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指望迷失的他用计谋或言语去影响他人,就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最大的可能是直接将不从者抹杀。
可当一个不管是伟大还是渺小的存在,满脑子都是杀掉不从者时,他的行为逻辑必然会滑向一个极端。
简单来说就是不用动脑子了,看到不顺眼的直接杀了就好,这样一来别说求道了,连人格中最基本的包容性都会丧失。
如此,有很多不如意的红尘凡界也就待不下去了,即便待下也会成为满腹怨念戾气的狂躁之人。
在迷失自我后,修道也会成为笑话,最后修得的怕不是一个戾气横生的杀戮人格。
“师爷,您在仙灵界的弟子是不是都很乖巧?”
“是啊,他们都很乖顺,他们敬我如仙神、奉我之言为真理。”
“那真是如意顺遂,您不留恋那里吗,为什么还要回来管我们这对不成器的师徒。”
“因为你们能让我明白,高居道庭的有道真仙亦有改变不了的无奈。”
世兴老道知道飞升后,再返回红尘凡界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沉重的凡界不是压制他逍遥的牢狱,而是他心灵的锚点,也是保证他不迷失的根源。
“肉身果真是护世宝船,当渡船腐朽时就该我们下海沉浮了。”
世兴老道认为由于有着肉身的联系,他进入仙灵界的位置,应该靠近于红尘凡界,属于仙灵界的外围区域。
如果没有肉身的牵扯后,他估计自已很快就会坠入仙灵界的深层区域。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为什么没有见到历代祖师,救苦帝君又为什么没在仙灵界遇到其他地星同道。
“荣明,你说物体为什么会下坠。”
“因为引力与质量啊。”
“是啊,巨大的质量突然闯入了一个区域,当质量失去外部引力的牵制后,那片区域又无法承载多出的质量,便只能逐渐下沉了。”
世兴老道不知道一直沉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但他知道那绝非什么好事,不然道家就不会讲究清升浊降了。
“我本以为飞升之后,便打破了沉重枷锁,却没想到我反而会成为他人的沉重之因。
看来要去找各派交流一番了,希望祖师们传下过解决此事的方法。”
大教派的好处就是这样,自已解决不了的事情,还可以去借鉴历代祖师的答案。
不管最终答案适不适合自已,至少要比从无到有的探索方便不少。
有了明确的思路后,随后几天世兴老道便带着自已的徒弟徒孙,频频访问道教各大门派。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景清、荣明师徒费尽了口舌,但世兴老道依然被当作了修道成痴,出现精神幻觉的妄人。
好在,世兴老道有教义道典这把庇护伞,不然他估计就要被当作精神病患者了。
即便那些相信修道存在的道人,也没有认为世兴老道真的飞升成仙了,他们更认为世兴老道是痴念入魔。
“掌门师兄,世兴道长年纪不小了,若是放任不管,精神问题只怕会越来越严重。
不若我们带世兴道长去一趟龙虎山,请当代天师用天师法印,镇压世兴道长心中的魔念。”
“不妥,龙虎山是正一派、世兴道长是全真派,怎能用正一之道镇压全真之道。
况且若是世兴道长真的成道了,这一天师印下去,可能会坏了世兴道长的道果,如此我们便不是帮扶同道了,而是会化作世兴道长的成道之劫。”
“不是,掌门您真相信世兴道长成道了?”
“我不信妄语,但我信道。”
世兴道长不知道自已差点被有爱同道拉到龙虎山,挨上一记天师法印。
不然,他就不会如此毫无顾虑了,一定向同道们解释的更为婉转一些。
当世兴老道借助高铁来到茅山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
对于这个过程世兴老道谈不上满意,因为一路走来他真的没有遇到其他得道飞升者,这让他有了一种孤独的感觉。
“世兴道长,这是我派的道典古籍室,虽然我不知道您是真的成道了,还是苦求不得心生幻觉。
不过,既然这些古籍能够帮您自我开解,那便请您入内一观吧。”
“多谢空宇道长大开方便之门,请您放心,老道绝不会损伤任何古籍。
这是老道撰写的空灵道法,正巧道长是‘空’字辈真修,想来应该是缘法到了,此法便赠与道长闲读吧。”
“额,巧的紧,我有一位师兄的道号恰好是‘空灵’,若不是道长有意打趣我等,那便是我师兄道缘将至矣。”
“妙妙妙,我这道法之名,取自本质核心,未曾想正好对症了道长师兄的道号,确实缘分不浅啊。”
“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空宇道长并未相信世兴老道的成道之言,但这份空明道法足以证明世兴老道的诚意,也让他对世兴老道好感大增。
因此,他安排两位稳重的道童随侍世兴老道身边后,便第一时间将空灵道法送给了自已的师兄。
“师弟,此法何来?”
