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沈跃陆岑音三五五 本章:第130章

    凤宁说:“这个做工很复杂,所有的花纹都是我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得七块钱。”

    男孩一听,有些愣住了:“这么贵啊!”他伸手掏了一下兜里的钱数了数,“我只有四块钱,不够,能便宜些吗?”

    凤宁说:“便宜点也得六块,不能再少了。做好这样一盏灯笼,需要将近三天时间。”

    男孩犹豫了许久,说:“我很喜欢这个灯笼,但是我带的钱不够,你帮我留着好吗?我回去拿钱。”

    他说着将灯笼塞进凤宁手里,拔腿就往家跑,跑了两步又停下来:“一定给我留着啊,我很快就回来了。”

    第10章

    定制  男孩离开后,不少围观的人被螃蟹灯的奇巧构造吸引,要求把玩的人不少,不过还是没人舍得买,毕竟六块钱一盏灯实在是不便宜。

    一个老人带着孙子路过,六七岁的孙子看中了这盏螃蟹灯,吵嚷着要买,老人问了一下价格,虽然有些肉疼,但似乎是想买。

    凤宁赶紧说:“老人家,我就做了这么一盏螃蟹灯,刚刚有个男孩定下要买,钱没带够,回去取钱了。要不你们看看别的,这盏鱼灯也很好玩,你看看。”

    小男孩很执拗:“我只要螃蟹灯,不要鱼灯!爷爷给我买!”

    老人本来还在犹豫,听说只有这一盏,还是别人要了的,就非买不可了:“他没交定金吧,谁知道还来不来呢,不如卖给我好了。六块钱是吧?我给你。”

    凤宁有些为难:“爷爷,我都答应人家了,做人要言而有信。你想要螃蟹灯,等我下次做好了,你再来买好不好?”

    “下次是什么时候?明天有吗?”老人问。

    凤宁摇头:“明天没有,做一盏螃蟹灯要两三天时间。要不这样,下周日可以吗?”

    老人说:“过两天我就回老家去了,不能给我孙子买了。你就行个方便,卖给我们得了。”

    凤宁左右为难,说:“要不这样吧,你们等那个男孩来了,跟他商量一下,让他将这灯笼让给你们,我再给他做,好不好?”

    “你卖东西,我给钱,钱货两清,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要弄得这么复杂呢?那人又没有付你定金,说不定都不来了,我们还有别的事,难道一直在这里等?”老人根本不想等人来了再扯皮。

    凤宁很为难,那孩子拿着螃蟹灯不肯撒手,但她又答应过之前的男孩,这要是直接卖了,怎么跟那个男孩交代?

    老人看凤宁不松口,急了:“你真是死脑筋,给你钱你都不会赚。”说着直接掏出钱来,数了六块钱放在一个蝴蝶灯的翅膀上,然后拖着孙子赶紧离开。

    凤宁真是哭笑不得,现在她总算有点理解饥饿营销的优势了。

    他们刚走,先前那个男孩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我的灯呢?”

    凤宁满脸歉意地看着那个男孩:“对不起啊,我本来是要给你留着的。可刚才有个小孩非要螃蟹灯,他爷爷等不及下次做出来了,给了钱拿着灯就走了。”

    男孩满心失望:“你怎么能这样啊,说好了给我留着的。我就去了十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你都不给我留,真是气死我了!”

    凤宁说:“要不你看看别的灯?这鱼灯和蝴蝶灯也都是活动的。你要是实在想要一盏螃蟹灯,我回去再给你做一盏,下周日你来取货。想要什么样的图案,我给你画。”

    “不买了!”男孩气呼呼地转身离开。

    走了一段,他又停了下来,转身回来,对凤宁说:“算了,也是我自己的错,我没交押金,那东西就不是我的,你卖了也正常。我还是想要一盏螃蟹灯,真的可以想要什么图案就画什么图案?”

    凤宁点头:“真的。”

    男孩说:“我想让你画一幅边防将士驻守哨所的图。”

    凤宁说:“可以。是哪个边防?北边还是西边,或者是海边?”

    男孩说:“是海边,海军,西沙哨所。能画吗?”

    凤宁想了想:“我画大海和海岛上的哨所,可以吗?”

