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董鄂氏康熙愨慧佟贵妃 本章:第67章

    整个清朝皇帝们的子嗣拉张表,就康熙独一档,生了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活下来的儿女也有三十多个。

    太能生了,跟个色魔一样。

    “福晋,你又发呆了,是不是又在想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

    “什么都没想。”

    “我不信。”

    “不信算了。”

    胤禟扑过去:“你叫我亲一口我就信了。”

    叶菁菁露出个嫌弃的表情,这行事做派,一瞬间好像他爹哦。

    “福晋你嫌弃我?”胤禟不敢置信。

    叶菁菁赶忙安抚,捧着他脸连亲两口:“没有没有,我如此心悦你,怎么会嫌弃你呢。”

    胤禟傲娇地轻哼:“你这个妇人,油嘴滑舌,我才不信你。”

    “求求你了,信我吧,我是真心的。”娇声娇气,拉着他的手摸自己心口。

    胤禟脸一红,慌忙缩回手:“永乐在呢,你别。”

    叶菁菁哈哈大笑,又被他按住亲嘴,他啃了好几口才松开。

    叶菁菁摸着嘴唇眨了眨眼,不是说永乐在吗?你这是做什么?

    胤禟眼睛左看右看,就是不看她,还给自己找补:“那什么,你笑得太大声了,别把永乐吵醒了。”

    叶菁菁捂住嘴笑,这人真是的,大婚多少年了,孩子都有了,这会儿竟然纯情了。

    胤禟挪了一下,挨着她,小声说:“等晚上。”

    叶菁菁又笑了,哎哟,太可乐了。

    胤禟恼了,还笑?

    叶菁菁真的忍不住,眼泪都笑出来了,好么,被恼羞成怒的男人按住猛亲。

    算了,不等晚上了。

    热闹充实的一天,过去了,晚上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第二日早晨起来都还未停。

    平郡王府的老福晋着急,雨再这样下,下午可怎么迎亲啊。

    或许上天真有成人之美,中午,雨停了。

    平郡王府的仆人一起动手,又紧急把王府里外收拾了一遍,淋湿了的红布赶紧换上新的,待到平郡王骑马去曹家迎亲时,总算全部收拾妥当了。

    叶菁菁没赶早也没赶晚,去的时辰刚好。

    前日叶菁菁才见过的各家王公贵族家的福晋们,今儿又全部见了一遍,睿亲王老福晋还叫她过去坐。

    叶菁菁去给老福晋请安,笑着拒了,她还是跟妯娌们坐一块儿吧。

    还是老习惯,叶菁菁和堂姐坐一块儿,前头是四嫂,左边就是十弟妹。

    “你们到多一会儿了?”

    “比你早一刻钟。这个天气,一猜就知道平郡王府忙得很,来早了人家说不定还没收拾好,也不好。”

    都是体贴人儿啊。

    大家都来得晚,平郡王府的老福晋比他们这些宾客来得还晚。

    平郡王老福晋辈分在那儿摆着,她又是主人家,自然跟睿亲王老福晋们坐一桌。

    叶菁菁没事儿干,抬头看了眼平郡王府的老福晋,只见她好像控制不住表情,不自然地眨眼吸鼻子,旁边伺候的人赶紧递上帕子,老福晋拿帕子擦了擦,回头跟睿亲王老福晋道:“昨儿下午受了凉,又有些发热,上年纪了,身子骨不行,毛病越发多了。”

    “您哪儿的话,咱们都一样,是人都有老的一天。”

    叶菁菁脸色沉下来,平郡王府老福晋的模样,瞧着不像是感冒,倒像是吸了大烟的症状。

    从安南国的红河港,到福建、浙江等港口,自从海军建起来后鸦片已经断了,平郡王府的老福晋若是还在抽大烟,她从哪儿弄来的?难道是存货?

