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金宝心里有些五味杂陈:“不用担心,缺钱的话,我就去鱼塘拉网卖鱼。”
凤宁笑笑:“应该够的。”
凤金宝突然说:“你?奶奶手里有钱,起码有一千多块。要实在?不够,我就问她要去。”
凤宁笑:“你?要是能要来,那也?行。”
翌日,凤宁用自行车驮着自己的行李,从家里出发,去灯笼厂报到?上班。
第33章
报到 刚出村口,
凤宁便听见有人在后面叫自己的名字,停下来扭头一看,是曾决明,
他骑着车从后面追了上来。
凤宁等他过来:“决明,
你这是要去?哪儿?”
曾决明说:“我去?南安买药。你今天就要去南安上班了吗?”
凤宁有些意外:“是啊。你怎么知道?”
“你要去?市里上班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啊。恭喜你,
凤宁。”曾决明脸上带着笑?,
其实心里有些苦涩,没?想到凤宁这么快就成城里人了,倒不是嫉妒,只是觉得两人的差距变大了。
“谢谢啊!”凤宁笑?笑?,“那就一起?走?吧。”
曾决明看了一眼?她车后座上捆着的被褥,说:“你这是要住在厂里吗?”
“对啊。如果回来住的话?,
每天要在路上花费两三个?小时,时间太长了,太浪费了。”除了换洗衣裳,凤宁还带了被褥,刚开春,
天气依然寒冷,
被子褥子都?少不了。
“也是,
天天骑车来回奔波太辛苦了。厂里有宿舍对吧?”曾决明问。
“对,厂里会给我安排住处。以后我就周末的时候回来。”
曾决明说:“真羡慕你,这么快就有固定?工作了。”
凤宁笑?了笑?:“你好好学,将来比我还稳定?呢。”
曾决明叹气:“可能吧,
得学出来才行。”
凤宁突然想到了当初贺志华说要收自己?为徒,
跟着她学中医,其实曾决明才更?合适,
他有家学渊源,不是零基础。但凤宁也没?法?给他们牵线搭桥,自己?跟贺志华的关系还没?熟到那个?份上。
“你加油,一
定?可以的。”凤宁鼓励他。
一个?半小时后,两人到了南安,凤宁停下来跟曾决明说:“决明,你去?买药吧,我去?厂里了。”
曾决明说:“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吧,我还不知道工厂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都?这么说了,凤宁当然不好拒绝:“你要是不赶时间,那就一起?去?吧。我也还没?去?过?灯笼厂,不知道它长啥样。”
灯笼厂位于城东的曲江路,位置算比较偏了。
他们途经了曲江桥,桥下是一条四五米宽的蜿蜒小河,河边种了不少树,只是河水有点发蓝,看着就不太干净,河两岸与水中堆积着不少垃圾。从桥上经过?的时候,甚至都?闻到了一股隐隐的臭味,这个?季节甚至都?能闻到臭味,可以想象夏天的时候是怎样一番光景。
与其说是一条江,不如说它是臭水沟。
这大概是中国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城镇河道的写照,人们往河道中排泄污水,乱扔垃圾。
好在工厂并不在江边,不会每天都?看到这糟心的画面,实在是太影响心情了。
工厂门脸不大,旁边的牌子写着“南安灯笼厂”,只有一道朴素的铁栅栏门,门头上挂着一溜红灯笼,从外面看进去?,里面是一排平房。
凤宁刚靠近,就听见狗叫声了,很快一个?声音喝止了:“大黄,不要叫!”
凤宁走?到门卫室,拿出自己?的通知书递给门卫:“大爷,你好,我是来报到的。”
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他看了一眼?通知书,抬眼?端详了一下凤宁:“你就是我们厂今年新招的那个?新人?”
凤宁笑?着说:“是的,我叫凤宁。大爷怎么称呼?”
“我姓孙,叫我老孙就行。以后信件收发找我就行。”老孙和颜悦色地打开大门上的小门,让凤宁进去?。
“好的,谢谢!”凤宁瞥见他身后的门卫室里有一条大黄狗,刚才就是它在叫,此刻正对着凤宁摇尾巴,是条聪明的看门狗。
凤宁又说:“孙伯,这是我朋友,他送我来的,可以一起?进去?吗?”
