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居然是五四文学社的副社长。
说实话,江柠对社长还有些印象,对于副社长,
那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原来,
那天李制片和江柠他们离开京大后,他们私下就在讨论,
这个学妹到底是不是‘柠萌’,社长雷天华就将自己内心分析的关于柠萌是不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分析了一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学妹看着不超过十八岁的样子,如果她是柠萌的话,
不是十五岁就开始写《大宋》,她是高二被提前录取的,
也就是说那时候她才高一。
他们自己就是京大学子,高中三年压力有多大,
学习任务有多繁重他们是知道的,哪怕有一些同学天赋异禀,在校期间也参加各种比赛,看上去很轻松,但他们这些文学社的成员,
都是写作过的。
不说写一篇八九十万字的大长篇,
还周周连载两万多字不辍,
就是他们自己写一首几十个字的诗歌,
有时候都需要好几天时间呢。
写一篇短篇稿,
三千字至少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写完。
这个学妹既然是高二就被提前录取,
那肯定是竞赛生,高中竞赛生,
不是在竞赛就是在参加集训的路上,那她高中时间,哪来的时间写出三部百万大长篇作品?
副社长原本就是信息管理院系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于爆款新闻一向较为敏锐。
他之所以会这么在意‘柠萌’这个漂亮的小师妹,当然不是因为人家长的好看,他想追人家,而是他比较在意之前社长说的,以‘柠萌’的才气和影响力,就是文学社的社长,她也是当得的。
尤其是她现在还和央视台有了深度合作,之后央视台估计还要买她的动画版权,她的影响力必然更一步增加,到时候别说她加入文学社了,就是想坐上文学社社长的位置,谁会不同意?
文学社社长的位置,不仅仅只是学校学生会下面的一个官方文学社团那么简单,前面说过,官方文学社团,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纯文学爱好者们的文学社团,到九十年代后,已经越来越政治化。
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进来了,只是为了给文学社的核心成员做陪衬用的。
每次有什么文学比赛,比赛弄的很省大,大家都以为公平公正公开,实际上里面的奖项,早就被他们的内部核心成员分猪肉一样先瓜分了,留一些不重要的小奖项,给那些真正有才气的人,踩着这些真正有才气的人当垫脚石,来抬高他们。
与其说里面的核心成员都是爱好文学的人,不如说他们是最会搞政治会钻营的人,这样的人在官场上或许会如鱼得水,却被京大真正的才子才女们唾弃,不屑于与他们为伍,纷纷建立起了自己民间文学社团和组织,还有了自己的文学校刊,其影响力,丝毫不比官方文学社团的影响力低。
可那又怎么样呢?校内的资金扶持,给的还是官方文学社团,在不知道的外面人眼里,学校官方社团的比赛奖项的含金量就是比民间社团组织高,认可度也更高。
原本社长毕业后,新一任的社长就应该是他了,结果空降过来一个‘柠萌’。
以‘柠萌’现在和央视的深度合作关系,只要是想与央视搭上线的人,都会支持‘柠萌’,而不是他。
于是听了社长一通分析后,这个来自新闻学专业的副社长就好奇,跑去数院那边,打听江柠的具体信息,很简单的就打听出,她曾获得过IMO金奖,《白蛇》连载期间,她在冬令营的事。
江柠判断的没错,这个副社长还是个摄影爱好者,网上的那张她走在银杏树下,背景一片金黄,意境十足的照片,就是他拍的。
他们学院现在虽然没有新闻系,却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也深知取个什么样的名字,能够足够引爆众人的眼球,他要是没点实力,也坐不到文学社副社长的位置。
,多么劲爆的话题啊,再加上‘柠萌’有可能会和他争夺接下来的文学社社长之位,他当下就忍不住了,跑到网络上发帖爆料大新闻,并发出她当时在《新闻联播》上的模糊合照。
他们这个院系,从九四年开始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日常都有上计算机课,但是侧重点是培养网络编辑和电子出版人才的方向,所以他们的计算机能力,侧重的是网络运用,而非清大计算机系主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方向,所以他的个人信息,很容易就被清大计算机系的人给扒了出来。
