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内幕的,例如沪市、京市这些消息灵通的,倒不太意外,黑箭这样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单兵作战利器,简直碾压现下所有携带式重武器!
而在其他人眼里,安省参赛方简直是以黑马之姿强势出圈,也算是在该领域一炮而红了。
颁奖时,记者的照相机咔咔闪,好些大佬主动过来递名片结交,其中挖墙脚的也不在少数,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
纪晚卿心里庆幸,得亏安省军工厂是研究武器设计开发的,偏向机械制造,这要是造核弹造氢弹造航天飞船,她现在指定没这么自由。
第108章
沪市行
庆功宴结束后。
张志和王一美因为厂里还有项目催着,大赛结束便着急往回赶,多待一天的时间都没有。
而纪晚卿还有几个军事报纸的采访访谈,以及沪市军工厂邀请她过去参观指导,得还要在沪市逗留个五六天。
元伟自然是留在沪市,而赵芳芳在纪晚卿跟厂长的交涉下,也顺利把人调到科研部,只需要回去再补个手续,她就是纪晚卿的助理了。
采访过程主要是谈及工作环境多么艰辛不易,同志们积极为祖国国防事业做贡献的态度多么强烈。
给叶雅曼改过几篇文章,纪晚卿现在对报社喜欢的腔调简直手拿把掐,甚至不需要记者额外润色,直接就能发表。
少了工作量,报社记者采访结束后那叫一和颜悦色,后续写给纪晚卿评价全是溢美之词。
而去沪市军工厂,纪晚卿发现人家大研究所就是财大气粗。
好些设备看起来又新又贵,计算机也是海外华侨捐赠的,目前世界领域运算能力很强的一款,简直羡慕得让人流口水。
“……纪工有没有考虑来我们沪市发展?我们可以承诺,您想研究什么方向都可以,我们无条件给予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支持。”负责人一边介绍,一边不遗余力的挖墙脚。
纪晚卿暂时没有跳槽的打算,“肖总工对我有知遇之恩,除非国家需要我这块砖搬家,否则我暂时还不考虑。”
真是可惜。
不过临走前,纪晚卿被之前去安省出差的同事薅去科研部愣选了两个研究方向,才被放走。
没办法。
搞科研这个东西,选择真的大于努力。
你方向搞错了,就算是投入十几二十年的研究成本都不见得有效果,没有成果,还有谁会继续投钱给你研究。
所以啊,搞研究也是有kPl的,有个好的选题,能研究出新东西,能让之前的投入产生价值,是每个研究员梦寐以求的事。
但问题难就难在选题上,一无所知的蓝海领域,谁能确保投入研究后一定能开花结果?
直到沪市研究员们在安省遇到纪晚卿这个天选科研人。
至少当时共同研发的那个项目,她踩得每一步都没有出错,研发效率高到令人发指,到现在还被沪市的同志们念念不忘。
从沪市研究所脱身,当地也看到她坚守安省阵地的决心,终于没人来骚扰挽留了。
纪晚卿兴高采烈跑去华贸商场。
商城很大,外立面是黄褐色瓷砖、绿色玻璃,一共四层楼,拱形的大门上写着‘华贸商场’四个大字,红色的,旁边还有国旗和五角星。
很有时代感,甚至和她以前在网上看到的黑白老照片,涂上颜色后一模一样。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很稀奇,毕竟塑料都需要工业票来买,但是对纪晚卿来说就跟逛两元店似的,完全没有吸引力。
直到看见一家老裁缝铺子。
纪晚卿能认出它纯粹是看商标,一个祥云围绕织针的图案。
这家百年裁缝铺子在后世很火,即便价格居高不下,还是有好多游客网红过来打卡,定做旗袍、马面裙和礼服。
但现在它门前挂着的都是衬衫、中山装、布拉吉这样中规中矩的衣服,时代局限性真是把本土时尚业重创三十年呐。
纪晚卿一进店,老爷子犀利的眼神就落在她的衣裙上,款式裁剪、面料设计都极其讲究,是位很有眼光的顾客。
“小姑娘订做衣服?”
“嗯。”
“想做什么?”
纪晚卿低低地问:“什么都能做吗?”
老爷子看她一眼,“也不是什么都能做,普通的能做。”
她偶尔刷到过那些网红的视频,云针阁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优雅女土,由她亲自动手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但每一件作品都会出现在顶流女星的身上。
纪晚卿猜测,估计得是这老爷子的孙女或者重孙女去了。
现在见到大师的祖宗,她高级定制的心蠢蠢欲动。
“能做点不一样的么?”
