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捧着帖子高兴极了:“怀玉姐姐待我就是贴心。”
胤禟不高兴:“我待你就不贴心。”
“贴心贴心,你最贴心了,行不行?”
感觉自己被敷衍了,胤禟拽着福晋的手腕啃了一口,叶菁菁尖叫:“要死了,你咬我做什么。”
胤禟撒开腿就跑,还边跑边笑:“有本事你咬回去。”
“这可是你说的。”
叶菁菁脱掉鞋子,只着罗袜就追了过去。
眼下恭亲王新丧,怕传出去被人说主子不尊恭亲王。颇有觉悟的慧心赶紧把大门关上,任两位主子在屋里闹。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般,有人哭就有人笑,有人往生就有新生。
恭亲王下葬那日,毓庆宫一个侍妾挣死挣活生下一个男娃,宫里无人关注,太子那儿连份赏赐都没有,最后还是太子妃赏了些补身子的补品并一些布匹,叫她好生坐月子。
恭亲王下葬后,中秋节也过了,住在内城里的人还有些顾及,外城的酒楼茶坊照旧热闹喧嚣。
叶菁菁胆子小,在家蹲了大半月,待到重阳节后,才重新约怀玉姐姐出门。
胤禟早就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怀玉姐姐究竟何德何能,能引得自家福晋天天念叨。
要出门那一日,胤禟早早起来收拾,还一个劲儿地催叶菁菁,表现的比叶菁菁这个正主还着急。
“今天天气好,又是休沐日,咱们出门晚了,指不定就堵在城门口出不去了。”
“福晋,你好了没有。”
“福晋!”
“福晋!”
“好了好了,你别催了行不行,耳朵都被你叫出茧子了。”
叶菁菁出门,看到胤禟一身暗红色华服,腰间挂着玉佩香囊,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端是一副风流公子的作态。
头疼!
说了他们要爬山,叫他穿低调点,这就是他的低调?
“张廷玉那小子容貌俊美,我不能被他比下去。”胤禟振振有词。
“我们这是出门爬山,不是出门比美,你要穿成这样,就别跟我出门!”叶菁菁就差河东狮吼了。
“凶什么凶,我换一身不就是了。”
手里的扇子随手丢给小金子,胤禟去屋里换了身细棉布做的袍子,整个人一下就素净起来,瞧着比之前长了几分气质。
“就这一身,你穿天青色挺好看。”叶菁菁赞了句。
胤禟故意的,专门和福晋配一身。
“走吧,出门。”
夫妻俩去车马房,想起一件事来,她边走边交代留家里的许嬷嬷。
“你跟刘氏、完颜氏她们两人说,别在家窝着,趁这几日天气好多出门逛一逛,要不然等到下雪就不好出门了。”
“福晋宽仁,想得周到,一会儿我去西北角迎喜院告诉两位格格这个好消息。”
在别家,如果没有主子带着,小妾想出一趟门可不容易。也就福晋体谅她们,愿意给她们好日子过。
叶菁菁嘱咐:“你跟着她们去,多带些侍卫,小心别被人冲撞了。”
“奴婢记下了。”
胤禟听得烦人:“也值得你操心这个,咱们赶紧出门。”
叶菁菁没跟他争辩,上马车后,车帘子放下后,叶菁菁才揪他胳膊上的肉:“你以为我想管呐,那是你的小妾,不是我的。”
“不想管就别管。”
叶菁菁做不到。
刘氏和完颜氏她们又有什么错,当小妾又不是她们愿意。如今她们对她没有威胁,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她愿意对她们好一些。
福晋不说话,胤禟就知道肯定是自己说错话了。偏偏他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错了,于是他干巴巴地转移话题:“三清观有多远?”
叶菁菁今儿心情不错,不想跟他生气,就顺着他的话说:“从西直门出去,坐马车走一个时辰就能到山脚下了。”
“张廷玉他们在哪儿等我们?”
“西直门外,我们在那儿汇合,然后一起出发。”
胤禟没有理解自家福晋说的这个一起出发究竟是什么意思,直到他看到张廷玉扶着他夫人从马车上下来,并且朝他们的马车走过来。
“怀玉姐姐,我好想你呀!”
胤禟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福晋就跟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一头扎进张廷玉夫人的怀里,还十分过分地蹭了蹭。
更加过分的是,张廷玉的夫人居然敢上手搂着他福晋的腰?!!
岂有此理!
胤禟气得拳头都捏紧了,偏偏张廷玉还故意戳他:“九阿哥这是怎么了?吃多了黄豆胀气吗?怎么看着全身都充满了气?要不您找个没人的地方放一些?”
冷眼横过去。
张廷玉一点不怕他,还敢上手拉他,叫他下来走两步。
胤禟从马车上下来了。然后,他福晋拉着张廷玉的夫人上马车,还坐了他的位置。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叶菁菁下令:“叶淮,咱们出发!”
