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217章

    “怎么没关系?关系可大了,”白二郎放下笔,把写到一般的稿子放到一旁,认真的和明达道:“那些小户出身的闺秀,再穷能有周满刚入学的时候穷吗?”

    “周满刚入学的时候,用的书都是先生手抄的,除此外,她一本自己的书也没有,但我不一样,”白二郎道:“那会儿我家里可多书了,堆了一屋子。所以她刚入学的时候是我欺负她。”

    明达:“……可我听说,她和白善一入学,你就被公爹揍了,就是因为你欺负他们。”

    白二郎噎住,好一会儿才挥手道:“那不重要,都是因为大人参与进来才那样的,同学之间来说,就是我欺负他们的。”

    明达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深,周满就欺负我了,我是说学上的哈,”白二郎道:“难道她的家世比我好,底蕴比我家深吗?”

    “当然不是的,她之所以能欺负我了,是因为她脑子比我好,还比我稍微用功了那么一点儿。所以什么家世背景的,入学两三年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小户之家的孩子,还是女孩子,能考入女学读书,智力和毅力自是不同一般的,她们未必就比宗室女和世家勋贵之女差。”

    白二郎觉得她们完全没必要考虑太多,“这世上的事啊,没有人可以想得十全十美的,所以不如让她们自己去进衍,你看太医署,一开始招收学生都是报考时便直接分好班了,但现在却是先统一学习一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资质和选择来分。”

    “可见这世上的事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反正你和太子妃是山长,书院是你们的,到时候规矩不合适了,再改便是。”

    明达认真的思考起来,半天后点头,然后诧异的看着白二郎:“这番话是你自己想的?”

    白二郎就摇头晃脑道:“小看我了不是?”

    他拿着稿纸晃了晃道:“我好歹也是写了五本书的人,能著书的人,我会差吗?”

    明达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满眼笑吟吟的看着他,“自是不会差,不过著书这样的话你与我说便好,可不能在父皇面前说起。”

    白二郎嘀咕道:“我又不傻,才不会在陛下面前提起呢。”

    “不过此事还是问问周满的意见比较好,”明达沉思起来,“太医署便是她参与创建起来的,她有办学的经验。”

    白二郎便将信纸和笔递给她,“来,夫君我给你蓝袖添香。”

    明达被他一句话逗乐,忍不住笑眯了眼。

    “就是要这样嘛,办个女学而已,我看你近来笑容都少了,总是愁容满面的,这是好事,该多笑笑才是,不然陛下要后悔同意你办女学了。”

    明达给周满写信,等信送到北海县时,秋税已经收得差不多了,正是县衙最忙碌,而医署最清闲的时候。

    因为手底下有两个学生、两个学徒在,她甚是清闲,所以收到信后,她便优哉游哉的拆开信看。

    郑辜送信过来的同时顺便问些事情,“师父,上次递上去的折子有消息了吗?施署令又来信问消息了。”

    周满一边拆信一边道:“折子还在门下省呢,萧院正来信说,连太医署内部都不能统一意见,门下省那边更难统一了,所以此事暂时搁浅,不过萧院正正在努力说服大家。

    第3240章

    远程遥控

    郑辜很不解,“在各道开设药坊对太医署来说是好事,太医署内部为何要反对?”

    周满想了想后道:“因为现在药坊是太医署里除了药材采买外最赚钱的地方了,不,甚至比药材采买还要赚钱。”

    “据萧院正说,今年药坊换管事主簿,连你小叔郑太医都去竞争了。”

    郑辜:……

    周满挥挥手道:“让施敬别急,多上两道要钱的折子,回头我和太医署商量一下,就算不能在各道开办药坊,也先下放一下成药方子给地方医署赚点儿药材钱。”

    郑辜摇头道:“他们要是连在各道开药坊都要拦着,更不可能答应药方下放了,要知道药坊就是靠药方子活着的。”

    周满沉思起来,蹙眉道:“那看来光写信不行了啊,还得再上两道折子。”

    周满看着手中的信若有所思,拿着信起身去办公房,“我去写信和写折子。”

    给明达的回信就掺在递送回京的折子里。

    因为周满写得快,第二天就给出回信和折子,所以公主府来送信的侍卫便拿着回信和折子回去了。

    明达看过信便亲自把折子送到太医院去,她对一直未能有决断的萧院正道:“满朝文武,若论圣颜,萧院正是最常见到的一人,便是我和太子哥哥都不能及,也就母后能与萧院正并论,太医署内既然有不解之事,萧院正也不能拿主意,何不请父皇决断?”

