要降价,还要保证销量,利润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为零。当晚的股东大会直播,董事长在镜头前擦汗的画面,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天开盘,股价直接跌停在

    22.35

    元,账户浮盈全部回吐,还倒亏

    1.2

    万。

    我开始躲着接父母的电话,怕听到他们关心的声音。妻子把家里的

    WiFi

    密码改成了

    别碰股票,每天下班都绕到银行查余额。七月的梅雨季,屋里总是潮乎乎的,女儿的胎动越来越明显,而我的资金账户像浸了水的纸,慢慢皱缩变形。7

    月

    23

    日,股价跌破

    20

    元那天,我在便利店买了罐冰啤酒,坐在马路牙子上看车水马龙。手机里存着母亲发来的照片,她戴着我买的理疗仪,对着镜头比耶

    ——

    那个理疗仪,现在看来就像个讽刺的笑话。

    真正让我下决心割肉的,是

    8

    月的一个深夜。妻子突然捂着肚子喊疼,我手忙脚乱地送她去医院。急诊室里,看着她因为宫缩皱起的眉头,我突然想起账户里还剩的

    12

    万

    ——

    那是孩子的奶粉钱、尿布钱,是这个家的救命钱。凌晨三点,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我打开交易软件,把

    康华医药

    的持仓全选,点击卖出。成交价

    18.72

    元,刚好回到我的成本线下方。确认的瞬间,窗外传来第一声鸟叫,妻子在病房里喊我的名字,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割肉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看了样板房。89

    平的两居室,主卧小得只能放张

    1.5

    米的床,妻子却笑着说:这样也好,孩子小时候可以跟我们睡。

    售楼处的灯光很亮,照出她眼角的细纹

    ——

    那是我以前没注意到的。走出售楼处时,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突然握住我的手:其实租房也挺好的,只要我们在一起。

    我看着远处高楼玻璃幕墙上的晚霞,突然觉得,那些在

    K

    线图上起伏的数字,远不及此刻掌心里的温度真实。

    二、科技股的狂热与坠落

    2022

    年立春那天,我在小区便利店遇见了理发店王师傅。他左手攥着手机,屏幕上

    中芯科技

    的分时图跳得比剪子还快:小林你瞧,开年才半个月就涨了

    23

    个点,比我剃三百个头都强!

    剃须刀的嗡嗡声里,他唾沫星子直飞:现在谁还炒医药啊,元宇宙、芯片才是未来,我连养老钱都押在

    科创

    50

    里了。

    玻璃柜台上,他给客人存的洗发水旁边,躺着本翻烂的《手把手教你炒科技股》,书角还夹着张写满代码的便签。

    办公室的氛围早已变了天。老张的茶杯换成了印着

    芯片强国

    的马克杯,午休时再也没人聊集采政策,取而代之的是

    EDA

    软件国产替代

    晶圆厂扩产规划

    。我在工位贴满便签:

    中芯科技:12nm

    制程突破

    兆易创新:存储芯片涨价周期,键盘缝隙里卡着半张记满研报数据的纸条。妻子看着我每天凌晨还在研究

    摩尔定律,欲言又止,直到有天深夜,她摸着我熬红的眼睛说:要不咱买个护眼灯

    真正让我热血沸腾的,是那场线下股民交流会。某财经大

    V

    在五星级酒店开讲座,门票

    888

    元一张。我攥着妻子给的

    家庭备用金,混进西装革履的人群。投影幕布上,大

    V

    敲着激光笔:看看人家英伟达,一年涨五倍!我们的中芯科技就是下一个十年十倍股!

    台下掌声雷动,有人举着

    支持国产芯片

    的灯牌,有人当场开通融资融券。散场时,我在走廊捡到半张皱巴巴的传单

    ——专业配资,利息低至

    1.2

    分,背面印着个二维码,在廊灯下泛着诱人的光。

    data-faype=pay_tag>

    3

    月

    12

    日,女儿出生的那天,产房外的电视正在播科技股新闻。我握着妻子的手,看她疼得浑身是汗,却听见护士们议论:小李的老公买中芯科技赚了辆宝马。

    当女儿第一声啼哭响起时,我的手机弹出通知:中芯科技

    涨

    6.8%,创历史新高。那一刻,我看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小脸,突然觉得账户里的数字有了更神圣的意义