    男孩点头:“可以。要我给你押金吗?”

    凤宁摆手:“不用,下周日你来这里取。要是下雨的话,那就往后推,哪天不下雨,我就来卖灯笼。”

    “可我还没放寒假,我得上学,不一定能碰上你。”男孩说。

    “那到时候我给你送学校去,你在哪个学校?叫什么名字?几年级几班?”凤宁说。

    男孩说:“我给你写一下地址吧,你等一下啊。”

    他说着就朝旁边的新华书店去了,过了几分钟,男孩出来了,给了凤宁一张写了姓名和地址的纸。男孩叫盛世明,在南安一中初中部上初三。

    “我给你两块钱押金吧。你一定要给我做啊。”盛世明说。

    凤宁说:“不用,我相信你。做好了就给你送来。”

    “那好吧,我再相信你一回。做好了千万别再卖给别人了。”盛世明说。

    凤宁笑了:“不会的。实在是对不住,我当时真想给你留着来着,可那孩子拿着不撒手,他爷爷把钱扔下就走了,我也不好抢回来。”

    盛世明摆摆手:“算了,还是怪我自己没带够钱。记得给我送来啊。”

    “这次一定!”

    这么多灯笼,开张卖的居然是最贵的,早知道螃蟹灯这么好卖,就多做几个了。

    开张后,别的灯笼也逐渐开始好卖起来。主要是来逛街的人也多了,没了最抢眼的螃蟹灯,别的灯也就不显得太过简陋,卖出去了不少。

    凤宁也没卖高价,兔子灯卖五毛,老虎灯和蝴蝶灯卖一块,那盏鱼灯是五块钱卖的,跟螃蟹灯比起来,只有身体能动的鱼灯少了那么一点惊艳。

    一

    直卖到下午,还剩了几只兔子灯,凤宁推着车一路走一路叫卖,终于在快出市区的时候,把所有灯笼都卖了。

    凤宁开心地长吁一口气,初战告捷,终于可以安心回家了。

    回去路过镇上,凤宁本来想去买点肉犒赏一下家人,结果市场早就散场了,啥都没了,看来下次要早点才行。

    凤宁去供销社买了一斤江米条,花了八毛钱,分两份包了,小的给家里人吃,多的拿去给曾决明。借了人家的车,总要有点表示,虽然答应给他家做灯笼,但那还需要很久,一点表示都没有,会让人觉得她不识好歹。

    回到家,家人看到空空的架子,便知道灯笼都卖完了,两个男孩围上来,兴奋地问:“姐,都卖完啦?卖了多少钱?”

    凤宁说:“我先去还车,一会儿回来再说。”

    凤宁将车后座的架子取下来,将车给曾决明送去。正好赶上曾长胜从外面看诊回来,凤宁有些不好意思:“长胜伯,我来还你家的车。谢谢!”

    曾长胜将肩上的医药箱放下:“我听决明说了,放走廊上吧。灯笼卖得怎么样?”

    凤宁笑着说:“还不错,都卖完了。这是给辛夷的,谢谢你们,我先回去了。”她把那包江米条放在自行车后座上。

    “你这孩子,怎么还花钱买东西呢,挣两块钱多不容易,拿回去给你弟弟妹妹吃。”曾长胜想要把东西还回去。

    凤宁飞快地跑了:“不用,我家里还有。”

    刚跑出去没几步,就遇到了从外面采药回来的曾决明和曾辛夷兄妹,曾长胜有学问,儿女的名字全都是中药名,好听又别致。

    曾决明见到凤宁,忙问她卖得如何。凤宁说都卖了,曾决明很为她感到高兴:“你是不是还要去卖灯笼?需要车的时候来找我啊。”

    “谢谢,到时候再说。”凤宁道了谢,转身回去了。

    曾辛夷看着凤宁的背影,斜睨她哥:“哥,你干嘛对她这么好?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曾决明抬手在她额头上弹了一下:“小丫头片子,胡说八道什么呀。”

    曾辛夷揉揉自己的额头:“你没看上人家,上赶着借人车子?我不喜欢她家里的人。”

