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签名书的上市,他们都是要抢的,很多狂热粉丝,一个人就收集了好几套签名书,还有些没上市呢,就通过书店工作人员的关系,先订走了一批,能够流通到全国各大书店的签名书是少之又少。
还有人花一两百块钱买二手签名书收藏的。
别的作者销量这么高,至少还搞个签售会什么的,各大城市跑一跑,柠萌三年了,一次签售会都没有搞过。
虽然很多人都确定的说,柠萌是女生,但还有非常多的读者,还是不确定柠萌是男是女。
毕竟他们不是柠萌的室友,通过柠萌的真名和她进入京大的时间,也知道她本人的长相,很容易就推测出她的身份,很多人哪怕看了万花电影节,也因为主要镜头都在剧组演员和江柏身上,忽略了江柠。
而且这个年代并不是每个人都上网的,网络这个东西,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还是新兴的玩意儿,网络不发达,资讯传播速度慢,还有一大批从《大宋》开始追的纸质读者,在先入为主的认为柠萌是男的呢。
是以,柠萌的签名书在市场上,始终是供不应求的情况,每次出版社那边出现什么精装版、典藏版,哪怕很多读者知道签名版只是一部分,跟中奖一样的概率,可喜欢的读者还是会买,一上市就会立刻销售一空。
江柠笑着说:“我现在白天的课程全部排满,晚上还有《锦衣卫》和新文要写,现在又接了《白蛇》电视剧编剧的活,您说呢?”
那边一听,江柠居然还接到了央妈编剧的活,看更多精品雯雯来企
鹅裙依五而尔期无吧椅对江柠就更客气了。
如果说江柠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带给出版社的是利益,那么江柠此时和央妈的合作,代表的是未来江柠可能走的高度,尤其是以江柠的身份,她未来很可能会走的路,可能恰好就是管他们的。
王咏和李昂主任那边,则是扼腕叹息了,因为《白蛇》在《武侠》上的连载已经结束,《白蛇》在央妈的上映,在杂志销量上面,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不大,不过他们也很高兴就是了,不说现在正在热映的《锦衣卫指挥使》给他们杂志的销量带来了多大的提升,《白蛇》电影的获奖和电视剧版权被央妈买走这件事的本身看更多精品雯雯来企
鹅裙依五而尔期无吧椅,就给他们杂志社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力。
这个影响力,可以说是无形的,也可以说是有形的。
无形的,是因为不是《白蛇》连载期间杂志销量的直接提升,有形的,是因为江柠是《武侠》杂志社的签约作家,目前市面上几部十分有影响力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出自他们《武侠》杂志,这使得更多的影视方,在寻找版权合作对象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了几款爆剧的《武侠》,尤其是现在正是武侠风最热的时候,目前已经有电视台看中他们《武侠》上连载着的其它武侠作品,正在版权代理谈判阶段了。
为此,《武侠》杂志社也全新开辟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影视版权部,专门做影视版权的开发和孵化。
就连李昂主任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开创这本杂志时,完全就是因为热爱,热爱武侠,想要创办属于他们内地自己的武侠杂志,给内地热爱武侠、热爱武侠事业的作者和读者们,一个发表自己的武侠作品的一个平台。
他们杂志社多次面临转型的危机,包括现在也是,他们虽然已经一点一点的开辟出了玄幻仙侠专栏、江湖儿女专栏、甚至为江柠的下一部星际文做预热,还开了‘星际科幻’专栏。
但他完全没有想到,在杂志社走到九十年代末,即将跨入新世纪的前期,还能开辟新的业务,进入新的领域。
这是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从杂志图书出版行业,过渡到影视版权孵化,但他有一种预感,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电视机的普及,影视化作品将来也会越来越多,这会是未来的大趋势。
而他们《武侠》杂志社,已经走在了这个行业最前面。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影视版权业务的开辟,对于《武侠》杂志社来说,完全就是由柠萌个人的几部作品带来的意外且全新的赛道,因为之前江柠影视合同这一块,都是找到王咏,再从王咏这里联系到江柠,对于江柠的版权合同,王咏知道的也最多,这次全新影视版权部,就由已经工作了三年的老职场人,王咏负责。
新成立的部门,一切都还在摸索阶段,在与作者合作这一块也很实在,完全不存在什么合同的坑,和签约作者签的是百分之二十的代理合同,毕竟他们杂志社已经出了爆款的《白蛇》《包青天》《锦衣卫》等剧,在合同的签约上,可以帮助作者避开很多坑,就连签约合同,都是跟着江柠原来的合同拟的,比他们自己与影视方谈版权要靠谱的多,价格也比他们自己谈的要多。
王咏现在已经不是职场新人,而是升职为影视版权部副主任兼主编啦!