    ——

    这是给她的学区房基金,是未来送她去留学的启动资金。

    我开始疯狂加杠杆。瞒着妻子抵押了老家的房子,从配资公司贷了

    20

    万,加上账户里的

    15

    万本金,全仓杀入

    中芯科技。每天开盘前,我会对着电脑拜一拜女儿的满月照,仿佛那是我的幸运符。4

    月到

    6

    月,股价像坐了火箭,从

    50

    元涨到

    85

    元,账户总资产突破

    50

    万。我给妻子买了她舍不得的卡地亚手链,给父母换了台

    65

    寸的电视,连月嫂都请了最贵的金牌级。岳母来家里时,摸着沙发上的真皮靠垫直念叨:小林现在会理财了。

    转折藏在端午节的粽子香里。美联储加息的消息传来时,我正给女儿拍百日照。摄影师调整灯光的间隙,我刷到美股科技股暴跌的新闻,中芯科技

    的港股已经跌了

    12

    个点。妻子看我突然变了脸色,抱着孩子过来问:怎么了

    我强装镇定:正常回调,科技股波动大。

    但当晚上市公司公告业绩不及预期,我盯着那行

    毛利率同比下降

    3

    个百分点,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接下来的两周堪称炼狱。股价每天低开低走,从

    80

    元跌到

    60

    元只用了七天。我在深夜接到配资公司的预警电话,对方冰冷的声音像催命符:先生,您的账户保证金不足,请立即追加资金。

    妻子被吵醒,看见我在书房对着计算器发呆,书桌上摊着抵押合同和贷款单据。她没哭也没闹,只是把女儿的婴儿床往我们卧室又推了推

    ——

    那是我用浮盈买的进口品牌,现在看来像个巨大的讽刺。

    7

    月

    15

    日,女儿第一次发烧。我抱着她在儿童医院排队时,手机每隔十分钟就弹出配资公司的警告。急诊室的消毒水气味混着焦虑,让我胃里直翻涌。妻子摸着孩子滚烫的额头,突然说:把股票卖了吧,咱们不玩了。

    我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刚想说

    再等等,护士叫号声响起,怀里的小身子突然抖了一下

    ——

    那一刻,我想起割肉医药股的那个凌晨,也是这样的消毒水气味,也是这样的无助感。

    但贪婪已经像毒瘾发作。我瞒着妻子向同学借了

    10

    万,又抵押了刚买的车位,把保证金补到安全线以上。8

    月的三伏天,我在没有空调的老书房里守盘,汗渍在衬衫上结成盐花。中芯科技

    在

    45

    元附近震荡,我每天盯着

    MACD

    指标,盼着出现底背离信号。妻子不再过问账户,只是默默把我的西装送去干洗店时,会轻声说:这周家长会,你能去吗

    真正的崩塌发生在

    8

    月

    24

    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芯片出口管制新规,早盘集合竞价阶段,中芯科技

    直接被按在

    38

    元的跌停板上。配资公司的平仓电话在

    9:31

    分打来,我盯着屏幕上的

    强制卖出

    弹窗,听见自己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能不能再给我半天时间

    对方冷笑:先生,您已经追加三次保证金了。

    那天下午,我坐在地板上,看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账本上投下一道道光痕:本金

    15

    万,配资

    20

    万,借款

    10

    万,合计

    45

    万,现在账户里只剩

    12

    万。妻子下班回来,看见我对着女儿的爬行垫发呆,轻轻叹了口气,从包里掏出张纸

    ——

    是她重新做的家庭收支表,奶粉钱、房贷、老人赡养费,每一笔都算得清清楚楚,唯独没有了

    股票投资

    这一项。

    深秋的周末,我们退掉了婴儿房的定制家具。妻子蹲在地上整理孩子的衣物,把那些带着商标的新衣服收进纸箱:先穿表姐家的旧衣服吧,小孩子长得快。

    阳光穿过阳台的晾衣架,照在她新烫的卷发上

    ——

    那是她为了面试新工作特意去做的,因为我的亏损,她不得不重拾搁置三年的会计工作。

    我开始在下班后跑滴滴。夜里送乘客去机场,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霓虹灯,总会想起当年在股民交流会上,大

