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这话算是直接捏住了他们的脖子,有几个知青顿时就熄了火。
但也有知青不想放弃,反而被大队长这话激怒。
“你去知青办告啊,你以为这样的事还少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咱们大队里就有这样的事儿。
你真的敢让我把这事儿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吗?”
“对,杨小花是怎么走的,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
甘蔗地好滚吗?真以为甘蔗高了,就可以把所有的事都隐藏了!?
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要么就让我们回去探亲,要么就大家谁都别想好过!”
这话一出,知道这事儿的村里人,和不知道这事儿的村里人,脸上顿时全都色变。
有人觉得心虚,有人觉得冤枉。
大队长的脸色更是难看的,不能再难看。
他没想到自己千叮咛万嘱咐,大队里居然还是出了这种事,还让人抓到了把柄。
等他把人抓出来,绝对不让这家伙好看!
无论出于哪种心思,两方人现在的情绪都十分激动。
原本只是吵架的骂战,在知青喊出的这几句话后瞬间升级。
两方隔着大队长的人,就像远古社会部落冲突一样,瞬间扑在了一块,开始厮打起来。
陆定远把想要上前看热闹的夏黎护在身后,拦着她,不让她跑到战圈中央。
哪怕孩子再结实,情绪再稳定,谁能保证真的就不出一个万一?
还是安全为主的好。
他给白塘使了一个眼色。
白塘会意,带着另外两名警卫员,直接冲进了战圈。
学过功夫的人和没学过功夫的人,在这一刻的“战场”中形成了很好的对比。
白塘冲进战圈后,拎那些挑事的人,就跟拎家里的鸡一样容易。
没一会儿功夫,那几个挑事的知青,以及大队里比较激进的几个社员,就全被他们单手反剪,死死的压在地上,摞成了摞。
其中一个知青见到白塘他们穿的这身绿军装,脸色难看,立刻嚷嚷了起来。
“怎么?你们大队这么欺负人,居然还找部队来欺压老百姓!?
我们是知识分子,你们打压知识分子,我要去找公社去告你们的状!”
青年心里很清楚,今天事情都已经闹到这个地步了,如果要不闹出一个结果,那吃亏的只有他们。
无论如何,今天他们必须拿到探亲的假条,其他的,一切都等回到家里再说。
到那时候就算家里那边没能安排工作,他们窝在家里不出门,也能继续待在城里。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明明只有30岁的年纪,却已经活成了50岁的模样。
每当阴雨天,直一直腰,伸一伸腿,都觉得关节生疼。
夏黎原本乖乖的站在陆定远身后,远远的看着那边的热闹。
可等着青年喊出那一席故意攀咬,想要闹事的话,瞬间把她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结果她越看,越觉得这个人有几分眼熟。
这不是她最开始来南岛第一大队时,总是喜欢充大瓣蒜,想要当知青院的头头,把所有人压一头,还没少找她麻烦的李立群吗?
夏黎顿时就乐了。
多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不是巧了么!?
第2286章
夏黎:老娘靠本事吃饭,谁都拿我没办法
夏黎压下陆定远拦着她的手,语气十分平淡的安抚道:“放心,我不会有事儿,咱们这么多人在这呢。
而且就凭这几个小杂碎,就算来一个师,我不想他们伤害到我,他们也办不到。”
说着,就这么迈着大步走到李立群身旁,单膝蹲下,嘴角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伸出一只手拍了拍半张脸被压在地上的李立群的脸。
声音里带着几分抑扬顿挫的阴阳怪气,“呦~这不是我们知青院钉子户的李大哥吗?
果然李大哥这觉悟就是比别人高,下乡比别人都早,结果走的比别人都晚。
现在连大队里的风气都管上了,这是想要一直在乡下支援建设国家呢?”
她语气有点轻浮,嘴也有点损,在场的人却没一个人觉得她是在调戏李立群。
不认识夏黎的知青,还有些纳闷眼前这个猖狂的女人是谁。
可认识夏黎的那些老知青,在见到夏黎的那一刻,全都乖乖的闭上了嘴,脸上好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低着脑袋,恨不得自己不存在。
别人最多只是跟他们吵嘴,这家伙是真的会上手,第1天来他们大队,就差点把女知青给摁在水里弄死。
后来招惹她的知青,也莫名其妙的被送去了劳改。
他们要是敢跟她叫嚣,她是真的会打他们。
这天杀的玩意儿不是已经进部队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夏黎是来找大队长的,自然不想跟这些人唧唧歪歪,只想赶紧把大队长捞走,好办自己的事。
她笑嘻嘻的,视线在在场的知青脸上扫了一圈。
“你们回不去,是因为大队长不放你们回去吗?
