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梅欲哭无泪,这个婆婆也是偏着她娘家人的!
因为在婆家四处碰壁,最后回娘家去哭。
张母看到她眼睛都哭肿了,自然也问到底是咋回事?
张爱梅就倒豆子一样倒出来。
说了乔念瑶的态度,宋大姑的冷淡,当然还有她婆婆的无视!
张母叹气,“你真是糊涂啊,实在糊涂,运输部那个工作就算给了别人,又跟你跟守江有什么关系呢?哪怕给守江,守江也没有驾驶证啊,他接得了吗?你还去闹,还说那样难听的话,如今还想人家给你好脸色?你想啥美事呢?”
之前那事闹那么大,她当然也知道了啊,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吐槽好!
张爱梅:“本来姓宋的能有今日,也是我婆婆的功劳,他不带守江去带周家的,我还不能生气了吗?”
虽然嘴上知道错了,但她心里从来没觉得自己有错。
本来就是宋青锋白眼狼!
张母都不想说了,因为压根不听的,就只是道:“人家现在青云直上了,你与其在想这些,不如听你婆婆的,回去给守江弄点好的补补吧,可别下次考试的时候,再出什么事。”
张爱梅抹了眼泪。
也是转身回去开始鸡娃了,她有四个儿子呢,除了大儿子邓守江,还有二儿子邓守湖,明年考不了后年也可以考!
她要他们好好学习好好考,哪怕是拿出古时候的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精神,也一定要给她争口气!
第405章
好友
乔念瑶是直接把张爱梅忽略了个彻底的。
她没有去奚落去嘲笑的欲望,因为张爱梅在她这里根本不够看,一个站在高山上的人,她不会去在意山脚下的一只蝼蚁。
不管蝼蚁是咆哮还是讨好,无视就行。
反正这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其他交集的了。
乔念瑶也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内耗的人,她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在意的人跟事身上。
比如把孩子们养得白白胖胖,比如给进城来的宋三姑也调理了身子骨。
宋三姑真的是整个人都舒服了,进城来侄子侄媳妇家里住,最主要的就是想要侄媳妇给她治一治了。
几场针灸下来,宋三姑知道自己明年一整年,都会舒舒服服,连感冒都不会有的了!
侄媳妇的医术,就是如此的出神入化!
所以啊,乔念瑶哪有空闲去搭理一些不相干的人?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弄点好吃的给一家子补补,看宋青锋会不会去省城,会的话,也把她做好装罐的红烧肉咸鸭蛋豆腐乳什么的给他师父送过去。
这一天,赵玉兰这个好朋友进城跟乔念瑶辞别来了。
她要回城了。
前些天乔念瑶跟宋青锋荣归故里的时候,赵玉兰也是有过来恭喜她的,没想到她能考得这么好。
是真心祝福,并没有一点不舒服的那种。
当然了,也会有一些黯淡跟失落,但这是人之常情。
因为赵玉兰本来也应该考得特别好的,她志愿填写的,可是首都那边的b大,这也是足以看得出来,原本赵玉兰对这一次高考有多么势在必得!
但是因为那天早上上吐下泻,赵玉兰强撑着做了题目,可到底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让她的实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哪怕这样,她也还是考上了呀。
虽然并没有拿到省前三扬名立万,但也不妨碍她可以去首都那边上大学。
对于赵玉兰来说,遗憾是有,但她已经是满足了的。
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她也不想多待了,就要回去了,省得夜长梦多。
不过走之前,必须要过来跟乔念瑶道个别。
乔念瑶真的是她在这个地方唯一的朋友了。
不说之前总是给她带书回去看,就是那天要不是她带自己回来治疗,她真的会错过这一次的高考!
她对这一次高考抱了太大的希望,她感觉自己要是错过了,可能会撑不下去了的。
是乔念瑶助了她。
乔念瑶并没有多说这事,就是道:“首都那边我都还没去过呢,就只是在书上看到过,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可是要带我姑她们还有孩子们过去看看的,到时候你可得招待我们。”
赵玉兰笑,“这还用说?只要你过来,我啥都会放下专门陪你逛!”
宋大姑也笑问道:“赵知青,除了你,乡里还有谁考上了?”