老爷子隔这儿绕圈呢,“说能做也能做,说不能做也不能做,最好是定做,不过也要看具体是什么。”
得嘞。
早说不想担责嘛。
纪晚卿从桌上拿起纸笔,三两下画出旗袍和马面裙和初始轮廓,然后又按照后世礼服画了几种基本款,无袖大裙摆、吊带鱼尾裙、贴身露背长裙等。
“这些能做吗?”
老爷子看过来,“……这么多,你还真挺不客气。”
“啊?不会做礼服吗?”
“不会?”老爷子冷嗤一声,“这些算什么?早几十年我什么礼服没见过?三十年前christian
dior的高级成衣秀我都参加过!”
这个纪晚卿知道,1947年dior高定的成名战,裙摆由铺张到极致的布料堆砌,勾勒出女性优雅轻盈的轮廓,算是奠定了其品牌的成衣风格。
“唔,那就是能做咯?”
老爷子警惕地看了眼外面,尤其是触及门口那个身板挺直眼如鹰隼的保镖时,“你什么身份?怎么找到我家铺子的?做这么多衣服你穿得完吗?”
“收藏啊,又不是非要穿出去。”
老爷子更是怀疑,“我又不是啥出名的裁缝,有什么收藏价值?”3502
啧。
现在不出名,那是时代限制,您将来出名啊!
云针阁创始人绝版手作,那收藏价值不得成倍翻!
“现在没机会穿好看的衣服,我挂屋里自已欣赏过过眼瘾的”
现在风声虽不如几年前那么紧,但那些日子仍犹如巨山怪石压在人们心口。
纪晚卿保证,“你放心,咱上面有人,几件衣服而已,绝对不会出事。”
他倒不是怕。
反正有人找他定制这种不符合社会主流审美的衣服时,他都会留下对方主动要求的手迹,以防万一。
只是这姑娘要得也太多了,旗袍马面裙各五条,其他礼服各两套,还指明了要刺绣织锦等传统工艺,其他随意发挥。
纪晚卿直接掏定金,“没事儿,慢慢做,只要衣服漂亮,时间等个两三年都没问题,我不着急。”
反正从今年开始,各项限制都会慢慢土崩瓦解,改革的春风将吹向这片神州大地。
量过尺寸后,纪晚卿收下收据和凭证,以及各自的通讯地址,万一有个什么店铺搬迁的,能及时通知。
然后再去门口找畏畏缩缩的票贩子兑了几张酒票,以八块八的价格拿下三瓶茅台,可惜限购,一人只能买两瓶。
另一瓶是因为元伟也爱喝两口小酒,看见纪工买得热闹,自个儿买了瓶,又帮纪工带了瓶。
第109章
截获文物
时间还早,两人从华贸商场出来,又参观了去年新开通的大桥。
大桥不远处便是入海口,丽港港口络绎不绝的货船往来,促成沪市的经济繁荣。
“……the
crab
is
jolly
good.”
“oh,yes.”
纪晚卿站在桥边欣赏风景,恰巧听见有两个路过的外国人,用英语交谈着,而且是纯正的Aristocratic
at,上流阶层通用的贵族腔。
英国各个阶层的口音不同,底层人民大都说伦敦腔,中产说英国官话,也就是牛津腔。
而上流阶层有自已的社会口音,更贵族更高雅更有历史渊源。
纪晚卿知道这些,得益于她平板里下载着时代背景是中世纪的英国电视剧。
交谈声逐渐远去。
她忍不住回头看那两人的背影。
就现在我国这百废待兴的社会经济,没根骨往外跑的叛徒还一抓一大把,怎么会有贵族天龙人专门跑过来?
就为了吃口螃蟹?
纪晚卿心里存下疑惑,带着元伟悄悄跟在两个外国人身后,想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
远远缀在身后。7200
跟着他们来到丽港附近一个小巷子里,亲眼看见他们消失在一户墙皮布满青苔的大门口。
外国天龙人不住招待所,不住原租界,不住香榭丽大街,居然来这么偏僻的地方?
专业人做专业事,纪晚卿对元伟说:“你去国安部摇人,让他们派人来盯着。”
元伟:“纪工,我的工作是保护你,不能本末倒置。”
纪晚卿随手拿起巷子口一块破瓦片,像掰薯片一样轻松掰断,“去吧,我在不远处守着,绝对没事儿。”
“……”
不到半小时,元伟就把他在沪市的同事摇来了。
而在此期间,纪晚卿轻松翻进小院,在窗户下偷听到这行人的真实意图。
原来是一群不要脸的走私犯。
火烧圆明园让他们尝到甜头,可1964年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他们不敢强抢,就偷偷摸摸来搞走私!
