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怕女儿不当回事,还给举了例子。
“妈,我知道了,您都是为了我好,我都听清楚了,您放心吧,女儿不傻。”
姜玉珠知道,有些话,只有亲妈才会这么毫无顾忌的跟她叮嘱。
“知道就好。”
姜母高兴的看着女儿的住的屋子。
“不错,许磊才这么年轻,就有这么高的成就了,你俩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您女儿也不差啊!”
“对,我女儿最厉害了。”
“妈,时间还早,我带你四处转转去。”母女俩唠了一会儿,姜玉珠带姜母四处走走。
“行,妈也见识见识。”姜母还是第一次来部队这种地方,可真是跟女儿和女婿长见识了。
两人走在家属院,姜玉珠跟姜母诉说来之后的点点滴滴,自已跟谁吵架了,跟谁处得好都说了。
“嗯,对,我们不欺负人,但也不能被人给欺负了。”姜母赞同女儿的做法。
母女俩聊了一路,姜玉珠带着姜母来到自已工作的食堂。
“玉珠啊,这位是……”食堂的人看到姜玉珠身后跟着一位穿着干净利落的妇女。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妈,我这不是怀孕了么,她不放心,过来看看我。”
“阿姨好。”
“大姐好。”
“大妹子可真有福气。”
食堂的人都纷纷跟姜母打招呼。
“谢谢你们平时对玉珠的照顾啊。”姜母也笑着跟人回应着。
“司务长,正好我要跟你请假呢,我这两天陪我妈,就先不来上班了。”姜玉珠走到司务长跟前。
“没问题,你尽管忙去吧,阿姨好不容易来一趟。”
“阿姨,让姜同志好好带你玩几天。”
“诶,诶,谢谢你啊。”姜母也不傻,一眼就看出这人是女儿的领导。
“你们都在说什么呢?”政委和刘师长走了过来。
“政委,师长,你们怎么过来了?”姜玉珠还纳闷呢,这俩人怎么一起来的。
“玉珠啊,我们正要找你呢,明天北京军区的一些领导要过来,你可得好好发挥啊。”两人正研究明天接待各位领导的事情呢。
顺便下来跟食堂说一声。
“这……”司务长看向姜玉珠。
“怎么了?有什么难处?”两人也不是没有眼色的,当然看出这其中的为难。
“没有问题,两位领导。”姜母赶紧替女儿答应下来。
她逛不逛的有什么啊,孩子的工作重要,这可是表现的好机会,怎么能因为她过来,就耽误了孩子呢。
政委和刘师长将目光看向了姜母。
“政委,师长,这位是我妈妈。”
“诶呀,是姜同志的妈妈呀,欢迎欢迎。”两人都笑着看着姜母。
“两位领导好,我是姜玉珠的妈妈,我过来看看孩子,本来玉珠想要请假陪我逛逛,但领导过来是大事,玉珠本来就是负责的厨师,这是她应该做的。”
“谢谢你的体谅,你放心,中午做完饭就完事儿,下午小姜就可空出时间陪陪你。”
两人也不是不能理解,妈妈好不容来一趟,自然想多陪陪家人。
“好,那我上午过来,菜谱什么的,我这就拟定一个,让你能过目,你们也可以把各位忌口的东西告诉我,我避着些。”
姜玉珠想着赶紧将菜谱定下来,晚上就得让人准备好食材,明天用。
“哈哈,这回保证让他们吓一跳。”政委也许想争脸,自已军区的家属,都是能人。
姜玉珠迅速列出菜谱,让两人选择。
“嗯,不错,这菜不用吃,一听菜名就好听,味道也不会差,老刘你说是不是?”
政委看向刘师长。
“啊?”
刘师长回过神,将目光从姜母身上离开。
“想什么,这么聚精会神的?”政委见刘师长盯着人家姜母看,赶紧拽了拽他的衣角。
“咳咳,那个……冒昧问一句,你贵姓啊,是否认识姓苏的人?”
