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培风何小芳徐秀丽 本章:第147章

    他们也没有瞎清理,而是围绕着‘火炉山’,向周边清理,先是一丛一丛的荆棘,这些生长了多年的老荆棘,全都是成片成片的长着,密密麻麻。

    清理完荆棘,树木都没急着处理,而是去除山地表面的各种碎石。

    另一边,江国泰也让自己的儿子儿媳去省城的农业局和农业大学去寻找专家,来测量他们这里的土质,看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茶树。

    这一点江家村的人其实都很不解,他们这茶山上,这么大片的茶树,当然是种植现成的了,还选啥别的品种?

    可这是江柠提的意见,江国泰就听。

    第199章

    199

    火炉山上的茶,

    确实是好茶,因其地势好,占据着最好的山峰,

    偏偏山峰峰顶是个浅浅的斜坡,

    大面积的斜坡向阳,使得这一片的山地极其适合种茶,

    但这个地方适合种这个品种的茶,不代表这片山所有山地都适合种这个品种的茶,他们必须找出这片山地的水土最适合的茶树品种,科学种植,这样种植出来的茶叶,

    口感、茶汤颜色、冲泡后的朵芽,茶叶中富含的氨基酸、水浸出物才能最高,

    各方面数据达到上佳,这样,

    才能从各方面展示他们五公山的茶,将他们五公山的五公茶打出名气。

    不然天下茶园那么多,天下茶山那么多,凭什么就你们五公山的五公茶能出头?除了文化上的宣传,对家乡和茶叶的适当营销,

    茶叶本身质量,

    也必须从各类茶种中脱颖而出,

    不然明显是口感发干发苦发涩,

    茶汤浑浊的茶叶,

    人家凭什么追捧你?图你酸,

    图你苦,图你涩吗?

    如今的江国泰还不像十多年后那么手眼通天,

    关系直达省里权利核心处,好在江鑫和王曦悦两人就在省城读大学,对省城较为熟悉,接到江国泰电话后,就带着江国泰给的任务,跑到距离他们大学不远的农业大学,去找与茶叶相关的专家教授,请教此事。

    说是请教,当然不是无偿的,是有偿的。

    正好这个十一专家教授们就有空,江鑫他们邀请了三个这方面的专家教授,带了一些工具,就来到了江家村的火炉山,对这个地方的水土进行检测,又在江镇长他们的盛情下,一人带回了五斤今年的明前茶,用当地的茶叶筒子包装好,送给他们,让他们拿了火炉山产的茶叶,去省里进行游离氨基酸检测。

    江大伯兴奋地说:“你别说,村里还搞的像模像样的,现在山头都已经清理完了,就等着抓阄分山地了,等地一分出来,茶树品种一到,就要开始种植,对了,你家到时候我就替你们一起抓阄了,你家儿女三个,加上老头子,一共可以分六亩茶地。”

    江大伯笑的是见牙不见眼地说。

    江爸听了却是心头一动,敏锐的察觉到一件事,问道:“村里女娃也能分地了?”

    江大伯啧巴了一下嘴说,“可不是,现在可不是我们那年代了,女娃娃可了不得了,现在可是新时代,独生子女政策,好多都是只有一个女娃的家庭,要是不能分地,不说牵头办这件事的我们家柠柠,就说就说为这事跑前跑后忙前忙后的老四(江镇长)和国泰吧,老四家可就妍妍一个独生女儿,她要分不到地,那老四(江镇长)能答应?”

    “国泰家也有个闺女呢,那谁敢让说让国泰家的淼淼不能分地?”

    对村里人来说,利益永远高于一切,给村里女娃分地,那就表示他们的家庭就多一亩茶地,虽然现在还看不出这茶地有什么价值,可精明似鬼的江国泰和江镇长都说要给自家女儿分茶地了,他们当然也要紧随其后。

    江爸在电话中沉默着,对于江大伯说的江柠回老家捐赠赈灾物资这事,他同样就跟听传奇故事一样,一点都无法代入,自己女儿是传奇故事的主人翁,所以感受不深,只是笑着点头,但当说到给村里女娃分地的时候,他才品了品其中的东西,感叹地说:“是要给女娃们分地,现在国家提倡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不给女娃娃分地,还叫什么一样?早该这么做了!”

