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母女俩哪都没去,陪着老太太聊天。
从姜母年轻的时候,一直聊到了他们五个子女的各自情况。
老两口听得津津有味,参与女儿半辈子的喜怒哀乐。
“我大外孙还没有对象呐?”
“没关系,我苏家的外孙子,啥样的姑娘配不上。”苏老太太听到大外孙的婚事波折,也气得够呛。
“是啊,小妹,不用担心,我给大外甥张罗张罗,咱们京城的小姑娘有都是。”
苏大嫂也听着小姑子唠子女的事情。
“大嫂,谢谢你。”
“爸妈,你大外孙的婚事啊,还是在那边找合适,这京城的姑娘,不太合适。”
姜母很清醒,不能因为自已现在是苏家的女儿,她的儿子就得找更高的姑娘才是。
自已的儿子自已了解,姜鹏跟他爸的性子一样,是个老实的,就这样跟着他爸踏踏实实学技术挺好的,以后不愁饭吃。
然后找个老实本分的姑娘,结婚生子,这就是大儿子最好的归路。
“怎么不适合了,那可是我外孙,明儿我就让你爸把孩子给调过来,以后在京城发展,我们给学么个合适的对象,多好啊。”
苏老太太自然是想将女儿一家都拢到自已身边。
三个外孙女都出嫁了,她是没办法了,总不能让孩子离婚吧。
而且现在看来,嫁得都是自已喜欢的男人,她可不好横插一手。
但两个外孙子可不一样,一个还没成家,一个还小,可慢慢打算。
她希望几个孩子都有好的前途。
从女儿的口中得知,嫁得最好的,要数玉珠这丫头,男人是个军人,还是个营长。
是个可塑之才,有机会,自然要帮一把小外孙女儿。
她也希望玉珠能到京城发展。
苏老太太,一看姜玉珠就喜欢得不得了。
另外几个孩子还没见到,不过都是女儿的孩子,只要不犯大错,她都会护着。
希望在她有生之年,能把女儿一家拉吧到京城来。
“妈,我们一家子的根儿都在那儿呢,就维持现在的模样挺好的,有机会我带着孩子们过来看看您,这就足够了,我不求别的。”
姜母可不想让苏家破费。
说的轻巧,苏家把孩子调过来倒是容易些,可来了之后呢,总不能一直靠着娘家父母和两个哥哥嫂子吧。
时间长了,也容易生怨怼。
靠谁都得自身够硬才行,自已立不起来,别人怎么帮都白扯。
“你这孩子啊,怎么死心眼儿呢,我和你爸能看着不管么,我和你爸怎么说也戎马半生了,这点儿人脉还是有的,给我外孙安排个工作有啥的。”
“女儿啊,不同的平台,提供的机会可不一样。”苏老太太拉着女儿的手说道。
姜母还想说些什么,被姜玉珠给拦住了。
“姥姥,您和姥爷先别急,这事儿以后再说也不迟,等我妈回去了,跟我爸和大哥商量一下。”
“毕竟涉及到自已的前途问题,大哥自已的意见最重要,我和妈都知道您二老的好意。”
“我们会把您二老的意声传达给爸和大哥的,到时候大哥要是想来的话,还要麻烦姥姥姥爷费心安排。”
姜玉珠依偎在苏老太太怀里,安慰苏老太太。
她自然知道这对大哥来说是好事儿。
“看到没,还得是我外孙女。”苏老太太搂着姜玉珠,笑得开怀。
她也看出来了,能治女儿的,还得是小外孙女儿。
女儿心眼实,但小外孙女不一样,心思火笼,但不招人烦。
不是那种透露着算计的孩子,而是知恩知情,懂得顺势而为,灵活知道变通,自已又有能力。
这样的孩子啊,以后差不了。
看来啊,以后女儿一家,要靠这丫头了。
这丫头肯定是最有出息的。
“你外孙女儿啊,我是一点儿不担心。”姜母也知道小女儿的本事儿,以后不会差。
“妈,你放心,等我几年,我一定想办法让你住在京城,跟姥姥姥爷团聚。”
姜玉珠对自已还是有信心的。
不说她空间里的黄金和各种首饰,就凭她的手艺,以后杀出一条路来,赚钱在京城买房也不成问题。
“嗯,好,我等我老女儿发迹,带我享福。”姜母笑着点点姜玉珠的脑门儿
“哈哈,那倒不用,姥姥现在就能让你妈在京城有地方住。”苏老太太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她当初的嫁妆可不少。
虽然父母如今都没了,唯一的哥哥也在国外,失去了联系,但老太太手里的好东西可不少。
“姥姥,您这里是好,就是不太方便,我爸他们要是过来的话,更是麻烦。”家里那么多口人,来回进出大院,实在是太麻烦了。
“谁说是这个房子了,你娘俩等着。”老太太起身,去了自已屋子里。
不久后,老太太拿出一个房产证。
“这套院子给你,你以后来了京城,就有了自已的地方,到时候你们一家子想怎么住就怎么住。”
“妈!”
