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谁还不一定
老人们时常说小孩都是见风长的。
这说的就是长得很快的意思。
乔念瑶当妈后,也是这么觉得的,她就感觉这姐弟三人才出生呀,可是这一转眼,都能坐起来了。
五个多月的时候需要扶着坐,这不,才刚刚到七月下旬,姐弟仨满六个月了,全都坐得直溜了。
并且还自己学会了一个技能,就是放他们躺下去后,他们会自己先翻身趴着,然后自己撑着,那么哼哧哼哧坐起来!
第一次养孩子的乔念瑶看得是心都软乎了。
忍不住跟宋大姑夸道:“大姑你看他们,怎么这么能干呢?”
宋大姑都觉得好笑,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到了时候不用教,他们自己就会了,但也理解侄媳妇初为人母的心情。
第一次养孩子,看到孩子拉便便那个表情,都会觉得想笑。
看什么都新鲜新奇,像她看多了的,就没什么感觉了。
等宋青锋傍晚下班回来,乔念瑶也拉着他一起欣赏姐弟三人解锁的这个新技能。
月月跟阳阳无奈看了妈妈一眼,这一届的妈妈真不好带。
但星星可是个炫技小能手,似乎知道自己学会了新本事,嘿嘿笑着给爸爸展示自己的新技能。
被妈妈放着躺下去后,自己翻身,结实的小胳膊撑着,藕胖的小短腿蹬着,没一会后,他就那么自己坐起来。
坐起来后,就咧着小嘴看着自己爸爸妈妈,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满是得意,似乎在说,爸爸妈妈,我厉害吧?
乔念瑶果然就送上马屁,“弟弟好厉害哦!”
也不忘记夸同样坐起来的姐姐跟哥哥,不过弟弟被夸很高兴,在那拍手,姐姐哥哥没反应,他们抓着玩具在玩。
玩具是之前周梁进来送鱼的时候一块送进来的,周栋给做的一些小玩具。
他闲着没事干的时候,总是会做一些玩具给大豆他们哥几个去玩的。
这些送进来给月月他们玩,都挺喜欢的。
老三就不玩玩具,他一天没见到爸爸了,想得很,所以要跟爸爸玩。
宋青锋也是个会疼孩子的,回来都要陪他们玩的,总是能把他逗得哈哈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三特别黏他。
只要这个爸爸在家,别人他都是不要的,就要跟爸爸待在一块。
甚至于晚上睡觉,有时候都要爸爸来哄一哄,可见跟爸爸的感情有多好了。
宋大姑端着米糊糊进来,笑道:“该吃糊糊了。”
乔念瑶就接过来喂,知道要吃饭饭了,月月跟阳阳也不玩了,弟弟也是,姐弟三人就排排坐好。
一起张开小嘴啊了声,等着妈妈喂糊糊吃。
满五个月开始,他们姐弟三人就开始吃米糊糊了。
其实也就是乔念瑶奶水充足,乡里很多孩子从三四个月开始,就吃糊糊了,因为当娘的没什么好吃的,奶水也没什么营养,而且都不用断奶的,喝着喝着就没奶水了。
不吃米汤糊糊吃什么呢?
但乔念瑶因为有得吃,所以也才能一直奶到现在,但也要开始学着吃辅食了的,孩子到了年纪就得给他们相对应的食物。
宋青锋看到三个孩子跟三只小鸟似的张嘴等吃,他也是忍俊不禁,“好吃吗?”
孩子们好像能听懂了一样,还会朝爸爸笑,然后仗着嘴巴‘啊’地一声等吃。
宋青锋还没吃饭呢,自己也出来吃。
吃完饭收拾好厨房,就去洗澡洗衣服。
只要是他回来的早,衣服他都直接接过去洗,有时候就是乔念瑶洗。
夫妻俩不在意家里活谁干,谁有空谁就去干。
而且宋青锋也不觉得说他媳妇在家里料理三个孩子是什么轻松事儿。
料理孩子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也干干净净,他媳妇基本不让他大姑干活,这些都是谁干的可想而知了。
所以回来得早,他都直接接过去。
宋大姑也是把侄子侄媳妇两口子过日子的态度看在眼里的。
她老人家就觉得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就怪了!
她嘴上没说,但心里也是高兴!