因为他的这个升职速度,完全是和江柠挂钩,他叔叔那边一高兴,又给了江柠店铺里一个新订单,是他接到的一个品牌外贸代加工订单留下的尾货,这个大品牌在国内找代工厂加工,然后拿去贴牌,再用高出出厂价格十几甚至二十几倍的品牌溢价,卖给国内的消费者。
这批尾单全部都是这个品牌今年出的最新款,除了没有在衣领上打品牌的领标和贴牌外,其余羽绒服的质量、材料、质检卡等等,全都是一模一样的材质,就连衣服里衬的品牌布质质检标都是齐全的,这批可以称得上是高货的东西,王咏叔叔一下子全部都以成本价基础上面,最低价格给了江柠,发到了沪市。
王咏叔叔还怕江柠江柏他们不懂这批羽绒服的价值,还将这个品牌的宣传画册、海报、商场定价等,一起放在包裹里给江柏寄了过来,在商场里,每件羽绒服的溢价,比给江柠的成本价,要高出一千多块一件,在这年代,绝对属于奢侈品范畴了。
江柠的这批货,哪怕是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多一百元一件的价格卖出去,都有很多人批发都想要,再加价往外卖,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再心黑一点的,自己找工厂将领标和牌子打上,直接和原单没有任何区别。
在沪市的一些繁华商业街,这样的衣服,随随便便报价就是五六百、七八百块,你即使对半砍,也还有三四百。
并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就是朴素的,实际上这个年代的人,对于时髦的追求,对于品牌的追求,丝毫不落后于十几二十年后,甚至很多从乡下考到大城市的农村学生,内心的自尊心其实非常强,他们也羡慕于同学穿的品牌衣服鞋子,却又因为自己囊中羞涩,买不起。
王咏叔叔给江柠发的这一批货,可以说是最适合年轻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了,质量够好,价格又不高。
若不是王咏的关系,王咏叔叔也不会想到将这批货给江柠。
这对江柠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
她和王咏,和杂志社,和出版社,影视方,等几方合作,仿佛都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彼此反哺获益。
别说她现在赚了很多钱,就不需要钱了,这些钱,在她未来想要做的事情面前,不过九牛一毛,杯水车薪罢了。
如今沪市理工后面的一条街基本都租出去了,江柠和江柏的店铺也被装修出来了。
装修的风格也很简单,就是普通的白色地板砖地面,加白色墙体。
江柠因为买的是两间铺子,两个铺面面积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平,层高约五米,江柏的铺子和江柠的紧挨在一起。
钱经理过来给他们装修的时候,建议他们将铺子隔成个小两层,一层层高两米八,可以用来做日常的买卖,二层层高两米,生活是矮了些,但他们又不住在楼上,只是作为晚间休息和仓库的使用,这样的层高,对江柏和江爷爷的身高来说,又不至于撞到头,在床铺的选择上,也不需要用过去江爷爷睡习惯的高床,而是可以选择低矮一些的床,这样便不会因为层高而显得压抑了,江爷爷也不用在铺子后面拉帘子,只有一个狭窄逼仄的小床,晚上上厕所,都要去租的门面后面的公共厕所去,日常洗漱都很不方便。
钱经理的室内装修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也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公司了,很会针对客户们的实际需求。