“这……”姜母可不敢接。
这可是京城的院子啊,再说了她还有两个哥哥呢,怎么也轮不到她啊。
她一个出嫁的女儿,这房产怎么能给她。
“快拿着,你不用管别的,你大哥和你二哥结婚的时候,我一人给了一套院子,正好这套给你,也算妈给你的一个保障,无论你什么时候来京城,都有你的家。”
苏老太太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她差点儿以为,自已要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
好在老天垂怜,有生之年,她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女儿。
“老太太阔呀,出手就是一套房啊。”姜玉珠接过房产证,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好家伙,二进的院子,这可不是么,以后在京城也有家了。
“你这丫头,什么都敢拿,快还给你姥姥。”姜母才见到父母,怎么好意思拿房产。
上面还有哥哥嫂子呢,这房子对她来说烫手。
这么多年都没有在父母面前尽孝,如今刚相认就要房子,这可跟老爷子给的那五千块钱不一样啊。
京城的房子该有多值钱啊,即便她这个不太懂行的,也是知道的。
“小妹,你跟父母还客气啥呀,你不用看我们,我和你二嫂都有份,我们当初结婚的时候,老太太都给我们了,这份是你应得的,你放心,我们不会因为这个跟你闹别扭。”
“我出嫁的时候,父母也是陪嫁了不少东西,这是咱们女儿应得的一份,不用不好意思拿。”
“你是苏家正经的女儿,你不拿谁有资格拿,而且这是爸妈多年的夙愿了,就希望能够找到你,离你近一些。”
“如今京城也有了住处,以后你们一家常过来看看老两口,比啥都强。”
听了大嫂的话,姜母很感动。
大嫂人真的很不错,二嫂也很好,那么忙,还特意回来见她。
“谢谢爸妈。”姜母接过了房产证。
“诶,好孩子!”苏老爷子和老太太乐开了花。
第218章
一千又一千
对于苏老爷子和老太太而言,女儿接受了房子,以后就会常回来,他们就能多看几眼女儿。
这就足够了。
人老了,就盼着所有儿女都围在身边才好。
“妈,既然姥姥姥爷都给了你院子,明天我们去看看吧。”姜玉珠很想看看院子是什么样的。
这可是后世的天价四合院啊。
虽然不是她的,但有她的五分之一啊。
“这孩子,还惦记上了。”姜母无奈的看着女儿,这丫头可真是急性子。
“怎么,这房子我没分啊,你准备留给你两个儿子?”姜玉珠知道姜母不会,就是故意逗她呢。
“你这丫头,一天天真是口无遮拦的,你姥姥刚给的院子,你就惦记上了。”
“我什么时候偏心过你大哥和小弟,哪次不是你吃香,那老家的房子,没给你留了一间啊?”