    “她得罪你了?”曾决明看向妹妹。

    曾辛夷说:“她没有,但是她奶奶是个讨厌的碎嘴子。夏天的时候,我跟凤松凤柏几个一起在池塘里摸螺,她奶奶看见我跟几个男孩一起玩,说我这么大了还不知检点。可把我给气死了!不就是一起摸个螺吗?怎么就不知检点了,真是太讨厌了!讨厌死了!”十来岁的小姑娘对这个是最为敏感的。

    “难怪好久没见你跟凤松和凤柏一起玩了。她奶奶是她奶奶,他们姐弟是他们姐弟,不相干,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曾决明说着打量了一下妹妹,“不过你也不小了,以后就别跟着男孩子一起下河下塘洗澡了。”

    曾辛夷生气地噘嘴:“所以你也觉得那老巫婆的话是对的?”

    曾决明轻拍一下她的后脑勺:“瞎说什么呢?我只是觉得你长大了,该学会保护自己了。”

    曾辛夷不满地“哼”了一声。

    凤宁回到家,两个男孩已经看到了她买的江米条,虽然馋得厉害,但还是没人去吃,直到凤宁说“吃吧,给你二姐留点”,他们才开心地吃起来。

    凤宁把今天卖的钱都拿出来清点了一下,共卖了29.3元,除去买颜料、纸张、毛笔等的成本,赚了十多块钱。当然,家里还有几十只灯笼没卖,但没有贵的,也值不了多少钱。

    这么一看,还真不怎么赚钱。可凤宁并不打算改行,要继续做下去。

    回来之后,她继续做灯笼,弟弟们也来帮忙。熟能生巧,扎灯笼骨架、糊纸,这些他们都已经做得不错。凤宁就把简单的灯笼交给了他们,自己主要负责上色,以及扎复杂的螃蟹灯。既然鱼灯不如螃蟹灯好卖,那就先不做鱼灯,多做几盏螃蟹灯。

    其实还有更为复杂的□□灯、虾灯、龙灯造型,凤宁现在没时间做,打算等忙完元旦再说。

    隔了一天,凤宁借梅香家的自行车又去了一趟市里卖灯笼,这次没有螃蟹灯和鱼灯,兔子灯、老虎灯和蝴蝶灯缺少了些吸引力,卖到最后还剩了几只兔子灯。

    这让凤宁意识到花灯还是要别出心裁才有卖点,哪怕是贵很多,还是有人愿意掏钱。她决定以后少做简单灯笼,多做造型复杂的灯笼。

    第11章

    送灯  元旦那天凤宁没上街卖灯笼,一是因为梅香家的自行车没空,二是兔子灯不太好卖,也卖不上价。她打算多做些螃蟹灯和虾灯,等过年的时候再去卖,况且还欠了盛世明和曾决明两盏螃蟹灯。

    凤宁不去卖灯笼,凤松凤柏两个人则主动请缨要帮忙卖灯笼。

    原来是村里买了灯笼的孩子把灯笼提到学校去炫耀,结果引起了同学的围观。凤松和凤柏的同学听说灯笼是他们姐姐做的,也纷纷表示想买。

    小哥俩觉得是个商机,便跟凤宁说了,想去隔壁村卖灯笼。

    凤宁倒是很意外,没想到这俩小子还挺有生意头脑,便说:“那你们去吧,小心点,不要跟人打架。”

    “我们不会的。”凤柏拍胸脯保证。

    凤宁用架子给他们挂上了十来个灯笼,有兔子的,有老虎的,还有蝴蝶的:“尽量注意点,别弄破了。”

    “我知道。”凤松小心地将架子扛在肩上,小哥俩兴冲冲地出了门。

    正在屋里写作业的凤来出来说:“姐,你让他俩去卖灯笼,能行吗?不会灯笼没卖出去,反把灯笼弄坏了吧?”

    凤宁说:“没事,就让他们锻炼一下,就算弄坏了,也就是几个灯笼,再做就是了。”

    凤来看着她:“姐,我觉得你有些变了。”

    凤宁笑着问:“哪儿变了?”

    “具体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比以前要厉害多了,好像什么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个词叫什么来着?自信又从容,对,就是这个。”凤来说。

    凤宁笑起来:“你真这么觉得?”

