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开荒李星汉穆潭 本章:第171章

    刚刚发生冲突的时候,司马平就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原则派一个师弟去找巡逻队求援,而援兵恰好在那个山东佬打算突围的时候赶到,太凑巧了,真可谓及时雨。

    “还是晚了吗?”听了对方用官话发出的胜利宣言后,高云轩的一颗心顿时沉到了谷底,这时候他也听到了马蹄声,好像有一大队骑兵冲到了门口然后停住。本来还凶神恶煞和自己对峙的两江绿营官兵和那些店小二们,退cháo般地突然缩到了门口,一个个喜笑颜开,得意地望过来的时候,下巴都向房顶翘了上去。

    看到对面人的表情,同样听到马蹄声的吴月儿顿时心如死灰,就在片刻前她还想拼死一搏,想办法帮助邢师兄和那个川军头目突围,但现在敌人的骑兵都赶来了,就算冲出去大门又如何跑得掉?

    吴月儿探手入怀,摸向贴身藏着的一把小刀,同时蹲下去察看那个被扬州少侠用板凳拍倒的师兄,如果师兄的伤势太重就得给他一个痛快,免得他被俘后受折磨。

    “有多少清兵?”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句话非常奇怪,听上去好像是明军发出的疑问,但却没有用“鞑子”这个称呼。

    沉重的步伐声从门口传来,紧紧守住大门的两江绿营官兵向两侧分开,露出一个通道让刚才问话的人入内。

    来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全身上下闪烁着金属的寒光,昂首而入,那副神气就好像是一位将军——如果他不是这个年纪,他的气势确实会让人相信这是一员大将。

    除了气势以外,认真打量来人身上的铠甲,就能看出确实是一件上品,锃亮的护心镜能映出人影,紧密的山文甲把来人的胸腹要害都严密地包裹在其中,双臂上也是做工精良的护臂、护腕,腰际以下则是一条铁裙。唯一有些奇怪的是这个人戴的头盔,他的铁盔既不是满清的式样,也不是明军传统的宝塔式,乍一看颇像闯营以前的宽檐毡帽,只是上面散发的银白sè金属光泽提醒着这是一顶货真价实的钢盔。

    四个卫士紧随其后——更多的骑兵留在门外,仍然骑在马上。跟进来的卫士和为首者一样全身是铁甲,不同的是,四个卫士的头盔都是熟悉的尖顶盔而不是特殊造型,而且他们都握着寒光四shè的马刀,而不像他们护卫着的那个年轻人那样只是把马鞭随随便便地抓在手里。

    看了看五个人都披着的大红斗篷和脖子前赤sè的围巾,还有他们铁裙和马靴间的火焰sè军裤,吴月儿愣在原地都忘了掏刀子了:“鞑子的援兵是明军?”

    她的目光继续上移,四个卫士的头盔上也都顶着明军的红缨标识,只有为首者再次显得不同,他用一朵令人困惑的黑缨作为头盔的标识装饰。

    高云轩同样目瞪口呆地看着走进门的这个武将,心中生出了和吴月儿同样的疑惑,而且直觉告诉他,这是货真价实的川军。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谁,不过一看他身上的披挂就知道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他和他身后的四个护卫虽然一身的铁甲,动作却依旧灵敏矫健……

    “武将,和武将的亲卫。”如果不是来人年纪太轻,高云轩甚至可能把对方划归总兵级别的大帅,不过就算是武将和武将亲卫,也不是大侠能抵抗的,就好像全山东的大侠和亲传弟子凑到一起,也别想拼得过川陕总督的标营一样。

    身边的那个北京人长叹一声,其中充满了绝望,瞬间之后,这个北京人突然对高云轩耳语了一声:“擒贼先擒王,跟他拼了。”

    这句话顿时把高云轩从迷惑中拉了回来,对面的人肯定是清军,是假扮成明军的,因为对面是扬州绿营,所以这几个北京人是明军,所以他们要冲上去对付的肯定是清军,这个道理就好像是二加二等于四一样不容置疑……也对,清军的援兵怎么可能是明军呢?

