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门当户对不仅是钱财地位
夏花动作麻利,很快就和好了面团,开始揉面。
顾清衍也没闲着,把蒜瓣拍碎剁成蒜泥,又找出两个土豆,削了皮,切成细丝,快速地炒了个酸辣土豆丝,又用蒜泥炝炒了一盘碧绿的小青菜。
等夏花把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再细细切成均匀的面条时,顾清衍已经把两个炒好的菜装盘了。
他端着两盘菜走进房间,刚一进门,就看到里面的情形,脚步不由得顿了顿。
房间里。
夏梦正靠坐在床头聚精会神地听着宋曼玲说话,那双杏眼瞪得溜圆,亮晶晶的。
这表情,跟他之前给她讲今天事情时失望的表情,简直判若两人。
“然后呢?”夏梦好奇的问。
“哪有什么然后,又不是听戏文,就是个老生常谈的故事罢了。”宋曼玲笑了下说。
“曼玲阿姨,您的经历可比戏文精彩多了!”夏梦立刻反驳,身体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那你们最后怎么会分开了呢?”
两人一开始只是聊白天的事情,宋曼玲口中的版本明显比顾清衍说的要详细多了。
甚至还说到了她跟赵部长的关系。
夏梦不知道她之前有没有听到她和顾清衍的话,但宋曼玲并没有避讳,反而神色坦然,很自然地跟夏梦聊起了她和那位赵部长的往事。
其实和宋曼玲说的差不多,就是个老生常谈的故事。
还是一个大小姐和穷小子的BE向爱情故事。
可耐不住这样的故事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啊!
而且夏梦超级爱听,希望曼玲姨多说。
宋曼玲年轻的时候,是真正名动京城的名媛大小姐。
宋家是书香世家,家底殷实,她自己更是容貌出众,学识渊博,是无数人追捧的对象。
而当年的赵凯,只是一个在底层挣扎,靠出卖力气为生的穷小子。
他经常在宋曼玲就读的大学附近接一些扛包送货的零活。
有一次宋曼玲回家时刚好看到赵凯浑身是血的躺在巷子里,脸色惨白,呼吸微弱,看起来奄奄一息。
宋曼玲之前在学校附近见过他几回,都是远远看着他扛着沉重的货物,汗流浃背却脊梁挺直的样子。
看他年纪似乎跟自己差不多大,又是这副惨状,当时就有些于心不忍。
犹豫再三,她还是上前,费力地把人高马大的赵凯扶起来,半拖半扶地送到了附近的一家小诊所,还自己掏钱垫付了医药费。
之后一段时间,她都快把这件事忘了。
过了大概半个多月,赵凯却突然出现在她放学的路上,拦住了她。
宋曼玲看着面前瘦巴巴黑乎乎的人被吓了一跳,却见对方突然低下头,声音有些生硬地说了声,“谢谢。”
然后伸出手,将一把攥得紧紧的、带着体温的零钱塞到宋曼玲手里,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却异常严肃:“这里只是一部分,我以后会努力赚钱,肯定会把钱都还给你。”
他的眼神异常明亮,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
说完,不等宋曼玲反应,他就转身大步走了,背影挺得笔直,仿佛之前那个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人不是他。
宋曼玲愣愣地抓着那一把零零散散、带着毛边和褶皱的角票分币,花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对方是谁,又想起那天垫付的医药费。
其实那点钱对她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
那之后,赵凯就真的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时不时地会出现在她上下学的路上。
每次都是沉默地拦住她,塞给她一些零钱,然后转身就走,话都很少说。
他塞过来的钱有多有少,有时候是几块,有时候只是几毛,但每一次,他的眼神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大概过了将近一年吧,他才终于把欠我的钱还完了。”宋曼玲回忆着,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宋曼玲并没有说,那些钱对她来说其实微不足道,甚至她好几次想说不用还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着对方坚毅决绝的眼神,实在没把那句话说出口。
她隐隐觉得,如果自己说了,可能会深深地伤害到这个年轻人的自尊。
他人穷,但志不短。
这一点,宋曼玲很早就看出来了。
原以为钱还完了,两人的交集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赵凯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宋曼玲面前。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来还钱的,而是每次出现,都会塞给她一样东西。
那些东西,五花八门,稀奇古怪,什么都有。
甚至有奇形怪状的树叶,石头,贝壳,全是宋曼玲没见过的东西。
宋曼玲从小其实被管的挺严,没去过什么地方,看到这些东西确实挺新奇。
相处中,赵凯的话也慢慢多起来,会跟她说自己跟着人送货又去了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事情。
翻过了哪座山,趟过了哪条河,见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
宋曼玲听得津津有味。
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感情就慢慢变得不一样了。
“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同意跟他在一起,”宋曼玲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回想当年的心境,“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的报纸上都在宣传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吧?也或许是他跟我身边的其他人都不一样,身上带着一种很强的生命力吧?”
