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没有就没有啊!要不是她推我,我能早产吗?”甘小琴气急,“难不成还是我自已摔一跤,诬陷给她的?”
“大哥,大嫂刚生完孩子不能情绪激动,你安抚一下。”纪晚卿站起身,牵着江宁的手,“我带她出去问问具体情况。”
江洋这才如梦方醒,忙哄着甘小琴。
秦英也赶忙跟着出来,“晚卿呐,你大哥也是气狠了,他平时从来不打孩子的,小宁她这次也、也太不懂事了!”
纪晚卿皱眉,“妈,小宁说了不是她推的。她才七岁,她能说谎吗?”
秦英愣住:“这……?”
江澈把他妈拦住,“您别在这儿添乱了,让卿卿处理吧。”
纪晚卿带江宁走到医院外面花坛坐着晒太阳,给她买了串糖葫芦。
“咱边吃边说。”
有温柔和煦的三婶在,江宁总算是放松下来不再紧绷,接过糖葫芦,“谢谢三婶。”
吃了两颗,肚子不再咕咕叫,不等纪晚卿问,江宁就主动交代:“昨天早上,她又发脾气骂我和小宽成天跑出去疯玩,我跟她争辩几句,说好不容易放暑假怎么不能出去玩,她见我顶嘴,就又想来掐我。”
“我一溜烟儿跑开,她怀着孕跑不快,就去掐小宽,我当然得回来把小宽拉走!我发誓我一直拉着小宽的胳膊,碰都没碰她一下,谁知道地上有水,她脚一滑就摔倒了!”
纪晚卿听着就像是甘小琴自已不小心,那她为什么又一口咬定是有人推了她?
“她在家经常掐你们几个吗?”
江宁点头,跟三婶告状,“以前偶尔掐,怀孕了之后几乎天天掐,掐二姐和小宽最多,大哥她不敢,我跑得快。”
第152章
借住
纪晚卿皱眉。
人心本就是偏的,有了自已孩子,谁又能真的一视同仁。
只是上手掐人,就太过分了。
重新回到病房,甘小琴因为憋着股恶气才一直撑着,现在‘罪魁祸首’不在,她自是因生产疲累熟睡过去。
产妇穿着病号服,纪晚卿翻了翻放在床头柜的随身物品,发现甘小琴衣摆有明显挂丝。
再结合她们争吵的地点,江家院子里有几处矮树灌木丛,推搡间她衣服挂在树上产生一拉一回的拉力。
再加上身子笨重反应不灵敏,突然摔倒被误以为是江宁推的也是有可能的。
纪晚卿拿着衣服告诉江洋和秦英自已的猜测,但心里却并不乐观。
老实说‘推’和‘拉’在体感上差别很大,纵然甘小琴摔倒有江宁顶嘴跑开,又回来拉江宽的原因在。
可她是真的被气昏头没分清,还是打算将错就错,想仿学隔壁床的孕妇,把人送去乡下姥姥家?
纪晚卿觉着,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江洋和秦英回家,果真在树杈子上发现甘小琴衣服上的勾丝。
也正如纪晚卿所料,把这件事告诉甘小琴,她也不依不饶,一定要把江宁和江宽送走。
说自已孩子还那么小,说不得哪天就被哥哥姐姐掐死了!
现在是新时代,凭什么和白家离婚要甩给他们家四个孩子!
四个孩子吃的穿的不花钱啊!一人两个才公平!
闹了两三天,秦英为了大儿子的安生和小孙儿的奶水,不得不先把江宁和江宽寄养在小儿子家。
双方隔开。
看着不过三天时间,江宁那股子灵动鲜活的劲儿又给磨没了。
纪晚卿难免心疼,亲自下厨给俩孩子做了糖醋排骨、番茄圆子、椒盐大虾这种孩子爱吃又好消化的。
谁知道,这一住就住到了九月初开学。
甘小琴那边都快出月子了,都不提一句把孩子接回去的话。
江宽还好,年纪小才四岁,又没上学,在家里待着安安静静,蒋嫂都说他听话,还会帮忙看着弟弟妹妹,十分省心。
但江宁今年得上二年级,她的学校离现在住得地方太远,住纪晚卿这儿太不方便。
江宁私心里是不想回去的。
三婶家又大又宽敞,吃得好住得好,偶尔下班回来还给她和小宽带零食或者连环画。
家里的蒋姨亲和好说话,弟弟妹妹又可爱黏人,日子过的比在家里天天受气舒服多了!
上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她知道自已是爸的女儿,天天赖在三叔三婶家里不像话。
可是那已经不是她的家了啊。
开学前一天,江洋家还是没来人。
纪晚卿不得不主动把江宁的行李收起,送她回去上学。
小姑娘眼泪汪汪不想回去,纪晚卿叹了叹,“周末再到三婶家来,好不好?”