“遵主子令!”
叶淮整队出发,顿时,胤禟就跟个没人要的小可怜一般站在原地。
张廷玉被逗笑了。
张廷玉潇洒地翻身上马:“九阿哥,您坐我家马车,还是骑马?”
“我骑马!”
胤禟盯着自家的马车,希望福晋能想起他,结果呢,他只听到福晋和张廷玉媳妇儿说话的声音,福晋哈哈大笑的声音。
胤禟悲愤!
第17章
两辆马车,二十骑护卫,一路沿官道往三清观去。
刚出城时还能碰到很多出城郊游登高的游人,待他们上官道后人就越来越少,到三清观山脚下,一辆马车也无,只有三五个身穿书生袍的年轻学子在山脚下赏秋。
“怀玉姐姐,我们到啦!”
叶菁菁先下车,随后亲手扶着她的怀玉姐姐下车。
姚怀玉握着她的手:“我和衡臣都变了,只有菁菁一点都没变,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可爱真挚。”
“那不是挺好,只长年岁,不长风霜。”叶菁菁大方收下怀玉姐姐夸奖。
张廷玉不假思索地回了句:“请你多少长点风霜,懂点人情世故吧,怀玉是我的妻,我知道自己照顾,用不着你三天两头差人上门送东西。”
“你还在翰林院混着吧,就翰林院给你发的那三瓜两枣,够你自己使吗?还有脸说照顾我的怀玉姐姐,我呸!”
“董鄂菁菁,怎么说话的?你喊怀玉做姐姐,论辈分你得叫我姐夫。”
“啥?论辈分你不是叫我祖宗吗?”
胤禟正在喝水,被这声祖宗刺激,茶水从鼻子里喷出来,他赶紧低着头伸手不停挥着,小金子立马送上手巾。
“主子爷,奴才给您擦擦。”
胤禟一把推开小金子:“张廷玉,你叫我福晋祖宗?”
张廷玉闭嘴了。
叶菁菁小人得意便猖狂:“他不仅叫我祖宗,还得跪着叫我才答应。”
“好啦,别吵了。你们俩每次碰上都这样,也不嫌累。”姚怀玉赶紧劝。
张廷玉和叶菁菁对视,眼神里冒火花,随后又分开。
算了,给夫人怀玉姐姐面子,放她他一马。
姚怀玉挽着叶菁菁:“我们上山吧,这会儿上去正好赶上中午斋饭。”
张廷玉从马车上提下来许多食盒,叶菁菁叫叶淮派几个侍卫帮忙提。
“走吧!”
叶菁菁和姚怀玉走前面,胤禟落后一步,走后面听福晋跟张廷玉的夫人闲谈。
胤禟自从知道有姚氏这么一号人和福晋如此亲近之后,他也叫人去查过。
说起来,自他今年开始当差后,他看到了户部亏空,看到了卖官鬻爵,更看到了官场贪污积弊之深。
但是,当他看到姚氏,张家,这样的地方大族伸向各处的触角后,他又被打开了一扇窗,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大清,王朝,皇权。
张廷玉之妻姚怀玉,出身安徽桐城麻溪姚氏。
姚氏在京里名声不显,但是却不是什么无名无姓的小家族。
姚氏的祖宗要从西汉的经学家姚平开始论起,后来,子孙后代历经一千多年繁衍生息,其中一支姚氏去到麻溪隐居,教后代子孙读书向学。
麻溪姚氏不仅崇文重教,姚家的气运好,几乎每一代都有子弟做官,能人辈出,这一支慢慢发展成当地五大世家之一。
张家也是桐城另一大家族,张家和姚家世代联姻,张廷玉的祖父亲、叔父以及他自己,嫡妻都出自麻溪姚氏。
安徽,那可是徽商发迹的地方。
徽商靠什么发迹?靠盐商。
盐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巨贾,代表着银子!
徽商十分重文脉,姚氏、张氏,都是世代做官的家族,他们和徽商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外面的人只能看到皮毛,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内里牵扯。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看到姚氏和张家如此,虽然他出身爱新觉罗,胤禟也有一种他们家不过是暴发户的感觉。
一旦大清崩溃被反,爱新觉罗绝后,传了上千年的姚家,张家,依然是新朝的地方大族。
胤禟真的很好奇,福晋怎么跟张廷玉夫妻认识的?
刚才见福晋跟张廷玉夫妻言谈间如此自如,就知道他们肯定不止认识,而且是熟识,非常熟,应是少年时积攒起来的情谊。
可是,福晋是旗人,姚氏是汉人,一个住北京,一个在安徽,她们如何相识的?
她们的相识是偶然,还是有意结识?
“到啦!”