“今日蓟州二仙山辈分最高的世兴道长来访,他向我讲述了他的成道之路,想要借我们茅山的古籍一观。”
“你答应了没,快去开放道典古籍室,供世兴道长随意观看。”
空宇道长看着自已师兄激动的样子,不由一阵感慨,师兄这是看到有人以他的道号立书修典,太过激动了。
也是,但凡今天世兴老道拿出一本精心编撰的空宇道法,他一定将其视为毕生知已。
“自然答应了,这道法不重要,即便没有这本道法我也会答应的。
我看的是世兴道长的诚心,见的是他求道若痴的真心,古籍道典本就该由这种人继承。”
“不,很重要,这本空灵道法非常重要。0339
师弟,吾师带着妙法前来传道了,吾道成矣。”
第214章
以真蕴假、登隐成真
空灵道长知道成道之路在于向内自求,有没有老师护法与成道机率并没有直接关系。
毕竟在这个安全的时代、在茅山祖庭之上,没人敢趁他昏迷危害他的生命。
因此,在嘱咐师弟空宇道人照顾他的肉身后,他便顺着从空灵道法中悟出的那点宝贵灵机,入道而去了。
“空宇道长,入道之事危险重重,为什么不提前通知老道?”
世兴老道今日翻看了一天古籍道典,本想抽空找空宇道长这位正统茅山宗传人交流一番。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空宇道长的师兄竟然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中闭关入道去了。
“世兴道长莫怪,此乃我师兄之意,他说入道之机转瞬即逝,来不及向您请教了。
不过您也不用担心,我观您的空灵道法上记载了成道之关与迷失之劫,以我师兄的智慧,在得知劫难信息后,一定会全力规避风险。”
“老道实在不敢当‘老师’之名,成道之机源于空灵道兄积累深厚、悟性非凡,老道的法门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倒是空灵道兄豁达,却如他所言,成道之机何其宝贵,怎能有那万全之法,一旦心中无悔无畏之念丧失,成道也就成了妄念。”
“世兴道长谦虚了,闻道有先后,原始之基与通天之机最为重要。
我等师父传授我等修道基础,您助我师兄寻得成道灵机,这声‘老师’师兄喊得真情实意,我这师弟亦认同此恩。”
空宇道长此前不相信世兴老道已经得道飞升了,但他师兄因空灵道法闭关入道后,他的想法便发生了改变。
现在他不仅相信宛若平凡老人的世兴道人成道了,更相信自已师兄窥见了通天大道,成道之日近在眼前。
不同于世兴道人的成道结果,几乎没对二仙山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最多只是为蓟州九宫县医院提供了一波业绩。
可若是空灵道人得道飞升,那对茅山宗造成的影响将会大的多,特别是对茅山宗那些苦修群体的影响,将不亚于一次心灵洗礼。
毕竟成道是他们一生的所求,若真有人证实大道可成后,他们心中最后的迷茫也会消失,无畏无垢之念自会觉醒。
因此,空宇道长异常期待自已的师兄顺利得道,如此他的余生或许也可一窥大道真容。
“空宇道长,成道之关与迷失之劫的情况你也知晓,是否需要提前准备急救措施,防止山高路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世兴道长放心,自师兄闭关入道后,我便吩咐弟子时刻温熬滋补稀粥。
另外,我还让掌门请了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想来用不了三日他们就会带着医疗设备上山了。”
“空宇道长心细入微,实乃最佳护道人选。”
世兴老道看着空灵道长的待遇,再一对比自已入道时的待遇,不由感叹一生还是大宗派好啊,法、财、侣、地样样不缺。
不像他来回奔波只为法、尽心传道只为侣、身入医院还缺财,也就在二仙山还有一块地可供清修。
不过世兴老道明白,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实在强求不得。
因此,在确定空灵道长身边护卫周全后,世兴老道便再一次投身入了茅山的古籍道典室。
这次他打算在茅山长居一段时间,直到空灵道长出关之时再行离去。
斗转星移、日升月落,很快便过去了十九天时间。
此时,空灵道长已经一天未进米水了,空宇道长早早让医疗团队备好了流食管与营养液,准备过了午晚子时便开始紧急治疗。
这倒不是空宇道长定性不足,而是空灵道长已有九十一岁的高龄,比世兴老道还要大上五岁。
哪怕空灵道长常修道家动静之功,他的身体状态依然经不起什么波折了。
不过,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在夜晚十一点左右时,静室内突然亮起了灯光。
空宇道人看到此景,赶忙拿着温补稀粥,带领医疗团队进入了静室。
“师兄安好,身体可有不适?”
“无碍,只是腹中饥渴,师弟这碗稀粥足可医治我症。”
在医疗团队检查无误后,空宇道长紧张的心情,终于慢慢放松了下来。
“师兄可曾成了?”
