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狭小简陋的出租屋,那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吱呀作响的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
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流泪,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为了改变现状,我尝试过各种工作。
送外卖的日子里,无论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我都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只为了能准时送达每一份订单,却常常遭遇客户的不满和投诉。
做服务员的时候,从清晨的准备工作到深夜的打烊,不停地端盘子、擦桌子,累得腰都首不起来,还得忍受客人的挑剔和老板的责骂。
甚至在工地搬砖的那段时间,沉重的砖块压在肩头,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泥潭中挣扎,汗水湿透了衣衫,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些和我一样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朋友。
我们一起挤在廉价的出租屋里,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阿强,那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为了给家里的父母治病,拼命地工作,却依然杯水车薪。
还有阿丽,怀揣着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梦想,却只能在服装厂的角落里做着最简单的缝纫工作。
我们互相倾诉着彼此的烦恼和梦想,一起在这残酷的现实中寻找着一丝希望。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大型的招聘会。
会场里人头攒动,求职者们手持简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看着那些招聘启事上对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严格要求,我感到无比的自卑和无助。
朋友鼓励我说:“别灰心,总会有机会的。”
但我心里清楚,对于我们这样没有学历和背景的人来说,机会是多么的渺茫。
那些招聘单位的目光往往在我们的简历上一扫而过,便不再停留,仿佛我们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
就在我几乎要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