    虽然对方给高云轩一种川军的感觉,但今天他明显地失常了,一天之内,高云轩就记得自己曾经把清军的探马看成明军,曾经怀疑扬州的地痞是明军细作,差点误以为两江绿营是川军,还一度深信身边的几个北京人是清军,所以他就算再次走眼把清军当成川军也属于今天的正常水平。

    “扬州这边真是混乱,清军扮明军,明军扮清军,他们之间从不发生误会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虽然心中有很多不解,不过高云轩没有时间多想,他感到身边的北京人已经做出了动作。

    “怎么?不愿意束手就擒么?”对面那个敌人将领发出一声冷笑,同时抬起手拦住他身后的卫士:“让我活动一下……”

    “喝!”高云轩和北京人同时发出一声大吼,各自舞动着一根棍子飞身扑上去。

    第15节相识(下)

    眼前的人影一晃,接着就听到北京人大叫一声,摔向一边。而这时高云轩也已经腾空而起,跃起的同时他胸腹用力,人已经像向后弓起来,就要把这聚集了全部力量的一棍向敌人劈头打下。

    “哈。”那个年轻甲士嗔目向扑过来的高云轩喷出一声怒吼,双眼也骤然瞪圆,虽然有无数次格斗经验,甚至还上过战场。但在那一瞬间,高云轩好像感觉对方眼中射出的厉色变成一种有形之物,和对方的吼声一起撞到自己脸上,而且来势凶猛好像力量大得要把人生生推开一般,魂魄被因为这一瞪而动摇了。

    甲士刚刚正手一挥马鞭把北京人砸了出去,在他瞪视高云轩的同时,马鞭已经反手闪电般的抽了回来,撞在高云轩的肋下。手中的木棍脱手飞了出去,人如同陀螺一般急速转了几个圈,然后一头摔向地面再也爬不起来,连呻吟声都微不可闻。

    “这是大将!”看到师兄扑地不起,邢至圣目瞪口呆地盯着对面的五个顶盔贯甲的武士,刚才他和高师兄得出类似的的判断,那就是对方是武将的亲卫,不过他还认为这个年轻的带头人可能是亲卫的指挥。不过现在邢至圣有了新的判断,因为他看到那些扬州绿营都换上了一副献媚的嘴脸,而且对方身上骤然生出那股杀气时,虽然距离很远,一瞬间邢至圣都有身体发软、四肢僵硬的感觉。

    “真不堪一击。”为首的铁甲人意兴萧然的说道,他身后四个卫士中的两个快步走向前方,他们没有去制服已经退到墙角、一脸骇然的邢至圣、吴月儿等人,而是把那个倒在将领脚前的北京人从地上揪了起来;位于他左面的铁卫把刀换了一下手,然后两个铁卫从两旁一人擒着他一条胳膊,把他夹到了武将面前。

    这时两江绿营的已经把这个人的腰牌从地上拾起来,恭恭敬敬地奉到武将眼前,被俘的这个北京人和他官衔相同,而且也都是一省的提督标营亲领,而且对方是马兵千总而他是步兵千总,论起来对方还比他稍高。

    “直隶提标马兵千总?”武将冷冷地问道,还讥讽了一句:“如此不济?”

    被俘的绿营军官三十五、六,正处壮年,他本来垂着头,闻言不禁抬起头,怒道:“没吃饱,手里没刀,有种让老子披甲再战。”

    “你不是对手,太差了。”武将哈哈一笑,全然没有把对方的挑战放在心上,接着他就伸手去指还在地上趴着的高云轩:“这又是什么杂碎?”

    “启禀周将军,他们是山东义军。”司马平见过这位武将,知道他是邓名麾下大将周开荒,他赶快凑到周开荒身后小声报告道。

    “他们是山东绿营!他们自己说的。”远处抱着伤腿的段庚辰也大声嚷嚷。

    “怎么可能是山东绿营?”周开荒嗤笑了一声,他一门就看到了远处全身戒备的吴月儿,因此本以为这是同情清军的本地江湖人士:“不过他们怎么和你们打起来了?”

