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昏暗的灯光,有人看清了白善的脸,赞道:“长得可真俊,看着比他爹还要好看呀。”
“可不嘛,听说他媳妇也好看,生的孩子将来说不定比他还要俊呢。”
“四房的人都会读书,他曾祖,祖父和父亲读书都好。”
“他读得更好,未及冠就考中了进士。”
白善溜溜达达的回到自家门前,门房立即上前来牵住马,低声道:“郎主,大房那边来人请郎主过去,说是准备了给郎主接风洗尘。”
白善停住脚步,“人呢?”
“在里面大厅上坐着呢,来的是大房的大郎白善便先去了大厅,看到坐在里面的陌生中年男人,白善扬起笑脸,拱手行礼道:“申堂兄久等了。”
白申立即回礼,笑道:“善堂弟不必客气,我听说你一回来就去了祖坟,今日肯定累了,本来应该明日再请你过府一聚的,但长辈们都在等着了,所以……”
“善知道,岂敢让长辈们白等,申堂兄稍等,我去换身衣裳就来。”既然决定要和族人搞好关系,白善便要尽力做好。
他虽然做不到祖母说的唾面自干,能屈能伸,却也不会徒增事端,尽力做到温和友善。
白氏见他这次回来竟比以前要温和这么多,以前常带的冷淡高傲消散不少,心中也舒坦了起来,暗中的敌意也少了些。
白善当晚见过族中的长辈,第二天就去了族学。
族学还是老样子,二十年的时间,似乎没有改变什么,连房屋都不曾陈旧下来,白善在大门处停下脚步,笑问:“现在族学里的先生是?”
“哦,是二房的三堂兄和五房的二堂兄,六房的大堂兄。”
当年把白善挤兑出族学的先生早就不在族学里了,白善笑了笑,与众人坦然的迈进族学中。
请假条
写了大半章,感觉不是很满意,所以又删了,感觉有点儿不对,今晚不更新了,明天再更,了
第3311章
顺利
“至善啊,选出来的这七个孩子什么时候去京城?”
“让他们收拾收拾,与家人告别,等过了中元节便去京城吧,”白善道:“我和京城的书院联系过,先让他们进去读书,秋后国子监会有入学考试,介时他们可以去试一试。”
要是能考入国子监,他们的前程就算稳了一半。
白申眼睛微亮,问道:“善堂弟有多少把握?”
白善:“我吗?我没有把握,这主要看他们,我会尽力帮助他们,只要他们努力,我想机会还是很大的。”
他微微一笑道:“读书,靠的是自己。”
几人走着,走着,走到院子的假山前,白善抬起头来看这座没多少变化的大假山。
旁边一个族人笑道:“这座假山是二房的高祖所建,当时想着能够让族中的学子登高望远,陶冶情操,可以说这座假山是族学里最受欢迎之处,善堂弟离乡多年,不知还记得这座假山吗?”
