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皇帝在考虑了。
庄洵对于他的问政,回答得极对他的心思,最主要的是,听他说让太子守成,顺应时势,他一点儿也不反感,和在朝中听别人说让太子收敛锐意舒服太多了。
皇帝摸着胡子思考半天,最后道:“朕想加封庄洵为太子少傅。”
第3187章
不值钱变值钱
魏知和殷礼:……这跳的也太高了,直接从六品到二品?
要说太子少傅这个职位,朝中不少人都有,这是个虚衔,从二品,就是教导太子读书的,和庄洵做侍讲同一个职能,就是名分有点儿不一样。
朝中不少人都有这个虚衔,比如魏知和殷礼都有,除了他们俩,还有李尚书等人。
早年,这个虚衔还是很值钱的,毕竟是从二品,哪怕没有实权,也没太高的物质奖励,但也很好听和尊贵呀。
但后来太子荒唐,皇帝就热衷于给太子请各种老师。
朝中他认为好的大臣,全都请去教太子,民间有名的大儒,世家里有德行的才子,凡是觉得好的,他都给太子请去当老师。
既然是当老师,自然要给职位,因为后来太子越来越荒唐,和朝臣及皇帝的矛盾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看不上太子。
为了能请到这些人,皇帝只要能请到一个就送太子少傅的虚衔,以至于朝中太子少傅泛滥,然后变得很不值钱。
其实到后来也不怎么值钱了,像魏知,现在都还偶尔去崇文馆给太子上一节为君之课呢,但他都没俸禄拿,更不要说那些早就不给太子当老师的人了。
虚衔彻底成为虚衔。
但再虚,它也是一个名分,和侍讲是不一样的。
尤其现在太子改邪归正,储君之位已经坐稳,只要中途不发生意外,他必定是下一任皇帝。
那太子少傅就是仅次于太子太傅的下一代天子之师了。
所以现在太子少傅又有点儿值钱了,而且它是从二品啊。
魏知略一思索就提醒道:“陛下,庄洵只有六品,您要是加封虚衔,他的实职……”
“所以朕决定擢升他为崇文馆学士。”
很好,实职也长了,不过这个有数,从四品嘛,跳的不是很离谱。
魏知拢起手,不再反对。
他不反对,皇帝却又忧愁起来,“可是朕现在把该封的都封了,等到太子登位,他还怎么加封?”
魏知:“那您留着给太子加封?”
皇帝摇头,“不行,万一太子嫌弃他说教,不愿意加封呢?而且由朕来加封,指使他教导太子,他也更名正言顺。”
魏知叫他如此纠结,就问道:“陛下打算这次怎么赏周满和周家?”
他道:“一次稻种,还有一次麦种,两颗种子都意义重大。封赏不能低,尤其是周满,她如今已是从四品编撰,爵位县主,再往上……陛下也要将此功留待太子将来封赏吗?”
皇帝就不客气的哼了一声道:“新麦种和新稻种都是在朕任期出来的东西,为何要留给太子封赏?”
他自觉自己身体还不错,还能再活很多年,怎么好让功臣等这么久?
而且皇帝也不乐意将此丰功伟绩让给太子,于是皇帝道:“朕心中有数了,将周满和周立重宣召入京吧。”
魏知应下,表示回去就草拟旨意。
周大郎请了村里的人一起帮忙做了一顿饭,忙跑去田边招呼皇帝回去吃饭,此时天已经快黑了,他很不好意思,“我们兄弟很少下厨,可惜我六弟不在,不然一定能更早的让陛下吃上饭。”
皇帝笑着在桌旁坐下,让周大郎和周五郎也坐下,道:“不碍事,朕在宫里吃饭时间也晚。”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菜,笑道:“还挺丰盛的。”
周大郎憨笑道:“现在日子好过了,村子里养的牲畜多,所以即便不赶集市,想吃肉也不难。”
皇帝:“哦,你们这里都养有什么牲畜?”