“嗯。”江宁吸吸鼻子,沉默不语。
养了小半年,江澈的内伤外伤都好得差不多,再有半个月就得去京市军区报到,部队提前给配了车。
江澈开着车和纪晚卿一起送江宁回去。
刚走进家里,甘小琴一看见来人脸就拉长,阴阳怪气道:“稀客啊,三弟三弟妹怎么来家里了?”
江宁平时乖乖的,会哄人嘴又甜,但是一对上这个后妈,那是浑身刺都竖起来了。
“这是我爷奶的家,也是三叔三婶的家!你才该是客!”
甘小琴脸色一变,“你还有脸回来!你个内里藏奸戕害弟弟的烂心肝!你给我滚出去,我家不欢迎你!”
七岁小孩,被个大人指着鼻子这么骂,当即受不了要反驳。
纪晚卿按了按小姑娘的肩膀,江宁才闭了嘴没跟后妈继续争辩,但是眼泪唰一下就下来。
卧室厨房听见动静儿的江洋和秦英连忙过来打圆场,“哎呦老三回来了,吃饭没有?”
江澈脸色不大好,“吃了。”
纪晚卿搂了搂江宁,“妈,我想着明天是江宁学校开学的日子,我那边离这儿远,我和江澈要上班,没办法天天送她这么远去上下学,只能让她回来住着。”
秦英讪讪一笑,“是啊,你看我都忙忘了。”
老大家四个孩子,就属江宁最猴精,从小就擅长找大人骗钱买糖吃,偏白玲是个心软的,每每让她得手,养出无法无天的性子,如今愈发不可收拾,还跟怀了孕的继母争长短。
这年头,谁家大人不打孩子的,但你瞧江军江宛江宽,跟他们动手谁敢跑?
要是她不跑,小孙子也不至于在妈肚子里没到待足月就出来。
在保育箱里躺了半个月,她看了都心疼!
甘小琴冷哼,“这种性子的孩子,放谁家都讨厌,我说一准把人送回来,你们还不信!”
纪晚卿感觉手下瘦弱的肩膀有些颤抖,心里也对大哥一家多有不忿。
“大哥大嫂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把怀孕跌倒的事全怪在一个孩子身上?”
“什么怀孕跌倒?是她推的我!”甘小琴怒声斥责。
她现在生了孩子,已经在江家扎根,底气也足了,反正她就是要把两个拖油瓶甩出去!
江洋一个教育局小主任,每个月工资要养两个大人五个孩子!
这谁养得过来?
家里的钱花在其他人身上多一分,花在自已孩子身上的钱就少一分!
要不是怕被说闲话,她真想把前头生的四个孩子全部甩走!他们一家三口安安生生地过日子。
幸好两个大的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年,长大了通通送出去挣钱打工。
但两个小的一个七岁一个四岁,还要在家待上至少十多年!
甘小琴无论如何也不容许。
正趁着这个绝好的机会,把两个大包袱甩出去。
至于甩去白家还是什么别的家,无所谓,只要不在她家就好。
纪晚卿脸色冷了又冷,“大嫂,刚生了孩子也不知道积点阴德,就这么把锅甩到一个七岁孩子身上,也不怕遭报应?”
“呸呸呸!”甘小琴恼羞成怒,“你才遭报应!你个……”
“小琴!”江洋打断,“咱们一家人,别说那些难听的话伤了亲缘!”
第153章
收养
纪晚卿眯了眯眼。
哟,骂女儿的时候不吭声,骂到她身上倒是知道出言打断。
自江澈回京住院后,江洋不是来看望了两次么。
第一次是刚回来,他这个做大哥的来看望受伤的弟弟,情理之中。
第二次便是她获得优秀进步教师奖,去教育局领奖发言的第二天。
纪晚卿知道江洋肯定也在台下,不过他没提这件事,她也就不多说这些。
而今天,他骤然回护,生怕甘小琴说出难听的话把她得罪。
看来,是看见她跟教育局几位谈笑风生的场景了。
秦英打圆场:“是啊,都是一家人咱们好好说话。”
纪晚卿失笑,“到底是我不好好说话,还是大嫂强词夺理?要不是她下手掐小宽,小宁会跟她推搡起来吗?再说,小宁折返回来保护自已的弟弟,那是勇敢友爱的好孩子,你们不夸她也就算了,怎么还动辄打骂?”
甘小琴差点把脸气歪。
被纪晚卿一通语言的艺术,合着她成恶毒后妈,那两个不敬长辈的倒成了小可怜了?