    叶菁菁心头挂着事,席间一直装作不经意地打量平郡王府老福晋,她又有新发现,平郡王老福晋身边那两个老嬷嬷肯定也吸大烟。

    平郡王府的婚宴后,叶菁菁回府,胤禟也刚从衙门回来。

    “怎么了,不高兴?席上有人给你脸色看了?”

    叶菁菁说不是:“胤禟,皇室宗亲家吸大烟的人家还多吗?”

    “多,不过自从大哥统领的海军拦住鸦片进入大清的路子,皇阿玛下旨禁烟,明面上大烟鸦片都没了。没了鸦片,好些人熬不住,用土烟叶替代,解解馋。”

    “有些人家还是买得到鸦片吧?”

    “你发现了?”

    “嗯,今日我发现平郡王府老福晋和她身边的两个老嬷嬷好像还在吸。”

    胤禟冷笑一声:“我知道他们手里的大烟从哪儿来的。”

    “哪里?”

    “云南。”

    胤禟早有准备,皇阿玛恢复他吏部主理的差事后,他这几个月一直在查云南那边的官吏,他发现云南那边不仅走私贩卖鸦片,他们还贩卖私盐。

    “有证据吗?”

    “有,云南布政使张霖的儿子,借着身份和当地土司勾连,一直在干这两桩买卖。折子我已递交给皇阿玛了,皇阿玛说先把今年过了,明年年初再收拾他们。”

    云南离京城太远了,驻守在云南的官兵和云南土司互相包庇,皇阿玛万万容忍不了,已经在悄悄安排人手调兵遣将,到时候一举拿下。

    听说,年后云南之事,皇阿玛定的总领大臣是年羹尧,他皇阿玛看好的青年才俊。

    第50章

    张廷玉办完差事回翰林院,发现年羹尧又不在,他问上茶的小厮:“年大人还没来?”

    小厮忙说:“年大人还未到。”

    张廷玉也没为难小厮,摆了摆手,叫他自行离开。

    张廷玉坐下,笔墨摆好,准备先把今日的差事干完,这时候,年羹尧进来了。

    只见他一身武将的打扮,一身大汗,背上的衣衫湿透,好似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哟,张大人,刚从乾清宫回来。”年羹尧见张廷玉纸上还未着一字。

    张廷玉搁下笔:“年大人最近贵人事忙,是不是忘了掌院大人交给咱们的《配文韵府》才刚开了个头?这都十月了,再不往前赶一赶,等到年终皇上问起,你我该如何答?”

    年羹尧笑着道歉:“张大人真是对不住,最近旗里有事儿,我忙着处理去了,这事儿我已提前禀报给皇上了。”

    “你们八旗内部的事情我一个汉臣管不着,但是年大人,因为你自己的私事耽误公事,你说该如何处置?”

    张廷玉穷追不舍,年羹尧一副受不了的模样,他哼笑一声:“放心,耽误不了张大人的年底考评。”

    “年大人,你当知,我催促你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考评。”

    “我知,你是为公事。”年羹尧语气已然有些不耐烦。

    年羹尧说他有事儿求见皇上,丢下一句话走了。

    年羹尧走后,同为汉臣,也同为南书房行走的叶怀德、赵京二人过来,小声劝道:“年大人是旗人,又深得皇上信任,你跟他较什么劲儿。”

    “对嘛,我了解你,这些事你自己就能做完,何必费嘴皮子跟他争执一场。”

    赵京亲手给张廷玉倒茶:“消消气,编书这活儿,最不能心浮气躁。”

    叶怀德也道:“我和赵兄近日事少,你要赶不及,我们俩帮你分担一些。”

    “多谢赵兄、叶兄,我跟年大人只是就事论事,你二人不需掺和进来,我能解决。”张廷玉谢绝。

    “咱们同为汉臣,互相帮扶原是应该,张大人不用放在心上。”