白善抬着头看假山,似笑非笑的道:“当然记得。”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座假山了。
旁边一人立即拉住那人,压低声音道:“闭嘴吧,白善曾从假山上摔下过,差点儿命都没了,你提假山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
白申也有些尴尬,忙道:“善堂弟,你要不要去书楼看看?你上次送来的书本和笔记都在书楼里,学中不少学子每日下学后都去书楼里抄录。”
白善点点头,“好啊,去看看。”
族学的书楼其实就是一件书房,里面的书看着不少,但其实重复的多,而且多为一些族人读书的笔记,是很珍贵,但书籍宽度不够,所以也不算多。。
白善翻了翻,发现连一本《六韬》都不全,便将书放回书架,看来各家的书都还是各家拿着,没人愿意拿到这书楼里放着。
白善心中叹息,扭头和白申道:“申堂兄,还请转告那七个孩子,我送来的笔记,他们要是想抄录,最好在去京城前抄录好,不然等到了京城我是没有另一份给他们的。”
白申应下,笑道:“等到了京城还要善堂弟多加照顾指教。”
白善笑着颔首,“是,申堂兄放心。”
有人蠢蠢欲动的问道:“要不要让他们带些下人过去?这么多人进京,也太麻烦郡主府了。”
白善笑道:“不必,他们只要带上自己的行李就行,其他事我来安排。”
他选中的七个孩子里,其中有三个还可能从家里带下人,另外四个却是连家里供应读书都困难,更不要说带下人了。
所以他一个都没让他们带。
白善也没想把他们安排进郡主府居住。
不太熟悉的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总是有诸多不便的。
好在白家在京城有不少宅子,嗯,虽然都不太大,加起来都没有满宝的一个府邸大。
但给七个少年住,绰绰有余。
白善选了二柳巷的那套宅子给他们居住。
那套宅子二进,曾经是刘老夫人和郑氏进京所居,里面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而且临近河岸,白日热闹些,但晚上却安静,既方便生活,也便宜他们读书。
毕竟,他们白天一般都上学去,住处附近热闹不热闹,问题不大。
白善决定挑一房下人过去,只负责他们的吃穿和打扫,日常事务由他们自己来。
再把人交到书院,他偶尔过去看一看,指点指点便算完了,能不能把握住机会,还得看他们自己。
白善选好人,这才提出开祠堂上族谱的事。
才拿了白善两个好处,而且事情都已经定下,白氏也不好再在这件事上为难他,以免才缓和一些的关系又恶化。
所以祠堂开得很顺利,不仅白景行小朋友上了族谱,夏牧也被点在了族谱上,后面详细记载了他姓夏的原因,还留白不少,预计将来再有其他大事还得记上。
白善看了一眼合上的族谱,嘴角微微一翘,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善堂弟,明日我们去庄子里看庄稼,不如一起?”
白善一脸惋惜的道:“我还真想去,只是明日一早就要赶回京城。”
他看了看天色,提议道:“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
“现在?”白申惊讶,“怎么这么快就回去?”
白善道:“朝中事情繁多,琐碎之事不少,所以我只请了三日假期,连着休沐一起回来,明日再不走,我就赶不及回去销假了。”
白申虽惋惜,但也不能强留,“行吧,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早听说善堂弟在农桑一事上很有建树,今日正好一见。”
白善是有建树,奈何也要他们听得懂啊。
不过白善还是去了,他想找庄子里的族人了解一下新稻种在陇州的情况。
白氏之外便是田地,都是白氏一族的,白善家的族田也在那一片,不过太远了,他不想走这么远去看,所以就近看了屋子边角农田里的水稻。
白善摸了摸饱满的谷粒,掂了掂稻穗的重量后满意的翘了翘嘴角,问道:“这地是谁家的?”
地里正在放水的人立即上来行礼,“拜见善叔叔。”
白善见他胡子花白,连忙伸手扶住他,憋了一会儿后问道:“这地是您家的?”
“是啊,这块和那块都是。”
白善笑道:“看长势很不错。”
见他拎着锄头,便问道:“这是打算放水准备收割了?”
“是,这稻穗都垂下来了,叶子开始泛黄,用不了半个月就能够收割了,所以这水得放掉。”
白善微微颔首,蹲下去抓了一把田土,闻了闻后点头,“土质还不错,你家一季施肥几次?”
“两次。”
白善细细地问过他耕作过程,最后才笑问,“我沿路过来时看过地里的庄稼,今年算是丰收年,这几年陇州的收成似乎都不错。”
“是不错,这几年我们陇州运气好,便是干旱水涝,也不严重,挺一挺就过去了,最后收成都不差。”老丈叹气道:“就是这谷价一年低过一年,看似收成是涨了,但赚的钱却都差不多。”
第3312章
米价
白善好奇,“现在陇州粮铺里的米价是多少?”