    周满说,太医署和朝中诸公多少有利益的考量,因此对各道创办药坊一事一直相较不下,但皇帝不一样。

    站在皇帝的角度上,他只需考虑对大晋社稷、大晋百姓和皇室是否有益处就好。

    周满自己设想了一下,各道开办药坊除了会争抢皇室的一些利益外,对于其他两项都是百利,以皇帝的性情,他肯定会答应的。

    现在太医署内不能决断,门下省便一直压着她的折子等太医署决断,那得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批复?

    明达将一封折子拿出来交给萧院正,道:“这是周满给我写信时附带的折子,她请我递送给萧院正。”

    萧院正接过,展开看,里面详细阐述了各道创办药坊的必要性,以及各地医署发展的困难。

    萧院正有些头疼,这封折子和上一封差不多,只是更详细,看着文笔也更好一些而已。

    但他是太医,不看文采,只看内容啊。

    这封折子显然不是写给他看的,而是给朝中诸公看的。

    萧院正合上折子,和明达公主行礼道:“臣已收到,多谢公主提点。”

    明达笑道:“萧院正客气了,本宫也有事要求院正。”

    萧院正惊讶的看向明达,打量了一下她的神色,迟疑道:“公主面色看着还好,不似生病的样子啊。”

    明达:“……不是生病,院正也知道,本宫要在京城开办一间女学,因为是第一次办学,入学的学生身份和基础相差很大,这一点儿和太医署有些相似,所以本宫想去太医署里取取经。”

    周满给明达的回信直接道:“要想知道办学是什么样子的,你直接去书院里看一看就好。”

    “国子监、京中的私学,还有太医署,”周满道:“特别是太医署,因为里面不仅有男学生,也有女学生,这些学生中有各太医保送进去的,有各番邦送来交流的医学生,也有考试进去的,还有各家送来培训的下人,现在更有一些想走太医署这条捷径的士子,身份可谓五花八门,要说学生最杂的学院,全天下只怕没有哪个学院能比得上太医署了。”

    “要想知道办学是什么样的,你进去体会一段时间就好了,或是亲自当个先生,或是当个管事,用不到一个月,你便能心中有数了。”

    对于她和太子妃的担忧,周满的建议前半截和白二郎的一样。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甭管她们是什么身份的学生,放在一起学个三两年,就算不能成为至交好友,至少也该有同窗之谊。”周满道:“这不仅是人之常情,也该是学中应该教导的。”

    “三两年之后,学生也该长大了一些,知道会思考了,此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课程,此举可参考各府学和国子监,”周满道:“各府学和国子监的教学也都是一年比一年多的,而在增加科目的过程中,不仅先生们对学生的偏向有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志向也有了初步的判断。”

    “这时候建议你们以学分制来考核学生,每一门课都设置好学分,走完了前面两个步骤的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择课程,只要课程的学分达到,她们便可毕业离开。”

    “其实这和国子监里的课程有些类似,当年我们太医署内的课程也是参照着国子监来的,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改变而已,”周满道:“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其中国子监便是其中的宗,所以我就不建议你去学我们太医署的学分制和科目制了,你去参照国子监的就好。”

    “不解之处去请教孔祭酒,虽说孔祭酒一向严肃,但那只是外表,他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甭管是谁提问,他都有问必答,除了我们家的庄先生,我再没见过哪位先生有孔祭酒的耐心了。”

    “不过他也有毛病,就是话喜欢简略着说,还喜欢只说一遍,一遍不懂他就烦躁,所以你去的时候别带白二,他和聪明人说话会很高兴,和稍显笨拙一些的学生说话就会忍不住暴脾气。”

    因为有此叮嘱,所以明达今天是自己进宫的,亲自给萧院正送完折子后她转身就去了东宫。

    今天孔祭酒不在国子监,而是在崇文馆里上课。

    萧院正目送明达离开,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折子,头疼起来。

    周满可真是会给他出难题,她人虽不在京城,但论起来,这些年太医署的发展基本上都有她掺和一脚,每次太医署有什么变化都有她的影子。

    萧院正想到如今太医署里威望越来越大的罗大人,他捏紧了手中的折子,咬咬牙,转身去了太极殿。

    第3241章

    无意的截胡

    明达公主说的不错,满朝文武,没有谁能比萧院正面见圣颜更多,更容易了。

    他固定隔天一见,偶尔天天见。

    萧院正走到太极殿求见。

    小内侍忙道:“陛下正在见那罗迩大师,萧院正稍候,咱家这就去回禀。”

    萧院正微微皱眉,压低了声音问,“陛下又服丹药了?”