比如江爷爷腿脚不好,天阴下雨,膝盖就会酸疼,钱经理就建议在店铺的后面,隔出来一个小空间,做一个干湿分离的洗手间,这样江爷爷白日里想要洗漱、上厕所,就不用再往楼上跑,楼上光是作为晚上睡觉和仓库,也足够大,也可以有个独立的浴室、洗手间,楼梯的选择上,也选择更适合老人行走的美式楼梯,上面,全部做成成片的推拉式玻璃窗,这样采光比较好,哪怕层高矮一些,老人晚上睡觉也不会感到压抑。
他自己小舅子现在就开了个家具厂,江柠店铺里的所有架子,楼上需要的所有柜子,都可以从他小舅子的厂里来量身定制。
钱自然是要赚的,但给的价格绝对比市场价格要低的,质量上也有保障。
这些钱经理是先打电话跟江柠商量,将设计图纸发给她,在她同意后,将装修的事情全部委托给江柏和钱经理来做的。
江柏实际上比江柠做事要细致的多。
他自己又是个理科生,对于装修过程中各种电、电线,对生活的一些小巧思,比江柠要有想法的多。
不光是店铺,江柠在这个小区买的两套房子,也都装修出来,目前还在通风状态,只等着通风三个月,江爷爷就可以住进去。
为了江爷爷生活的更舒适,这小区的两套房子,同样是铺了地暖。
江柏这一年拍戏也赚了些钱,暑假的《锦衣卫》的男二就不说了,《白蛇》的一个电影节,就有一万块的宣传费用呢,他获得了‘最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几个投资人也都给他包了个不小的红包,他现在还没到寒假呢,他寒假的行程,已经全部被约满了,一个是《大宋》电影剧组那边,还有是其它一些电影、电视剧也向他发来了试镜邀请。
他自己不擅长,也不耐烦处理这些事,正好童金刚喜欢且擅长,且做这些事本身就是在拓展他的人脉,于是他很高兴的全部接了过去说:“你不喜欢没关系,我都给你处理的妥妥的,你就安心上你的课就行!”
江柏被他们系的一个退下来的老工程师当做关门弟子在培养,发现江柏假期居然跑去演戏,觉得他浪费自己的天赋,不务正业,平时给他大批的作业,让江柏的课余时间,基本全部都用来学习和待在实验室了,也幸好有童金刚帮忙,不光是工作上,在日常的店铺和照顾江爷爷上,也是他出力比较多。
可对已经找到了未来事业方向的童金刚来说,却是乐此不疲。
江柏现在又凑足了一个付首付的钱,想到妹妹让他再买个房子的事,江柏为了方便照顾江爷爷,干脆也在这里买了套房子,这次不是期房了,而是现房。
他的户口也不能一直放在妹妹的房子里,妹妹的房子始终是妹妹的房子,他心里老是觉得怪怪的,现在他自己买了可以送蓝印户口的房子,能将户口迁到自己的房子里,总算是松了口气,心头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
他会选择买学校后面的房子,也是学校附近的环境,真的太适合江爷爷养老生活了。
江爷爷如今已经感觉自己融入了这里,有时候江柏和童金刚来店里,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背着手,在校园里逛逛,看着校园里的老教授们锻炼,他也跟着去锻炼,这种安静、祥和,充满着文气的环境和路过的学子们脸上青春洋溢的笑脸,让江爷爷也感觉自己像是年轻了十岁一般,身体状态都好了很多,脸色也越来越红润健康。
江柏也喜欢这样的环境,相较于出去拍戏,他更喜欢学校这样简单的环境,不用与人打交道,每天只需要和机器、仪器待在一起,让他觉得安心又舒服。
他现在理想中的生活,已经变成了在学校门口卖自行车和摩托车了,并为了他未来的自行车店,还在努力着。
唉,不知道还要拍多少戏,才能把他的自行车店和摩托车店给开起来,或者开个汽修店也不错。
江柏觉得自己一定能干好这个!