    V

    说的

    科技改变命运。车载广播里传来财经新闻:半导体板块年内跌幅

    47%,散户持仓比例创历史新高。

    后视镜里,后排乘客正对着手机骂娘,屏幕蓝光映在脸上,像极了曾经的自己。

    11

    月的某个雨夜,我接完最后一单回家,看见妻子在餐桌前写什么。走近才发现,是给女儿的成长日记,最新一页写着:今天妈妈用加班工资给你买了绘本,爸爸说等冬天到了,带我们去看雪。

    字迹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标着日期

    ——

    正是

    中芯科技

    股价跌破

    20

    元的那天。

    我悄悄把证券

    APP

    从手机里删除,却在深夜梦见

    K

    线图在天花板上流淌,绿色的数字像冰冷的雨水,淋湿了女儿的婴儿床。惊醒时,妻子正给孩子盖被子,月光下,她的项链闪着微光

    ——

    那是结婚时我送的银项链,如今吊坠已经发黑,却一直舍不得换。

    科技股的这场豪赌,输掉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对未来的笃定。当我在银行注销配资账户时,柜员看着我的证件说:先生,您这个年纪,还是稳健些好。

    窗外的梧桐树正落着叶,我突然想起父亲药箱里的降压药,想起母亲贴着止痛膏的背影,想起女儿第一次喊

    爸爸

    时的奶声

    ——

    这些真实的温度,从来都不需要

    K

    线图来证明。

    三、黄金的微光与救赎

    2023

    年元旦刚过,我在父亲的樟木箱底翻到一本《货币金融学》。泛黄的扉页上,父亲用蓝钢笔写着

    1997

    年抗洪抢险纪念,内页关于金本位的段落被红笔圈了又圈,边角还贴着张老照片

    ——

    二十年前的父亲穿着洗旧的工装,攥着块磨得发亮的老金戒,那是奶奶留给他的唯一嫁妆。窗外的北风呼啸着撞在防盗网上,我摸着照片里父亲年轻的脸,突然想起社区银行每周都发的黄金宣传册,封面上的金条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记忆中奶奶的金镯子。

    第一次走进银行贵金属区,消毒水混着皮革的气味扑面而来。穿旗袍的柜员递来温热的柠檬水,玻璃展柜里的投资金条整齐排列,每根都裹着防静电膜,在射灯下折射出细密的光纹。现在购买实物黄金可享手续费八折,

    她的指甲轻点着宣传册,您看这

    Au9999,成色比金饰更纯,适合长期收藏。

    我盯着价签上的

    412

    元

    克,想起割肉科技股后仅剩的

    12

    万存款,喉咙突然发紧

    ——

    那是妻子重新开始上班后,我们全家三个月的生活费。

    最终我选择了黄金

    ETF。在理财经理的指导下,我对着手机屏幕眨眨眼完成人脸识别,5

    万元存款分两次转入基金账户时,手机壳上的划痕正巧映在确认键上

    ——

    那道陪我经历两次腰斩的痕迹,此刻竟像某种破茧的预兆。赎回短信在下午三点准时发来,份额确认单上的

    518880

    代码,比任何股票代码都要顺眼得多。

    真正让我感到心安的,是两周后的一个傍晚。我带着女儿在小区散步,路过金店时,她突然指着橱窗里的金猪吊坠咯咯笑。店主是位戴老花镜的阿姨,见我盯着价签出神,笑着说:小伙子,黄金是老百姓的压箱底,我这儿收旧金都按国际金价算。

    她擦着玻璃的布上还沾着金粉,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让我想起母亲缝在棉被里的红包

    ——

    她说那是

    以防万一

    的家底。

    2023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的新闻惊醒了凌晨的梦。我摸黑打开手机,黄金

    ETF

    的净值在夜盘上涨

    1.8%,分时图像条稳健的溪流,没有股票那种上蹿下跳的毛刺。妻子翻了个身,手臂无意中搭在我肚子上,温热的触感让我想起她曾经说过的

    稳稳的幸福。天亮后去父母家,父亲正对着新闻叹气,我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爸,您看这个黄金基金,和您书里写的一样。

