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院长开口。
“嗯,先看着。”
文院长看着手里的菜篮子。
这边秦念第一次强硬起来。
“妈,这些钱你收着,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我都拿出一部分来给你做家用,部队那边的津贴只怕不会给多久。”
秦念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丈夫真的出事了,那抚恤金她肯定不会动,赡养婆婆的事情她也会承担起责任来。
“行,你也别想太多,那小子自小就皮,病恹恹的时候都没拦住他作天作地的,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杨玉芬再次说了一遍,把钱收了下来。
第二天,文教授自己来了,带了一罐麦乳精跟一罐奶粉不说,还抓了一只下蛋鸡来。
“这多破费。”
杨玉芬看着那一兜子的东西,里边还有罐头。
“念念怀孕了难免贪嘴,这些有营养,这麦乳精适合咱们这个年纪的人喝,这奶粉是给念念养胎的。”
杨玉芬闻言不再拒绝,儿媳妇确实需要好好养身体,回头她的鸡养大了,过年杀好了给人送回去两只。
杨玉芬心中盘算,收下了东西。
文教授还有工作,连吃饭都没留下来吃就走了。
又多一个下蛋鸡,这下完全够儿媳妇吃了,冬天鸡下蛋少,即便是在暖棚里也一样。
杨玉芬去还三轮车,王大娘拿了蒸熟的红薯出来给杨玉芬一起吃。
“你不要担心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我那儿子之前也是不见踪影,后来找到了,现在也好好的。”
显然,王大娘也知道了。
“我没事,比起我那儿子,我更担心念念的身体吃不消。”
杨玉芬说的实话,接过红薯吃了起来,眼前突然一亮。
“这红薯可真甜,要是烤着吃肯定比蒸出来更好吃。”
“甜是甜,就是有点水了吧唧的,我儿子种了好几亩地,这玩意又不能多吃,全都放地窖里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给我吧!我是说,我买下来,我那儿子生死不知,总不能靠念念一个人养家,我这还年轻力壮干得动的,在家也是闲着,那点事情三两下就做完了。”
杨玉芬有些激动。可惜赵政委听不到,当初要津贴的时候可是说年纪大干不动了。
第015章
卖烤红薯
“你想要摆摊卖烤红薯?”
“对,现在天寒地冻的,这热乎乎的东西肯定受人稀罕,回头天热了,念念月份也就大起来了,我就伺候她生完孩子等她恢复了我再继续卖。”
杨玉芬点头。
“行,我回头跟我那儿子说,他送了二百斤过来,你先用着,不够了我再叫他送来。”
“你那三轮车子也借我,我每个月给你算租金。”
“算那个干什么,回头天热了,我自己一个人也弄不来这院子里的力气活,你来给我帮忙就抵了。”
“好!”
两人说定,没有一个觉得这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秦念去上班去了,她还有些担心婆婆,有点后悔没多休一天,她没给婆婆买冬衣呢。
杨玉芬从保卫科那边弄到了一个大大的汽油桶,自己动手改装了一个烤红薯的炉子出来,直接搬到三轮车上,把三轮车上原本的棚子拆了下来。
秦念刚开始担心了两天,见婆婆每天都很忙,没有什么不对劲的,于是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实验中。
花费了三天的功夫,炉子可算是好了,杨玉芬买了不少木炭,比起用煤球,还是木炭合适。
骑着三轮拉着炉子跟一百斤红薯,杨玉芬离开了研究院的家属院,去了稍远一点的纺织厂附近。
为了能够确定时间,杨玉芬还把秦念给的旧手表带上了,估摸着时间,杨玉芬把火升起来把红薯放进去。
丁铃铃铃的声音响起,纺织厂的大门打开,下班的时间到了。
“买烤红薯!香喷喷甜滋滋的烤红薯!”
杨玉芬扯开嗓子喊了起来,伸手拿了一个烤出了糖的红薯掰开,香甜的味道一下就散发开来。
纺织厂本就女工多,大家下班这个时间点都饿了,对食物的香味更加敏感。
“烤红薯怎么卖?”
“大个的三毛,小个的两毛,大个的五毛钱两个,小个的五毛钱三个,我这红薯可不一样,给你们尝一尝,甜的咧,别的地方可买不到。”
烤红薯金灿灿的光泽,撕开皮更是如同流了蜜糖一样。
三毛钱一个贵了,两毛钱一个的看着好像又有点小。
“你们两个人合着买,我也给你们算五毛两个,要是想要尝一尝的,三个人一起,五毛钱三个小的。”
杨玉芬把旧报纸裁成了巴掌大一些的纸张,将红薯包裹在里边,不会沾脏手,拿着也方便。
“好好吃!”