难道不是你们家里人不管你们吗?”
这话着实有些扎心,当即就有已经了解到夏黎原本是他们知青点的知青的新知青,不满地瞪着夏黎,气愤的道:“什么叫做家里人不管我们?那是因为现在城里的工作紧张,就算想要买工作都买不到,我们才只能先在村子里等一段时间。
再说了,我们这次回去是想请假,并不是直接办回程。
你自己也当过知青,难道不知道至今也有探亲假吗?”
夏黎轻笑了一声,“人家说怕你们回去当氓流,现在所有的大队都不给开证明了,你们是一句都听不进去啊。
就算现在给你们开了,你们家里有工作吗?有人接收吗?让你们回去就能找到工作吗?还是想回去窝在家里,让家里人养着,有人检查就躲出去,顺便当个氓流再说?
你们自己没能耐,就别在这儿为难大队长了,柿子找软的捏是不是?”
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搞回城,弄得人心惶惶,这要是换做她刚来的那几年,这些人哪敢跟大队这边的人叫嚣?
她在南岛第一大队的时候,没少跟大队长接触。
这大队长虽然有点喜欢权衡利弊、和稀泥、息事宁人,但人还是不错的,对她也还行。
至少当年她拿坑福成的钱,想要贿赂大队长的时候,大队长让他把钱好好收起来,没要。
这帮人现在纯粹就是见别人都回城了,自己也想回城,拿政策没办法,拿知青办那边的人也没办法,就只能跟大队长叫嚣,想先把回去的证件拿到,至于之后大队长会不会受牵连,他们是完全不会管的。
刚才那名反驳夏黎的新知青,听到夏黎这话越说越难听,就差指着他们鼻子骂,他们违法乱纪,想回去当氓流了,心里顿时一股怒气涌上心头。
他冷嗤了一声,眼里带着厌恶看向夏黎,“你少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你现在还在大队,你会不想回城!?
别因为不涉及到自己,就把好人都做尽了,你这自私自利的做法真让人恶心!”
陆定远和几个警卫员听到他这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可还不等他们说话,夏黎就抬手摆了摆,视线有些好笑的看向那名叫嚣的青年。
“我就算在大队,也不会做这种逼迫大队长犯错误,就为了利己,完全不顾之后大队长和村干部下场的缺德事儿。
而且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我之所以能离开大队去咱们南岛兵团,不是因为走关系或者损人利己的龌龊行为。
而是因为我的科研能力被组织发现,被特招进部队。”
她现在雷空的身份虽然还没暴露,但计算机和信号领域的科研水平众所周知。
更遑论,她当初进部队之前改良过部队的汽车,到现在为止,那些被改良过的汽车还在一直被应用。
有心之人早就猜到,她之前明明在下乡,后来毫无预兆的进了部队,肯定和科研有点关系。
现在她把这事说出来,也没有人会往她是雷空的方向猜。
可眼前这人诋毁她的行为,着实让她有点火大。
夏黎视线一瞬不瞬的看着她,语气里透着几分不屑。
“我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进了部队,无论是10年前,还是当下,我想离开大队都轻而易举。
顺便一提,我上过战场,也在战场上利用科研能力使华夏的军队打过胜仗,目前的官职是团长。
你要是有本事,你自己也可以找份工作,没道理我能你不能不是?
一大把年纪的成年人了,别什么事不顺心就对岁数大的人撒泼打滚,多想想你自己的日子过得为什么不顺心,不要总为难别人迁就自己!”
青年顿时被夏黎这话怼的面色涨红,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夏黎的话。
谁知道她是自己找到工作的啊?
而且他们要是真有靠自己找到工作的能力,当初又怎么会下乡,被分配到这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青年咬咬牙,没理也辩三分的道:“你那种只是特例,怎么能让所有人跟你比?
我看你就是当官当太久了,所以才看不到老百姓的苦!”
夏黎觉得这人有些胡搅蛮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理想,跟他讲理想,他又跟你讲现实,跟他讲现实,他又开始胡搅蛮缠。
夏黎无语的道:“我就是看到了老百姓的苦才出来说句公道话,你们几个都快把大队长给熊死了!”
说着,她转头看向大队长,“大队长,他们手续办全了,让走吗?”
不等大队长说话,大队长身后的一个年轻人,就一脸愤愤的对夏黎道:“我们巴不得他们走,光吃饭不干活!