    他推了推老花镜,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老祖宗的东西,比纸片子踏实。

    3

    月

    8

    日国际妇女节,我用

    ETF

    的浮盈给妻子买了条金手链。她对着镜子反复端详,链条碰撞声里带着哽咽:上次戴金饰还是结婚时,你说等有钱了给我换个新的。

    我看着她手腕上若隐若现的妊娠纹,突然发现结婚七年,这竟是我第一次送她真正的黄金。母亲摸着儿媳的手链直抹泪,转身从床头柜拿出个红布包,里面躺着她珍藏多年的金耳环:当年你爸用三个月工资换的,现在该传给你们了。

    黄金的魅力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愈发显现。我开始每天清晨听《黄金十点半》电台,在笔记本上记录

    美元指数

    实际利率

    地缘政治

    这些关键词。当看到

    EX

    黄金突破

    2000

    美元时,我带着父母走进银行的贵金属展示区。父亲摸着玻璃展柜里的投资金条,粗糙的指腹在玻璃上留下淡淡的印子:1962

    年闹饥荒,你爷爷用半枚金戒指换了五斗玉米,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柜员适时递上手套,让我们亲手触摸金条的重量

    ——

    沉甸甸的凉意从掌心传来,比任何

    K

    线图都更真实。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

    2024

    年

    6

    月。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的那个雨夜,我守在电脑前看黄金期货直播。当价格冲破

    2200

    美元时,妻子端着热汤推门进来,蒸腾的雾气中,她手腕的金手链闪着微光。把部分收益提出来吧,

    她指着账户里的

    18

    万浮盈,给爸妈换套带电梯的房子。

    我盯着她眼下的淡青色,突然想起科技股暴跌时,她在急诊室说的

    咱们不玩了——

    这次,我选择了听她的话。

    我们在老城区选中一套电梯房,签合同那天,父亲摸着新房的门框直念叨:以后不用怕爬楼摔着了。

    过户大厅的阳光斜照在交易单上,我注意到收款人账号尾号正是第一次买黄金

    ETF

    的日期。母亲把金耳环塞进儿媳手里:新房子新气象,这物件该跟着你们住高楼了。

    妻子红着眼眶收下,转身又把我的黄金纪念币塞进母亲的针线盒

    ——

    那是用第一笔黄金收益买的,她说

    老人手里得有压箱钱。

    2024

    年圣诞节,我们带着金条去银行回购。柜员用高精度仪器检测成色时,女儿趴在玻璃柜台上数金条,小手指点着每根的编号:这是给爷爷的,这是给妈妈的。

    当转账短信响起时,妻子突然指着窗外:你看,下雪了。

    漫天飞雪中,银行门口的圣诞树闪着彩灯,金店橱窗里的贺岁金条摆成铃铛形状,一切都像被镀上了层温柔的光晕。

    我开始研究黄金的不同投资形态:除了

    ETF,还买了银行的积存金,给女儿开了黄金定投账户。每次路过金店,妻子会进去看看新款,却总是挑最便宜的小吊坠

    ——

    她说要给孩子攒

    嫁妆金。父亲把他的金戒指交给我保管,金属环内侧还刻着奶奶的名字,那是岁月沉淀的重量,比任何投资回报率都更珍贵。

    2025

    年初黄金冲上

    2400

    美元时,我已经学会了分批止盈。在给女儿存满

    100

    克黄金定投后,我带着全家去了趟黄金博物馆。在展示古代金锭的玻璃柜前,女儿摸着透明隔板惊叹:爸爸,这个和咱们的金条长得好像!

    讲解员说,黄金历经千年依然璀璨,因为它的化学性质稳定。我看着妻子牵着孩子的手,突然明白,真正的财富不是账户里的数字,而是像黄金般历经考验仍能守护家人的那份笃定。

    某个周末整理书房,我在抽屉深处发现了第一次买黄金时的交易回执。纸张边缘有些泛黄,却依然平整——

    那是我特意留作纪念的。回执单背面,不知何时被女儿画了只歪歪扭扭的小金猪,旁边写着

    爸爸的黄金。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纸上投下细密的光纹,像极了银行展柜里金条的光泽。

    如今我的手机里,证券

    APP

    换成了黄金行情软件,但界面永远停在

    稳健型投资

    板块。妻子的手链每天都会和钥匙串碰撞出声响,那是我们全家都听得懂的安全信号。当邻居又在聊新的热门板块时,我会指着阳台上晾晒的童装:比起

    K

    线图,我更怕错过孩子第一次走路的样子。

    黄金教会我的,从来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在岁月长河中守住本心的智慧。那些曾让我迷失的数字游戏,最终让位于更珍贵的东西

    ——

    父母的笑容、妻子的信任、孩子的成长,这些才是生命中真正的

    硬通货,如同黄金般,在时光的淬炼中愈发闪耀。

    四、狂热后的崩塌与觉醒

    2025

    年的春天带着反常的燥热。小区门口的水果摊旁支起了黄金回收的红色帐篷,穿西装的小伙子举着

    高价收金,实时金价

    的灯牌,连卖煎饼的阿姨都在围裙上别了枚小金片:小林你看,这是用卖煎饼的钱买的,比存银行靠谱!

