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49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王贵秀兰 本章:良心推荐 第49章

    泉水的凉。”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晌午,窑洞外挤满了端粗瓷碗的村民。

    虎娃妈沾了点醋抹在虎娃嘴上,小家伙吧嗒着嘴喊:“比娘腌的酸黄瓜还好吃!”

    接着伸出舌头舔碗沿,惹得众人哄笑。

    最保守的周大爷尝了后,吧嗒着旱烟说:“难怪老辈人说龙涎泉的水金贵,咱这醋,怕是能换十斤粮票——不,换二十斤!”

    他说话时,特意把保管室的钥匙往腰上紧了紧,像是在宣告对酿醋坊的信任。

    暮色里,王贵蹲在窑洞前数蜂箱,新收的槐花蜜在陶罐里泛着光,像凝固的阳光。

    铁蛋坐在他旁边,用碎瓷片在蜂箱上刻“山坳”字样,火星溅在刚糊好的秸秆墙上。

    “秋后供销社收醋,你说换布票好还是换化肥好?”

    王贵突然问,烟袋锅的火光映着他眉间舒展的纹路,“赵主任说,县城的饭店想要咱们的醋当‘特供’,名字都想好了,叫‘龙涎醋’。”

    铁蛋望着窑顶袅袅升起的热气,想起白天看见的场景:秀兰蹲在老槐树下记蜂箱编号,李大娘用醋水给虎娃洗红肿的眼角,李桂芳把第一罐醋封坛时,特意在坛口系了根红头绳——那是她结婚时剩下的。

    他摸了摸牛皮本上新增的“甜柿子嫁接步骤”,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秀兰的歌声,混着醋香和槐花味,飘向正在抽芽的老槐树:“山坳里的泉水清又亮,高粱酿成醋儿香,窑洞里的春天醒过来,槐花开满老井台……”陶罐里的气泡还在咕嘟作响,像大地在低声诉说。

    铁蛋知道,这些带着村民体温的细节,终将成为“山坳风味”最珍贵的秘方:不是精准的温控数据,而是李大娘藏在馍里的槐花;不是复杂的发酵工艺,而是秀兰笔记本上晕开的墨迹;不是所谓的商业头脑,而是整个村子在冻土上播撒希望时,掌心传来的温热。

    当第一缕初阳渗进窑洞,照在陶罐上的“1976”刻痕时,他忽然明白,重生的意义,从来不是独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十年代美食帝国崛起记》,方便以后阅读七十年代美食帝国崛起记良心推荐 第4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十年代美食帝国崛起记良心推荐 第49章并对七十年代美食帝国崛起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