“牛就不说了,那是不能吃的,村子里的话,鸡鸭都有人养,还有羊,不过不多,就那么一些,今年好几家新添了养猪,可惜我家人都有别的活计,养猪也臭,不然我也想养一些的。”
皇帝吃了一筷子鸡肉,满意的点头,“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畅快,朕便高兴了。来来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就算只为新稻种,也值得我们同饮一杯。”
杯是不可能的,周满他们不爱喝酒,所以别院里没有藏有酒,周大郎最后是到里正家里扛了一缸米酒回来,是他家准备秋收过后娶亲用的。
米酒嘛,自然是用碗喝的才爽,所以他们面前上的都是碗,皇帝一举碗,大家便也跟着举碗,痛快的喝了。
周五郎见皇帝的酒碗空了,立即给续了一碗……
最后周大郎和周五郎是被侍卫扶回房间的,皇帝虽然脸有些红,却精神奕奕,一点儿罪的样子也没有,还拽着魏知道:“难得如此畅快,魏卿,今晚我们秉烛夜谈,顺便一同饮酒如何?”
魏知也喝了不少,主要是真的高兴,不过他还知道分寸,因此摇头,“陛下,醉酒不好,明日一早我们还得赶回京城呢,今晚还是早些歇息吧。”
说罢把自己的袖子抢出来,转身晕陶陶的走了。
皇帝就看向殷礼。
殷礼起身道:“陛下,臣送陛下回房吧。”
皇帝点头,“也好,正好我们君臣也谈一谈。”
于是皇帝拽着殷礼走了,回了屋,愣是又喝了两碗酒,说了近一个时辰的话才放殷礼走。
一直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庄先生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扶着门框也回自己屋去了,明天还得快马回京城呢,马车一快起来可颠簸了,唉,早知道前些年三个孩子学骑术的时候他就应该把骑术重新捡起来,这会儿也就不用坐马车了。
庄先生在心里后悔了一下,决定回去就练一练骑术。
一夜安眠,第二天天还没亮庄先生就被人摇醒了,周五郎很焦急的道:“先生,刚才侍卫找我请大夫,好像是皇帝生病了。”
还迷糊的庄先生一下清醒过来,立即掀开被子起床,急匆匆的往皇帝住的院子去。
殷礼已经起身,正坐在院子里,看见庄先生一脸焦急的过来,他便微微一笑道:“庄侍讲不用着急,魏大人只是旧疾复发,已经服了药,此时刚睡下,只等大夫到了给看看。”
庄先生:“是魏大人生病了?”
殷礼微微点头
第3188章
都病了
魏大人的确生病了,但病的不只是魏大人,皇帝也病了。
一大早起来他就觉得喉咙不舒服,侍卫伺候他洗漱时一摸,发现他额头滚烫,便立即禀报给了殷礼。
从莆村赶回京城,快马需要一个多时辰,皇帝现在显然是不能快马回去的,坐马车最少要两个时辰。
他可不敢让皇帝高热时在路上奔波两个时辰,所以他让人去请了大夫来,开了药熬了喝下去后,便立即带着大夫一同护送皇帝和魏大人回京。
殷礼没有告诉庄先生皇帝生病的事,与他道:“陛下心急新稻种的事,庄先生还是协助周家将关于新稻种的培育写成折子呈上去吧。”
庄先生心领神会,拱手应道:“是,那下官留在别院里整理资料。”
殷礼点点头,让人将魏大人扶出来。
皇帝虽然发热,但除了脸色微青外基本看不出来,他笑吟吟的走出来,大踏步走向马车,和庄洵道:“朕给你多放几日假,将折子写好一些。”
庄先生应下,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开。
周大郎和周五郎跟着站在一旁,见车队都走没影儿了,庄先生还看着,俩人便也探着脑袋往路上看了又看,“先生,皇帝他们都走远了。”
庄先生这才转身回去,“大郎,套上骡车,我们也回京城。”
“啊,皇帝不是让我们写什么折子吗?”
庄先生微微一笑道:“折子可以迟一些日子再上,这是你们周家的大事,可以等满宝和立重回来后由他们整理成册上交陛下。”
周大郎:“可殷大人刚刚说让您上折子,万一皇帝见您迟迟不上折,怪罪您怎么办?”