    小内侍哪敢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句不发的连忙进殿去了。

    萧院正眉头紧皱,面色严肃起来,捏了捏袖子里的折子,本来他只有五分心思的,成不成随缘,但现在他打了十分的心思,此事必要成才行。

    不一会儿小内侍过来请萧院正进殿。

    萧院正与内侍入内,皇帝正和一个白眉白发的和尚面对面坐着对弈,那和尚不是中原人的相貌,甚至有别于西域的僧人,听说人是天竺那边的圣僧。

    虽然他才进宫不到半年,但萧院正却很厌恶此人,且有十分的戒备心。

    不过他到底在御前伺候了十多年,表面的功夫不差,甚至比朝中百官还要好。

    他是没有百官的智慧和口才,但论收敛神色,不露情绪,只怕满朝文武谁也比不上他。

    萧院正入内,恭敬的行礼后道:“陛下,臣来给陛下请脉。”

    皇帝便笑道:“昨日不是才请过脉吗?”

    萧院正道:“昨日看陛下的脉象,体内似有热症,只是不严重,但此时正值季节更替,臣忧心,便想每日都来请一次脉。”

    皇帝便笑着伸出手道:“正好,朕刚服了不老丹,你看看朕的脉象如何?”

    萧院正不动声色的扫了那和尚一眼,笑着应了一声是,上前半跪着接过皇帝的手,微闭着眼睛把起脉来。

    半天后萧院正收回手,和皇帝笑道:“陛下的脉象看着是强盛了一些,只是体内燥热也更重,臣毕竟是凡医,把不出更多的脉象来。”

    皇帝觉得没意思,“每次扶完不老丹你都这么说,你已是我朝中医术最好的太医,你都把不出来,谁还能把得出来?”

    萧院正就笑眯眯的道:“陛下,朝中不是还有一个神医吗?您忘了,她可是太白转世呢。”

    皇帝:……

    他一脸无奈的看着萧院正,别人不知道周满周太白的名号怎么来的,他们两个还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他让白二写书设计来的吗?

    萧院正笑道:“此民间传言虽有夸大的成分,但陛下是知道的,周大人的医术的确好,当年还在京中时便能与臣不相上下,如今她出去历练五年之久,医术只怕更高了。”

    皇帝心中微动,“朕听外头的传言,唐鹤当时中毒,被送到北海县时人都要不行了,结果周满还是把人救活了?”

    “是,”萧院正笑道:“臣也没想到只是五年时间,周大人在解毒上就有了如此成就。”

    皇帝心动不已,不过很快就泄气了,叹息道:“她如今是青州医署署令,无要事朕不好将她召回京啊。”

    本来朝中对他炼丹一事便颇多意见,要事知道他为此还把周满急诏回京,只怕意见会更大。

    萧院正立即拿出袖子里的折子道:“陛下,青州医署经过周大人五年的管理,如今已上了轨道,如今各地医署都是依照青州医署的经验来办,当年派周大人外放的目的已经达到。”

    萧院正道:“周大人手下有郑辜在,他完全可以接手周大人的工作,而各地医署参照青州医署进程时多少还是有些问题,比如各地医署资金不够,药材不足便是其中一个大问题。”

    “此时便需要一人坐镇调和,臣以为再没有比一手将青州医署建立起来的周大人更合适的人选了。”

    皇帝接过折子,展开问,“这是什么?”

    “这是周大人提议各道创建药坊,以资各地医署发展的折子,”萧院正叹息道:“臣有负圣恩,臣的医术还行,但于大局来说,眼光还是远不及周大人,因此在署内也是束手束脚,常有难以施展之感,所以臣提议将周满调回京中,主持太医署大局。”

    皇帝惊诧,“你要把太医署署令之职让给周满?”

    萧院正一噎,虽然他没有这个打算,但皇帝都这么说了,他只能咬牙点头,“是,臣愿退位让贤,周大人比臣更适合这个位置。”

    “不行,”皇帝一脸严肃的道:“那不是揠苗助长吗?周满她才多大?”