“我摔倒早产的事因她而起,就说明她跟我和孩子八字相克!”
甘小琴哭喊,“我可怜的孩子,在肚子还没待满足月,就被继姐克得早产,妈你说说!他俩能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吗?”
“这、这……”秦英刚给瘦弱的小孙子换完尿布。
瘦瘦小小,吃奶都没劲的可怜样,直接让她幻视大儿子刚生下来那会儿。
怎么看怎么可怜。
秦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明显是偏心新媳妇儿小孙子的。
纪晚卿揉了揉额角,问江洋,“大哥也是这么想的?”
江洋叹一口气,“三弟妹,我这儿也确实是没办法。要不就让小宁和小宽先在老三家暂时住着,我一个月给俩孩子五块钱生活费。”
他的算盘打得很好。
纪晚卿一看就挺喜欢江宁这丫头的,不然换谁会替个丫头片子在婆家出头的?
江宁和江宽住在老三家,跟他们夫妻俩拉拉关系也好。
纪晚卿年纪轻轻大学副教授,又受教育局领导重视,手里还有研究所,未来不可限量。
要是江宁能讨得纪晚卿的欢心,长大了随意安排一个工作,都比他这个亲爹给的好!往后还能拉拔自家,何乐而不为?
五块钱。
纪晚卿嘴角抽抽。
虽说她从没想过要在江洋这儿得到什么报酬,但五块钱养俩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不是有点太膈应人了?
“我们不要钱。”
纪晚卿自是看出江洋的想法,不过她也没有帮人家养孩子的习惯。
她蹲下来,平视已经泪流满面的江宁,“小宁,你愿不愿意跟着三叔三婶一起生活?”
被说是讨厌的孩子,被爸爸奶奶嫌弃,江宁再鬼精灵也不过七岁稚童,如何能承受得住至亲厌弃!
她眼睛噙着泪,一想到要回到这个人人都讨厌的地方就害怕得手哆嗦。
可三婶搂着她问,要不要跟着她生活。
“……真的可以吗?”江宁怯怯的,“三婶我吃得不多,还会帮蒋姨干家务活!不会让你讨厌的!”
“那小宽……”
“他绝对愿意!”江宁跟江宽年岁相近,是最了解他的人,“小宽巴不得一直待在三婶家!昨晚还抱着我哭说舍不得我,但也没说要跟我一起回来!”
得到俩孩子的认可,纪晚卿浅笑着摸摸她的头,站起身对江洋道:“我们不要钱,只要让江宁、江宽过到江澈名下,我们就收养他俩,不要一分钱。”
“!”
秦英第一个反对,“这怎么可以!老大家父母双亲健在,老三也儿女双全,谁会好端端的把孩子过出去。”
纪晚卿忍不住暗讽,“是啊,谁会好端端的把自家孩子往外推?那不是有病么?”
不过甘小琴倒是眼睛亮了,过到老三家去,那不是连一个月五块钱都不用出了?
一个月五块,一年就是六十!
当得上江洋一个月工资了!
但秦英坚决反对:“不行!这事儿传出去,让我们家怎么见人?老大这个亲爹还活着,江宁江宽就喊别人爹,这不是咒他呢吗?”
纪晚卿没有给人当爹妈的爱好,“小宁小宽当然是继续喊我们三叔三婶,只需要在族谱上把人过到我们夫妻名下,连户口都不用过。”
一般来说父母亲缘表现在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
法律就不必说了,父母退休之后只要保证每个月给足赡养费,就算是闹破天,法院的人都不会管。
而道德层面在孝道上,给孩子的社会压力就大得多。
但纪晚卿只要在族谱上把名字迁过来,往后谁能指责两个孩子不孝顺?
她只是不想自已辛辛苦苦培养大的孩子,被亲爹后娘当成血包吸血而已。
当然了。
纪晚卿作为母亲有自已的私心,也不能免俗替自已的孩子多想一层。
她可以抚养、培养,甚至砸资源给江宁江宽的未来铺路。
但却不可能把家里的资产、自已的遗产留给他们。
而只过族谱不过户口,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隐患。
听了纪晚卿的建议,江洋有些心动。
不用过户口!
那不还是自已的孩子?
他是个小干部,当然知道现在法律日渐完善,族谱这种东西,就只是个说法而已,根本没有法律效应。
让老三一家出钱给自已养孩子,这怎么看怎么划算啊!
“我同意!”
江洋思绪一转,立刻应下,可面上还是作出舍不得江宁的样子。
“小宁啊,爸爸也是没办法,一个人要养你们五个孩子,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你跟着你三叔三婶也好,他们家没那么大的经济压力,你和小宽能吃得好穿得好,爸心里也放心。”
江宁想跟着三婶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因为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