    凤来点头:“嗯。我觉得姐姐这样挺好的。”

    “我也觉得。去学习吧,争取好好考个好成绩。你打算考中专还是高中?”凤宁问。

    说到考学,凤来愁眉苦脸:“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中专太难了,怕考不上,我想读高中。可是考大学也不比考中专容易,万一考不上大学,高中不就白读了?”

    “说什么傻话?哪有书是白读的!你想考高中就考,姐会努力赚钱供你读书的。”凤宁说。

    凤来搂着凤宁的胳膊,歪着头在她肩上蹭了蹭:“姐,你太好了。我有种妈妈在的感觉,再也不用担心没有书读。”

    凤宁轻拍她的脑袋:“那还不去好好学习。”

    凤来捧着凤宁缠满了胶布的手:“姐,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临近中午,凤松和凤柏回来了,两人哭丧着脸,看起来有些狼狈,几盏坏了的灯笼挂在架子上,架子还断了一根。一问,原来被隔壁村的小混混讹上了,说去他们村卖灯笼要交保护费。

    凤松和凤柏哪里肯把辛苦赚来的钱给人,当然不同意,双方之间便起了争执,最后灯笼被弄破了,架子也坏了,凤松的外衣袖子还被撕破了。

    凤松用袖子抹眼泪:“对不起,大姐,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凤宁拉过两个人,仔细检查了一下,还好没受伤,温柔地安慰:“没关系,你们没受伤就好。架子坏了修一下,衣服破了我给你缝。咱们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见到这样的情况就知道规避风险了。明知道打不过,还不找机会跑?”

    凤柏挥舞着拳头:“那个死光头不就是仗着比我大,个子比我高,等我长大了,我揍得他妈都认不出他来。”

    凤来拧他的耳朵:“你还想打架呢?是不是嫌你的衣服还没撕破?”

    凤松不安地看着那个灯笼架子:“姐,灯笼架子也坏了,得让爸爸重新弄一下。”

    “嗯。这三盏灯笼都坏了,其余的呢?”凤宁问。

    凤松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零钱来:“其余的都卖了。一共带了十一个灯笼出去,卖了八个,快卖完的时候,那个光头来了,把剩下的三盏灯笼都弄坏了。我这里是两块五角钱,小柏那儿还有两块五。”

    凤宁

    微笑起来:“也还不错,差不多都卖出去了。比我想象的要好不少。”他们这儿离市里近,出去找出路的人多,经济条件相对好些,不然这年头农村人哪肯花这么多钱给孩子买玩具的。

    “可还是损失了一块五。”凤松低着头闷闷地说。

    凤柏说:“本来都能卖出去的,都怪那个死光头,真是个强盗!还有人想要买灯笼,我让他们来我家买。”

    “这就对了。”凤宁摸摸凤松的头顶,“好了,这事就过去了。你们两个卖灯笼有功劳,每人奖励两角钱。”

    凤宁把钱递给两个弟弟,凤柏高高兴兴地接了,凤松却不要:“我不要。我弄坏了灯笼,损失都没补上,哪能要钱。”

    “我是老板,损失当然是算我的。你们是帮我卖灯笼的,已经出了力,还受了委屈,怎么能够让你们来承担损失。”凤宁解释道,“以后你们长大了要是做了老板,也要懂得这点,不能苛待员工啊。”

    凤松听见她的话,抬眼看着她:“什么是员工?”

    凤宁说:“比如你是老板,给你做事的人就是你的员工。”

    凤松似懂非懂:“哦。”

    凤来说:“姐,雇佣他人做事的老板不就是资本家吗?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

    凤宁笑着说:“当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过现在咱们已经改革开放了,国家开始推行市场经济,政策放宽了,允许老百姓做生意,你看,我都能上街卖灯笼了,以前可是不允许的。”

    凤来点点头,内心依旧有很多疑惑,但她没有继续问下去。

    新年的第一个周日,是凤宁与盛世明约定送螃蟹灯的日子,然而居然下起雪来。凤宁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气,他们这里是很少下雪的,一下雪,孩子们都高兴疯了。

    而且这场雪还不小,大雪将竹子压弯了腰,有的不堪重负,被压断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孩子们都兴奋得哇哇乱叫:这才是真正的爆竹!