    这时,有一位老翰林进来,赵京和叶怀德都不说话了,去自己位置上坐好,没事儿干,把前几日从书库借出来的书看看。

    老翰林也坐下,喝了两盏茶,看着桌上的活儿越发不想干了,跟他同屋这三个小年轻都是南书房行走,前途光明啊,得罪不起,不好使唤。

    老翰林叹了声气,拿起笔干起活来。

    下午,快到下值时,翰林院掌院洪大人进来了。

    “张大人,有件事跟你交代一下。”

    “掌院大人请说。”

    “年大人另有差事安排,《配文韵府》的差事年大人那边就先不管了,赵大人和叶大人最近空闲,先帮着你赶一赶进度吧。”

    赵京和叶怀德两人起身领命,张廷玉也低下了头:“我等知道了。”

    洪大人鼓励张廷玉三人好好干:“你们三个都是咱们翰林院的青年才俊,又得皇上看中,等你们手上的差事了了,皇上对你们自然会有其他安排。”

    交代完,洪大人就走了,老翰林羡慕地看了三个年轻人一眼,低下头继续写自己的文章。

    天下人都说,非翰林不入内阁,那些学子都以为考中进士,再进入内阁,日后定会平步青云。

    殊不知,像他这样在翰林院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的老翰林,多的是。

    时运不济啊,时运不济!

    赵京和叶怀德相视一笑,得,也不用想着帮不帮张廷玉了,现在成了他们三人的活儿了。

    “张大人,这本韵书你接触的时日最长,差事你来安排吧,我们俩都听你的。”

    张廷玉笑道:“咱们同为翰林,又是同品级,我哪有资格安排你们。”

    “张大人就别客气了,咱们赶紧把活儿干了是正经。”

    “就是,没听掌院大人说吗,我们三个前途无量,手里的活儿干完才会有好差事等着咱们。”赵京语带戏谑。

    三人都笑了。

    闲话几句,张廷玉给两人分好活儿,差不多就到散衙的时辰了。反正差事也不急在这一会儿,大家就先回了。

    三人有说有笑地出衙门,张廷玉跟两人告别,上马车后脸上的笑容一下沉下来。

    年羹尧暗中到底在忙什么事?他日日在皇上跟前,竟然不知朝廷内又有何大事。

    “去九皇子府。”

    “是。”

    车夫赶着马车往九皇子府去,还没到狮子胡同张廷玉叫车夫回去,不去九皇子府了。

    张家的马车从外观看平平无奇,但九皇子府的侍卫一眼就能认出来。

    叶菁菁抱着女儿在后花园里转悠呢,听身边人来报,张廷玉的马车走到胡同口突然又回去了。

    张廷玉赶来九皇子府,肯定有什么事想跟他们说,突然回去,恐怕是考虑到康熙对汉臣结党的忌惮。

    如今没有正当理由,张廷玉都不好上门了。

    张廷玉不来,叶菁菁可以去,叶菁菁把敏心叫来,小声交代了她几句,叶敏心点点头,她等到天黑后,避开巡防的衙役进了张家。

    第二日天快亮,敏心去外城绕了一圈,等到中午的时候才从城外回九皇子府。

    “张廷玉问年羹尧的事?”

    “是,张大人说皇上最近好似给年羹尧派了差事,还十分神秘,打听也打听不出来。”

    “你告诉他了?”

    敏心点头,她知道云南走私鸦片贩卖私盐的事,也知道皇上选了年羹尧年后领兵去云南。

    叶菁菁喝了口茶,没想到,这次康熙保密还挺严格,张廷玉身为南书房行走都不知道这事儿。

    还有陈廷敬那边,陈廷敬是内阁首辅,这事儿他肯定知道,但他嘴严,皇上没开口,他一个字都没往外透。

    果然,海军之事在康熙心里还真过不去了,陈廷敬身为内阁首辅,竟然小心到如此地步。

    陈廷敬如今不仅在办差时处处小心,还有意把内阁首辅的差事一点点分交给其他内阁大臣。

    所有的内阁大臣中,马齐,这段日子最受陈廷敬看重。

    外奏院送来北疆乌里雅苏台送来军事奏折,陈廷敬没有沾手,叫送折子的人把折子放到隔壁马齐大人桌上。

    “陈大人,乌里雅苏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必须尽快呈交给皇上。”

