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培风何小芳徐秀丽 本章:第167章

    而在这次严打过程中,居然还打出了一件前段时间发生的非常恶性的事件,有一群小混混直接闯进了一个职校的女生宿舍。

    原本以为严打已经过去,而态度非常嚣张的一群小混混,不仅没有藏着掖着,居然还威胁那些女生,没想到都年底了,大家都默认在年底这段时间,官府都会默认给下面人过个好年,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时候,这群混混全部被关进了大牢,哪怕这些混混的父母找尽了关系,这些恶性案件的小混混们,依然为他们的行为受到了让他们悔恨终身的最严厉的惩罚。

    吴城的底层官员们,谁都不敢卷进这样的案件里,尤其是听宋书记说了,明年五六月份,京城的央视会来吴城拍摄后,现在的吴城,更是宋书记的一言堂,他们都知道,宋书记背景很深,迟早会离开吴城的,但他们没想到宋书记背景能这么深,央视都被他请下来了。

    对于央视的人要来吴城拍摄,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就是治安问题。

    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前,整个社会风气都是比较野蛮式的,很多地方的乱象,乱到你想象不到。

    在很多小地方,地头蛇们如果像江国泰这样有些底线的和城里的有钱人争饭吃的还好,那些没底线的,他们不是和那些有钱人争饭吃,他们是直接吃底层老百姓的人血馒头。

    解决了治安问题,其次才是城市环境管理问题。

    宋培风和宋书记说了,是来吴城取景,到时候会央视台播出,所以在吴城轰轰烈烈的严打活动结束之后。

    吴城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活动,因为政府经费有限,对于吴城的建设活动,主要是分为两点,一个城市卫生管理,一个是以姚坝镇为试点的打造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小镇的建设。

    卫生管理主要是禁止随地大小便和乱丢垃圾。

    吴城因为是古城,老街全都是古色古香,这也意味着如古代那种小巷子非常多,小巷子高墙黑瓦,巷子深,又没什么人,许许多多的男同志,生理需求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脱了裤子就解决,更别说还有一些更加不讲卫生的,大号也直接在巷子里解决,导致整个吴城的老城巷子里,永远都弥漫着挥散不去的腥臊味。

    也只有过年这段时间下了暴雪,厚厚的雪层将那些腌臜物,覆盖在厚厚雪面下,味道才稍稍淡了些。

    于是县委宣传部这里,安排了宣传干事和风纪主任,宣传干事分为两拨,一波是在各大街小巷被随地大小便的重灾区的墙上,用油漆写上工工整整的,另一波宣传干事则骑着自行车,带着大喇叭,穿行在大街小巷,大喇叭喊:“吴城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文明始于心,环保始于行,随地大小便它不文明!”

    “为大家!为小家!搞好卫生人人夸!”注②

    戴着红袖章,在街上大街小巷的抓随地大小便的人,抓到了就罚款二十,不交也行,这些天不是在严打吗?拘留所里人多着呢,进去待两天。

    这时代的人还是非常怕进拘留所或坐牢去劳改的,尤其是刚过去的九六九七这两年才刚刚过去,多少人吃了花生米,他们还都记忆犹新,吓得立马交钱。

    这些罚款交来的钱和查地下赌场抄来的钱,又拿来建公共厕所,和建设吴城。

    刚开始大家都很好奇,吴城卫生问题都乱了这么些年了,咋还突然搞起卫生来了捏?

    后来有人听到有消息灵通的人说:“是上面有人下来检查,这就搞面子工程来了吗?”

    说是面子工程,实际上各个街道都建起了公共卫生间,解决城市卫生问题。

    于是,吴城的各地都有了‘所长’,一个老头儿,或一个老太太,坐在一个公共厕所的边上收费,不要纸的五分钱,要纸的一毛。

    很快,吴城的卫生问题,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除了城市卫生,就是吴城护城河的改变。

    吴城的护城河,随着这些年吴城的建设,外城河都已经成了内城河了,许许多多人家的垃圾,都往护城河里倒。

    护城河都快成垃圾河了。

    对于护城河的治理,主要也分为几点,一是河道垃圾的清理,禁止往护城河内倾倒垃圾;二是开学之后,由政府向下面各学校发起倡议(通知),所有的高中、初中、职高、小学的学生,参与到城市建设,城市美化中来,每个人都必须带一株小树苗或者小花苗来到学校,种植在各个学校分配到的护城河畔的花坛中。

    金银花种植在专门的金银花坛,美人蕉有美人蕉花坛,篱笆花有篱笆花坛,蔷薇花有蔷薇花坛,映山红有映山红花坛,栀子花有栀子花的花坛。

    甚至吴城政府的领导们为了省钱,连打碗碗花的花坛都有了。

    其余就是在护城河的河岸两边种植柳树和桃树。

    柳树是非常好养活的一个树种,只要有水,哪怕只是在水边插上一根柳枝,来年都能长成一株碧绿的树苗。

    但这次要求不能是小树枝,至少也得是能吹丝绦的小树苗。

    至于桃树,他们当地那种只开花,桃子长出来又酸又涩不好吃,野外随处都是却没人家养的野生桃树,到处都是呀,不是只开花,不长桃吗?那就挖过来美化城市吧!