    想当年,江爸也是村里的先进分子,在全民开厂的热潮期间,他也是积极响应并行动的那一个,所以他的思想,既有在江家村土生土长的封建落后,又有接受新思想很快的先进。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男人,他心中对于社会对女性,对女娃的不公,他其实都明白,都是人,怎么会不懂不明白?

    只是有时候没有触及他们自己本身的利益,整个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他们也就不会想要为女儿去争取,去改变罢了。

    可真当有人因利益,比如发起人江镇长家是独生女,江镇长有地位、有威望、有权利,自家里也是独生女,去为女娃争取这方面本是应该和男娃们一样平等的利益时,就像原本覆盖在尘土下面的事情,一下子见了太阳,懂这些道理的江爸,又会站出来说‘公道话’。

    是啊,国家都说了,生男生女都一样,那村里女娃凭什么就不能分茶地?

    江大伯家第四代,目前只有一个孙女,他孙女也是能分茶地的,他当然也高兴,支持江镇长这个决定?

    当然,已经外嫁的女儿是不算在此内的,只有村里尚未嫁人,户口依然还在江家村的女孩子,才有分地的资格,分的江家村茶地的女娃,将来即使结婚,户口也不能迁走,要是有男方同意落户江家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入赘’,将户口迁到女方户口本上,女方是户主的话,当然也可以分地。

    江大伯说着江镇长他们协商出来的一系列关于茶地的事宜,说:“真要和柠柠计划的那样,将我们茶山的名气打出去,真能卖的上价钱,那以后我们村就厉害喽!”

    光是村里女孩子们不外嫁,招上门女婿,那村里就得多增加多少户?原本他们江家村在十里八乡,就是有名的第一大村落,那随着上门女婿越来越多,村落的规模必然也会越来越大,家族势力也会跟着越来越庞大。

    现在的江大伯还不知道,十多年后,周边的人提起吴城市水埠镇,最出名的三大特产,便是:五公山的五公茶,五公山的枸杞子,河南(沙河以南的简称)的上门女婿。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江爸挂了电话后,神色还有些恍惚。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不过短短三年时间,江柠给江家村,乃至整个乌江市的变化是巨大的。

    远处的,他自己感受还不深,只说他们临河大队吴家村,不光掀起了女娃上学热,江大伯这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思想早已成型,很多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中年男人,居然也不觉得生女娃有什么了,积极并期待着他的孙女快点长大上学,将来也像柠柠姑姑一样有出息不说,连给女娃分地这样从根本上解决女娃地位的大事,都能接受的这么良好了。

    像他这种一年到头在外,没有亲身经历和参与老家的这种变化的人,反而更能像局外人一样,感受到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禁抬头看着周围陌生的世界。

    深市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走在全国最前端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不过短短十多年时间,就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如今这样繁华的大城市,如今,它还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一天一天在变化进步着。

    江爸已经来到这里两年多快三年了,他是眼见着这个世界,在飞速变化和发展的。

    回去的时候,他将此事和江妈说。

    江妈听到种茶树,居然还要交钱,当下就不乐意了:“山上的茶叶摘都摘不完,还种什么茶树?这不纯拿钱打水漂吗?”

    江爸知道江妈不懂这些,就给她举例说:“茶叶怎么会不值钱,自古以来,茶叶是最挣钱的,那些茶商……远的不说,你就看安基白茶、东湖龙井,就那么一颗龙井树,带动着周边所有的茶叶,都叫龙井,一斤能卖几百块上千块,怎么会不值钱?不值钱的只是我们五公茶罢了,但我们五公山的茶差在哪儿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从小喝五公茶长大的江爸来说,五公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茶,他就是五公茶的重视拥趸者,死忠粉,实名追捧五公茶。

    “我们五公山的茶,唯独缺少的就是名气,实际上一点都不比什么安基白茶、东湖龙井差!只要名气打出去了,还怕茶叶愁卖?”

    江妈说不过江爸,没好气地说:“是是是,五公山茶好!你说好有什么用?要外面人也觉得好,要能卖得出去,卖的上价格,那才是真的好,不然种的再多,卖不出去,也是在山上荒废了,有什么用?还不是浪费钱?”