江柠收集好证据后,直接就将这些证据,告到自己的院系主任那里去了。
自家院系的学生受了委屈,当然是要找家长告状了。
江柠也没说别的,只说信息管理院系的师兄,在没有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在网上曝光她的隐私,已经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她希望学校能够严格处理此事。
如果学校不妥善处理此事,她就用法律相关手段,自己处理这事了。
系主任老早就知道江柠是柠萌,也知道她正在和央视合作,成为央视自制剧编剧团中的一个编剧,昨天还接到央视台李主任的电话,李主任可是在电话里狠狠夸了江柠一顿,说他们数院居然还出了这样有灵气的小姑娘,想让她毕业后,来他们央视工作。
先不说老朋友是不是客气几句,会打电话过来说起此事,必然是真起了心思的。
况且江柠同学在系主任和数院的老师那里都挂了名的,如果这个帖子,只是曝光了江柠是柠萌的身份,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江柠是作者柠萌这事,别人也没有理由给她保密,也不需要保密。
可系主任看到被江柠打印出来的热帖标题,脸也黑了。
《‘柠萌’团队效仿港岛美人孟茵,打造人工‘美女作家’?》
这得是每一个词,都充斥着爆点,不管是自带热度风头正劲的‘柠萌’还是‘柠萌团队’,还是碰瓷有着港岛第一美人加才女之称的孟茵,还是‘打造人工美女作家’一词,简直将所有的爆点都堆砌在一个标题里了。
“胡闹!”系主任是经历过当年最困难十年的,最为厌恶搞这些事的人,不然之前也不会从严处理了崔玉洁的事。
他当下就发了火,雷厉风行的打电话到信息管理学院去了,电话里就对着信息管理学院那边的系主任骂了起来,骂的那边的系主任电话机都挪开了半米远,一直等他滔滔不绝的骂完了,才黑着脸心梗的挂了电话。
信息管理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那边正打算申请传播学硕士点呢,如果申请成功的话,那么明年,他们学院就可以招收国际新闻专业的硕士生了。
这个硕士点,两个学院都想争取到自己院系这边来。
结果,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他们院系的学生,在网络上搞出这么一波大新闻。
搞新闻就搞新闻,你既然选择在网络上搞,就不要被人抓到,结果不仅被人找到证据,直接找到正主,还被人找上门来了。
数院那边的老头,脾气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护短,惹谁不好,非得惹数院那边,他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气的叫人将文学社副社长叫来。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九五级女生自杀事件,都还没有平息呢,学校一直在想办法降低这件事的影响力,只想太太平平让自己院系申请到传播学硕士点,这个副社长因为爱好摄影,获得了不少摄影方面的奖项,又爱好文学,平时也是个会钻营情商也不错的学生,不然也做不到文学社副社长的位置,文学社的各种奖项,也被他分了不少,在学校也算是一员风云人物。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他很可能会成为国际新闻专业的硕士生。
可还是那句话,学习好,不代表心智也没问题。
在接到数院系主任电话,知道这小子做的事情那一刻,系主任彻底将这个人从这个可能的名额中删除。
副社长在听到系主任找他的时候,他还在为自己干掉了自己的一个潜在对手,而沾沾自喜的乐呢,这件事对他来说实在是没什么难度,不论是引导社长说出一大段分析‘柠萌’事件的话,还是去调查江柠,找出她不是‘柠萌’的确切证据,还是找准热点,引导网络爆点,对他来说,都像是本能一般,很轻而易举的就做到了。
他哪里会知道,他确实是如愿以偿的引爆了这件事情的热度,可事情的发展方向,却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发展,而是随着爆料的人越多,网友们越扒越深,越扒越吃惊,最后一场打假活动,硬生生变为了广大网友们对这位妹妹的崇敬和膜拜。
有人喜欢,自然也就有看不惯出来讽刺的说:
贺乔生看到这里,就不乐意了,十一月的天气,捋起袖子就开喷:
我草,这爆料就爆料,还讲起故事来了?