“徐知青跟何知青都考上了,还有孟知青。”赵玉兰就道。
这一次村里的知青,除了她自己外,还有另外三个知青也考上了。
徐知青跟何知青两个是知青院的知青,一男一女。
剩下一个就是老李家的女婿孟子勋,李苏苏她丈夫。
“孟知青也考上了?真的啊?”
另外两个知青后面新来的,宋大姑都不知道谁是谁,她进来帮忙带孩子了,但孟知青知道,老李家那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青女婿啊。
“嗯,我们一起过去公社拿的录取通知书,他考上了市里的大专师范。”
他们当时是去公社统一拿回来的,这些录取通知书都是寄到公社,再由公社通知他们过去拿。
当然了,他们这边是这样,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可能是邮递员送上门去的。
虽然孟子勋考的是大专,但的的确确是考上了。
所以孟子勋这个女婿,也算是扬眉吐气,一飞冲天了。
“他能考上,这还得是苏苏旺夫啊!”宋大姑笑道。
乔念瑶听到这话就会意了,笑了出来。
赵玉兰跟宋三姑不解她们的笑点,乔念瑶解释,“我听桂莲嫂子她们说,李苏苏很喜欢听孟知青吟诗作对,只要是肚子饿了,就叫孟知青拿书念给她充饥用。”
之前听说的,有嫁给知青的姑娘肚子饿得受不了,叫念诗给她充饥的,其中的女主人公李苏苏。
这是李苏苏她嫂子们拿出来外边抱怨嘲笑的。
宋三姑跟赵玉兰都是笑了出来。
不过宋三姑又道:“人咋样啊?”
宋大姑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孟知青那样的,要是考出去了,我估计是不会再回来了的。”
赵玉兰倒是听了一些八卦,“老李家也不是好惹的,我昨儿听说孟知青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收起来了。”
这是实情。
孟子勋的录取通知书一拿回来还没捂热呢,就被李大娘借着我看看的名头接过去,这一接过去后,她就直接说了,这么宝贵的东西我给你保管!
孟子勋敢说不吗?
肯定是不敢的,都差点哭出来了,但也得憋回去。
他生怕录取通知书被他丈母娘给撕毁了,不让他去上大学,那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
但他说服不了他丈母娘,就专心去哄李苏苏,端洗脚水洗脚什么的,啥都干。
真的是特别放得下去身段!
不过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情,可不用她们多操心了,过一遍嘴就差不多了。
当天晚上,赵玉兰留宿在家里。
乔念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招待她。
第二天一早,她才踩着自行车送赵玉兰过来坐车,别的东西没拿,就是给她煮了十几个鸡蛋带上。
分别在即,乔念瑶别的没有多啰嗦,只是叮嘱她坐车的时候小心点,火车上可不是很太平,尤其是录取通知书,这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弄丢了!
不过这一点赵玉兰是谨记在心的,她今年都差点在阴沟里翻船了。
可是叫她长了一个很大的记性。
赵玉兰挥手道:“等我到了大学,一定给你写信,你也一定要回,要不然我可是要过来找你算账的!”
“好!”乔念瑶笑。
赵玉兰挥手坐着前往省城的汽车走了。
第406章
省城新生活!
跟赵玉兰一样的知青并不少。
考上大学之后,自然就要回城去了。
不过像孟知青那一类在乡里安家落户的,可就不好回了,让他们走了,乡里的妻子丈夫怎么办?
转眼年关就很近了。
小姑丈邓国裕也是在年二十五的时候就回来了。
他跟宋小姑第二天就带着一家老小过来家里跟宋大姑宋三姑坐,比起几年前,邓国裕明显也是又老了不少。
不过精神气还不错。
而且今年也是退休了,以后不用再去了,要在家里养老了。
宋小姑对此就很高兴!
都能从她脸上看到那种欢喜之情了。
不过还是让乔念瑶给邓国裕号脉,对于乔念瑶的医术,她们几个当姑姑的那是没有半点质疑的。
乔念瑶自然没有推脱,就给邓国裕号了脉。
脉象肯定是虚的,也是有很多的暗疾,毕竟干工地活的能没有暗疾么?