    至于护城河附近的整个一大片区域的野生自然湿地,则建设成与护城河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这种尚未经过开发的野生湿地内,栖息着许许多多的野生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比如蛇、乌龟、黑鱼、龙虾,为安全起见,江柠建议直接建一块免费的垂钓区域,供野钓爱好者和春季带孩子们出来捞鱼、捞虾的人们准备,甚至护城河内,都可以人工下放许多鱼苗。

    尤其是今年因为洪水,各家各户都不缺鱼吃,市面上的鱼虾正值这些年鱼价最低的时候,可以由政府出面购买鱼苗,在夏季来临之前,禁止捕捞,但夏季来临后,可以举办一个集体的捉鱼节,捉鱼大赛,端午节的时候,还可以在护城河内举办龙舟赛,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来吴城旅游。

    其次就是吴城主城区对于槐树的美化与进一步强化与改造。

    要说吴城最美的路段是哪里,那绝对是主城区的那段槐杨树。

    全都是几十年树龄的老槐树,立在马路边的花坛里,一到四五月份,高大茂密的槐花树上,就挂满了葡萄一样一串一串雪白的槐花,芳香阵阵。

    央视的拍摄团队不是说五六月份过来吗?那具体是五月份,还是六月份,谁也没个准数啊,如果他们五月份过来,那还能看到吴城四五月份最美的槐花阵。

    以宋书记为首的吴城领导班子们,就是要放大吴城的美丽,不光是主城区的那条主干道,很多地方,都可以种上槐花树的嘛。

    他们这个地方,别的不多,就是各种野生的槐花树多,到处都是,随便挖,随便移栽,这种又花不了多少钱的嘛。

    还有娱乐,游客们来了吴城后,晚上去哪里玩?

    这年头不是流行卡拉OK跳舞厅吗?就在护城河边上最大的空地上,给这个时代人安排后世最流行的广场舞文化,所有的游客,都可以来到这里跳集体的迪斯科!

    江柠给他们将每一步都安排好了。

    第222章

    222

    只要按照江柠给他们规划的去建设和发展,

    那么或许要不了两年时间,整个吴城都会大变样。

    江柏需要留在杭市拍摄,江柠却并不需要,

    江柠在跟组拍摄了一段时间后,

    就与何小芳她们告别,带着改造家乡的任务,

    离开了剧组,又回了家乡。

    回到吴城,还没回家呢,就被宋书记再一次亲自去车站热情接待,一起回了县委大院。

    和上一次儿子要跟对象见她父母的礼节性的接待不同,

    上次的身份是长辈,这次却不是,

    而是像面对自己的同辈一样,同时态度又很亲切和蔼。

    原本他们家就已经足够重视江柠了,

    但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远比她之前表现出来的能量和能力大的多,她一上来,就直接从根本性问题上,改变一个城市,

    改变一座城市的经济。

    他邀请江柠来吴城,

    当然是要听江柠具体的说,

    很多事情,

    并不是电话里就能说清的。

    江柠就说了,

    以五公山为核心的一系列的水产经济宣传计划,

    这次就聊的更细更多了。

    宋培风的母亲也参与进来。

    宋培风的母亲对体制内工作不感兴趣,却对经商很感兴趣,

    在八十年代就停薪留职,和朋友一起下海经商,所以宋家实际上经济状况非常好,只是低调罢了。

    如果要按照江柠计划的那样发展吴城,光是那些查封地下赌场,打击妇女们拐卖得来的钱,并不足以建设吴城,这就需要宋母的资金扶持,在吴城周边开厂。

    之前宋母一直没有这样做,实在是小地方上的人抱团意识太过浓厚,不是本地的人,你即使来到这里承包沙河,养殖珍珠,可能等珍珠成熟季,周边百姓就给你捞光了。

    这些事情,必须要有足够分量和影响力的本地人来做,宋母只掺股,掺股还不能在她自己名下。

    当下她就提议,将她资金投入的股份,全部用江柠的名义。

    这要在新婚姻法中,那就是送江柠婚前财产啊,由此也可见,宋父宋母对她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不过江柠还是笑着拒绝了,家乡的这一系列建设收益,她都不打算参与其中,这让宋母对她更是欣赏了。