老孙看了一眼?她身后的曾决明,一摆头:“进去?吧。”
凤宁推着车进了门,打量着自己?接下来要工作生活的地方。这是一个?四方院子,面积比凤宁预想的要大,正面与左右都?是平房。院子里种了两棵梧桐树,青色的树干笔挺,梧桐树叶都?落光了,还没?开始发新芽。
院子里最醒目的,就是两个?金童玉女造型的大型花灯,一男一女,互相作揖,憨态可掬。
所有房屋的走?廊下都?挂了一溜灯笼,不是门外那种常见的红灯笼,而是各色花灯,造型与颜色极为丰富,让人眼?花缭乱。
曾决明没?去?灯会看过?花灯,所以看到这么多花灯,有些看呆了:“这么多灯笼!”
凤宁和他一进来,便被人发现了,灯笼厂就那么些人,都?在布置灯展的时候见过?凤宁,看到她就认出来,热情地打招呼:“小凤师傅来了?”
凤宁笑?着跟对方打招呼:“你好,叫我小凤就好。请问厂长在哪里?”
她正问着,就听见吴昌德的声音:“凤宁,这边来。”
凤宁循声看过?去?,吴昌德在左边房子的门口朝她招手。凤宁推着车子过?去?:“厂长,我来报到了。”
吴昌德见她带了行李过?来,便主动过?来了:“我先领你去?宿舍把东西放下,再来办手续。”
凤宁的宿舍在进门右手边的房间,那几间房子原来都?是仓库,存放灯笼材料和灯笼的,吴昌德已经让人提前把最边上一间清空了,现在里面除了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就再也没?有别?的,连床都?没?有。
吴昌德解释说:“床还没?送来,我已经让采购去?买了,今天下午应该能到。你把东西先放在桌上吧。”
凤宁便将东西放在桌上,将自行车也推到屋里放起?来,因?为房子足够宽敞。
吴昌德解释:“我们厂里一直都?没?人住,你是第一个?。”
“孙伯也不在这里住?”凤宁好奇地问。
“对啊,老孙也回家住,他家就在厂斜对面。咱们是个?灯笼厂,材料、成品什?么的都?不值钱,连块铁都?没?有,没?什?么可偷的。”吴昌德说。
凤宁说:“没?遭过?小偷?”
“遭过?,有一回有个?小贼来偷东西。被大黄发现了,它拼命叫,把老孙给吵醒了,从家里赶过?来,发现那小偷偷了一摞纸,被大黄追得纸洒了一地。”吴昌德说起?这个?来还觉得好笑?。
凤宁心想,看来得和大黄搞好关系,以后这里就她和大黄两个?住户了。
吴昌德给凤宁办手续时,问:“你的户口证明带没?带来吧?”
凤宁说:“没?有。”
“我这边给你开个?证明,你下次回村里的时候去?开个?证明,把你的户口纸带过?来,厂里给你落户,不过?是集体户口。”吴昌德说。
凤宁下意识地说:“可不可以不迁户口?”
吴昌德惊讶地看着她:“不行,你材料不齐全,就没?法?给你录入档案。别?人巴不得想要转城镇户口,你怎么还不愿意迁户口?”
凤宁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行,我下次回去?的时候把证明开过?来。”这个?年代,人人都?还对城镇户口向往不已,等再过?些年,除了几个?大城市,普通城镇户口已经没?了优势,甚至有人想迁回农村都?不行。
吴昌德说:“我跟你说一下薪资待遇。你刚进厂,按理?应该是学徒待遇。但你肯定?不是学徒,所以我们几个?领导商量了一下,给你定?的一级工,主要你年纪在这里,也没?法?往上提,只能按照资历来排,以后一点一点往上提。一级工人的工资待遇每个?月是32元,你也知道,咱们厂效益一般,只有年底的时候会有奖金,别?的时候都?只有基本工资。厂里食堂中午开餐,一角钱一餐,早晚饭得自己?解决。”
凤宁听完有些无奈地摸了摸额头,32块钱一个?月,这工资也太低了吧!干一年也才300多块钱,自己?重生以来卖花灯挣的也不止这点钱。
这马上就九十年代了,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确实啥也干不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收入水平是能够想办法?改变的。
“好的,主任。”凤宁答应下来。
第一天报到,凤宁当然不用?上班。她准备打扫一下房间的卫生,曾决明也想留下来帮忙收拾,凤宁说:“不用?,我自己?来就好。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去?买药回去?吧。”
曾决明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帮你收拾好再走?吧。”