    我盯着她手机里的黄金理财

    APP,首页推送着

    全民黄金时代

    买金就是买未来

    的标语,突然想起三年前股票论坛里的疯狂景象,后颈一阵发凉。

    妻子的变化最先让我警觉。她开始研究

    古法金工艺5G

    黄金

    ,周末拉着我逛遍全城金店,连女儿的满月金锁都要挑带投资属性的

    可回购款

    。母亲在社区听了场黄金讲座,回来神神秘秘地掏出张收据:

    楼下张阿姨说买这个黄金期权,每月能返

    8%

    的利息。我看着那张盖着XX

    贵金属公司

    红章的单据,指尖发颤

    ——

    父亲的金戒指还在抽屉里,内侧的刻痕在台灯下泛着冷光,像道无声的警示。

    真正让我坐立不安的,是银行理财经理的态度转变。那个曾经建议我

    分散配置

    的姑娘,现在开口就是:先生,您看我们新推的黄金结构化存款,挂钩

    EX

    金价,收益率最高

    15%!

    她的工牌上别着金箔胸针,办公桌上摆着黄金

    ETF

    的宣传立牌,背景墙不知何时换成了

    盛世藏金

    的书法作品。当我看到连保安大叔都在研究黄金

    K

    线图时,突然想起科技股崩盘前的那个夏天,所有人眼中都闪着同样的狂热光芒。

    5

    月

    12

    日,我在黄金博物馆的讲解员那里得到关键信息。当我指着展柜里的明代金锭问

    历史上黄金暴跌过吗,她压低声音:1980

    年伦敦金从

    850

    美元跌到

    250

    美元,用了不到三年。

    玻璃反光中,我看见自己的倒影皱着眉头,手机里的黄金行情软件正显示

    2450

    美元的历史新高,持仓量突破纪录的红色数字格外刺眼。

    家庭会议在女儿的哭闹声中开始。妻子把新买的金镯子拍在餐桌上,母亲攥着黄金期权收据,父亲默默擦着他的老金戒。我打开笔记本,翻到记满风险提示的那页:全球黄金

    ETF

    持仓创历史新高

    投机多头占比达

    82%央行连续三月净减持。妻子冷笑:你以前也说科技股有风险,结果呢现在黄金是硬通货,能有什么问题

    女儿的小手突然抓住我的笔尖,在

    泡沫

    两个字上留下油渍

    ——

    她刚抓过妻子的炸鸡腿。

    转折来得毫无预兆。5

    月

    20

    日凌晨,美联储官网突然更新货币政策声明,点阵图显示年内加息两次。我从床上弹起时,EX

    黄金正在电子盘跳水,每分钟下跌

    20

    美元的速度比当年科技股崩盘还要迅猛。妻子迷迷糊糊问

    怎么了,我看着她手腕的金手链在黑暗中反光:没事,就是金价有点波动。

    但当清晨的阳光照进卧室,手机已经被短信轰炸:银行理财经理发来

    市场波动请谨慎操作,母亲哭着说黄金期权公司电话打不通,小区群里有人喊

    金店老板跑路了。

    跌停板出现在国内黄金开盘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

    AU9999

    以

    2200

    元

    克低开,直接跌破

    200

    日均线。我守在电脑前,看着自己的黄金

    ETF

    净值像断了线的风筝,昨天还在讨论

    要不要给女儿再买

    100

    克

    的投资群里,现在满屏都是

    快赎回

    维权群号

    。妻子盯着购物车中待付款的金项链,突然把手机摔在沙发上:

    你不是说黄金最保险吗

    我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想起科技股暴跌时她也是这样的眼神,只是这次,我早有准备。

    真正的混乱在第三天爆发。银行门口挤满了要求赎回黄金理财的大爷大妈,穿旗袍的柜员嗓子都喊哑了:产品有封闭期,现在赎回要扣

    30%

    手续费!