“次一等的米是七文钱一斗,上等的米是八文一斗,再次一等就只需六文钱,可便宜了。”
白善嘴角微翘,“米价虽然低了,看着和往年赚的差不多,但其实物价是下降了,钱比以前更值钱,所以大家还是赚了一些的。”
“而且米价低廉,大家便会更舍得吃粥食米饭,糠和豆之类的,可以少掺一些。”
老头一听,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现在我们家一天两顿都吃干的,农忙的时候能三顿吃干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他顿了顿后冲白善行礼,“族长他们说这都是善叔叔的功劳,这稻种便是善叔叔一家种出来的,族里的新稻种也都是四房送回来的,我们一直想给善叔叔磕个头,但四房一直没人回来……”
对方虽然辈分小,但年纪这么大了,白善哪敢受他的礼,连忙伸手将人扶住,“这新稻种是我妻族种出来的,我不过和你们一样,沾光而已。”
“那等四房的婶婶回来,我带孩子们上门磕头。”
那周满一定会被吓死的,一回到陇州就有这么多人给她磕头,老得胡子花白的那个还叫她婶婶。
白善只是想一想便忍不住发乐。
论种田,跟在白善后面一起来的白氏子弟加在一起都没他了解,所以一开始白善和农人的交谈他们还能插得上话,后面便只能听着了。
白善拍了拍衣袍起身,“这地种得不错,不过我看水渠只通这边,看地势,完全可以在那头再开一条水渠接到上游,如此一来那一片田地的灌溉也不会有问题了,还能让水渠循环起来,直接分成三片,但三片都有水可以兼顾得到。。”
他老侄子一听,立即点头道:“是啊,是啊,我家在那头也有两块田,收成就比不上这边的,就是因为灌溉跟不上,但这水渠……”
白善笑着看向白申,“申堂兄,我看秋收后可以派人来勘察一下,族里人多,想要修一条水渠不难的。”
“这样吧,我出一万钱,若是能把水渠修好,也是造福族亲。”
白申一听,立即笑道:“那我们大房出两万钱好了,善堂弟放心,等秋收结束我就开始组织族中子弟来修水利。”
对于白善的提议,白氏宗亲反而大松一口气,高兴起来,“他总算愿意插手族中事务了,这事你们记在心里,好好办,等办好了告诉他,也让他知道族里是看重他的。”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一人道:“一来二往,等他对宗族养起了感情,以后再有事找他就容易了。”
白氏一族总觉得抓不住白善,就是因为他基本不与宗族来往,宗族的事他也基本不管。
所有找上他们四房的事,全是刘老夫人代为处理。
虽然四房该出的钱出了,该出的力也出了,但当家的白善不管事,便让他们有一种四房形同虚设的感觉。
四房弱小时没什么,大家盯上的是他的家产;但四房强大了起来,相比那些家产,自然是白善背后代表的利益更重要了。
白善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在陇州三天,每天都虚情假意的应付这么多人,头都要晕了。
所以离开时,他直接坐的马车。
在车里,他揉了揉额头,和坐在外面的大吉道:“真是比朝堂上的政务还要头疼啊。”
大吉笑道:“郎主要是不喜欢,以后少回来一些就是了。”
白善颔首,“明年带孩子回来祭祖,可惜父亲在陇州,不然……”
他肯定更少回来。
虽然陇州之行头晕,但白善依旧给周满他们带了不少礼物回来。
“都是陇州的一些特产,我让家丁去买的,你们看看可有喜欢的。”
殷或没去过陇州,所以翻得最仔细,他挑了一些没怎么见过的东西交给长寿便问道:“听闻陇州有座普华寺很灵验,你去过了吗?”
“没有,”白善抬头看他,问道:“怎么,你想去?”
殷或内心蠢蠢欲动,“你们说我单独出京,我家里会答应吗?”
白善指着他笑道:“殷或,你现在越来越野了呀。”他扭头看向周满,问她,“你觉得呢?”
周满认真的想了想后道:“殷大人……很可能会答应,要是不答应,你也可以打个滚求一求,要紧的是你们府上的老夫人,我觉得她不会答应的。”
“那我悄悄出城,先斩后奏?”殷或暗搓搓的看了刘焕一眼。
难得有空闲时间的刘焕被他看得差点儿噎住,将嘴里的果子咽下去,这才道:“我能先斩后奏,但你肯定不能。”
刘焕道:“你要是出城,殷大人肯定会很快知道的,殷府快马还能追不上你的马车?”