凤宁笑?起?来:“真的不用?。今天不用?上班,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不成?你赶紧去?吧,别?误了正事。”
曾决明只好走?了,不过?总是知道凤宁的工厂是什?么样了。
下午的时候,厂里帮忙买的木床才送到。居然是一张一米二宽的上下铺,可能厂长觉得既然有人住宿舍了,以后还会有人来住,多准备一张床总是没?错的。
凤宁把下铺铺好,又去?买了两块颜色稍深的的确良花布,缝了两个?窗帘,给前后窗安装起?窗帘,她一个?女孩子,还是需要保护隐私的。
她在这边忙的时候,同事们纷纷过?来和她打了招呼,大家显然早就知道她要来上班了,表面上对她的到来都?表示欢迎,毕竟这次灯展她功不可没?。这次灯展赚得不少,至少上半年大家不用?担心会发不出工资而拖欠。
但肯定?也会有人不高兴,因?为灯笼厂效益不好,好几年没?招工了,不少人家里还有人工作没?着落,都?没?能进来,反倒便宜了凤宁这个?外人。
整个?工厂连厂长和厨子,总共是24个?人,凤宁是第二十五个?人,员工大部分都?是女性。凤宁已经能认出所有员工,包括还在养伤未曾复工的戴师傅,虽然有一些只记得样子还叫不上名字。
凤宁忙完后,去?了解了一下工人们的工作情况。说是工厂,其实还是作坊模式,每个?人负责花灯的全部流程,包
括扎骨架、糊灯罩、上色等。
工人们会整套流程,都?能独立完成工作,这是个?优点。但也意味着灯笼的标准没?法?统一,因?为能力有高低,做出来的灯笼就会显得参差不齐,效率也不高。
当然,就工厂目前的状况,也不太需要效率,毕竟工厂灯笼销量有限,大家有的是时间慢慢磨。
吴昌德对凤宁说:“从明天开始,你就正式上班。”
凤宁问:“厂长,我具体做什?么?”
吴昌德说:“你当然去?做灯笼啊。你手艺那么好,多教大家做你那些个?会活动的花灯。那个?销量好,价格也高,等八月十五或者年底的时候,咱们的销售额肯定?能涨不少。”
凤宁却说:“厂长,我能不能去?做业务?”
吴昌德满脸惊讶:“你去?做业务?但我们业务人手已经足够了。”
凤宁问:“厂长,我们厂里的灯笼是不是只在南安销售?没?卖到过?别?的地方去??”
吴昌德说:“对啊。灯笼这东西不值钱,又占地方,运到外地去?卖,加上运费就太贵了,划不来。”
凤宁说:“灯笼不好运输,但人可以去?。我们去?外地找到需要灯笼的客户,然后派人过?去?就地制作。”
“就为几个?灯笼跑到外地去?做?那差旅费得多少?而且平时也没?地方需要灯笼吧,要是到了年底,咱们自己?也忙不过?来。所以没?有这个?必要,你还是安心做灯笼吧。”吴昌德说。
吴昌德所顾虑的问题的确存在,凤宁知道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吴昌德,看来只能慢慢来。
那就先解决灯笼的运输问题吧。做好的灯笼不便运输,那就想办法?把灯笼折叠起?来,到地之?后再拼接组装,这样就能解决运输难题了。
凤宁想的是尽快拓宽灯笼的销售渠道,而吴昌德则觉得凤宁这小姑娘挺有野心的,一来就想去?做业务,因?为业务是仅次于采购的肥差,业务有差旅补贴,比工人的死工资要强不少。
小姑娘想赚更?多钱没?有错,但还是脚踏实地点好,别?一来就想一步登天。再说她扎灯笼的手艺那么好,不扎灯笼去?做业务,那不是浪费人才嘛。
凤宁不知道自己?给吴昌德留下了这么个?印象,既然不能去?做业务,那就先解决花灯的样式问题。毕竟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经济才开始发展,国人普遍都?很穷,旅游经济还太薄弱,许多旅游景点都?还没?开发,现在出去?跑业务,她也不确定?是不是真能拉得到大单。
凤宁利用?下午的时间熟悉了一下工厂周边环境,曲江路不算繁华,主要都?是本地居民的住家,有一些像灯笼厂这样的小工厂,街上有几家小馆子。凤宁打算早晚饭暂时就在小馆子里解决了。
晚上凤宁就去?了一家胖子面馆吃面,这是一家私营面馆,面的种类不少。凤宁点了二两豌杂面,一角五一碗,味道很不错,比之?前去?过?的国营饭馆要强不少,老板服务也很好,看来私营店干倒国营店只是时间问题。
她大致算了一下账,节省一点,一日三餐共三毛五的生活费,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九块,自己?留五块钱零花,能给家里拿十八块。这离发家致富还差得远呢!
第34章
师父 吃完晚饭,
凤宁回到厂里,碰上老孙来给大黄喂饭,问她:“你晚上在外面吃的?”