贺乔生也连忙得意洋洋的在键盘上敲下:“嘿嘿,我看到了她在写《大宋》,我当时还以为自己睡迷糊了,在做梦呢,就又睡过去了。”
贺乔生也说:
看的贺乔生气的要死,尤其是被人质疑,他居然在编故事,立刻甩了一张照片出来,证实他所言不虚。
接着便是贴图,照片、照片。
图一的爆料确实是他的ID,证明他所言不虚,两年前就爆料过‘柠萌是高一学霸女生’的事。
另一张照片,正是江柠在网吧时,他发现她正是自己喜欢的作者柠萌时,心里激动,悄悄趁她不注意,拍的一张侧脸照片。
照片中,江柠目光专注的盯着面前的方块电脑,手指确实在相机中敲出残影了。
因为是从侧后方拍的,只能拍到半张侧脸,没有正面照,但也从这张侧脸照,和楼主拍的那张银杏树下侧脸照做对比,看出来是同一个人。
只是那时候的柠萌还很瘦很瘦,明显看出来很小,年龄看着像十三四岁的,不像现在,已经明显看出脸已经长开,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
贺乔生说:
楼下有人问道:
那时候的柠萌外面总是套着一件她表姐穿的剩下的大外套,由于不合身,总有种小孩子在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倒是将那时小小一只的她,牢牢的罩在宽大的外套里。
那时候网吧简陋,没有椅子,只有二手的破旧的凳子,江柠那时候身体还没开始发育,个子很矮,脚都够不着地,是悬空在凳子下面的,照片中凳子没有遮挡,就看到了下面露出来的悬在半空的一双脚。
贺乔生想到第一次见到江柠时的样子,确实穿的很破旧,让他以为是很穷困的地方出来的农村孩子。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他有些不好意思,又理直气壮的说:
贺乔生想到自己被江柠用‘马冬梅’这个假名字忽悠的事,哭唧唧地说:
后面的网友们,在听到这一层层主的分析后都惊呆了。
别看九八年底了,随着今年国家队世界最先进通信技术的引进,国内网吧越来越多,上网的网民也越来越多了,但很多网民都还在使用着不规范的二指禅在打字,哪怕是在大学学会了五笔字根打字的大学生,刚开始不熟练的时候,打字也慢的很,一边打字一边默念字根。
此时还有一种工作,叫做打字员,对打字员的要求,也只是一分钟打五到六十个字,就这,已经是打字非常快的打字员,可以拿出来吹的那种了。
还有不会用五笔打字的人,用二指禅在键盘上戳着智能ABC,打字速度非常慢。
而如果层主爆料的信息属实,那柠萌在那时候的打字速度,就是时速五六千。
柠萌这些年累计的忠实读者数量,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中还以学生群体为主。
中学生、高中生学业重,没时间上网也就罢了,现在的很多大学都已经开了计算机课程,不说像清大计算机系那么厉害,但日常的学习打字、自动办公软件、制图软件这些,也都在学。
他们也是这个年代的上网的主体,同时也是柠萌的读者的主要构成群体,战斗力都是杠杠的。
以前不知道柠萌是男是女的时候,还以为过她是体制内公安叔叔,现在扒出来,柠萌居然是京大小学妹,顿时崇拜之情和怜爱之心顿起,纷纷拿起键盘,保护我方柠萌妹妹。
但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一时间,柠萌黑和柠萌粉在网上撕的风生水起。
柠萌黑主要就是怀疑‘柠萌’是一个团队,幕后有枪手,说柠萌竞赛期间没时间,也没有条件写稿,是不可能在高中期间,既参加数理化三项竞赛,又成绩一骑绝尘,同时还能完成百万级的文学作品,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到的事情。
让‘柠萌’出来现身说法,不现身说法,就是心虚。
柠萌粉,也就是柠萌的忠实读者们,就觉得,你不要用你那普通人的脑子,去揣测天才的脑子,你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柠萌也做不到。
总之,撕的很厉害。
后来还专门出现了‘柠萌’的职业黑,专门以黑‘柠萌’来获取人气和流量来变现,哪怕后来被人骂成狗,连账号都被和谐了,再也在网络上找不到踪影,可在早期,还是有那么一批人,就是以黑‘柠萌’这件事来博取流量赚钱的。
网络上轰轰烈烈,现实中,却是数院的系主任,带着江柠,找上了信息关系学院的主任。
文学社副社长进到主任办公室,看到江柠的那一刻,就愣了一下。
聪明如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在网络上做的事,已经暴露了。
他想过这件事可能会被江柠知道,毕竟那天知道江柠就是柠萌的,只有他们文学社几个核心成员,但他以为,会是在舆论风暴起来之后,他可以利用舆论风暴,将她拖入到‘自证’的陷阱里去,到时候她忙着应付外界持续不断的质疑,和身份的自证,又哪里会想到,这一切的起因是他在幕后操控?