    江妈和当地很多不愿意参与种茶山的乡民们想法一样,就是他们自家茶树上的茶叶,每年都摘不完、喝不完,荒废在那,还去花钱买新茶树品种,种茶树,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

    江爸想到过年的时候,江柠和江国泰、江镇长他们说的,一系列关于后续的茶树种出来后的宣传计划,不由的笑了起来,他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和江妈说起,村里决定给女娃们也分茶地的事。

    “到时候柠柠在村里就有地了。”江爸感慨地说。

    他对未来生活的最好的向往,就是儿女们将来都在身边,相亲相爱,亲亲热热的住在一起,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块儿,多热闹啊,等老大江松结婚,有了儿女,他家就是四世同堂,到时候过年一大桌子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江爸只要想到了那个场景,就浑身都是干劲,忍不住乐出声来。

    柠柠在村里有了地,就有了根,根在村里,她走到哪里,都是要回来的。

    第200章

    200

    对于江爸的高兴,

    江妈一直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的继续洗她食材,喂她的鸡,

    去后面菜地里给花生除草。

    她并不知道老家的一切变化都是江柠带来的,

    她的消息是蔽塞的,她的世界也是蔽塞的。

    哪怕她来到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变化和进步的深市,

    哪怕她处在信息最为流通的火车站附近,每天可以接收许许多多来自外界的信息和变化,可她的世界就像是被关上了一扇紧闭的大门,外面的消息传不进来,她也不关心,

    只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她的使命,

    就是幼时当一个好女儿,嫁人当一个好女人好妻子,

    抚养孩子们长大、结婚,她将来抱孙子,这一生的使命和任务,就好像完成了。

    来到深市快三年,她依然听不懂当地方言,

    一切的沟通,

    都是江爸在做,

    她不识字,

    也就不会看报纸,

    唯一的信息来源,

    就是旁边店铺里一天开到晚的电视机。

    她也不爱看枯燥无趣的新闻,她现在每天最爱看,

    且百看不厌的,只有《欢天喜地小燕子》,看的她乐的合不拢嘴,跟着观众们一起去骂皇后,骂容嬷嬷,骂她们认为的坏人。

    她平静的同时,偶尔抬头望着天空,又有一些迷茫。

    女人也能分地了。

    她现在所在的深市,女人是可以分地的,还能分到卖地分到的钱,她们租房子的女房东,便分到过钱,日子过的可潇洒,每天戴着个大金戒指,每天收着租,打打麻将,过着她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可这一切依旧与她无关,她依旧贫穷,依旧需要操劳,依旧勤劳的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

    十月七号,江柠和宋培风一起,带着第一次坐飞机的童金刚、江柏、江爷爷,一起去沪市机场坐飞机去京城。

    当江柠提出,要带江爷爷去京城,去种花国最高学府之一的京城大学逛逛,要去甜鞍门前看看,要去爬长城时,江爷爷的心潮是澎湃的,但当得知自己要去坐飞机时,又是拒绝的。

    “不去!我不去!”江爷爷甩着袖子背过身:“你们去就是了,非要带我一个老头子去,坐飞机死贵死贵的,我不去!”

    江爷爷很是倔强。

    他内心其实对京城充满了向往,但他怕花钱。

    从沪市坐火车去京城都要很多钱了,更别说坐飞机了,那得是多少钱啊,还这么多人!

    想到坐飞机要花那么多钱,江爷爷简直心疼的直抽抽。

    江柠只好又骗江爷爷:“哎呀,是可以报销的,不用我们花钱!”

    江爷爷才不相信:“你又骗我老头子!哪有不花钱还能坐飞机的?”

    “不信你问二哥!”江柠果断把江柏拖出来,“二哥,你把你收到的邀请函给爷爷看看,是不是!”江柠喊着童金刚:“金刚哥,你把你的邀请函也给爷爷看看,是不是不花钱,还给你钱!”

    童金刚立刻屁颠屁颠的上前,将自己的邀请函递上,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对江爷爷说:“不光能报销,还给钱呢,柏子去京城一趟,他们给一万!”

    江爷爷就跟看傻子一样看童金刚:“抢钱都没这么快!”