进货自行车的钱还没有,王咏叔叔给江柏的店铺发来的一大批品牌代工尾单的羽绒服倒是先到了,因为寄过来的羽绒服实在太多,江爷爷的老铺面明显放不下,就将这一批衣服上还有品牌标的羽绒服,挂在了刚装修好没俩月的铺子里。
他自己店铺空着没事,干脆将同样是王咏叔叔给她发来的隔壁鞋厂的尾单鞋子,放在了自己店铺里卖,于是原本空荡荡的店铺,一下子在被几款羽绒服给占满,又让钱经理的小舅子,给他在墙壁的两边,打了一些可以拆卸的鞋架子。
这两个店铺的开张,可以说是这条新建的后街最早的两个店铺,还有几家铺面还在装修当中,显得有些吵闹和杂乱,原本这后面是一点生意都没有的。
可谁让《锦衣卫》还在热映呢?
《锦衣卫》的热映,让江柏在沪市理工大学,一下子就红了,他日常被人当明星一样,走到哪儿都有人看他,江爷爷店铺里的衣服,更是卖疯了,生意好到不行。
原本无人问津的后街,也因为江柏店铺的开张,被学生们所知,一下子涌入大量的学生。
然后他们就发现了一间宝藏店铺!
第209章
209
品牌代加工,
和服装厂自己设计生产的衣服,不论是款式、质量,对服装的要求等,
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家服装厂设计的衣服、款式、材质,虽也有质检部门一一检查,
却不像品牌代加工那边严格。
品牌是有品牌要求的,他们对代加工工厂的选择,材料的质量,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哪怕是找外面的工厂代加工,
对成品质量的品控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尤其是,
王咏叔叔代加工的这个品牌,在这个年代,
绝对属于奢侈品品牌了,稍微一点瑕疵,都是要打回去不要的。
可对市面上的很多衣服来说,哪怕是稍稍有一些瑕疵,比如走线有稍稍一点错位,
肩膀与衣服前襟的一点花纹没有对齐等,
对市场上的大部分衣服而言,
质量依然远远超越。
更别说,
王咏叔叔发过来的这批衣服,
除了少量的是走线没有对齐,
大部分是羽绒服的品控标牌,将百分之九十的羽绒服含量标成了百分之八十五,
这样微小的瑕疵,这样的瑕疵,对品牌方来说是巨大的失误,是不可能流入市场的,可对市场上的普通人而言,这就是精致、时尚、好看、质量过硬还便宜的真正的好货。
沪市理工大学附近的服装店,并不是只有江柏一家,十一月初,已经是深秋季节,服装店里已经都陆陆续续换上了冬季衣服。
学校的女孩子们,没事就喜欢在学校附近的服装店里逛逛,买不买的另说,周末没事逛逛是肯定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年代的女孩子们,用钱精打细算,在给自己买衣服这块,可精着呢,那都是要货比三家的。
通常她们去的第一家,就是江爷爷的店里,因为江爷爷的店里衣服鞋子,都是明码标价。
她们看完江爷爷店里的衣服鞋子,再去别的家店铺里,如果遇到相似的,就问价格。
学校附近的服装店,因为有江爷爷这么个明码标价的店铺在,她们喊的都算是实价了,是真没叫高价,可价格依然比江爷爷店铺的衣服高了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二三十块,甚至三四十块的差距,这么多的差距,她们都可以再买件毛衣了。
听说了顾云舟在学校后面新开了个专门卖羽绒服的店,她们进去后,再一对比之前在别的店看到的,可不就惊喜了吗?而且价格还差不太多。
原本很多不追求品牌,甚至很多品牌完全都不知道的学生,也不在意什么牌子不牌子的,但王咏叔叔不是给江柏一起寄了很多宣传海报和画册吗?
宣传海报多新鲜的东西,外面卖都要五毛钱一张呢,这么好的东西,店铺又全是白墙,当然是贴起来啊。
童金刚和江柏两个土狗,哪怕已经拍了戏,赚了些钱,也还是不懂什么大品牌的土包子,童金刚还好一些,还知道身边花花公子、九匹狼,对于世界知名的品牌,还知道一个劳力世和各种汽车品牌,以及这次去万花电影节,去造型工作室看到的一些世界顶奢。
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衣服鞋子品牌,最多也就知道一个阿笛、奈克,其它的,他真是听都没听说过,就这么大剌剌的将人家品牌的宣传画报贴在了店铺里,想着,画报上的外国小帅哥穿的这么帅,人家过来买衣服,都不用准备模特了,直接看画报就知道衣服穿着效果好不好看了。
还把宣传画册放在了柜台上,只要进来的顾客,都可以翻到宣传画册里,同一件衣服不同的造型,看到衣服穿上身的效果。
这就使的,一些知道这个品牌衣服的城里学生,注意到了这家店,然后去市中心的商场里一看,擦,这个品牌的新款,怎么摸起来和他们学校后面的衣服质量差不多?