    “他们认定我们是清兵,”司马平一心给周开荒留个好印象,急忙解释起来:“嗯,没错,我们就是清兵,但他们不知道我们身在清营身在汉,所以就认定了我们是坏蛋,这几个北京佬才是好人。”

    “而北京人向我招呼,这白痴就以为我也是坏人。”周开荒微微一笑,听到这里他已经完全明白:“既然是山东义军,那我就带走了。”邓名交代过,若是有山东义军出现,立刻带去见他。

    不过张俊乾他们还是有些糊涂,司马平就转过去和两江绿营的人仔细解释起来,至于在边上瞎嚷嚷的段庚辰,司马平知道一时片刻根本说不明白所以暂时不去搭理他。

    远处几个敌人到底在说什么,邢至圣根本听不清,就算距离近他也听不懂扬州话,吴月儿抱着受伤的师兄,这四个山东人退到了角落里准备做最后拼死抵抗。因为敌人没有立刻逼上来,他们就又一起向远处的高云轩望去:后者这时已经能一点点地把气吸进肺部了,刚才那一马鞭打得他半身麻木,好像连呼吸都做不到了。

    高云轩距离周开荒的距离并不远,刚才后者问出那声“直隶提标马兵千总”时,动弹不得的高云轩还以为周开荒实在讽刺对方的冒充太拙劣了,但联系后半句好像又另有所指。

    虽然江南话和四川话都没法懂,但周开荒和司马平那三言两语还是用的官话,尽管带上了四川和江南腔,但痛楚中的高云轩模模糊糊好像听见他们说自己的同盟就是真的清兵。

    “如果他们是清兵,那对面就是明军了?”高云轩虽然呼吸时火辣辣地疼,但仍竭力嚷了一声:“我们是山东义……”

    喊到这里,高云轩的声音就戛然而止,又变成了倒抽凉气声。

    这嗓子提醒了躲在墙角的邢至圣,他飞快地琢磨师兄的用意,突然恍然大悟,既然逃不掉,那自然只有威逼利诱一条路了。

    “我们是山东义军,”邢至圣在远处大喊道:“对面的赢爪牙听好了,我们是奉于七于爷之命给保国公送礼去的,保国公已经知道我们来了,要是你们敢动我们一根寒毛,保国公就把你们杀个精光!”

    周开荒已经向前迈步,打算去和对方打声招呼,不过邢至圣的凶恶威胁让他楞了一下:“送礼,送什么礼?”

    “是啊,送什么礼呢?”邢至圣也被问得愣住了,他身上就几两碎银子,仓促之间也没有地方去寻找适合保国公身份的礼物;不过邢至圣素有急智,更看到对方的动作一滞,意识到了敌人心中的犹豫,他不敢斟酌太久,忙冲着身边的吴月儿一指:“山东美女一名!”

    周开荒背后的一个卫士面露讶色,嘀咕道:“提督什么时候有这名声了?应该是送给穆中校的吧?”

    而另外一个卫士则认真地大量了下吴月儿,对方满脸黑黄,还有做出来的褶子:“这就是山东美女?”在第三次东征前,有很多人山东人拼命地说山东妹子的好话,而这个卫士也是一个心怀憧憬之人,但现在则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那不美的得是什么样子?”

    ……

    “你们是明军。”邢至圣蛮有把握地对张俊乾说道,误会总算解开了:“那你们为什么打我们?”

    “我么不是明军。”张俊乾冷冷地说道,他是江南督标步兵千总,不过这个身份没有必要告诉一个侠客。

    “那你们是明军。”邢至圣指着司马平说道。

    “我们不是明军!”不等司马平回答,不远处抱着腿坐着的段庚辰就抢先答道,他愤怒的目光依旧在吴月儿身上盘旋,在他看来这种悍妇活着就是浪费粮食,唯一的用处就是剁了包馒头:“明明是你们先打我们的。”

    “但你们也不是清军,对吧?”邢至圣感到自己有有些糊涂了。

    “我们就是清兵。”司马平叹了口气,他又发现一个和段师弟智谋相当的人物了,顿时全身被一种熟悉的感觉所笼罩,那是一种“千言万语、不知该从何说起”的绝望感。

    “那他们是明军?”邢至圣脸上又都是迷惑了,他最后指了一把周开荒:“那他们为什么不打你们?你们不是清兵么?”