    不得不说,宋父宋母也在江柠这里,为宋培风加了很多分。

    人不怕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怕遇到拎不清的傻子。

    从吴城开后,江柠和宋培风在水埠镇码头分开,江柠再一次坐船回到家乡。

    与上一次回到家乡的怅然不同,这次回来的心境是踌躇满志,是兴致勃勃,那种可以通过一己之力改变一个地方经济,让一座城市因自己的参与和努力而变得更好的兴奋感和满足感,完全压过了她心底偶然会冒头的一点怅然。

    她站在船头,行船过程中带来的寒风吹的她头发向后胡乱飞舞,一到许家村的堤坝,江国泰和江镇长都早早就等在这里,和他一起等在这的,还有他的儿子江鑫,女儿江淼,一看到江柠,他就张开双臂,朝江柠迎了上来,拍拍她的背,目光中满是对于自家族里后辈的欣赏与赞叹,说:“我家柠柠真是越长越好看了,别说十里八乡,整个吴城都找不出一个比我家柠柠还出色的了!满城灵气,真真是满城灵气,集于柠柠一人!”

    这真不是江国泰夸张,而是他真情实感这么觉得,在江国泰看来,真的就没有见过比江柠、江柏,比他自己的一双儿女未来儿媳,更出色的下一辈了。

    他也从不吝夸奖和肯定这一点,在外经常如此夸赞自家的这些小辈,每每听的沈红云很是无语,吐槽道:“你夸柠柠就夸柠柠,哪还有这么夸自家孩子的?叫人家看到不笑话?”

    江国泰就笑的异常满足和自豪地说:“怎么不能夸了?事实就是事实!”

    他认识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有个在京大读书的后辈叫江柠。

    江国泰回来这两天,已经知道江柠带了对象回来过,有心想问她是怎么回事,那个男孩是什么情况,哪里人,但此时很多人都走出门来围观,他不方便问,只能把疑问压在了心里,想等着江柠到了江家,关起门来再问她。

    身高越发颀长挺拔的江柠,走在人群之中,那种勃发的精神面貌,让她整个人都像在发光一般,一眼就能看到她。

    这一次回来,从外地回老家过年的打工人更多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来到自家门口朝着江柠看。

    他们很多人在外地,是没有经历老家的洪灾,也没有见过江柠抗洪赈灾这件事的,但回来后,所有人的话题,都离不开江家村临河大队的江柠江柏两兄妹。

    江柏就不用说了,《锦衣卫》是今年自《小燕子》后,最火爆的电视剧,火爆到,连远在深市的江爸,都听说了此事。

    《锦衣卫》晚上的播放时间,刚好与他们卖盒饭的时间起冲突,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等他们忙完,收拾小摊子回家,电视剧也放完了。

    隔天的重播,他们又在忙碌,根本没有时间追剧,江爸听江国泰给他打电话,说他一双儿女多出息,自己却看不到,心痒难耐,想要买一台电视机,被江妈反对,江妈主要是觉得他们忙的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买电视浪费钱。

    江爸被江妈反对闹了一肚子火气,到了年底要回来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台手机别在腰上,扬眉吐气的回来了。

    对这个新买的手机,江妈也很紧张。

    她难道就不想炫耀,想要藏着掖着吗?还不是贼偷太多,露富就是找死,今后源源不断的贼来光顾他们。

    一直到到了水埠镇,他们才放心的拿出了自己买的手机,用一个手机包,穿在皮带上,手机装进手机包里,挂在裤腰带上。

    大冬天的冻死个人,江爸也要多穿两件毛衣,把外套羽绒服敞着,这些年保持的还算不错没有发福,没有肚子偏偏要挺个肚子,来展现自己腰间的手机。

    江爸现在就特别羡慕别人中年发福,有个将军肚,那高高的将军肚腆着,腰上挂的手机多明显啊!

    这一年的春节,打电话的人特别多,只要是有手机的人,不用打电话,也要把手机拿出来,用雷鸣般的声音,大声打电话,

    江爸也不例外,站在人最多的高台上喊着:“喂!年二十六我家大侄子结婚,你来吃喜酒啊?”

    “是的是的,我买手机了,你把号码记一下,以后打我手机就可以啦!”

    “嗯嗯嗯,买手机了!没发财没发财,大家都发财!”

    所有的亲戚都被他打了个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儿子结婚。

    也成功让所有亲戚都知道了,他江国平买手机啦!手机号码也被所有人都知道了。

    就连江家村的人,都跟看西洋景一样的看江爸,知道大个子是真的发达了,不光建了那么大一套房子起来,还买手机了,过去因为他欠了巨额外债而看不起他,在心里觉得他没用的人,又都围了上来,各种恭维江爸,主要还是吹嘘他生了一对好儿女。

    “你家柠柠,暑假的时候,装了好几船的大米衣服回来,发给老家的人哦,没几万块钱打不住!”