“当时年纪小,难免就想做些离经叛道的事情,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
纸包不住火,她和赵凯的事情,很快就被家里人知道了。
“我父亲,第一次对我发了很大的脾气,把书房里的东西都砸了。母亲哭着说我太傻,不知道人间疾苦,说他们锦衣玉食地把我养大,不是为了让我跟着一个穷小子去吃苦受累的。”
宋曼玲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伤感。
“他们说,门当户对不仅仅是钱财地位,还有生活习惯、眼界见识、价值观念的契合。”
“他们怕我将来后悔,怕我受委屈。”
她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并不是个没有理智的人。
“我想着父母的话,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跟他分开,我们确实不合适。”
第232章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他也同意了?”夏梦忍不住出声问。
都几十年了还惦记着,这份感情也不像轻易就能放手的。
“他当然不肯放弃。”宋曼玲摇了摇头,眼神有些悠远,“他来找过我很多次,我没办法,就骗他说父亲已经给我定下了亲事,我们两家是世交,门当户对,知根知底,我们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这样的婚姻才是最稳妥、最能长久的。”
她知道用门当户对这个理由去拒绝他,对赵凯来说是最残忍的,却也是最有效的。
她到现在都记得当时赵凯离开时挫败的背影,那也是她第一次看见他塌下来的脊梁。
她知道自己很残忍,但和自己的家人比起来,她永远会选择家人。
“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宋曼玲的声音像是隔着时光,有些悠远。
“那个两家世交,门当户对说的不会是我公公吧?”听起来可太熟悉了。
“我和徐之他们从小关系就不错,我父亲当时确实有这个心思。”宋曼玲笑了下解释了句,“不过也是因为一起长大,太知根知底了反而没有那种感情。”
“那你们…就那么结束了?”夏梦眨了眨眼睛,确实有点仓促的感觉。
“是啊。”宋曼玲的声音很轻,“没过多久,我就听说他投身志愿军去了朝鲜战场,那个时候还很乱,通讯更是不方便,之后我就再没听到他的消息。”
夏梦听到这里还有些怅然,动荡年代一份无疾而终的感情,还挺让人动容的。
她现在对这个还没见过的赵部长更好奇了,感觉是个挺长情的人。
有那么个人存在,或许对曼玲姨也是一份慰藉。
不过说到这里,夏梦对曼玲姨的丈夫反而开始好奇了,之前听曼玲姨的意思,两人感情应该是很好的,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人?
“曼玲姨,那你跟叔叔是怎么认识的啊?”她顺杆子往下问。
像个瓜田里的猹。
“他啊!”宋曼玲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像是想起了什么温暖的往事,“他一开始,其实是我们学校任教的先生。”
“师生恋啊?”夏梦的眼睛瞬间更亮了,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曼玲姨这经历也太精彩了!
“也不全是那么回事。”宋曼玲笑着摇摇头,“我当时就快毕业了,他刚刚从英吉利留洋回来,学校安排我去火车站接他,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
她还记得他当时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羊绒大衣,显得身形格外挺拔,人却很清瘦,第一印象就是个温文尔雅的男人。
宋曼玲的目光飘向窗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情景。
“他下火车的时候,脚步明显是虚浮的,脸色也苍白得厉害,但还是努力维持着风度,对着我这个来接他的学生,很绅士地脱帽行礼。”
“结果下一刻,”宋曼玲失笑,“他身子一软,差点就跪在了地上,幸好我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他。”
后来她才知道,为了尽快回到祖国,他先是乘坐了将近两个月的远洋游轮,从伦敦一路颠簸到港城,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换乘火车,在铁轨上咣当了整整五天五夜才抵达京市。
双脚重新踏上坚实的土地时,整个人都还是晕乎乎的,需要很努力的维持才能站稳。
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有了商业航班,但由于当时西方国家对华实施禁运政策,国际航线极少,而且票价昂贵,漫长而艰苦的海陆联运成了唯一的选择。
“他是个怀揣着一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宋曼玲的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抹温柔的弧度,眼神也随之变得柔和起来,“一心想要报效这个历经磨难的祖国。”
夏梦听得入了迷,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青年形象。
“他是个很完美的人,家世好,性格也好,博学又体贴。”
“我们亦师亦友,等我毕业之后,他就开始正式追求我。我的父母也都很喜欢他,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都觉得很合适,就自然而然地决定结婚了。”