    司马平沉默不语,他突然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师弟,他没有帮对方理解这个宇宙的义务,而段庚辰仍在愤怒地反驳:“谁规定明军就一定要打清兵了?你家的规矩吗?”

    这声反驳让司马平又轻叹了一声,但邢至圣脸上的迷惑却散去了一些,好像段庚辰的逻辑正是他能理解的哪一种:“在山东就是这样。”

    “可这是江南,不能按山东的规矩来!”段庚辰的咆哮声越来越高,兄弟正在帮他小腿打夹板:“江南的规矩就是见了北佬就打!”

    “哦。”完美的解释,邢至圣关于刚才那些怪事的疑问都迎刃而解,再也没有任何迷惑。

    ……

    留在店里的除了斗殴的两群人外,还有刚才那个读书郎,刚才打成一锅粥的时候,他曾为之说情的几个人夺路而逃,而把他们带着的小孩扔在身后。结果为了保护这个小孩,读书人也留下来了。

    “虎毒不食子,他们怎么舍得把孩子扔了?”事情平息,读书人还在愤愤不平。

    此时司马平跑到高云轩身边嘘寒问暖,听到这声后无奈地看着这个年轻读书人:“这不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想带走卖掉的,所以我们刚才才要他们留下抵债。我们是打开门做生意的正经侠客,不是丧尽天良拆散人家骨肉的土寇。”

    这个年轻读书人是安庆人,刚刚离开家打算沿着运河旅游,一番游历后,读书人就会对这个社会有基本的认识,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这也是他们在进入污浊不堪的官场摸爬滚打前,非常有必要的一段历练。

    “你们想救这个孩子回家?你们知道他家在哪里?”

    “我们不知道……”司马平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对面的这位不是有勇无谋,而是还没有经过游历,不然就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而是立刻明白他们勒索小孩也是为了卖掉挣钱。

    不过这样一个才出门游历的年轻书生,司马平和远处旁听的张俊乾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杀机。在经过官场的锻炼后,士人就会成长为东林、阉党的栋梁,执掌这个国家,到时候就轮到军官和侠客听不懂士人在讲什么了,什么该说,什么该带进棺材里根本不用丘八和侠客来提醒。不过但眼前这位年轻士人,除了良心一无所有,应该也不懂什么是保密,可是需要他守口如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这是个读书郎,”高云轩在背后轻叹了一声:“是读书人啊。”

    “高大侠说的是,”司马平回过头,轻声赞同了一声:“要不我让他发个毒誓吧。”

    高云轩沉默了两秒,他听出司马平的言不由衷,不过并没有进一步为士人求情,而是摇摇头:“他知道的太多了。”

    “所以去四川好了。”一个周开荒的卫士突然插嘴道,他盯着那个安庆人说道:“四川需要教书先生。”

    司马平和张俊乾一起盯着这个明军卫士:“不会让他跑了吧?”

    “放心,我会和兄弟们交代清楚的,他敢跑就打断他两条腿,让他躺在床上过夔门,”川军士兵盯着那个读书人:“他留下来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命不该绝。”

    ……

    五个山东人、一个安庆人跟着周开荒走出店外,立刻就被道路上明晃晃的寒光晃花了眼,看到周开荒走出来后,上百名明军甲士一起转身向他行注目礼。周开荒回了一个礼,今天邓名开会讨论什么谈判底线问题,周开荒对此兴趣不大就出来巡查各营,正好撞上了这件事。

    这是明军的常备骑兵连,他们身上的装束都是统一的,头盔也都一般无二,而周开荒有权打造一副符合他心意的特殊头盔,这也是高级军官的特权之一。这些常备骑兵和三堵墙一样接受了墙式冲锋的训练,他们的坐骑大都也是四川骡马行提供的年轻战马,身上的装备更是花费了成都的重金。

    随着周开荒一个挥手动作,上百名明军骑兵都翻身上马,常备骑兵一个接着一个,跟在周开荒背后行军。没有人或马发出声音,只有密密麻麻的的马蹄声,和上百甲兵身体颠簸时发出的甲片铿锵之声。

    哗、哗、哗。

    一向自问胆大的高云轩等人,听着这有节奏的金属碰撞声,再看看甲骑一张张毫无表情的面孔,不知不觉的竟然也都忘记了交谈,一路默默无言地跟着来到了明军大营。当天,这几个于七的使者就见到了保国公本人。

    第16节攀谈(上)

    听说就要见到闻名遐迩的保国公了,几个山东人都紧张得很,两个负伤的人也不愿去休息而是决心先带伤拜见邓名一面。只有吴月儿的身份非常尴尬,作为一个女流,师兄们虽然很照顾她,但女子入军营多半会讨人厌。

    不过吴月儿也想看看保国公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她决心冒着被斥责的危险去试探一下,反正不试探肯定进不去:“周将军你们怕晦气吗?”

