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上林苑溪涧里的流水,无声无息,日头东升西落,月亮圆了又缺。
陈安对这半亩试验田可谓是精心照料,每天天不亮,他就己经在地里忙活。
检查土壤的湿度,看看有没有害虫的迹象,给需要支撑的藤蔓搭上简易的木架。
他的皮肤被初夏的阳光晒得黝黑,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那身穿越时带来的休闲服早就换成了粗布短打,看起来与那些世代耕作的农人并无太大区别。
得想办法搞点草木灰,或者……尿素?
算了,后者难度太高,前者还可以争取一下。
他暗自盘算着,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成功率。
幸运的是,土豆和红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仅仅十几天过去,破土而出的嫩芽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土豆的藤蔓粗壮,叶片肥厚,颜色是那种充满生机的深绿,远比同时期农官们种植的其他粟米、黍稷之类的作物要显得“壮实”。
红薯更是夸张,长长的藤蔓如同绿色的触手,肆意地在垄间蔓延,几乎很快就要将裸露的土地完全覆盖。
那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周围田地里相对纤弱的禾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初,那位老农官和带来的几个年轻农人,只是遵照吩咐,配合陈安的动作,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个“上差”各种古怪要求的疑惑。
比如,为什么要将好好的块茎切开?
比如,为什么要垄起那么高的土堆?
比如,为什么行距和株距要留得那么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那片试验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郁郁葱葱,他们的眼神变了。
疑惑变成了好奇。
好奇又逐渐转为惊叹。
老农官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蹲在田埂上,一看就是小半天,嘴里啧啧称奇。
他种了一辈子地,从未见过长得如此迅猛、如此“霸道”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