“是啊,
在那边的胖子面馆吃的面条。”凤宁蹲下来看大黄吃饭,
抬手摸了摸它的脑袋,大黄很乖,
头也不抬地埋头干饭。
老孙说:“其实你可以跟厂长说,
可以用一下厂里的厨房,反正炉火一直没灭,你自己做饭吃,更干净卫生些。”
凤宁说:“过阵子再说。”
老孙又叮嘱她?:“你晚上睡觉把门给反锁上,这么大个厂子,一直都没住人?,
就?你一个人?住,要注意安全。有?事你就?喊一声,这附近都住了人?,你一喊就?有?人?来。”
“谢谢孙伯,我知?道了。”凤宁真?诚道谢,
老孙的担忧并不多余,
八十年代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人?性的阴暗面仿若逃出囚笼的野兽,肆意妄为宣泄着兽性,所以才?会有?公安部先后两次严打政策出台。
不过凤宁并不怎么害怕,因为还有?大黄陪着她?。
她?把大黄牵到自己宿舍门外的走廊上拴着,
在床边放了根趁手的木棒,
要是有?小?偷进来,大黄一叫,
她?就?醒了。
来工厂的第一天夜里,竟是凤宁重生以来最?清闲的一个晚上,不用扎花灯卖花灯。屋里灯光明亮,她?无事可干,竟觉得?有?些无聊。
这么早睡又有?点不习惯,她?便翻出从家里带来的绘图本,开?始设计起灯笼来。
灯笼厂生产的灯笼款式她?都看过了,种类不少,好看的也不少。但都有?无法收拢的缺点,无法收拢,灯笼就?卖不到外地去,所以她?现在要设计一款可以开?合的灯笼,造型也不用太复杂,因为要考虑到能快速批量生产。
凤宁先前做来卖的灯笼,基本是手提灯,供人?拿在手里把玩的。而灯笼厂生产的绝大部分灯笼都是挂灯,用来悬挂装饰的。
年前凤宁送给曾决明家和梅香家的那对红灯笼,就?是挂灯。挂灯的需求量大,比如?城市搞节庆活动装饰街道,一些古镇街道建筑的装饰点缀,一些寺院庙宇装饰,过年时人?们买灯笼装饰房子,都会用到。
凤宁之前跟吴昌德说出去跑销售,其实就?是想拉古镇的单,一个古镇如?果?采购灯笼装饰,至少需要成百上千的灯笼。
凤宁画了几款样式比较大气的,又在小?装饰上下了工夫,使它看起来大气又别致。最?重要的是,灯笼的骨架可以开?合,就?能够实现运送到外地去的目的。
她?把细节都处理好,这才?上床去睡。
第二天一大早,凤宁就?起来了。今天是她?第一条正式上班,可不能晚了。
等她?洗漱完毕,出门吃了早饭回来,厂里依旧没人?来。凤宁便去厨房换煤球烧开?水,把热水壶都灌满,这样方便大家有?水喝,平时这活儿都是老孙干的,今天凤宁替老孙做了。
等到凤宁把厂区大院打扫干净,差不多就?到上班时间了。八点上班,也就?只有?凤宁和老孙按时到了。
八点过后,同事们才?陆陆续续到来,最?迟的快九点才?到。
吴昌德也没有?准时上班,他?八点半后才?到。而负责采购的同事过来打个招呼,问了一下材料需求之后,人?就?走了。做业务的同事也差不多,说是出去跑市场了。
在凤宁看来,整个厂子都懒懒散散的。也可能是刚忙完灯展,没什么新?订单,不急着出货,所以大家才?这么放松。
工人?们的生产车间就?是一个空旷的大房子,摆放着十几张桌子,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放置自己所需的东西,整个车间显得?十分凌乱。到处都是篾条、纸、布,成品或半成品灯笼,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吴昌德安排凤宁去戴师傅的工位旁边,让她?自己收拾一块地方出来,让旁边的人?挪个空地出来给她?:“戴师傅还在住院,伤筋动骨一百天,老人?家恢复能力差,估计还得?个把月才?能来上班。这段时间,厂里如?果?有?要定制灯笼的订单,就?要由你负责来设计了。”
凤宁说:“我才?来,没什么经验,让秦师傅他?们来做吧。”
吴昌德说:“秦师傅没设计过灯笼。我看你那么复杂的花灯都会做,肯定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一般也不会提出太复杂的要求。你就?大胆做吧。”
凤宁只好应下来:“那好吧,我尽力一试。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吴昌德说:“现在也没什么订单。这个年一过,咱们的库存基本上已经清空了。现在就?做原来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