而最让她不忿的是,这批文物还是盗墓贼从墓穴里偷出来的!偷出来还卖给外国人!
国安部一听举报,立刻安排人员部署,启动抓捕程序!
果然在这个窝点搜到了价值连城的文物!
那位贵族一脸不可置信,用英语大喊‘你们没资格抓我,我有引渡条例’!
纪晚卿用英语回:“抱歉,我国目前还没有跟英国建立引渡条约,对走私犯进行扣押是按照国际惯例执行的。”
领头的人听不懂,问:“纪工,他说什么?”
纪晚卿淡定翻译,“他说他坦白从宽,还有一批文物混在伊丽莎白号上,今夜离港。”
同行懂一点汉语的外国人,看纪晚卿的表情活像是见了鬼。
贵族还在谩骂,“你们这群杂交猪,东亚病夫!”
纪晚卿:“他说他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跟盗墓贼合作了。”
贵族嘶吼:“黄皮猪,等着被我们大英帝国奴役殖民!”
纪晚卿:“他说盗墓贼跟我身边这个随从认识,你们审他就能顺藤摸瓜。”
“还不快放我了!你个臭碧池在说什么?”
“他说和他们一起来的同伙还有个女人,你们要抓她得守株待兔。”
领头的看了看那人狰狞的语气和表情,总觉得不像是在老实交代案情。
但他又听不懂外国话,遂也不纠结这些,“算你小子识相!押走押走!分开审!”
纪晚卿深藏功与名,只求一份奖金。
元伟按经验来讲,“这属于破获国际重大走私案,奖金至少八十。”
……好吧。
比安市公安局大方。
不过阻挠一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纪晚卿还是很高兴的,一想到现在监控业不发达,她都有种利用空间偷偷把文物带回国,再捐给博物馆的冲动。
回到招待所,赵芳芳已经兑好大赛奖金的汇款单,火车票也买好了。
回程的时间定在六月二号,临走前岑国发知晓军科大赛的结果,还通过周希邀请纪晚卿到明珠酒店吃了顿饭,颇有与之结交的意思。
“小纪同志有没有考虑来咱们沪市的高校任教?”最近拨乱反正之风愈演愈烈,岑国发已经看到黎明的曙光了!
当大学老师?
她刚来的时候,还想着考个全科满分名垂青史。
只是以她现在的身份和职业,再去读四年大学未免屈就,便没再考虑高考的事。
不过也没想过直接跳过高考,去当大学老师啊!
“这个,还真没考虑过。”
岑国发感慨,“这十年时间,我们损失了太多优秀教师和科学工作者,如果你能来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国家之幸。”
话说到这份上,纪晚卿也不好打哈哈忽悠,陈恳道,“抱歉,我师父可能更希望我以后留在京市,他研究所在那边。”
“你师父是?”
周希接话,“傅传英老先生,现下放在安省和县图书馆。”
“原来是傅老啊!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岑国发是个纯粹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国家的崛起之路有你们一代天骄还不够,需要的是世世代代人才不断!只要你愿意任教,把知识教授给更多的学子,不拘着沪市还是京市,都是贡献自已的力量!”
“这个,我问问我师父再考虑吧。”突然上价值,纪晚卿压力山大。
岑国发已经打定主意要给纪晚卿写一封推荐信,他们也需要年轻新鲜的血液,刺激教育行业蓬勃发展。
从沪市回到安省,历时半个多月的出差终于结束。
纪晚卿先去师父那边找人知会了一声大赛结果,不出所料依然没见着面。
沪市那边风声快,现在已经隐隐有松动,可安省这边属于边远比邻省,什么都要慢几步,现在还没浮出平反的苗头。
由于这些不可言说的限制,纪晚卿和傅老大多只有诸葛大娘在时才能偶尔见见面,平时基本是资料联系,而这资料还有诸多限制,云师徒了属于是。
第110章
名声
江澈的任务还没结束,纪晚卿刚回到家,叶雅曼便跟着过来,“我远远看着觉得背影像你,没想到还真是你回来!”
见她面色为难,纪晚卿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你爸来了。”叶雅曼长话短说,“自从他来了之后,在咱们家属区到处哭诉你不孝!不仅咱们二号巷,整个家属院都知道你嫁过来之前在家欺负双亲殴打弟弟,婚后又不闻不问极尽恶语,自已怀不上孕嫉妒姐姐,时不时还提着菜刀打上门。”
“不仅如此,他还想登堂入室砸你家大门的锁!要不是玉兰婶子拦着,你家现在早被他霸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