    “嘘!”不等周开荒回答,高云轩就急忙伸出手指示意吴月儿噤声,要不是特别尊敬她父亲,估计高少侠就要先开口责备师妹了。

    “你是想进军营看看?”周开荒扫了吴月儿一眼,她那一脸的期待连厚厚的黑黄还有粉褶子都掩盖不住了:“可以,但是得先洗脸,不然会影响我军将士对山东姑娘的印象。”

    见众人愕然,周开荒也没多做解释,毕竟大批士兵惦着去山东买媳妇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丰功伟绩:“我们军营从来不忌讳进来女人,上次从浙江回来都进了十几万了。”

    行军时是有女营,但在安全地带允许夫妻团聚的时候,川军从来不会为了忌讳问题而多修一片营地让男性士兵搬出军营,而是利用现成的营地。起因当然是邓名,他觉得这属于封建迷信,为了封建迷信浪费体力不值得,川军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没人纠正得了他最后也就形成传统了,即使邓名不在领兵的军官也懒得多此一举。

    既然周开荒这么说,吴月儿就满心欢喜的跟着进入了中军的辕门。回到军营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上午来开会的友军将领都已经立刻,而赵天霸和任堂也去别的营地值班。见到周开荒回营后,卫兵就告诉他马上要开饭了,邓名、穆谭和几个少校都在棋牌帐等饭熟。

    “跟着一起来吧。”周开荒招呼五个山东人跟紧他。

    很快就来到了邓名的中军帐前,周开荒先走了进去,很快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嬉笑声,好像还有个人在嚷嚷:“饭不够吃了。”

    接着又是一声:“多做点便是,小声点,别让客人听见。”

    在帐外,高云轩对吴月儿说道:“满意了吧?你先去休息吧,晚上我们回去一定仔仔细细地给你讲。”

    这时周开荒走了出来,对几个山东人点点头:“保国公请你们吃饭,不过还请把身上的武器都卸下吧。”

    等山东人把藏着的家伙都掏出来后,卫兵还过来认真的搜了一遍,最后只剩下吴月儿一人。

    “来吧。”吴姑娘举起了双手,示意卫兵尽管来搜,她宁可被搜一遍也要争取进帐的机会。

    “小姑娘不懂事。”邢至圣和高云轩都比周开荒要大一些,但他们在对方面前却总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不妨事。”周开荒盯着刚刚洗好脸的吴月儿看了几秒,点了点头:“不用搜了,进来吧。”

    说完周开荒就返身先进去了,高云轩有些生气地责备道:“为何这么不懂事?”

    “周将军让我进去了。”吴月儿毫无听话离开的意思,知道不能让保国公久等,最后高云轩狠狠地瞪了吴月儿一眼,无可奈何地率先走进去了。

    屋内是一张很长的椭圆长桌子,竖着冲着帐门口,左侧坐满了人,而右侧位置都空着。

    山东人进门后,桌子边上的人刷地一下子都侧头向他们看过来,而周开荒已经走到了最里面的位置,一边拉椅子坐下,一边给其他人介绍着进来的人的姓名。

    本来高云轩以为保国公肯定会坐在正中间的位置,所以进门后他就打算叩拜行礼,但正前方空荡荡的,让他顿时不知所措。

    “我就是邓名。”排在靠近帐篷门第二个的人说道,紧接着飞快地连续吐出两个命令:“免礼,请坐!”