不过她也不忘记跟侄子说正事:“我跟瑶瑶明天就带孩子们回乡里去了,住半个月就行,半个月后就回来。”
这是之前说好了的,如今天气好,不那么热了。
宋青锋笑道:“这有啥?大姑你只管回去住。”
宋大姑笑了笑,“你就专心工作,不用特地回去,孩子们有我跟瑶瑶看着呢。”
“好。”
他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是比较忙的,不过忙是忙,要他十天半个月见不到媳妇孩子那也是不能够的。
要是早下班他肯定要回家来陪媳妇儿跟孩子们。
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跟他媳妇儿说:
“媳妇儿,你们回去可以多住一阵子,我也会回去看你们的。”
“早下班的话,可以喂完大黄回来一趟,要是下班得晚,就不用回了,别折腾。”乔念瑶十分淡定。
“小没良心的,难道你就不想我?”他其实都舍不得她们回去的,就是知道大姑想乡里了,这才想要送老人家回去住一住。
“想啊,只是我更惦记你的身体,别仗着年轻就不知轻重随便糟践身体。”
真的是,要不是她用异能时常给他疏导滋养,哪里承受得住他这么来回奔波?又要上班又要赶着回乡里,隔天还要赶着回城。
宋青锋表示自己很强壮!
乔念瑶:“……”
她就懒得管他了。
等孩子们吃了夜奶,她就睡觉,直接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起来。
宋青锋在她醒来之前就已经起来给孩子们换尿布,不仅换尿布,还抱他们姐弟三人一人一个尿布坐着拉粑粑。
拉完擦好屁股,一个个抱上炕来吃早饭。
乔念瑶抱着孩子,懒洋洋地说道:“老胡叔的骡子车还没来吗?”
“还没呢。”
乔念瑶:“你有没有跟他说几点进城来?”
是宋青锋前儿开车去公社供销社送货回去,找老胡叔定的时间。
“等会就到了,不着急。”宋青锋笑了笑。
乔念瑶笑白了他一眼,昨晚上闹个没完!
第293章
生子当如此啊
老胡叔的骡子车是在九点的时候抵达的。
因为都是之前交代好了的,所以按照时间就进城来接她们了。
宋大姑昨儿就把口粮腊肉鸡蛋这些东西都打包好了,还有她跟侄媳妇换洗的衣物,但都不多。
主要就是孩子们用的。
孩子们用的就比较多了,比如用奶粉罐子装着的米糊,还有换洗的衣服,屎尿布,尿壶,以及塑料盆这些东西,洗澡要用的。
热水壶也带了一个回去。
锅碗不用带,当时宋青锋在这边置办了新的,家里的那些回去还能用的。
不过床单被套啥的要带回去。
以及婴儿车。
所以零零总总带回家的东西,还真不算少,不过要回去住半个月呢,肯定是要多带点东西回去的。
其中就包括了自行车,直接就用草绳捆在骡子车的边上,这么送回去就行。
“大黄,看好家里。”把东西都送上车后,乔念瑶就交代大黄了。
大黄朝主人摇摇尾巴表示自己明白!
它的战斗力可是很强的,两个成年男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宋大姑也是交代了秦大娘,想家里了,侄媳妇带她回乡里小住一阵子,后面还要回来的。
让秦大娘也帮忙看看家里。
秦大娘让她放心,这边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小偷小摸的事情。
要知道这年头对于这些事的惩罚可是十分严重的,除非到了不得已的地步,否则没谁去干这个。
再说了,附近这一片谁不认识大黄这条狗啊。
长得那么膘肥体壮,狗牙一咧凶得很,谁敢轻易来啊?
包括宋小姑,她也知道她们要回去,没事的时候她也会过来看看的。
让宋大姑上车,乔念瑶摸了摸大黄的头,就把门给锁上。
也上骡子车了,跟宋大姑一起护着三胞胎回乡里。
月月跟阳阳还有星星都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骡子,别说星星要摸摸大黑骡子,连月月跟阳阳也忍不住。
所以姐弟三人坐车的时候,还轮番上去摸了摸骡子的屁股,胆子真的都特别大。
姐弟三人奶胖又白净,简直就是老人家理想状态中的孩子,跟年画上的童子童女似的。
哪怕是老胡叔,都是笑呵呵多看了好几眼。
跟宋大姑说道:“你们老宋家现在可不用愁了,往后香火铁定旺盛。”
一胎就生了三个,可真是不得了啊。
宋大姑也爱听这个,“我也不盼着别的了,就盼着他们一家子在城里好好过就行,我也放心了。”
被夸有钱条件好,宋大姑会往下压,但被人丁兴旺宋大姑是很高兴的。
“那有啥不放心的,十里八村没一个比青锋更出息的了。”
要老胡叔评价宋青锋的话,那就只有一句话:生子当如此啊!