夏知青,自从你走了以后,就没人能再弄出来给我们这些农民提高生产力的东西了。
你这样的,来多少个,我们大队都是欢迎的,你是真的为了咱们大队办实事,然咱们能吃饱饭。
他们说是来下乡支援咱们
,可实际上一个个啥活都不会干,净给咱们添乱,一天天的事儿还特别多!
要不是公社那边非给咱们塞人,咱要这些不会干活吃白饭的人干什么啊!?”
第2287章
结婚的知青:你说你们惹她干什么!?
知青们听到这名社员的话后脸色难看到不行。
社员们觉得他们什么都不会干,还要下乡过来祸害大队,可他们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好好的读完了初中、高中,全都是知识分子,明明以后可以有很好的未来,那场运动突然来了。
结果却要被分配到这么穷乡僻壤的地方,受这些泥腿子的气,搁谁谁心里能觉得痛快!?
夏黎可不管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只想把这些人赶紧打发走,好把大队长叫走,给陈温婉办手续。
她对这些知青们微微扬了扬下巴,舆情有些嘲讽的道:“见了没?
人家巴不得你们走!
你们要是能把正常手续办下来,让大队不受牵连,没人会卡着你们。
还大队长以权谋私,要解你们裤腰带?”
夏黎看了一眼最开始提这茬的男青年,眼里写满了嫌弃,“就您老这尊荣,谁想跟你在一块儿啊!
你自己心里能不能有点数!?”
大队长听了这话,原本气愤的脸顿时严肃起来,身体向后倾,抬起双臂,疯狂在胸前摇摆,声音里都带上了几分急促。
“小夏你别乱说,我可是有媳妇的人,可不爱好男人那一口!”
“哈哈哈哈哈!”
大队长把自己撇开关系的惊恐模样太过于搞笑,周围的社员全都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夏黎可不管这些人吃了苍蝇一样的脸色,低头看了一眼,还被白塘压在地上的李立群,抬脚轻轻的踢了他肩膀一下。
语气里更是嫌弃的不行,“人家女同志说害怕也就算了,你们这五大三粗的想要干啥?
真觉得有人睡了你们,就让你们走啊?
脑子里想啥呢?
谁跟你睡一块,指不定谁吃亏呢!”
夏黎这话太糙,陆定远握拳抵唇,偏头轻咳了一声,示意夏黎适可而止。
容易教坏孩子。
夏黎这边还顾及着陆定远,可看热闹的人可不怕事儿大。
立刻有大队的成员对着夏黎大喊:“他在这儿结婚了,就算能回去,他也回不去,人家组织不收落户的!
当年他为了有人帮衬娶了本地姑娘,现在回不去了,可不得闹一闹吗?
万一大队长心软了呢?”
夏黎听到他这话,心里对李立群更加嫌弃了几分。
“哦,结婚了啊!
那可得把人看住了。”
她转头看向大队长,“村里已经结了婚的没扯证的赶紧去扯证,只有国家的法律才能保护你们。
不然等人家回去了,反手来个死不承认,对你们始乱终弃,哭都没地方哭去!”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这个李立群一看就是个利己主义者。
要是他没领证的话,估计回去以后,80%的概率都不会回来。
其他的知青也都是同理。
别说什么村子里这些人配不上他们,并不是良配;当年想让人家帮衬;又或者是为了生理需求;甚至是就是觉得岁数大了应该结婚,所以才把这个婚结了,其实并没有爱情。
嘴上说的在天花乱坠,结婚的时候想什么来着?
占了便宜,可不能就这么跑了。
夏黎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脸色各异。
家里有孩子跟知青结婚,却没领证的社员,脸色焦急的想着一会儿就让孩子去领证,绝对不能让家里的媳妇儿,或者是有文化的丈夫跑了。
没结婚的和想负责的,此时和没事人一样,并不觉得夏黎这话说的有什么毛病。
有几个结了婚的知青脸色十分难看,恨不得把夏黎当场干嚼了。
脸色最难看的,是有两家女婿已经办了回城,说过一段时间就会回来接他们家闺女的家庭。
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老杨家那女婿是不是就回城了?我记得他们两个还没领证,不会真跑了吧?”
“不能吧,他们可都是文化人,能这么不讲究礼仪廉耻?他可都跟老杨家那闺女生了仨孩子了!”
“这可说不准,说书的不都说‘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吗?
我看啊,那郭知青本来就是个会算计的,杨家的小闺女怕是要倒霉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那讨论,大队长此时却心都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