完全没有想到,他这帖子才刚发不到一天时间,人家就找上门了,还是找到他们院系的主任这里。
第213章
213
望着他们系主任那铁青的脸色,
文学社副社长心里当时就是一个咯噔,很想发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来一句:“听我狡辩!”
可系主任根本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直接将江柠带过来的证据,
摔在了他的面前。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有这个新闻敏锐度是好事,
可用莫须有的罪名去污蔑自己的学妹,曝光别人的隐私,这一点就称得上是恶毒了。
江柠也冷着脸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得罪了这位师兄,能让师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去网上发帖污蔑造谣,
侵犯我的隐私权,所有证据我已经让律师取证,
我会保留对师兄起诉和报警的权利,并要求师兄公开在网络、报纸上登报道歉,
消除影响。”她面向信息关系学院的主任,缓了缓神色说:“我听说信息关系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都在申请成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硕士点,即使我不是新闻人,也在电视上听领导人说过,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传播和推广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伟大使命,
我还记得大领导说的那十五个字‘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她目光又冷冷的看向这个她连名字都不知道,
且只有一面之缘的副社长,
说:“师兄作为我们京大担负着重大使命的新闻人,
在丝毫没有调查清楚情况,
就随意利益网络舆论污蔑造谣一个和他毫无利益冲突的师妹,师兄你问问你自己,
你还记得你作为新闻人的一个使命与担当吗?你配当一个新闻人吗?”
副社长闻言不由愣了一下,他初进京大时,也是踌躇满志,带着一腔理想和抱负进入京大,在初学新闻学时,教他们新闻学的老师第一堂课,并不是给他们上课,而是跟他们说,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所要肩负的使命。
那真的不是喊两句口号,而是这个时代的学生与老师们心中真真正正的想法,要让祖国强大,要共同努力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都在为自己肩负的使命而努力着。
是什么时候变的呢?
是他满怀憧憬的进入到文学社,以为自己进入的是一群文学爱好者的殿堂,以为自己遇到的会是一群同道中人,结果,进去第一次奖项评选,就发现,获奖的二十五篇文章,其中有十二篇文章,都是文学社社长的,剩下的十三篇文章,有十篇文章,都是文学社其他核心成员的,真正属于文学社之外的好文章,只有三篇,拿的还是最低等的奖项。
那一刻,他好像一下子了解了这个世界的真谛,不是你有多少才华,才能获得多少奖项,而是你有多高的地位,有了多高的话语权,那你想要多少奖项,就有多少奖项。
在领悟了这个社会真谛后,他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很快在文学社内混的如鱼得水,让他一路踩着其他人,混到了文学社副社长的位置,只差一步之遥,就是文学社社长了,今后很多相关的奖项,都由他来评,他说给谁奖项,就给谁奖项,谁向他靠拢,站在他的身边维护他的利益,奖就给谁。
就跟上一届的文学社社长一样。
他笑了笑,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唇,不仅没有弯腰表达歉意,反而用笃定的眼神看着江柠:“师妹说我污蔑你,难道师兄说的有一句假话?你敢说‘柠萌’不是一个团队?我在网络上说错了吗?师妹在连载《白蛇》期间,正在冬令营集训,为O做准备,师妹又哪里来的时间去交每周两万多字的稿件?我听说学妹大一的课程全学完了,现在在学大二大三的课程,在学校除了本专业的课程,还去旁听了天体物理和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些课,白天所有的课程时间都排满了,除了至今没有开过天窗的《锦衣卫指挥使》外,现在还接了央视台电视剧《白蛇》的剧本,请问学妹哪里来的时间,在学完如此多的课程后,还能保持持续不间断的每天六千字的创作的?”