姜母也一脸疑惑的看着女儿,这是什么情况?
“啊,我……我姓姚,叫姚玉玲,并不认识什么姓苏的人家。”
“不好意思啊,没事儿了,你长得……嗯……跟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
第202章
刘师长的怀疑
“没事儿,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很多,认错也很正常。”姜母不在意的笑了笑。
之前她也曾为自已的身世困扰过。
她是被养母发现的,然后将自已抚养长大。
自已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为什么抛弃自已?
这些疑问一直困扰自已很多年。
可如今自已已经不是豆蔻年华,什么事情都要较真儿的年纪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无所谓了。
她都这么大年纪了,结了婚,也有了五个子女,半辈子都过去了,还有什可追寻的。
刘师长说她长得像一个人,其实姜母的心也颤了颤。
但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她,什么事情都是伴生的,有好处必然也存在坏处,相反则依然如此。
姜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自已跟孩子他爸过得很幸福,所以不必在乎那些虚幻的东西。
也许只是巧合而已。
姜玉珠也奇怪,她记得第一次见到刘师长的时候,他就曾那样看过自已,难道真的有人跟她和妈妈这么像么?
“师长,政委,既然菜单都定好了,那我就带着我妈先离开了。”
“好好,你们去吧。”政委点头。
刘师长和政委也走出食堂。
“到底咋回事啊?”政委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刘师长。
刘师长一脸严肃的看着政委,“你知道京城军区的参谋长苏文武吧?”
“啊,我知道啊,这次过来的领导,不也有他一个么。”
“苏参谋长曾经有一个妹妹丢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
“嘶……不对啊,我怎么记得这苏参谋长,好像有个一个妹妹来着,叫……叫什么苏文月吧。”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苏文月并不是苏家亲生的,是因为亲生的女儿苏文玉走丢了之后,老太太受不了打击,精神恍惚,苏老样子才从烈土遗孤中选了一个女孩子领养,想让妻子有个精神寄托。”
“我家跟苏家有故交,所以苏老太太我见过多次,无论是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的模样,我都见过。”
“姜玉珠母女俩……跟苏老太太很像。”
要说一个人很像也就算了,那母女俩都有苏家人的影子怎么说。×08
“怪不得……你上次在医院的时候,看到小姜就发现了吧。”
“嗯。”
刘师长点头,“上次的时候,我还纳闷,不过没有深想,可今天看到姜玉珠她妈妈的时候,我就更加怀疑了。”
“这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母女俩都跟苏老太太很像,况且,我看姜玉珠的妈妈,也并不是毫无反应。”
刘师长关注了姜母好久,因为实在是很像。
“那你说……这事儿我们是不是得跟苏参谋说一声,万一呢。”政委也觉得此事重大。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姜玉珠不就是苏家的外孙女啦,许磊是苏家外孙女婿。
对这俩孩子是有好处的。
“明天找机会让他们见一见。”
刘师长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如果姜玉珠妈妈,真是苏家丢失的女儿,那就是上天让他们团聚的。
恰巧姜玉珠妈妈来军区,同时苏参谋长也过来。
他身为苏参谋的好友,自然是希望老友能如愿以偿。
苏家人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丢失的女儿,但上门相认的人很多,但却没一个是真的。
弄得老太太总是伤心哭泣。
哥俩都是孝顺的,自然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找到妹妹,让他们二老开心。