    金店门口排起退货长队,昨天还热情推销的店员板着脸:黄金首饰一经售出,概不退货。

    母亲攥着那张泛黄的期权收据,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出红布包

    ——

    她藏在棉鞋里的五万元现金,原本打算买金条的,此刻正被女儿的口水浸湿边角。

    我带着父亲走进银行贵宾室时,理财经理正在给客户道歉。我们也没想到美联储会提前加息。

    她摘下金箔胸针,露出衬衫领口的汗渍。父亲把老金戒放在柜台上:闺女,给我们算算,现在赎回能剩多少。

    金属碰撞声中,我注意到他的手比三年前颤抖得更厉害

    ——

    那枚戒指,曾见证过饥荒年代的生存奇迹,此刻却在金融风暴中显得不堪一击。

    暴跌持续了整整三周。当黄金价格跌破

    1800

    美元时,社区的黄金回收帐篷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专业追债

    法律咨询

    的小广告。妻子把金镯子收进首饰盒最底层,再也没提

    嫁妆金

    的事。母亲的黄金期权最终被认定为非法集资,幸好我们及时止损,只损失了两万元

    ——

    那是她准备给孙女买钢琴的钱。

    在给女儿办理黄金定投暂停的那天,我遇见了理发店王师傅。他的电动推子缺了个齿,头发茬落在褪色的芯片强国T

    恤上:小林,我把养老钱全投在黄金期货里了,现在倒欠期货公司八万。

    镜子里,他鬓角的白发比三个月前多了一倍,让我想起科技股崩盘后在滴滴车上遇见的那位骂娘的乘客。

    真正让我释然的,是父亲在老房子里的一番话。他戴着老花镜,重新翻开那本《货币金融学》,泛黄的纸页间飘落我第一次买黄金的交易回执

    ——

    背面女儿画的小金猪已经褪色,但

    爸爸的黄金

    几个字依然清晰。当年你爷爷说,黄金是让人心里踏实的物件,

    他的手指划过书中关于金本位的段落,可要是把踏实变成贪心,再好的东西也会咬人。

    我们最终赎回了大部分黄金资产,只留下父亲的老金戒、妻子的金手链,还有女儿定投账户里的

    20

    克黄金。那些在暴跌中消失的数字,曾让我夜夜惊醒,现在却像一场暴雨,冲刷掉所有的浮躁与虚妄。妻子重新开始研究儿童绘本,母亲把红布包缝回棉被,父亲的金戒又回到他的小指上,随着每天晨练的动作轻轻晃动。

    2025

    年深秋,我带着全家去看枫叶。女儿在落叶堆里奔跑,妻子的金手链在阳光下闪过微光,父亲母亲互相搀扶着走在前面,背影比春天时挺拔许多。手机里的黄金行情软件还在,但我设置了每日提醒:投资是为了守护,不是为了追逐。

    当山风掠过耳畔,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救赎从来不是某个投资品种,而是在欲望与理智间找到的平衡点。

    现在路过银行的贵金属区,我依然会进去看看。展柜里的金条依旧闪亮,但我不再关注实时金价。妻子会指着新款金饰笑:等女儿结婚时,用她定投的黄金给她打对镯子吧。

    玻璃反光中,我看见自己的笑容终于不再紧绷

    ——

    那些在股海和金市中经历的沉浮,最终让我懂得,财富的意义不在于数字的增减,而在于能否让所爱之人在风暴来临时,依然拥有安睡的港湾。

    黄金的故事还在继续,但这一次,我学会了站在岸边看潮起潮落。当邻居又在讨论新的

    财富密码

    时,我会指着阳台上晾晒的校服:你看,孩子们长得多快,比任何

    K

    线图都值得关注。

    阳光穿过晾衣绳,在妻子的金手链上跳跃,像极了我们走过的那些岁月

    ——

    有风雨,有阳光,最终都沉淀成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如果您喜欢,请把《黄金之途:从股海沉浮到财富逆袭》,方便以后阅读黄金之途:从股海沉浮到财富逆袭第一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黄金之途:从股海沉浮到财富逆袭第一章并对黄金之途:从股海沉浮到财富逆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