    同时邓名伸出指着对面的位置,让山东人自行坐下好了。

    “被让我仰头看着你们,脖子很累。”对方支支吾吾地不肯就坐,邓名再次指了一下桌对面的那些空椅子。

    高云轩琢磨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右侧最靠外的那把椅子上,邢至圣琢磨了一下,没敢面对着邓名坐,而是空出了右边第二把,坐到了第三把上面。

    “邢少侠对吧?”对面的人友好的打了个招呼:“我名叫穆谭,川军中校。”

    “穆校尉。”邢至圣急忙搭腔,他不知道中校准确相当于什么官,不过他估计大概类似于千总。

    另外两个人走到邢至圣的后面,挨着坐下,而吴月儿老老实实地躲在最远的地方,小心地观察着保国公的模样。

    “第一次见到这么有绅士风度的人。”邓名突然笑起来,望着畏缩在帐篷边上的吴月儿说道:“这位女侠,你师兄给你留了个位置呢。”

    在邓名的再三催促下,吴月儿终于走过来,坐在了高云轩和邢至圣之间。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攀谈,说是攀谈,其实就是一种多对多的盘问,问话的不止邓名一个人,他周围的人也都参与其中,只有周开荒闷头喝水,在店里他已经盘问了半天了。

    在回答不断抛过来的问题时,高云轩也在打量着邓名和对面的明军,这些人都和周开荒年纪差不多,同样都是铁甲在身。所有在场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和周开荒类似的、掩饰不住的杀伐之气,即使是努力表现和善的邓名,有时眼中精光一闪,也会让高云轩的心脏骤然揪紧一下。

    普通人或许感觉不出来,但对高云轩、邢至圣这两个江湖经验还算丰富的人来说,对面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他们根本惹不起的人物。放在以前,如果在赌场里发现一个这样的人,他们两个肯定会暗地里交代伙计们要客客气气的,千万不要对他出千,如果对方输得太多还会送点筹码过去。

    有几次高云轩回答稍有迟疑停顿,或是表达不清,邓名隐藏得还好,但邓名左右的人笑容就会一下子变得僵硬,眼中立刻露出冰冷的怀疑和警惕,那时高云轩就会感到后脊发凉——这是一种类似草原狼嗅到了狮子的味道后的本能反应。

    随着问答的持续,对面那几个人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收敛,显然相信了他们的身份和叙述,扑面而来的压力消退后,邢至圣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汗,脖颈处也凉嗖嗖的:“刚才穆校尉问的这事,周将军也问起过——”

    这次穆谭没有仔细地听,而是插嘴反问道:“为何你管我叫校尉,而叫周将军。”

    “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我比你厉害。”刚才一直没有吱声的周开荒开口道,他显然是察觉到盘问已经结束了,真正的攀谈开始了。

    坐在邓名右手位置的是吴越望,他让士兵上饭,还热情地招呼对面的山东侠客:“边吃边聊,山东的战局我们也很关切。”

    见大家要吃饭了,吴月儿就识趣地站起来,向在座的行礼告辞。

    “吴女侠不吃饭的吗?”邓名问道,其实他这是明知故问,刚到这个时代他还不知道,后来很快就发现明朝的男女不同席,男人吃饭的时候妇女都在边上看着,只有在壮劳力吃饱喝足后全部离席,女人们才会上来吃剩下的残羹。

    “吃完再走,”邓名很认真地说道:“我们四川的习惯就是男女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女的也得养家挣钱。”

    邓名的部下闻言都在腹谤:这哪里是四川的规矩,明明就是你定的,为了收税逼女人出门干活,士兵买媳妇的钱因为是找你借的,所以不给你教满几年的书你还要罚钱。

    “我坚持。”见吴月儿还在犹豫,邓名加重了语气说道。

    饭菜送来的时候,邓名还笑着对吴月儿说道:“我这个位置是有讲究的,上菜先从我面前过,坐在后面的万一菜少就轮不到吃了,周中校来得最晚只好坐到最里面去了;而刮进帐篷的冷风嘛。”邓名拍拍身旁吴越望的肩膀:“还有个人挡着,平时这种座位我未必能抢到,吴女侠的位置和我一样的好,可要多吃点别糟蹋了好座位。”

    没有说几句话,山东人就提到了李国英的陕西兵,显然川陕总督的标营给山东好汉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