“行。”
……
姜玉珠和姜母回家之后,开始准备包羊肉饺子。
母女俩配合,很快就包了很多饺子,天气这么凉,放外面冻着就行。
过水冻上,能吃很久。
“诶呦,现在可真是条件好了,都能吃上羊肉饺子了,我和你爸刚结婚那阵啊,手里没钱,过年包饺子,都是白菜馅儿的,一点儿油水都没有。”姜母感慨道。
“所以啊,妈,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已,我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还剩不多了,你休息吧,我来包。”
姜玉珠抱着姜母。
姜母的手很粗糙,因为她要干很多活,都已经变形了。
“我老闺女都长大了,知道心疼妈了。”姜母摸了摸女儿的头发。
“妈不累,妈都干习惯了,这身骨头呦,不干活就难受。”对于姜母这种干惯了活的人,喜欢自已动手。
主要是别人干的活,她大多是看不上的,还不如自已亲自干活痛快呢。
有那跟他们操心的功夫,自已都干完了。
手脚麻利,干净利索。
让她闲着,她也真是闲不住。
“你怀着孕呢,别老坐着,站起来溜达溜达,这点儿妈包了,妈手快,几分钟的事儿。”
姜母把姜玉珠扶起来,自已坐下继续包饺子。
姜玉珠看着姜母擀面杖使得虎虎生威,转的飞快,不一会儿就擀了一堆皮儿出来,然后去包馅儿。
元宝似的饺子,站成了一排排。
“妈,你别走了吧。”姜玉珠好想姜母能一直陪着她。
“又说傻话,妈那边的家不要了,你爸,你大哥,你大姐,你二姐,还有你弟都在那边的。”
“妈答应你,会经常过来看你的,如今我也退休了,不像以前有工作绑着,哪也去不得。”
“你小外甥女也被她妈送幼儿园去了,我现在轻松很多,要不然哪有时间来看你。”
姜母之前忙的不行,要上班,回家要给家里人做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她管。
后来自已退下来,把工作给了大女儿,大女儿和女婿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大女儿怕自已带孩子太累,将孩子到送幼儿园去了,孩子正好也到了年纪,该让她跟同龄人多接触。
姜母这才得闲。
“那好吧。”姜玉珠也知道不太现实,毕竟姜家人都在那边呢。
“诶,妈,刚才刘师长说您和他认识的一个人很像,您说……会不会是……”
姜玉珠也知道姜母是被养母带大的,并不知道自已的亲生父母是谁。
可养母也在姜母十七岁的时候病逝了。
所以姜母早早就嫁给了姜父,十八岁就有了大哥。
第203章
来客
“无所谓了,妈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不抱幻想了。”
“随缘吧!”
姜母并没因为人家说了一句,自已跟他认识的一个人很像,就乱了自已的心。
无论结果如何,她都要正常过日子不是么。
都这么大年纪了,找到了还能怎么样。
她的丈夫和儿子女儿都在那里,她还能去哪儿,不过是过年过了一个走动的亲戚而已。
“也是,谁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呢。”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早就物是人非了。
母女俩没在纠结这件事情。
第二天,姜玉珠吃过早餐就去了食堂,准备小食堂中午的饭菜去了。
姜母则是在女儿家里收拾屋子。
擦擦灰,扫扫地,女儿怀孕了,这种事情自已多干些,两个孩子就轻松些。
昨晚看到许磊对女儿的呵护,让姜母放心不少。
今天在待一天,明天就走吧。
可事情哪里那么容易。
因为吃饭的人,加起来有十来个,所以姜玉珠准备了十道菜。
荤素搭配,虽然种类不多,但姜玉珠的翻新,让土豆地瓜白菜,看起来就是吃不起的样子。
“诶呦,你们这里来了新厨师啦,明显跟之前有很大差别啊。”
桌子上坐满了人,大家一看上来的菜色,跟以往有很大区别,这是换了厨师了,要不然哪有这手艺。
瞧瞧这菜,明明是普通基本的食材,却被玩出了花样。
“哈哈,你们可是有口福了,是我们这里的一个营长,她媳妇随军了,特别擅长做菜,被我们给安排到了食堂,要不然你们还吃不到呢。”
“是么,那我们可要好好尝尝了。”几人都很高兴,这菜一看就色香味俱全。
十个菜,大家伙都吃个精光。
都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