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至于说衣服里面的质检标材料标什么的,谁会关心羽绒服的含绒量是百分之九十还是百分之八十、走线、花纹有没有对准的一丝不差啊,除了衣领上没有领标,衣服上没有贴牌外,和大商场里的品牌新款羽绒服一模一样,质量也没有任何区别,衣服里衬、外衬的走线十分精致。
本来这事对于出身农村,和江柏一样不追求品牌甚至不知道品牌的学生也是不知道的,很多学生在这个年代,还处于吃饱穿暖的阶段,品牌追求这个东西,距离这些刚脱离温饱环境的学生来说,很遥远。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张海报,和品牌方,在沪市最繁华的商业街的墙面上挂的巨大的广告海报,是同一张。
这年代,娱乐有限,只要是假期,谁不是去淮海街那边去逛逛街啊,哪怕不逛,只是坐公交车随意的往窗外看看,也能看到这张巨型海报。
刚开始看到是同款的时候,还有学生过来问,是不是那款衣服。
江柏这家伙,哪怕已经穿的很时尚,演了好几部电视剧了,骨子里就是个土狗,他哪里懂什么品牌?
三年前,他的鞋底还被磨穿了没得换,里面垫纸壳剪成的鞋垫,脚冻的生冻疮呢,哪怕这两年挣了些钱,他白日里面对的都是各种机械,各种上课,假期就在剧组拍戏。
别人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他,根本不是他,实际的他还是和三年前的打工人没有任何区别,对这个世界的奢侈品牌或是一些出名的服装、鞋子品牌,那是一窍不通,也不关心这些,直接摇头就说不是。
过来问的学生就指着墙壁上贴着的画报说:“那你贴这个品牌海报?”
江柏也迷茫了一下说:“这是厂家寄过来的,不能贴吗?”
他以为王叔叔寄过来的,就能贴呢。
他不懂这些,起身撕下那些海报,很是实在的说:“工厂那边说这批货是工厂代加工的尾单,至于你说的什么品牌我也不知道,没听过,衣服质量都很好的,你们看中就买,价格都一样。”
每次有什么大牌设计出来,就会有无数小厂家,直接照着大牌仿,即使质量与大牌天差地别,但时尚好看啊。
很多商业街卖的很贵又没有品牌的店,进的就是这一类的大牌仿货。
对江柏来说,判断一个衣服的好坏,只有一个硬核的点,就是质量,至于品牌不品牌的,保暖就行。
这一批羽绒服,比他过去店铺里的所有羽绒服的质量都高,款式也都更好看。
厂家那边说,一件羽绒服至少要加一百块钱来卖,江柏犹豫了一下,心还不够黑的他,没好意思加那么多。
这批羽绒服光成本价就有一百多,即使没有加一百块,在学生当中,也绝不会是一件便宜的羽绒服了,可在商场看过那件贴牌了的羽绒服价格,再看看江柏店里没有贴牌的羽绒服价格,一折价格。
还有好事的学生,还特意去商场将材质做了细致的比对,真的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一些囊中羞涩,买不起商场中的品牌货,又想撑面子穿件好一点的羽绒服外套的学生们,拿着自己做家教、发传单等赚来的钱,纷纷走向了江柏的店铺。
十一月初的冬季,已经有些冷了,很多学生此前都没有穿过羽绒服,身上裹着的是旧棉衣。
时尚的新羽绒服与旧棉衣同时出现在这个校园里,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新旧交替。
第一次用自己辛苦赚的钱,买一件超出他们日常开支又心仪的衣服,大概真的会让人记很久很久,久到十几二十年后,他们还依然记得自己身上穿的第一件好衣服。
而江柏铺子里卖的羽绒服质量大概是真的很好很好,好到他们大学穿了四年,走上社会,搬过很多次家,他们也有了新的羽绒服和外套,这件曾经让他们成为校园里最靓的崽,维护了他们贫穷的自尊心的羽绒服,依然还挂在他们的衣柜里,舍不得扔。
*
江柠因为没有写过剧本,李制片那边,叫人给江柠送了好几个剧本范本过来,其中一份,就是他自己曾经写过的九十年代大爆剧《人在巴黎》。