    “哎哟老爷子,你还不信了是吧?”他掏出自己的汇款单:“不光柏子有钱,我也有呢!”他指着他存折上到账的两千块给江爷爷看。

    江爷爷身体后仰,眼睛微眯,看着存折上的数字:“这不是两千吗?”

    “对啊,我是两千,可咱柏子是一万啊!”他揽过江柏的肩膀,被江柏嫌弃的拍开。

    江爷爷不懂,“那咋就给柏子一万?什么活这么挣钱?”

    “哎呀,跟您说了您也不懂。”童金刚指着国庆期间正在热映的电视剧《锦衣卫》,“这不是咱们柏子红嘛,那价格肯定不同啊!”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乃至整个暑假,最火爆的电视剧是《欢天喜地小燕子》的话,那么下半年最火的电视剧,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因为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哪怕整个上半年,人们的视角都聚焦在《小燕子》身上,可四月份开始播出,播了一轮,暑假又播了一轮,连续的两遍看下来,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已经腻了,需要新的电视剧来换换口味,而在今年所有的电视剧中,《锦衣卫》刚一上映,收视率就破了10%,之后就一直上升,收视率即使赶不上《小燕子》,可在今年下半年的一系列电视剧中,已经是非常出彩的电视剧。

    除了它原本就有的庞大的读者群体外,还有这部电视剧里,一个个丝毫不输于《小燕子》这部电视剧中的各色俊男美女的演绎,还有这部剧过硬又搞笑的故事情节。

    武侠题材,在这个年代,本身就具有很庞大的观众群体。

    今年由种花电影协会主办的‘大众电影万花电影节’,具体时间是在十月十六日举办,也就是国庆节结束的一周后,整个国庆期间,都是电影节票选出最受观众喜爱男演员、女演员最激烈的时候。

    今年因为票选机制中,添加了短信投票的环节,电影协会和电信商家合作,不光是在电影协会主办的杂志《万花电影》上,刊登了票选消息和票选方法,在电视节目的电影频道,也打了滚动广告。

    整个小长假期间,只要是关注电影的人,都在为他们心目中最喜爱的男演员、女演员在投票。

    这些投票群体又以年轻人为主,偏偏这个群体,是最喜欢看年轻人爱看的《锦衣卫》的,尤其是,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锦衣卫》的观众,《武侠》这本杂志,又在杂志上,疯狂给江柏拉票,这也就使得,很多年轻人,不管是《白蛇》的读者,还是《锦衣卫》的读者,亦或是电视剧《锦衣卫》的观众,和电影《白蛇》的观众,都在为江柏投票。

    所谓‘你一票,我一票,江柏很快能出道’,对这件事没有做任何宣传公关的江柏,就这么被读者、观众、剧组方、《武侠》杂志社,几方齐齐使力,票数一骑绝尘,比第二名的知名老戏骨演员,多了三四万的票,能获得今年最受观众喜爱男演员的几率非常大。

    所以《白蛇》剧组极力邀请江柏去京城参加万花电影节。

    可江柏要上课啊,他就不想请假,把剧组和制片方给急的。

    他们之所以如此着急的想促成此事,就是因为《白蛇》的电影虽然下映了,但后续的奖项,也关系着后续其它版权的收入,比如现在最流行的VCD碟片。

    这些后续的收入,依然是一笔巨大的持续不断的收益,获得的奖项越多,口碑自然也越好,后续谈版权的费用也就越高,VCD的碟片也能卖的更多更好。

    哪怕江柏只是一个最受欢迎男演员奖,看似好像和电影《白蛇》没有一点关系,但怎么会没关系?江柏是他们《白蛇》剧组的啊,江柏获奖,就是他们《白蛇》剧组获奖,在宣传的时候,就是一个大噱头。

    所以不光种花电影协会早早就给江柏发了请帖,邀请他也来参加‘万花电影节’,剧组那边为了让他来,更是为他开出了一万块的宣传酬劳,还包路费食宿。

    因为江柏在接收到邀请的时候,犹豫了一下,第一句话就问:“童金刚能去吗?”