要知道,整个京城都在殷礼的控制之下,除非周满白善相邀,不然殷或一年到头都不出城一次,他要是独车出城,只怕用不到两刻钟殷礼就知道了。
周满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再忍耐忍耐吧,殷老夫人身体不好,这时候就不要气她了。”
要是气出个好歹来,殷或不得后悔死?
周满转了转眼珠子,小声道:“你要是真想出游,明年我们回乡你跟着我们一路游玩?”
殷或意动,嘴上却道:“这不好吧,会不会不方便?”
“不会的,”周满道:“只要你不觉得不方便就行。”
白善也点头,“到时候回去的人多,多你一个也不多,只是可能照顾不周了。”
殷或笑道:“这有什么,我连西域都去得,剑南道还去不得了?”
有了盼头,殷或隐隐兴奋起来,和几人告辞,“我先回去准备了。”
“等等,”白善惊叫道:“还有一年的时间呢,你急什么?”
白二郎道:“他这是心玩野了,自从青州回来以后,他就很难再在家里呆得住了。”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说长也不长,至少在周满和白善眼里就过得极快,因为忙碌,感觉一年都没怎么过,日子便咻的一下过去了。
第二年鬼月一过,白善和周满便上折请休探亲假,又把自己这两年积累下来的假期算上,一共请得探亲假五十日。
第3313章
出行
折子一下来,周满便拿着折子兴高采烈的回太医院做交接。
头发更白几分的萧院正一脸忧伤的看着她道:“你这才上衙不到八个月就又要休长假……”
周满道:“萧院正,我入仕十年来就休一次探亲假,您可别一副我辜负了您的样子呀。”
萧院正:“我都有二十年没休探亲假了。”
周满一听,同情不已,“不然等我回来,您也休一下?”
萧院正意动,但想到堆积在案头的公文,他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等致仕以后再回乡吧。”
周满左右看了看,挡住嘴巴小声道:“萧院正,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啊,等您致仕,还有如今的风光吗?”
萧院正:“……周大人,你何时如此的……”
“虚荣?”周满挥手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我回乡主要还是要拜祭一下父母,顺便搞定我儿子承嗣的事儿,但乡亲们要是过于欢迎我,我还是很高兴的。”
萧院正嫌弃的挥手,“行了,行了,你走吧,对了,你休假也别都闲着,署里新成立的军医科都等着你的书呢,下一本书什么时候出?总不能一直用疡医的教材。”
“不都差不多吗,军医的大多手段都是疡医的,为何一定要重新编撰?”不知道她忙吗?
萧院正眯起眼睛,怀疑的看向她,“你不会还没开始吧?”
“不不不,我开始了,我就是心里还不太服气而已。”
“不服气就憋着,”萧院正道:“这些军医都有基础,他们想要的是更快速的学习,疡医的教材不适合他们,耗费的时间太长,你看看各军送那些军医来时说的话,要的都是一年两年就出师,你觉得现有的疡医教材适用吗?”
“你也在军中呆过,治疗过伤患,甚至上过前线,应该更知道他们所需的技术,交给你最合适不过了。”
周满:“我还以为您是因为我年纪小,所以可劲儿的压榨我呢。”
“胡说,明明是看你能干,”萧院正顿了顿后道:“而且别忘了,这是你崇文馆编撰的职责,按说应该孔祭酒来与你谈这事的,你要是嫌我管得多,不然我们以太医署的名义向崇文馆走程序?”
“别别别,”周满害怕他真把孔祭酒招来,忙道:“您放心,我一定不懈怠!我一会儿就出宫去太医署里提取前几年从军中收回来的脉案资料,我带着路上钻研。。”
萧院正这才满意,鼓励她道:“周大人,你办事我一向放心的。”
周满去太医署里提了一箱子脉案资料出来,拉回郡主府交给西饼,叮嘱道:“重要的东西,放好了,还要方便我提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