    “李国英的标营,恐怕比一般的八旗还要厉害,”听山东人哀叹连一个总督的标营都应付得这么吃力,不知道该怎么和八旗兵打后,穆谭立刻宽慰道:“反正就我的感觉,打李国英的标营可比打满、汉八旗费劲多了,或许北京的八旗兵更厉害一些吧,那应该和李国英的标营水平也差不多。”

    “国公和李贼的标营打过吗?”邢至圣好奇地问道,同时也充满期望,盼着川军能给他带来一些希望和勇气。

    几乎所有的人都向邓名看去:“只有国公和李国英的标营硬碰硬过。”

    虽然战斗过程已经进入了川军的军训教课书,其他人也都能叙述一遍,不过有邓名这个亲历者在,别人也不好意思抢他的风头。

    “嗯,是。”邓名一边咀嚼着食物,一边轻描淡写地说道,他曾带着二百多骑兵在一个时辰里先后与两批川陕总督的标营甲骑交战,总计五、六百人。

    邢至圣申请肃穆,手心里又一次微微出汗,对方遇上的人数是胶东大侠等人遇到的好几倍,在山东川陕总督的标营一般都是百人一队展开行动的,还没有遇到需要他们以更大建制出阵的对手。既然邓名还好端端的坐在对面,那应该是赢了,不过邢至圣还是不由得感到紧张。

    “两阵斩杀三百余,俘虏百多,斩下了李国英的前任标营指挥的首级,我本人大概斩了四级吧。”邓名用很平常的口气说道:“至于北京的禁旅八旗,我感觉士气比李国英的标营要好一些,不过战斗技巧差不多。”

    第16节攀谈(下)

    从顺治下令建立绿营开始,清军的主体就开始变成了绿营,明军最主要的敌手也变成了绿营,不过很多绿营自己对此还没有意识,邓名也是在两次东征后才意识到这一点。在川军军事训练中,绿营的编制和战斗力强弱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书院的教授、讲习也向同秀才普及这些军事知识。

    相比川军,山东义军的准备就非常不足,大部分义军对全国的军事情况毫无了解,很多人对济南府的力量都缺乏了解,只是知道自己身边一亩三分地的情况。邓名面前的几个山东好汉,在义军中就算见多识广的了,也搞不清楚山东以外的外省强军都有哪些,对清廷中央部队的了解基本就是“八旗兵”三个字。

    邓名就在饭桌上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绿营的兵员全部是招募来的,首先招募成丁,从中选拔为守营兵,再从中选拔精干为步战兵,更精锐的是马战兵。这些马、步战兵和守营兵丁组成了绿营部队的主力,营兵交给将领驻扎各地镇压汉人反抗。而在这些营兵之上,则是四种标兵,总督指挥的督标、巡抚的抚标、提督的提标和总兵的镇标。其中总督的标兵最有战斗力,也是各大总督倾力打造的直属武力,而巡抚的抚标理论上是一省最精锐的绿营兵,但这个编制和提督的提标相近,由于巡抚时文官而提督是武官,所以巡抚的标营实际上较差,战斗力远在提标之下,而个镇总兵的亲兵营,就是镇标。比如王明德的亲兵营就属于镇标,而胡文科的手下就是普通的营兵。

    “满清十督标,十四提标大都很有战斗力,除了漕运总督和漕标和河道总督的河标是凑数的,”对川军来说漕运总督的标营就是徒有其名,根本称不上精锐,听说黄河总督的标营的主要工作也是设卡,装备还比不上漕标后,川军也把河标划入了鱼腩部队,邓名对二者根本看不上:“剩下的就是十二抚标,六十六镇标,一千二百营兵,满额是六十万绿营披甲兵,不过实际上谁知道呢,至少李国英、蒋国柱的督标肯定是很多年都没满额过了。”

    尽管理论上标兵会比营兵更有战斗力,但实际上未必,富庶的江南的营兵装备和军饷都有保证,而北方的标兵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待遇。除了装备差异外,还有兵源问题,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就是秦军,而清廷最有战斗的部队就是甘陕绿营。