抢先得到品尝红薯机会的两个姑娘高兴的喊了出声。
“要两个。”
一人两毛五,她们还是舍得吃的。
两个红薯一人一个,她们看到了,杨玉芬给她们特意挑了大一些的,光是这一个红薯她们就能吃饱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被香味吸引来的人更多了,杨玉芬提前烤好的还有炉子里的没一会就卖完了。
“下一炉得等一等了,小个的二十分钟,大个的半小时,大家可以先去吃饭,晚一点上班前来买。”
杨玉芬高声喊着,买不到的人纷纷可惜,决定晚点来。
杨玉芬其实也没敢多烤,生意比她想的好。
一百斤红薯听着多,但是红薯水分大,很占重量的。
等到纺织厂的工人上班前,一百斤红薯就已经全部卖完了。
“杨大妈,你下午下班还来不来,这红薯这么好吃,我给我对象也带两个。”
“今天就不来了,明天,明天我多准备一些。”
许多人都没买到,不过有一家特别好吃的烤红薯的消息已经在纺织厂内部传开。
杨玉芬浑身是劲的踩着三轮车回家属院,路过家门而不入,直奔王大娘家。
“王大妹子,来,我给你留了两。”
杨玉芬把车停好,从炉子里拿出两个热乎乎的烤红薯。
“这烤出来的确实是比蒸出来的好吃。”
王大娘也不客气。
“我来拉剩下的红薯,你那儿子那边方便不?这红薯挺好卖的,我钱带来了,他要是不方便送,我可以去拉。”
“卖完了?”
王大娘震惊。
杨玉芬点头。
“方便,他还愁那些红薯怎么处理呢,大家种的都是高产红薯,就他这个种出来水了吧唧的,供销社都不收。”
王大娘一脸嫌弃,觉得自己儿子种东西的能耐还不如她呢。
“太好了,我这要卖一个冬天到明年春的,能不能只供我一家?”
杨玉芬盘算过了,她一个人完全能把那几亩地的红薯全卖完。
“可以。”
反正也没别家要,她儿子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找人收的,还不如一下卖给自己的好姐妹呢。
就这样,晚上的时候一千斤的红薯就送到了杨玉芬家里来。
“婶子,下一次我三天后再给你送来啊。”
王大娘的儿子亲自来的,他总觉得自己老娘不待见他,难得有事吩咐他做,还是在帮他,亲自来送还能看望自己老娘两眼。
“好好好,辛苦了。”
秦念回来看到家里堆积起来的红薯。
“妈,你怎么买这么多红薯?”
“我弄了个炉子,去纺织厂那边卖烤红薯,生意还可以,就是中午可能赶不上给你送饭了,不过晚上的饭我做好在锅里,你回来就能吃。”
“妈,这太辛苦了,天寒地冻的,要是冻出病来怎么整?”
秦念忍不住担心。
“不冷不冷,我有军大衣,而且挨着炉子的,可比在家都暖和。”
杨玉芬态度坚持,秦念也只得同意。
“要不,妈你就在研究院门口卖,纺织厂那边也不近。”
秦念阻止不了,便又想到了一个法子。
“你们这些研究员连吃饭的时间都紧巴巴的,哪里有空闲出来吃烤红薯,纺织厂那边女工多,到点下班。”
杨玉芬说的在理,秦念也只得不再劝。
不过第二天就找人弄了一副羊皮手套给杨玉芬。
“妈,你卖红薯我不拦着,这手套你得戴上。”
“这么好的手套你留着戴多好。”
杨玉芬看着崭新的羊皮手套,她觉得她戴个线手套就足够了。
“我在实验室才是用不上。”
秦念坚持,杨玉芬便也戴上了,舍不得弄脏,外头又套了一层线手套。
第016章
来找事
部队里也是非常关注杨玉芬跟秦念的情况的,毕竟秦念的身份也特殊,若是杨玉芬跟秦念起了冲突,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杨玉芬同志去纺织厂门口卖烤红薯?”