庄先生叹气道:“只怕接下来一段时间陛下没功夫关心此事了,还是等周满他们回来再说吧。”
虽然殷礼说生病的是魏大人,但他又不是傻子瞎子,何况周满是他弟子,他多少也会些医理的,陛下一看就是身体不舒服。
庄先生头疼起来,昨日皇帝脸色就不是很好,莫不是中暑了?
殷礼也怀疑是中暑了,所以上车后一直灌皇帝喝水。
皇帝都快烦死了,一早上不仅只能喝粥,还得喝药,喝完药又得喝水,每隔一刻钟就要被劝着喝一碗水,好烦啊。
皇帝下车解放了一下自己,回到车上,看到殷礼又拿着水囊上来,顿时脸都青了,“守节啊,你也别光盯着朕,你看看魏卿,他可比朕病重,你也关心关心他。”
靠在车壁上的魏知掀起眼皮来看了皇帝一眼,又垂下眼皮去,并不太想与他说话。
殷礼道:“臣已经关心过魏大人了,陛下,您该喝水了。”
皇帝盯着递到眼前的水囊没接,道:“水喝多了还得停车,有这功夫不如早些回宫。”
他道:“虽然有些发热,但朕并不觉得很严重,你们也太大惊小怪了。”
魏知慢悠悠的道:“陛下,你身上有旧疾,而且前些年便因为咽喉疼痛差点儿危及性命,此次岂能儿戏?”
“可朕现在精力旺盛,精神也好,不管远看近看,你看朕像是生病的样子吗?”皇帝道:“倒是魏卿你,你脸色都发白了,唉,早知道你会受累生病,做题朕就不该叫上你一起来。”
殷礼继续举着水囊,提醒道:“陛下,萧院正和周太医都说过,咽喉疼痛,多饮温水有缓解之效,臣不指望这水能治好您,但至少不能让您加重了病情,不就是路上多停几趟车吗?臣停!”
而且马跑累了也得歇一歇不是?
皇帝见拗不过俩人,只能默默地接过水囊,早知道就不把古忠留在宫里了,应该把他带着。
一行人终于赶在午时前后进宫,萧院正和刘太医被紧急召进宫中。
皇帝一看见他们就指着偏殿道:“先去看魏卿,快去!”
一头雾水的俩人便又转身去了偏殿,一旁的殷礼欲言又止,古忠已经上前伸手扶住皇帝,一脸忧心的道:“陛下,您也要保重身体才是,怎么才出去一日就都生病了?”
魏知是受了寒气,加上他本来就生病,这一受寒,病症就更重了,被送到偏殿时,整个人都有些神志不清了。
萧院正和刘太医忙给他扎针用药,只是他身体很不好,给他开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禁忌太多,有些药是适合病情,却又不适合他的身体。
便是都适合,药效也比用在一般人身上要小很多。
等魏知病情稳定,萧院正叹息着收回针,还没来得及把那口气叹完,古忠已经连忙拉着他道:“萧院正,快去给陛下看看吧,陛下这会儿又烧起来了。”
“又?”萧院正瞪眼,“陛下也生病了?”
他还以为他就是进宫给魏知看病的呢。
萧院正忙带着刘太医去看皇帝,一边走一边道:“太医院里这么多太医,您怎么不请其他太医前来?竟然一直等着?”
“陛下更信服萧院正和刘太医的医术。”
“那为何不早点儿将我们其中一人召过去?”
古忠道:“陛下说此时魏大人更要紧。”
萧院正没话说了,去给皇帝问诊。
皇帝的病症则正好和魏知相反,他是热着了。
殷礼呼出一口气,问道:“是中暑了吗?”
“不是单纯的中暑,”萧院正摸着皇帝的脉,眉头微微拢起,道:“体内痰湿严重,又着酷热,加之过喜,不免损伤心气,而且……”
萧院正抬头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道:“陛下昨晚一夜未眠吧?”
那就更伤身体了。
皇帝:“……朕就是一时高兴睡不着。”
这个一时持续时间也太长了。
萧院正斟酌了一下后去开方,知道皇帝此时咽喉难受,于是让人去太医院里取了西瓜霜来给皇帝服用,先缓解一下。
古忠亦步亦趋的跟着,等他开完方子便问,“陛下没事儿吧?”