宋大姑笑,“没担心,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担心他们干啥。”
“就是。年轻人比咱们可有本事多了。”
“运气好。”
“运气好是一个,关键也得是自己有本事,打铁还得自身硬呢,没本事哪揽得了这个活?”
老胡叔是真看好宋青锋。
事实上也不只是他看好,像老支书,还有宋大队长他们都如此。
以前也是没少关照宋青锋的。
有些人能不能有出息,其实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宋青锋就是属于那种有自己人格魅力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哪怕还小,大人也不会小看他。
知道胡大叔的为人,不会说什么奉承话,都是话说的实话。
所以宋大姑心里是高兴的。
问起了老胡叔家里的情况。
“都是老样子,大石没啥本事,这辈子也就踏踏实实干活了。”
宋大姑也夸两句,“能踏踏实实干活就是好的,我看大石也是孝顺得很,可没得挑!”
老胡叔一连生了四个闺女,后面才生了儿子胡大石的,跟她家这一脉也是有点相似。
当初她爹娘就是生了四个闺女后才生她小弟。
不过她小弟可不是什么好料,跟胡大石没得比。
因为胡大石虽然是家里独子,但他一点不骄纵,还把家里给撑起来了。
就是娶的媳妇王翠翠是个大嘴巴,隐约有点要继承村里四朵喇叭花位置的架势。
只是她肚子争气,进门三年生了两个儿子,老胡家一脉单传就被王翠翠给开枝散叶开了,所以她这家庭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哪怕有喜欢说是非的毛病,老胡家也没管她。
当然也不是说没管,管了,没管住,那嘴巴一天不说话能憋死。
别说王翠翠了,陈桂花不也一样么。
宋大姑没管过么,可没少训,但训得了吗?人就那个性格。
要不然怎么说找对象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找那种本身就是好的,千万别找不好的指望能改过来呢。
十个有九个是改不了的。
乔念瑶带着三个孩子听着他们聊天,没插话。
月月,阳阳还有星星姐弟这是第一次坐骡子车,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坐在骡子车上一路上看着陌生且新鲜的一切,都很高兴。
本来乔念瑶还担心他们会不会有什么不适应的,虽然大路也算是平整,但到底还是有一定颠簸的,结果姐弟三人啥不舒服的都没有。
不过乔念瑶也是会逗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看看路上的行人,还有那些高大的林木等等。
以至于到红旗大队的时候,姐弟三人都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情绪。
“哎哟,可算是到了,我这辈子还是头一次离开宋家屯这么久呢。”
远远看到宋家屯的方向,宋大姑思乡心切道。
在宋家屯长大的,长大后也是嫁在宋家屯这里,真的是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生养她的这片土地。
这次去城里给侄子侄媳妇搭把手,真的是离开最久的一次了。
看到大姑奶这么欢喜,三个孩子也被传染了情绪,也看向了宋家屯的方向。
老胡叔对他们姐弟笑道:“你们还是第一次回来,以后可得多回来看看,这是你们老宋家的根。”
这话孩子们当然是还听不懂的,但不妨碍他们听得一脸认真。
第294章
牡丹花下死
陈桂花今儿就没去上工,她可是掐算着时间的,知道今天婆婆跟乔念瑶这个表妯娌要带孩子们回来。
这不,很快听到消息了。
“奶,我太奶还有表奶奶她们回来了!”跑回家通知的是蚕豆跟绿豆。
哥俩是出去挖蚯蚓回家喂鸡了,拿着个洗了好多遍的干净农药罐子,这会一边往鸡圈里倒蚯蚓引得母鸡们争抢,一边就把这事说了。
本来挖蚯蚓喂鸡这活计是大豆这个大哥带他们干的,但现在大豆都八岁了,在乡里头八岁的孩子是闲不了的,他去赚自己口粮了,拔拔草什么的,一天能赚两三个工分呢!
为此大豆特别骄傲,他也是能为家庭做贡献的小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