“自是成了,若是有空灵道法在,我还不成,那便有违空灵之名了。”
“成了就好、成了就好,万幸祖师的道法没有在我们手中埋没。”
空宇道人虽然没在自已师兄身上看出什么异常,但他相信师兄不会骗自已,更不会在茅山祖庭妄议得道之言。
这一刻,欣喜的泪水不由自主的从空宇道人眼中涌出。
好啊,他们所求的不是一场梦,他们没得道,只是他们自已的问题。
道是真的、道法是真的,只要是真的,他们就还有求道成真的机会,他们曾经的苦修也就有了意义。
“莫哭、莫哭,今日得道之喜,我等当净衣净体禀告祖师。”
“确该如此,世兴道长助师兄入道、又传承我派典籍,我等举行祭拜大典之时,当请世兴道长入仪观礼。”
“大善,吾师之恩甚大,我当如实禀告历代祖师。”
平复了悲喜交加的特殊情绪后,空宇道长好奇的询问自已师兄得道的感受与仙灵界的情况。
“师兄,世兴道长证的是空灵仙道,您证的是什么,难不成您承接了他的衣钵,也证了那空灵仙道。”
“哪能,我们虽同修道家典籍,但所思所学之法又不尽相同。
况且人得道之心不同,自会泛生不同道果,证的也是不同道路,我乃借鉴成法,怎会改变吾心。”
“师弟,我证的是‘真隐之道’,源自祖师陶天君的‘登真隐诀’。
我之道自真求隐,朝拜自身凡性、摄养隐中灵性,可谓以真蕴假、登隐成真。”
“妙极,登真隐诀最善摄养心性,未曾想师兄竟能以此证得自我灵性。
师兄,您现在的道法到了何种程度?”
“灵性如意,真隐唯心,自我圆满。”
“自我圆满?可是能自我满足,当真是向内求道、满足自我。
师兄可能施展些道家手段,为我等苦修者证明前方道路通行。”
“不可,我之圆满,只可满足自我,明确的说应该是自我心灵满足。
师弟,我之道只能自我感受,无法假于他人。”
“原来如此,自我满足本就是真仙之能,大道唯一自然不可假借于物,无物无实便只有思绪唯心了。”
第215章
三清道途
“劳烦老师长久驻茅山,学生空灵拜谢老师点拨之恩。”
世兴老道原本正在典籍室翻阅各代古籍,不想空宇道长带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道土过来见礼。
那道人明显年龄比世兴老道还大,辈分可能也比他高,他怎敢受这一礼,于是赶忙上前搀扶。
“可是空灵道长当面,老道可不敢当‘老师’之名,你我同为求道之人,自当互为同道。”
“老师莫要推辞,如无老师的道法助我窥见成道灵机,老道我这一生可能就与得道真修无缘了。”
空灵老道知道自已成道的原因,更多是源自苦修积累,可这并不能稀释世兴老道的成道之恩。
因此,他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便拖着虚弱的身躯,前来感谢世兴道人。
“听道友之言,你这是已经得证仙灵了,那我问你仙灵与凡界哪个更重。”
“自然是红尘凡界,仙灵飘渺若隐、凡界沉重如实。”
“即使如此怎么用虚隐之功、定真实之位,老道不过是先行一步,道法见识未必有道友高深,如何担得起老师之名。
再者老道广传道法是为了结交同道,而非趁机收拢各派真修做那大教之主,如此妄念老道背不起、更不敢背,万望道友知我心意。”
“老师豁达,请老师受我一礼,成全师生之义。
今后我等同辈论道,也不枉您助我之恩、求同之谊。”
“善。”
世兴老道最终还是受了空灵道人一礼,自此恩情名分定下,虽然今后两人会平辈相交,但空灵道人自会以师礼待之。
“不想道友成道如此迅速,老道当初用了足足二十六天,如此可见道友积累深厚、心性超凡。
正巧我有不少疑问无法参透,今后可就要时常向道友请教了。”
“当不得请教之说,用时日短只因我法最善摄养心性,
我初入仙灵唯恐迷失不敢久留,心中亦有许多不解想向道友求证。”
当世兴老道与空灵道人开始论道后,陪伴前来的空宇道人很快就懵了。
此刻,他宛若身处学堂,听着身边同学畅谈‘原子能’应该怎么开发,既听不懂、又感觉有些荒谬。
于是,在等世兴老道与空灵道人中途喝茶歇息之时,他急忙将心中最大的疑惑问出。
“两位师兄,成道之法可有源头,历代祖师如何阐述其中奥妙。”
“自然有,而且不仅我们道人知道,普通人也时常所闻。”
空灵道长给出的答案超出了空宇道人的预估,难道成道之路已经世人皆知了,可为何他就参不透。
“师弟,三清道祖之名号便是成道源头。”
“元始天尊象征天地未开,灵宝天尊象征无极衍生,道德天尊象征两仪分化。
故此,原始筑基为修心求道,通天之法为证果得道,太极之貌为阴阳虚实。”
“原来如此,自虚无中孕育道心,由道心泛生灵性,最终灵识飞升、肉身驻留。
这却正好合了太极之貌,阴阳虚实、清灵沉重、显法灭法、有限无限。”
空宇没想到,三清道祖的形态便是求道之路的途径,原来成道之法真的已经了传遍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