江柠在文科这一块,也是真的有悟性和天赋,根本不需要人教,她只翻了翻李制片叫人带给她的剧本范本,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将转为剧本的写作模式,这对专业的写作者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很多编剧都是由原著作者转为编剧的,但这也绝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因为两者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
写讲究各种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面部表情描写等等,而这些,在剧本的写作上,是完全不需要的,剧本主要是要写对话,演绎着要背的台词,最多在旁边标注几句角色此时的情绪、心情,天气是晴天还是下雨,白天还是黑夜。
也就是说,江柠需要将她原本写的,全部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写出来。
她坐在校外的出租屋内,对着电脑,缓缓闭上眼睛,让自己的思绪,沉浸到《白蛇》的情节中去。
她脑中首先出现的,便是今年六月份到八月份,整整三个月的灾区之行,翻涌的土黄色洪流中,被淹没的只剩下屋顶的房屋,被冲塌的残垣断壁,洪流中不时飘过的折断的树木和落石,还有无数受灾百姓绝望无助的表情。
房子淹了,田地绝收,没粮没钱,他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眼底全是绝望的愁苦。
然后是小白蛇,在洪水中,不停的翻腾,救下一个个落入水中的灾民,梳理着一条条大江大河的水脉,让翻涌狰狞的洪水,逐渐在它的疏离下乖顺平静。
李制片对她的要求是写洪水这一段的剧本,可剧本必须要和整体的剧情结合起来,才能知道这一部分剧情怎么写,不然单独的剧情写的再好,脱离了主线剧情,你写出来了衔接不上也不行。
江柠便想着,如果自己是观众,我想看什么样的剧情。
如果是我编剧,我又该怎么将这部作品,改编成观众喜欢的剧情。
以大爆的《欢天喜地小燕子》《射雕》《天龙》《鹿鼎》等电视剧为例,一部剧,观众喜欢的几要素,首先一定要爽。
即使是以赚取观众眼泪的虐剧,它的核心也‘爽’,观众们知道,此时虐女主虐的越惨,后面他们最终都会被女主的天使行为感动,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把女主虐的欲生欲死,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女主感动了所有人,她攻略了所有虐她的人,虐她的人都后悔并接受了女主,女主和男主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第二个火爆的要素,就是基调要轻松、幽默、搞笑。
《小燕子》就不说了,《神雕》里,黄蓉戏欧阳锋那段,给欧阳锋做菜,菜名叫‘癞蛤蟆四脚朝天’‘清蒸乌鱼贼——认贼作父’,观众谁看了不乐?更别说《鹿鼎》中,小宝的搞笑情节更是不断了。
第三个要素,得有打脸的对照组,如皇后、容嬷嬷之于小燕子,杨康之于郭靖,宋青书之于张无忌,绿屏之于紫菱,虽然现在看绿屏这个角色是正面角色,紫菱才是反面角色,可在这个年代看这部电视剧,绿屏绝对是作为对照组的反面角色,来衬托女主紫菱的美好的。
以《白蛇》这部剧来举例,大概就是法海之于小白蛇了。
嗯,法海。
江柠在这个人物角色上,画了个圈。
《白娘子》和《白蛇》这两部作品中的法海,都是个秃头老和尚,可谁不喜欢电影《青蛇》中,卓哥饰演的法海形象?
法海就一定要是老和尚吗?
既然作为对照组,为什么不能有个可爱的小和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