“婚后的日子,他对我更是无微不至,任何事都是先考虑我的感受,把我放在第一位。”
宋曼玲的声音不高,语调平缓,却蕴含着一种被岁月温柔浸润过的满足与幸福,“能遇到他我感觉很幸运。”
“光听曼玲姨这么说,就知道叔叔一定是个特别特别好的人。”夏梦由衷地感慨道。
夏梦还以为曼玲姨的丈夫会是跟赵部长差不多性格的人,没想到跟赵部长不能说一模一样吧,简直是毫不相关的两个极端。
她能感受到宋曼玲提起丈夫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无法掩饰的爱意和怀念。
不像之前提到赵部长时有些复杂的情绪。
这两个人。
一个是青涩年华里带着遗憾的悸动,一个是成熟岁月里相濡以沫的深情。
但都是不错的人。
夏梦看着宋曼玲,心里五味杂陈。
曼玲姨无疑是幸运的,她的人生开局堪称顶级配置。
优渥的家世,疼爱她的父母,出众的容貌和才情,这妥妥是天花板级别的出厂设置了。
说是天之骄女也不为过。
就连后来遇到的爱情和婚姻,也是良人。
丈夫家世、学识、品格样样出挑,更难得的是对她珍爱有加,视若珍宝。
但她更是不幸的,命运却又如此残酷。
仿佛老天爷跟她开了个恶劣的玩笑,将曾经赠予她的所有美好,又毫不留情地尽数收回。
显赫的家世,爱她的亲人,最后连相濡以沫的丈夫也撒手人寰。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大概就是拥有之后又全部失去。
大概也是因此,她才会心存死志,想要永远的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毕竟在原书里,曼玲姨出国之后,余生都再没回到过这片土地。
“吃饭啦——”
就在屋里气氛略显凝重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夏花清亮的声音,适时地打破了这份沉静。
“哎呀,这么快就开饭了!”夏梦回过神来,语调轻快地说。
“曼玲姨你多吃点,今天奔波了一天,肯定饿坏了吧。”夏梦又转头对宋曼玲说道,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关心。
第233章
我们就是你的家人
“是啊曼玲姨,一定要多吃些,我下了手擀面,卧了个鸡蛋,您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夏花端着一个大海碗进来,热气腾腾的面条上卧着一个煎得金黄诱人的荷包蛋,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有点烫,我先帮你放在桌上。”夏花把碗小心地放在桌上,热气扑面而来。
“你别忙了,我自己盛就可以,怎么还把我当客人?”宋曼玲语气里带着一丝嗔怪,更多的却是被这份热情招待熨帖后的亲近。。
“曼玲姨你可不是客人!”夏梦立刻接话,语气俏皮又认真,“你比我亲姨还亲呢!”
说着,她握住宋曼玲的手,眼神真挚,“曼玲姨,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的家人。”
宋曼玲看着夏梦异常认真的表情,心里一阵熨帖,眼底闪过一丝湿意。
她伸手摸了摸夏梦蓬松柔软的头发,声音也变得轻柔起来,“嗯,你们就是我家人。”
夏花看着两人亲昵的动作,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又转身去厨房端剩下的饭菜。
她给夏梦也端了满满一大碗鸡蛋面,汤色清亮,面条筋道。
夏梦看着那碗面,却实在没什么胃口。
刚才喝了一大碗鸽子汤,关键还吃掉了一整个鸽子肉,她现在只感觉有点撑。
“大姐,我现在真吃不下了,胃里还胀着呢,”她下意识摸了摸肚子对夏花说,“你们先吃吧,不用管我。”
夏花看她确实不像逞强,也就没再劝,自己端着碗,到堂屋的饭桌边坐下,斯斯文文地吃了起来。
顾清衍见了,从桌上拿了个苹果削了皮,又用刀切成一牙牙的小块,然后放进个洗干净的搪瓷缸里,倒上热水温着,然后端给她。
“一会吃。”
他把搪瓷缸放在床头柜上,又拿了个叉子放在旁边。
“嗯,谢谢老公~你真好。”
夏梦看着他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眉眼弯弯的说。
她拿起小叉子,直接从还冒着热气的搪瓷缸里叉起一牙温热的苹果,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来,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唔,真好吃。”她满足地眯了眯眼,然后举着叉子上剩下的一半,递到了顾清衍嘴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你也尝尝,特别甜。”
顾清衍垂眸,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带笑的脸,以及那块被她咬了一半的苹果,喉结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他低头将剩下的一半咬进了嘴里。
慢慢咀嚼着,目光落在她嫣红的唇瓣上,点点头,声音比刚才似乎更低哑了些:“嗯,很甜。”
“那你快去吃饭吧,面都要坨了。”夏梦被他看得脸都有点热,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
顾清衍这才收回目光,起身走到外间的小桌旁,和夏花、宋曼玲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