姜母气得拍了姜玉珠几下才解气。
她虽然知道儿子该继承家业,但也知道女儿的艰难,如果娘家不给女儿留个位置,以后女儿们要是有个什么变故,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姜母和姜父,一直有对两个儿子说过,家里的房子,会有姐姐妹妹的一间。
如果她们过得很好,不需要,那自然最好,如果有难处,那这间房子就是她们最后的容身之所。
老大姜鹏点头同意了,小儿子年纪还小,也不太懂,不过他跟几个姐姐的关系很好,问题也不大。
京城这院子,跟老家的房子可不同了,这个价值可高,她就更不可能只给儿子了。
“诶呀,妈,我这不是逗你玩呢么,明天我们去看看吧。”姜玉珠拥住姜母。
姜母被女儿这么一打岔,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不再那么紧绷绷的。
“好,听你的。”
“哈哈,好,明天正好让你大嫂陪你们过去,看看院子,顺便出去溜达溜达,要是有什么想买的,尽管买,妈给钱。”
苏老太太又拿出了一千块钱现金,拿给了女儿。
“妈,您怎么还给我钱啊,爸都给了我五千块钱了,我和玉珠手里也有钱。”
姜母都不好意思拿了,老头老太太这都给她们母女多少钱了。
“那五千是存折,你自已收着,先别取出来了,以后回去之后,用钱在取。”
“一千是给你们娘俩这几天花用的,要是花完了,妈在给你们,随便买,我的女儿,想买啥就买啥。”
苏老太太大手一挥,又给了女儿一千块钱。
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一个月退休金,加起来都有五百块钱了,这一千块钱,不过是两人两个月的退休金而已。
女儿好不容易来一趟,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怎么可能不舍得给女儿花钱。
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两人每个月都有定量,各种东西都不缺,工资还高。
两个儿子也不用他们补贴,工资都不低。
老两口,最大的开销,恐怕就是过年的时候,给儿媳妇和孙子们的红包了。
他们自然也攒下了不少钱,所以两人出手阔绰,不会舍不得。
早给晚给都是给,还不如让孩子们多乐呵乐呵呢。
死撰着钱财,等到闭眼的那一天,才分给儿女,人家还未必领情呢。
反正两人的工资也高,不存在没钱花的情况,活着一天就有工资。
“妈不要我可拿走啦。”姜玉珠从姜母手里拿过钱,抱着苏老太太不撒手。
“姥姥,你真是太好了,我爱你!”
“诶呦,我就爱听我外孙女说话,给,那一千给你妈,姥姥在单独给你一千,你们娘俩一人一千,可别说姥姥偏向啊。”
老太太抱着外孙女笑得灿烂极了。
老人么,最喜欢被小辈承欢膝下的感觉,姜玉珠会撒娇,长相又在老人的心尖儿上,自然很是舍得。
“姥姥不用了,这一千就足够我和妈花的了。”饶是姜玉珠脸皮够厚的,也不好意思了。
老太太跟散才童子似的,左一千右一千。
这又是房子,又是现金的。
“诶呦,我外孙女心疼姥姥的钱啦,玉珠放心吧,姥姥姥爷有钱,我们俩每个月的退休金根本花不完,都攒着呢,不给你们这些孩子们花,给谁花啊。”
“听姥姥话,之前给你的红包,你都自已收着,这一千是你平时玩的花销,既然是来京城陪姥姥姥爷的,怎么能让你们花钱呢,你们能来,姥姥就高兴。”
“拿着!”
老太太在姜母和姜玉珠的怀里,一人塞了一千块钱,另外又给了不少票。
“喏,这都给你们带上,出门吃饭都能用得上。”
“谢谢妈。”
“谢谢姥姥。”
两人又得了一千块钱。
老爷子在一旁看着妻子和女儿外孙的互动,眼仁儿都乐,笑眯眯的看着她们唠嗑。
晚上,老太太在女儿屋里睡的,母女俩睡一张床上。
“姥姥姥爷早上好,大舅妈早上好,哥哥们早上好。”
“大舅他们去上班了?”
姜玉珠只看到了大舅妈和几个位哥哥,其他人都不在。
昨晚大家都在大院睡的,唠嗑唠到很晚。
“嗯,一早吃完饭就走了。”
“谁像你,起来这么晚,也就许磊惯着你吧,哪有女人婚后还八九点钟起床的。”
姜母看到女儿丝毫没有因为换地方而睡不着,反而一觉睡到了八点半,无奈的摇摇头。
心可真是够大的。
“年轻人么,晚起正常,不像我们这些年岁大的,想睡都睡不着呢,让孩子多睡会怕啥。”
苏老爷子替外孙女辩解。
他怕是忘了,对待几个孙子,向来是五点半,最晚不能超过六点就得起床。
坐在沙发上的几个孙子顿时看向苏老爷子。
“爷爷,这可不像是您说出来的话呀,我怎么记得……您以前不是这么说的来着?”苏智趴在沙发上看向苏老爷子。
“是么?”
“那肯定是你听错了。”
苏老爷子绝对不承认自已偏心了。
男孩子跟女孩子能一样么。
男孩子就得赡养,要养家的,女孩子得富养才成,以后才会有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