    童金刚也是《白蛇》里的演员之一,一向跟江柏同进同出,那边本来没有打算邀请童金刚的,在听到江柏问话的时候,舌尖一转,就说了句:“当然,和你一样包路费食宿。”

    江柏还在犹豫去不去呢,《白蛇》剧组的人都知道他和童金刚是好友,便说了句:“你要不要问一下童金刚?”

    童金刚已经决定了未来要走的路,为了结交人脉,自己也想见见世面,这样的好机会,自然是一个劲的撺掇江柏过去。

    江柏这才勉勉强强答应了去参加什么电影节。

    《白蛇》剧组的制片人和导演,都已经知道了江柏的尿性了,给钱就去。

    正好《白蛇》的票房高到让所有的主创人员和投资人,都数钱数到手抽筋,自然都大方的很,不仅给江柏、童金刚全都包了食宿,还有一万块钱的酬劳。

    就连跟着去蹭热度的童金刚,都给了两千块钱。

    江爷爷也不是傻的,说:“那也只能报你们的,哪里会报我的?”

    江爷爷可不是当年那个刚从小山村出来,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江爷爷了,他虽不爱说话,却一直信奉着多听多看少说话的原则,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已经没那么好忽悠了。

    童金刚见说不动江爷爷,对江柠爱莫能助的摊了摊手。

    江柠一发狠:“那你还想不想看甜鞍门了?想不想看升国旗了?想不想去我的学校——京城大学看一看、逛一逛了?还想不想逛完回老家和大爷爷他们说你逛过京城大学,看过甜鞍门,爬过长城,和他们说你坐过飞机了?”

    一句话把江爷爷说的,那可真是太想了!

    只要想到自己回去,和那帮老伙计说,自己坐过飞机,去过甜鞍门,逛过京城大学,那家伙……真真是到达人生巅峰了啊。

    江爷爷光是想想那场面,就笑的嘴角都咧到耳后根,见牙不见眼。

    最终还是可以回家和老伙计们吹牛这个诱惑,引诱了江爷爷,让他愿意关了店,跟着江柠江柏他们一起,来到了机场。

    别说江爷爷激动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童金刚和江柏,那也是激动紧张到不行。

    童金刚和江柏两人,拖着行李,背着背包,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亦步亦趋的跟在江柠身边,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像个第一次坐飞机的土包子,却在心底一点一点记着坐飞机的流程,下次他们自己坐飞机时,就能表现的像个坐飞机的老手了,和同学聊天时,也能轻描淡写的说,自己是坐过飞机的人啦!(^o^)~

    江爷爷也一样,一路上眼睛都不够看,不时的问江柠:“那是什么?”“这是干什么用的?”

    江柠一路上都很耐心的和江爷爷解释,江柏和童金刚都竖着耳朵听着,下次就可以说给别人听了!

    一直到了飞机上,几个人还激动着呢,不时的向窗外看去,等飞机飞高了,他们耳朵有些不舒服,他们也不在意,这种感觉他们在第一次去竖店时,就感受过了,是压力差导致的,他们只对窗户外面的云层,云层下面缩小的地面与建筑感兴趣。

    中途发放了飞机餐,吃的还是面包牛奶,可把他们高兴坏了,这吃的可是洋玩意儿!西餐!

    一直到下了飞机,几个人还激动着呢,几双眼睛都不够看了,到处打量着这个时代的京城。

    因为路费报销,他们也没客气,直接一辆出租车打到了六道口,到江柠和宋培风在学校外面租的房子。

    江柠和宋培风租的房子都是筒子楼,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紧挨着,他们是先到宋培风租的房子,打开门进去,随意的看了一下。

    房子的套内面积只有四十多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很小,光线有些昏暗,一个家庭住或许显得狭窄,但一个人住的话,就很舒服了,客厅比较宽敞,放着餐桌和电脑桌。

    江柠见江柏和江爷爷的眼睛,在宋培风房子里到处看,似乎想看看有没有她的物品在这里,赶忙笑道:“这是培风租的房子,我租的房子在楼上呢,爷爷,走,我带你们上去。”

    江爷爷和江柏眼睛看了一圈,就是个独居男孩子的房间,他们看了一下,也没有什么妹妹的东西,就不再看,而是跟着江柠上了楼。


如果您喜欢,请把《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方便以后阅读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4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47章并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