    “而且官职升品也不对啊,”皇帝道:“青州医署的官品是四品还是五品来着?”

    古忠连忙道:“陛下,青州是五品。”

    皇帝便和萧院正道:“你看,不合适。”

    古忠扫了一眼一直微闭着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的和尚一眼,瞥了他徒弟一下。

    小内侍立即拎了一个茶壶上来,古忠接过,笑着上前给皇帝与和尚添茶。

    水声让皇帝回神,他抬眼看去,这才看到闭目养神的和尚,他到嘴边的话一顿,笑道:“大师累了,今日这棋便下到这儿吧,古忠,送大师出宫。”

    “是。”

    和尚起身合什告辞。

    等他走了,皇帝才扭头和萧院正道:“你属意周满接你的手?”

    萧院正微微躬身道:“臣以为这已经是公认的结果了。”

    皇帝玩味的道:“朕还以为爱卿和朝臣更属意罗爱卿。”

    萧院正道:“罗大人办事能力极强,的确是难得的能臣,但他到底不懂医术,不知医理,做太医署署令只怕不妥,而且论办事的能力,周大人且还在他之上。”

    皇帝也不否认这一点,“但周满此时上位还不妥。”

    皇帝道:“时间不对。”

    萧院正:他也没想现在就让周满当署令啊,这还不是您自己提的。

    俩人面面相觑,一时竟都没说话。

    古忠悄悄的走进来,上前将和尚的茶给端起来交给徒弟,让他撤下去,似乎才看到皇帝和萧院正的为难,笑道:“萧院正,刘太医不是要致仕了吗?那太医署岂不是要空出一个位置来?”

    “那个位置是……卢太医他……”萧院正看见皇帝的一下亮起来的脸,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皇帝问:“已经定下是卢太医了?朕怎么没收到折子?”

    “没有,”萧院正心里复杂的道:“只是臣是这么想的……”太医署很多太医都默认的。

    但这会儿,他还真松了一口气。

    第3242章

    大家都同意

    古忠将一脸恍惚的萧院正送出大殿,见左右无人,他便拉住他,压低了声音问道:“如今无人,萧院正不如给咱家一个准话,那罗迩大师献上的不老丹是真的还是假的?”

    萧院正当然不会直接了当的告诉他,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他道:“古公公,古往今来多少帝王炼丹求长生,但又有谁长生了呢?”

    古忠压低声音道:“我自然知道,我问的是,那不老丹对身体可有损害?”

    萧院正沉默了下来,半晌后道:“是药三分毒,何况还是丹药,古公公若能够劝,便劝陛下少服用一些吧。”

    古忠一凛,低声道:“还请太医署那边动作快些,要入冬了,周大人若不尽早入京,雪一下来就更难走了。”

    萧院正颔首。

    一回到太医院便去找刘太医,见他一身轻松的整理脉案,他便有些气闷,“你倒是清闲。”

    刘太医笑道:“我要走了嘛,院正这时候还指着我使唤,那也太过分了些。”

    萧院正坐在他对面,看了一眼他眼前的脉案,问道:“还有多少?”

    “不差多少了。”

    萧院正:“需要几天整理完?”

    刘太医听出了话音不对,挑眉问道:“怎么,我这一致仕,院正就要把我扫地出门,连几日都不让我多留了?”

    萧院正挥手道:“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顿了顿后道:“尽快理出来,明日我要上折定下左署丞的人选,还要人去送公文呢。”

    “送?”刘太医动作一顿,不由的看了门外一眼,向萧院正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不是卢太医吗?”

    “不是,”萧院正目光有点儿虚,也微微压低了声音,“若论功劳和官品的话,顺下来也应该是周大人才是。”

    刘太医:“……周大人不是在青州吗?”

    “陛下要召她回京了。”

    刘太医一时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为卢太医伤心,心中复杂不已,最后五味陈杂过后还是甜占了上风。

    毕竟,周满不仅和他关系更好,两家还是亲家。

    刘太医整理脉案的动作加快,小声道:“很快就整理完了,我一会儿叫小刘太医过来帮忙。”

    说的是刘三娘。

    萧院正瞥了他一眼,觉得这老东西也是老奸巨猾,原先定是卢太医时便一直慢悠悠的,现在定了周满倒是快了。

    不过他还是起身点头,“好,你拿主意就好。”

    他道:“此事还未下明文,不要往外传。”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21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217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