“好久没三清观了,这一路爬上来,我感觉头顶都热得冒烟了。”
叶菁菁这会儿一身大汗,却感觉舒坦极了。特别是山林间的风吹过来,那叫一个凉快。
“我跟你不一样,我春天的时候跟衡臣来过三清观一次。”
姚怀玉笑道:“之前的病好了后,张大夫去家里给我看诊时,没给我开药方,只叫我多出门走走,这比吃什么人参养荣丸管用多了。”
叶菁菁哈哈大笑:“听张春秋的话没错。”
张廷玉拿了张帕子给夫人擦汗:“我叫人借了两间房间,赶紧去换身衣裳,别一会儿着凉生病。”
叶菁菁也赶紧道:“怀玉姐姐快去换,身子骨要紧。”
胤禟拉着自家福晋:“慧心给你也带了衣裳,你也赶紧去换一身。”
叶菁菁换衣裳,胤禟也跟着进去,叶菁菁叫他出去,他坐那儿不动。
叶菁菁懒得跟他拉扯,转身去屏风后面。
“福晋,你如何认识张廷玉夫妻?”胤禟忍不住问了。
“怎么认识的?那说来话就长了。”叶菁菁配合慧心脱衣裳。
“那就长话短说。”胤禟催促。
“长话短说就是小时候跟我额娘去庙里烧香认识的。”
“就这么简单?”
“是呀,就这么简单。”
叶菁菁糊弄他两句,这边已经换好衣裳了,叶菁菁拉着他:“走吧,去吃斋饭,别叫怀玉姐姐等我们。”
胤禟估计用大力气捏着她的嫩手:“回去跟我仔细说。”
叶菁菁轻哼,嫌他手重,握得疼,不让他牵。
胤禟又轻轻松开,给她捏捏手哄她:“不疼吧,爷按得舒服吧。”
一个白眼送给他。
说起和怀玉姐姐相识,是偶然,也有人为故意。
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叶菁菁那会约莫五六岁,她阿玛被外派去江宁府,叶菁菁跟着额娘也跟去了。
那年春天,额娘带她烧香拜佛,在寺庙里,叶菁菁碰到了一个比她高一个头的小姐姐在画画。
开始时叶菁菁只觉得这个小姐姐真好看,她画的那棵枝繁叶茂的榕树也好看,她看着小姐姐画完,用印,印的是麻溪抱石。
叶菁菁装可爱,问这四个字是小姐姐的名字吗?小姐姐不肯告诉她,后来听到小姐姐的祖母叫她怀玉。
额娘和怀玉姐姐祖母攀谈,知道他们来自麻溪姚氏,叶菁菁才慢慢把怀玉姐姐和她曾经在安徽旅游时,在一座墓地旁看过的碑文联系到一起。
妈耶,这是四大爷当政时期的大红人,实权宰相张廷玉未来的嫡妻呀!
这位小姐姐二十多岁就死了!
结婚十来年没怀孕婆家也未说过她一句!
她死了之后张廷玉终身未再娶!
张廷玉的第一个妾室还是她病重时亲自给张廷玉找的!
当时叶菁菁脑子里闪过好多画面,直到怀玉小姐姐把刚才那幅她特别喜欢的榕树画送给她,叶菁菁决定尽量救一救她。
叶菁菁后来做生意有钱了,大肆搜罗医书药方,培养自己的大夫,最开始的原因不是因为伯父彭春,而是因为怀玉姐姐。
因为叶菁菁主动保持联系,年龄相差五岁的两个小姑娘当上了笔友,此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叶菁菁年龄稍长后,自己个儿带着她的侍卫去麻溪找怀玉姐姐,每次都叫大夫给她把脉,掌握她的身体健康情况。
怀玉姐姐和张廷玉成婚后,张廷玉挺不待见她,觉得她这样不安于世的丫头会把她的怀玉带坏了。
直到康熙三十八年,她带着张春秋和一车珍贵药材把怀玉姐姐从鬼门关上拉回来,张廷玉当场就给她跪下了,喊她祖宗。
偶然,人为,对叶菁菁和张廷玉夫妻俩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处下来的情分,里面还掺杂着恩情。
如无意外,他们的关系,这辈子都会延续下去。
这些话,叶菁菁肯定不会对胤禟坦白,胤禟只需要知道,她和怀玉姐姐关系亲近就行了。
三清观的斋饭论味道稀松平常,豆腐开会,青菜聚头,偶尔吃一顿罢了,也不挑,吃饱就行了。
用了午饭后,四人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喝茶闲谈。
“怀玉姐姐,我记得小侄子的生日是十月底,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他周岁了,你们打算大办不?”
怀玉温柔地摇摇头:“不办,家里长辈说,孩子年纪小就别见外人了,请亲近的人吃顿饭聚聚就算给他庆祝了。到时候你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