江柠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笑着鼓了鼓掌,说:“师兄好心机好手段,到这时候了,还想将我拖进‘自证’的陷阱。”
副社长微微一怔,眼睛微眯,没想到居然被这个年龄不大看着像花瓶一样的小师妹给看出来了。
数院的系主任听到江柠的话,不想让自家学生还和这个男生扯,只对信息关系学院的主任施压:“你们学院的学生也真是好手段,别的不会,陷害污蔑欺负到自家师妹头上倒是一把好手,也真是让我老头子见识了,回头也会去说道说道。”
说道什么?说道信息关系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都在申请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硕士点的事呗。
信息关系学院的主任都要气死了,去年国际关系学院那边就已经招收了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对他们今年申请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硕士点的事,本就比他们信息关系学院要有优势一些,现在又闹出这档子事。
信息关系学院的主任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这次的硕士点,估计还会花落国际关系学院那边,心里也是十分恼怒。
这件事因为已经是网络造谣和污蔑,情节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不是江柠看在学校这边,将事情交给学校处理,她完全可以报警告副社长诽谤的。
学校方面对这件事的处理,比上次崔玉洁事件要严重的多,崔玉洁事件其实没有造成什么后果,甚至恶果都被她自己吃了,但这次的事件不同,它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都是造成了很大影响的,最后的处分是学校记大过处理,副社长需要在网络和报纸上,登报和江柠道歉,以消除影响。
副社长自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后,就用这种将别人陷入舆论风暴,再让别人陷入自证陷阱的方式,已经多次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想到这次的小师妹却不上当,他技不如人,倒也没什么好说的,眼下重要的是,尽量减少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不过这次不过时间还长着呢,不是说他没有证据吗?他总能找到‘柠萌’的团队证据的。
*
网友们都没有想到,网上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竟然以楼主真身出来道歉,并在京城日报上连续刊登十日道歉结束。
原来,出来‘柠萌’是一个团队的消息,是文学社副社长怕‘柠萌’的影响力和文气,和他竞争文学社社长,才想利用舆论风暴让她失去竞争力的。
其实,只要是读过柠萌作品的人都知道,柠萌目前的几部作品,不论是《白蛇修仙》的超凡脱俗大气磅礴,《锦衣卫指挥使》的朝堂诡谲,江湖风云,还是《大宋》一个个案件背后的布局缜密,都展现出来一个事实,就是,‘柠萌’即使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背后的枪手,也是个非常有才华和天赋横溢的枪手,试问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具有灵气的作者,该是怎样的利益,才能让他甘愿躲在一个小丫头的背后,当一个小姑娘的见不得光的枪手。
除非是她父母。
可人家也说了,她父母只是山区里的农民。
网友们至今也没扒出,她有什么了不得的父母。
*
文学社副社长这次别说社长了,连副社长的职位都被撸了,又在档案上记了大过,别说之前想要谋算的保送他们院系正在申请的新闻学硕士点,就是毕业后出去工作,档案上留下这么一笔,事业单位都不一样会要他,更别说进入体制内了。
他为什么想要谋算江柠,想要成为社长,再想通过自己文学社社长身份,和获取的一系列奖项,被保送研究生,最终目的,不还是想要进入央视工作吗?
哪个新闻专业的人,不想进央视工作?那是所有新闻专业的人,理想的殿堂。
被记过,又公开道歉,离开文学社之后,他倒也没有做别的其它的事,甚至称得上是低调,原本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一下子作鸟兽散,一个副社长倒下去,新的副社长又顶上来。
当一个团体已经从上到下的腐、败之后,换上来的人,也不过是新一轮的前副社长罢了。
事情解决后,江柠也没就这件事继续纠缠,而是回到出租屋,继续创作《白蛇》的剧本,大约一个星期后,李制片打电话给江柠,让江柠去央视台动画部一趟,谈动画版权签约的事,顺带着,将儿童剧版权一起签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