所以乔念瑶就让他们明天再过来一趟,她准备一下,后面可以给邓国裕进行针灸治疗。
除此还得喝药调理。
宋小姑都应下了。
因为年关很近了,宋三姑也是不留了,打算回去了。
乔念瑶跟宋青锋也没有拦着,就是给宋三姑拿了两斤红糖,还有一只十多斤的大肥鹅。
不单单是宋三姑,宋大姑也是一样的,因为从明年开始就要去省城了,所以两口子也是让宋大姑回乡里去过年。
也给带了常用的红糖还有一只大肥鹅,在送年礼这件事上,三个姑姑全都是一样的。
包括宋小姑。
宋青锋拎过来的时候,刚好邓福川也在呢,包括邓守江,他也在这边跟邓守鸣一块学习。
邓守鸣现在是有空也有耐心教他了,毕竟他都考上了,稳妥了。
宋青锋也不急着走,留下待了一会才回去。
侄子走了,宋小姑就跟邓国裕说起这些年来,侄子侄媳妇逢年过节,从来就没有落下过礼。
不管是端午节的粽子,还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饼,或者年底过年的年礼,每年都有,这样的侄子,说他是儿子都不为过!
邓国裕也是有数的,妻子都会在信件上提到的。
就是忍不住感慨他老丈人家这是起来了。
侄子侄媳妇都如此出息,还有三个可爱聪明的侄孙。
果然也是也是应了那句话,有儿不怕穷,穷也穷不久!
夫妻俩说着,叫旁边的邓福川听得很不好意思,相比较之下,他这个儿子的确就是啥都没有。
但他能把日子过好了都算是不容易的了。
就今年过年能买上一点肉留着包饺子,都还得是他爸回来,看他有几个儿子要养活,知道他不容易,私底下给他拿了二百救济一下的缘故。
邓福川没说别的,就是交代邓守江跟他堂哥好好学,争取明年考上大学。
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就盼着儿子能争口气去上大学呢。
只是邓守江基础太差,基础差是一个,人还急躁,也不是多聪明的人,邓守鸣教的都没耐心了。
没办法他还去把邓守鹤也拉过来一起教他。
不过这些事情乔念瑶就没关注了。
现在她的关注点都在她师父老人家身上,这眼看着都二十七了,还没回来呢。
可别又要等到大年三十才回来。
孩子们也在等。
终于是在二十九的时候,把这老爷子给盼回来了。
月月跟阳阳都懂事了,不会说什么,但是星星可是一肚子的牢骚,直接埋怨师公,说师公你咋现在才来?我们都等你好久了!难道你就不想我们吗?
虽然被小徒孙责怪,可是马老却是笑呵呵的,也跟徒孙道歉,说本来是要快点的,但这不是听说年底商场会来一批新鞋子新衣服,就等等么?等买了再回来。
虽然喜欢新衣服新鞋子,但因为往日里这些物资什么的乔念瑶这个妈就没让他们缺过,所以这一类的压根不会叫他们太期盼。
所以星星很认真的告诉师公,啥鞋子啥衣服都比不上师公你快点回来过年,那些都不重要!
就问这样的徒孙,哪个师公不喜欢?
老爷子回来了,今晚的晚饭自然是非常丰盛的了。
红烧鱼,炖排骨,红烧羊排,炒鸡蛋,剩下的才是白菜跟萝卜。
乔念瑶还拿了茅台出来,让宋青锋跟她师父小酌一杯。
工作的时候是不准喝酒的,但这都下班了,不多喝,小酌点,再睡一觉,当然是可以的。
孩子们当然就不能喝酒了,直接给拿了饮料喝,怎么着这个气氛都是不能少。
晚上乔念瑶给老爷子铺床被的时候,就说他,“早就该回来了,还等到这么临,看你徒孙们都多高兴?”
马老笑呵呵的,说起了城里的房子。
“我都听青锋回来说过了,剩下的等我们过去了,再看着置办就行。”乔念瑶道。
也是让他老人家好好睡一觉了。
而今年的过年明显也是跟往年不一样了。
虽然还是没有年假,从十年前沪市一个傻逼员工的一封书信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年休,可能还要等一等。
但如今妖魔鬼怪没了,大家确实是轻松了不少。
宋青锋周梁他们大年三十的下午能休假半天,周梁借直接借自行车回乡里去吃年夜饭。
大年初一回来上班的时候,还给拎了两瓶五粮液过来。
不过宋青锋也就收了一瓶,另外一瓶带着他一起过来何主任家里坐了坐,留在老何家了。
也是因为大环境的变化,今年的过年真的是挺热闹。
至少乔念瑶来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年,仿佛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脸上也都是满是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