得知秦念还在继续工作,领导们是松了一口气的,只是再听到年过半百的杨玉芬大冬天的去摆摊,又不由的愧疚起来。
“是的,不过生意不错,如今国家鼓励经济体系提升,杨玉芬同志自力更生没有自暴自弃,这是非常好的表率,咱们部队多少同志的家属都想等安排工作,可是哪里那么容易。”
赵政委是真的觉得杨玉芬了不起。
“就是怕有人难免眼红,杨玉芬同志毕竟年纪在那,这里又不是他们公社。”
赵政委委婉的开口。
“咱们军区的人,跟那一片的片警打个招呼,街道安全非常重要,何况还是纺织厂这样的国营厂周边。”
“是。”
杨玉芬摆了几天的摊,就有人盯了几天,看到杨玉芬挣钱,不由眼红。
一些二流子,不想自己干活又想要钱,于是就起了小心思。
见杨玉芬年纪大,还是一个人,于是就想要上前去收保护费。
纺织厂这的警局没想到有天军区特意打电话来跟他们强调街道安全问题,不得不加派人手,增加巡逻次数。
刚安排好,就抓了三个人回来。
局长倒吸一口凉气,他要是安排得慢一点,岂不是还得闹出事情来,难怪军区那边要给他打电话,看来治安是真的有问题。
杨玉芬知道自己生意好肯定会有人眼红,当看到三个二流子样的青年走过来,杨玉芬其实并不慌。
烧火钳子拿在了手里,这几个二流子还不够她揍的,当初没能多揍几下自己那混账儿子的气还在呢,要不是抓不到人,她肯定是要打一顿的。
“谁准你在这里摆摊的!”
二流子上来就动手想要拿烤好摆在上边的红薯,杨玉芬就等着这些人动手呢。
“哪条规定规定了这里不能摆摊?”
杨玉芬手里的火钳子敲了过去。
“嘶,你个老太婆居然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看我不把你这摊子掀了,知道这一片谁罩着的吗?”
二流子疼得龇牙咧嘴,抽回手狂甩,面目狰狞,刚才只是想要收保护费,这会想要揍这个老太婆。
“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该回去问你爹,谁罩着的,党和国家罩着的!”
杨玉芬掷地有声的话,让周围本来不想多事的人一下改变了心态。
“可不是,几个二流子就敢来闹事,杨大娘,我来帮你!”
纺织厂一个小伙出声,顿时周围响起了回应。
“敢收保护费,谁给你们的权利!”
片警巡逻,听到动静迅速赶了过来,杨玉芬本来还想动手呢,看到了警察,把烧火钳放了回去。
“我一个老婆子,儿子是军人,做任务出了意外,家里儿媳怀着孕,就想着卖几个烤红薯给家里贴补贴补,天寒地冻,挣的都是血汗钱,你们张张嘴就要收保护费还要掀我摊子还动手,让不让人活了!”
“杨大娘你别伤心,都是他们的错,警察,警察来了,这里有三个二流子来捣乱,大家一起把人控制住,别让他们跑了。”
要不说小伙子眼神好,刚看到警察,喊了警察来就又注意到二流子想跑。
警察也是抹了把冷汗,突然被安排出来巡视,还觉得领导是嫌他们太闲了,没想到真有人闹事。
“抓走。”
因为杨玉芬这里没有什么损失,马上纺织厂又要下班了,于是警察只带走了三个二流子,回头该教育教育,该赔偿赔偿。
杨玉芬拿了些小红薯分给刚才帮忙的群众们,大家刚才都听到了杨玉芬说的话,哪里愿意白拿,杨玉芬硬塞,大家索性掏钱买一份,怎么也不能让杨玉芬倒贴了。
“果然还是好人多。”
杨玉芬感叹了一句,叮铃铃的声音便响了起来,纺织厂的员工下班了。
忙忙碌碌,让人想纠结都纠结不起来。
只是等下班的时间过去,杨玉芬觉得空等也太无聊,于是骑着三轮车开始沿街叫卖。
等一路回到研究院的时候,剩下的烤红薯也卖了个光,还有人想吃的也没买着。
但是车子就那么大,能带多少都是有限的。
杨玉芬今天闲逛了一番,目光锁定了两个位置,一个是学校门口,一个是电影院门口。
她一个人肯定是忙不来这些地方,可是,这样的红薯只有她有,她完全可以倒卖红薯。
钱是要赚的,可是她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照顾好儿媳妇,几天不去送中午饭,杨玉芬觉得儿媳妇又瘦了。
杨玉芬的烤红薯已经传得很广了,大家都知道纺织厂门口有一家烤红薯非常好吃,有不少人从别处跑来尝一尝的。
杨玉芬起了这个心思,自然也有别的人也起了同样的心思,想要从杨玉芬手里买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