萧院正斟酌的道:“这几日要好生静养,不可食荤腥,清淡些,先看用药的情况吧。”
因为皇帝有过病情恶化的先例,所以萧院正也不敢下定论,他道:“这几日要多留意一下陛下的旧伤。”
古忠应下。
有医助配好药拿过来,萧院正检查过后拉着刘太医就一起去煎药,“不知是不是我把错了,我总觉得陛下阳过盛,但气虚,燥热过重,加之体内痰湿,又中暑,这才发了这场病。”
第3189章
加急
刘太医仔细想了一下后摇头,道:“我并未察觉异状,而且男人嘛,这不是正常的吗?”
萧院正沉默半晌后摇头,“不,陛下……以往的脉象并没有如此,除非……”
刘太医等了半天,见他没了下文,就推了他一下,“说呀。”
萧院正蹙眉道:“算了,陛下是从宫外回来的,谁知道是在外面接触了什么人?我们先治病吧。”
刘太医瞪大眼,压低声音道:“你是说陛下出宫去猎艳?”
萧院正横了他一眼道:“我可没这么说,还有,刘太医,你何时和周满一样口舌如此多了?”
刘太医立即收住话口,默默地没再说话了。
俩人沉默的给皇帝熬药。
等皇帝喝下药,那边太子和大明宫那边都知道了皇帝生病的事。
太子过来请安,皇帝把人叫进来,把新稻种的事和他说了,道:“此事事关社稷,朕已经下诏让周满和其侄周立重进京,本来这事是要交给魏知的,但他现在病了,此事便交给你去做吧。”
太子应下,皇帝顿了顿,就提起庄洵,“……朕问过庄洵治国之策,昨日与他恳谈过,他的确是一位难得的老师。”
皇帝道:“可惜他岁数太大,虽稳重,却失了锐气,他也不能再似其他官员一样从小做起,所以朕还是决定让他做教书育人的先生。”
皇帝靠在床上,看向太子,盯着他的脸色道:“朕打算擢升他为崇文馆学士,加封太子少傅,你觉得如何?”
太子少傅什么的,太子已经麻木了,他是历史上拥有最多太子少傅的太子,不仅前无古人,还很有可能后无来者,所以他没什么意见。
不过崇文馆学士嘛……
太子抬头问道:“孔祭酒也无意见吗?”
崇文馆有两个学士职位,其中一个便是孔祭酒,另一个一直空着。
给了庄洵,那他就是孔祭酒之下第一人了。
皇帝不在意的道:“那是给你的先生,只要你没意见就行,你有意见吗?”
太子:……他要是有意见就不封,那他之前那么多老师是怎么来的?
太子面无表情的道:“儿臣没有意见。”
皇帝就满意了。
于是召周立重和周满的诏书刚出京,庄洵升官的旨意也下来了。
老周家和白家都震惊了,周宅里一下就热闹起来。
老周头激动得脸都红了,等终于缓下神来,他就坐在台阶上回味,回味时都还有些不可置信,“所以庄先生一下就当了大官了?”
周大郎点头,和他爹道:“我问过了,太子少傅是从二品,爹,从二品呢,比满宝的四品官还要大!”
老周头立即问道:“那能分多少职田啊?”
庄先生今天光应付大家的恭喜了,这会儿刚空下来喝一口茶,闻言笑道:“没有职田。”
“啥?”老周头一下站起来,“为啥没职田?”
庄先生笑道:“这是虚衔,没有职田,但有些赏赐。”
老周头就觉得这官很不实在,赏赐才有多少啊,而且还不稳定,职田才是铁饭碗啊。
刘老夫人笑道:“虽无职田,但太子少傅是太子的老师,尊贵无比,配先生正好。”
庄先生笑道:“老夫人谬赞了。”
他顿了顿后笑道:“虽然太子少傅没有职田,但学士有,不过我是赶不上今年分职田了,只能等来年,到时候朝廷会补足剩下的职田,还要劳动你们帮我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