    “西北二百多营兵,十二万甘、陕、宁绿营,是清廷的支柱。”对于山东人感到很苦恼的川陕总督标营,邓名给了很高的评价,虽说抬高手下败将就是抬高自己,不过邓名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真心实意地重视西北军:“不过永历十二年吴三桂进攻云贵的时候带走了不少精锐,洪承畴也抽调了大批西北精兵,五年来我趁着甘陕绿营元气还没有恢复又连续攻打他们,所以甘陕绿营的战斗力始终不能恢复到永历十二年之间。”

    在甘陕绿营中,实力也不是完全遵循标营强于营兵这个规律的,比如陕西提督张勇的亲兵战斗力高于大部分营兵,但未必就比他手下的王进宝的营兵高多少。因为后者南征北战经验丰富,本人很会练兵还有一批同样有经验的军官(邓名没有彻底消灭干净),加上王进宝和上司关系不错,能要来足够的经费,所以虽然是营兵但并不比镇标的战斗力差。

    而副将赵良栋的亲兵战斗力更为可观,提督张勇并不是旗人,但赵良栋是以旗人的身份来带绿营兵,装备、军饷都能得到保证,而且就算实力强劲,北京也很放心,知道这一支绿营劲旅是掌握在干儿子手里。

    邓名听说赵良栋和王进宝在河西又编练了不少绿营,不过河西绿营受到卫拉特蒙古的牵制,大批的兵丁要用来防守边界线上的堡垒,即使有足够的粮秣供应,也无法长期离开驻地进入四川作战,就像上次重庆之战时赵良栋、王进宝本计划春、夏出发,秋季参与作战,而秋后蒙古人的马壮后他们就需要赶回驻地。

    自从邓名说了他的战绩后,接下来的时间里山东人就变成了更彻底的听众,吃完饭后邓名让他们回去休息的时候,几个人脸上还都是敬仰和钦佩之色。

    “张尚书不同意议和。”山东人走后,邓名就对周开荒说道。

    “不奇怪,”周开荒飞快地答道:“不过难道其他人就同意吗?”

    “也都不同意。”邓名摇摇头,张煌言是反对得最激烈的一个,而巩焴也不赞同,夔东众将虽然有人觉得邓名谈判从来没有吃亏过,但也都认为和地方谈判和公开与清廷谈判是两回事,说出去太难听。

    “我说可以给这个和议设置时间,比如三年,也就是说三年后和议自动到期,”在邓名看来,三年后与清廷交战无疑比现在更有利,而且他还想提出一些让地方督抚和清廷中央更加离心离德的条款——有些条款不必对方同意,只要提出来就有离间的效果:“就算想提前开战,借口总是能找到的。”

    “但议和就是议和。”周开荒说道。

    “嗯,不错。”不过邓名的麻烦也是明摆着的,康亲王因为情报被截断而变得越来越小心,当然其中也有遏必隆和李国英的很大作用,总之就是清军步步为营,一点儿也不肯冒进。而且河南、山东和直隶的绿营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前线开过来,清廷正在往这场豪赌中压上越来越多的筹码。

    但清廷可以不断地添加筹码,邓名却不能无限地跟注,而且若是比赌本,邓名无论如何也赢不了北京。现在主动权正从邓名手中渐渐转移到康亲王手中,只要北京咬牙供应物资,不催促康亲王速战速决,那邓名也就只有和地面耗下去,被钉在江南这里——虽然北京也可能耗不起,但未知因素太多,说不定河西的赵良栋和王进宝又会蠢蠢欲动,而且北京现在还有藩王的部队和归顺的蒙古可以调动,家底还是要比邓名厚实得太多。

    “这几个山东人来的很是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打破这个僵局。”邓名一直很关注山东有没有来人,而在场的几个人也都知道邓名的打算,那就是派出一支奇兵渡海去偷袭山东。船只是现成的,邓名已经和张煌言说过,让投奔的闽军驾船前往舟山,张煌言和邓名手中都有不少山东渔民,因此洋流和风向也不是一无所知。

    不过在研究登陆作战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本地的向导,明军对山东绿营的兵力部署毫无了解,不知道地方守备和粮食存储情况,也不知道道路、地貌,就算能登陆上去也是两眼一抹黑。


如果您喜欢,请把《伐清》,方便以后阅读伐清第17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伐清第171章并对伐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