    陈廷敬说了句知道了。

    半刻钟后,刚去户部衙门办完事的马齐刚回来,陈廷敬就交代他,赶紧把折子送去乾清宫。

    马齐犹豫了一瞬,点了点头,捧着折子去乾清宫。

    康熙看到折子上的红戳,连忙打开折子,看完后得知只是一场小冲突,他才松了口气,快速批复后交给梁九功,叫他给兵部送去,尽快送回乌里雅苏台。

    事情办完了,马齐往后退,却被康熙叫住。

    “朕听说,这几日户部、工部的折子都是经你的手?”

    “回禀皇上,正是,陈大人近日身子不舒坦,一日三顿用药,就把手中差事分给臣等。”

    康熙轻哼:“差事都分给你们了,他这个内阁首辅做什么,每日只清点书册?干些翰林的活儿?”

    马齐不知该如何回,他勉强说了句:“陈大人身子养一段时日就好了。”

    “陈廷敬也到年纪了,朕瞧着,只怕不好养。”

    马齐心里一颤,皇上这是何意?

    “马齐,你也该历练出来了,陈廷敬既然把差事交给你,你且帮他办着吧。”

    “臣,遵旨。”

    退出乾清宫,马齐面色一如往常,袖中手指微微颤抖,皇上这是要提拔我?

    回到内阁衙门,马齐在陈廷敬大门外站了一会儿,转身进了隔壁屋子。

    陈廷敬如今就像翰林院里等着致仕的老翰林,喝茶,看书册,就是不动笔墨。

    待到傍晚下值后,小厮进门收拾,见首辅大人桌上的砚台干干净净,他也不觉得奇怪,因为这段日子都是如此。

    收拾完桌上的茶壶茶盏,小厮关好门才走。

    “陈大人,如今秋风起,正是进补的好时候,我请你去文华楼吃一碗红烧肉,去不去?”

    陈廷敬停下脚步,对李光地笑:“咱们这把年纪,哪能吃红烧肉,去文华楼,要吃也只能点一碗山药羊肉粥喝一喝。”

    “那不行,老夫我忌嘴半个月了,好不容易能出去吃顿好的,必须来一碗红烧肉。”

    “行吧,咱们点一碗红烧肉,分着吃。”

    “那走着。”

    李光地的马车走在前头,陈廷敬家的马车跟在后面,两人往外城去。这一幕落在其他阁臣的眼里,熊赐履只当作没看到,任由老仆搀扶着上马车回家。

    马齐,他也没多在意,转身走了。

    其他还没走的阁臣见被陈大人和李大人排除在外的熊赐履,和满臣领袖马齐都未说什么,他们也就不管了,各自回家吧。

    李光地有话想跟陈廷敬说,陈廷敬也有话要交代他,私下约见,不如坦坦荡荡,免得上面那位怀疑他们结党。

    两人都六十多岁的人了,经不住饿,点了两碗山药羊肉粥,又点了两道素菜,一碗红烧肉,两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文华楼的菜,名不虚传,他们炒出来的普通青菜都很好吃,红烧肉更是美味。

    “多谢你请我吃一回文华楼的红烧肉,等明年我回乡,这一辈子,怕是再也吃不到文华楼的红烧肉了。”

    “真是,红烧肉还在肚子里,想到以后再也吃不着,这会儿就开始想念了。”

    “再来一碗?”李光地道。

    “罢了,做人要知进退,吃饭也要有度。”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方便以后阅读九福晋闹和离日常第6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福晋闹和离日常第67章并对九福晋闹和离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