    凤宁就着火堆描灯笼花纹。这次她在螃蟹灯上绘的是大雪压竹,竹门犬吠,风雪归人,老房子前点着两盏红灯笼,贴着春联的除夕夜景,旁边小字题名“风雪团圆”。

    凤金宝难得清闲,坐在火堆旁给凤宁分篾片,薄薄的竹片在他手里跳着舞,分成了比纸厚不了多少的薄片。

    他偶尔也会停下来,看一看低头描灯笼的凤宁,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这么能干,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来,她遗传了妻子的心灵手巧。

    灯笼纸不是宣纸,吸色效果没那么好,画了很久才会干,凤宁画得有点费劲,效率自然就低了。可如果用宣纸,成本就更高了。

    凤宁画了一会儿,停下来活动了一下手腕,将手放在火上烤。

    凤金宝看了一眼,问:“是不是手冷?”

    凤宁朝他笑了笑:“有点,烤一下火就好了。”

    她的记忆中,跟父亲极少有这样温情的画面。她以前总埋怨父亲懦弱无能,后来年岁渐长,才体会到父亲的悲哀与无奈,他既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就连他努力扮演的好儿子也都算不上,作为一个人,他活得太失败了。

    作为父亲,从小到大,都没动手打过凤宁姐弟几个,他是温和的。但光温和是不够的,因为他的温和无法在母亲的淫威下保护自己的妻儿。

    马老太没来这屋烤火,她烧了火笼在自己屋里待着,她和凤宁相看两相厌,待在一起就要吵架。凤宁现在跟变了个人似的,牙尖嘴利,针锋相对,马老太吵不过,也打不过,只好眼不见为净。凤宁看她这么识趣,自然是乐得自在。

    凤金宝放下手里的活,起身出去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来,拿着一个军用水壶递给凤宁:“你拿着这个放腿上,装了热水,暖和。”

    凤宁摸了一下:“有点烫。”

    凤金宝又找了一件很旧的毛巾被出来:“用这个包着,就不那么烫了。”

    凤宁接过来,这毛巾被是她出生的时候买的,弟弟妹妹们都用过,已经非常旧了,居然还保存得这么完整,实在是很意外,凤宁用毛巾被将热水壶包着,揣进怀里,果然感觉暖和了不少:“谢谢爸。这毛巾被有点历史了,跟我一般大。”

    凤金宝看着那条毛巾被,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是你出生前,你妈在南安买的,质量很好。”

    凤宁沉默了片刻,才问:“爸,我妈走了,你后悔吗?”

    凤金宝突然停下了所有的动作,看着火堆里裹着白色灰烬的炭火,眼眶里慢慢蓄满了泪水,良久,他用手抹了一把脸:“后悔有什么用,你妈也不会回来了。”

    凤宁说:“我妈是不在了。但我们还在,我们姐弟四个就只有你可以依靠了。你不能什么都告诉我奶奶,也不能什么都听她的,你孝顺她没有错,但不能愚孝,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你才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赚的钱不能全给我奶奶,否则就太被动了,什么都得受制于人。”

    凤金宝看着凤宁,许久才叹了一口气:“好。”

    凤宁知道父亲要转变整个思维和行为是很难的事,但总得要有个开头不是吗?

    凤宁等到星期四雪全化了才去南安送灯笼,这次她没骑车,穿着胶鞋步行去的,足足走了三个小时。好在她不赶时间,天亮从家里出发,走到市里时都快中午了。

    凤宁用一根竹竿挂了两只螃蟹灯,一路走来,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到一中时,已经是第四堂课了。

    这年头学校的围墙形同虚设,凤宁很顺利进了学校,找到盛世明的教室外等他下课。她尽量离教室远一点,但还是被开小差的学生看见了,很快班级里很多同学都知道了。

    所以还没下课,盛世明就知道凤宁来了。一下课,他第一个冲出教室,狂奔到凤宁跟前:“我以为你要食言不来了!”

    第12章

    惊喜  凤宁冲他笑:“抱歉啊,本来星期天就该来的,那天不是下雪了么。接下来两天又化雪,路不好走,等到今天才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系统把我识别成了猫》,方便以后阅读系统把我识别成了猫第13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系统把我识别成了猫第130章并对系统把我识别成了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