    还有人看不得江爸这么嘚瑟,酸溜溜滴说:“你们家是真发财了,儿子上电视,女儿是散财童女,你们夫妻两个也能干,建这么大一房子,接下来舒舒服服等着抱孙子就行啦!”

    江国平到现在都不知道江柠捐赠的那些物资是咋回事,至今还不知道那些物资是江柠个人捐赠的,还以为她是组织了京大的学生在社会上募捐来的,由江柠领着来的老家。

    他笑着说:“老家受灾,柠柠心里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组织人回来赈灾,那是建设家乡,回馈家乡,应该的应该的。”

    江妈则心情有些复杂,过去这些人,提起她大儿子,那是各种夸奖不断,夸江松长得这么体面,将来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现在已经没人提江松了,嘴里夸的全是她的小儿子江柏和小女儿江柠。

    她完全没有想过,村里人都在夸她有福气,这个福气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儿子小女儿给她带来的。

    尤其是江柏。

    江国平他们刚回来没两天,今年和去年不同,今年要更热闹些,哪怕儿女们不在家,可家里客人不断,络绎不绝,全部是来参观他家大房子,夸他儿子江柏的,很多人都想来近距离参观一下江柏。

    原本江柏拍电影《白蛇》时就足够好看了,但电影毕竟没有电视剧国民度那么高,所以很多人只是听说了江柏拍电影,但实际上知道的不多,毕竟不是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电影院,过年可以免费看电影。

    但《锦衣卫》可不一样,在这个没有太多娱乐的年代,电视机里的电视剧,就是老百姓的全部的娱乐。

    于是江家所有的亲戚朋友们,全都知道了,《锦衣卫指挥使大人》里的沉默、冷酷一心只有指挥使大人,却爱在心里口难开、痛苦的忠犬男二,就是江柏了。

    剧里的江柏,那是帅出了新高度。

    毕竟人设好啊,又真真是鲜嫩的年纪,帅啊!

    江爸这几天被众人夸的,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江妈也一样,他们今年挣的钱比去年要多一点,江爸给自己买了个手机,想给江妈买个金项链,江妈自己舍不得钱,给自己买了一对金耳环戴在耳朵上。

    她其实也想买金项链的,只是这些年节省习惯了,看到自己一年辛辛苦苦挣得那些钱,买一个不能吃不能穿的金项链,她就舍不得花那个钱。

    江柠他们还走在堤坝上呢,村里的人就远远看到了江柠和江国泰,说:“柠柠回来了!”

    “哎哟,大个子,你家柠柠回来了!”

    “哎哟,国泰亲自去接的!”

    “他一个大忙人,难得回村子来,还亲自跑去接柠柠了!”

    现在村里谁不知道江国泰的厉害?不声不响就承包了三个大沙厂,人家什么消息都没有呢,那一艘一艘大货船,就行驶在了他们沙河的河面上,每天都要拉走几百艘船的河沙。

    别人眼红也没用,十里八乡,谁家要是建房子,去挑河沙的,江国泰也不管,只要你不是开着拖拉机去拉沙的,自家建房的沙子,他完全不管。

    附近许许多多的人,今年没出去打工又受了灾的,都去他的沙厂打工,他通通都要,且待遇都很好,不仅包吃,还顿顿有肉。

    于是他沙厂里的挖沙工人,全部是十里八乡的乡民。

    江国泰说了,“我江国泰就是临河大队江家村的人,江柠就是我的亲侄女,我侄女是什么样的人,我江国泰是什么样的人,你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何时曾亏待过我们老家的人?我们是乡亲,大家有钱一起赚,有肉一起吃!等以后我们沙厂起来了,从石涧乡到邻市的路,我来给你们修,让乡亲们都免受泥泞之苦!”

    “但如果是外地人来承包了我们的沙厂,他们会如何对待你们,会雇佣你们挖沙吗?会像我一样顿顿提供大肉吗?会像我一样愿意为我们老家修路吗?你们在场的老乡,多少人出去打工过,外面吃的什么?我江国泰给你们吃的什么?”

    他是个非常会拉拢人心的人,一点点的小利益给出去,就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主动维护起江国泰,外面人想要进来抢沙厂,江国泰在这里一呼百应,根本不可能。

    也因此,江国泰在十里八乡的影响力极速升高,可以说是成了十里八乡第一人,谁听到江国泰名字,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和江国泰扯上几分亲戚关系,那更是不得了,牛皮有的吹了。

    村里很多人其实不太明白江国泰对江柠的重视,在他们看来,江柠即使是大学生,是京大的学生,出来当公务猿,捧铁饭碗,那也不可能一毕业就当镇长吧?江镇长回来,他都不曾亲自去接,柠柠一个小丫头,一个晚辈,居然还能劳动他的大驾,让他亲自去接人。

    但在看到江柠的时候,一个个又无比的热情客气,都纷纷亲热的喊着:“柠柠回来啦?”

    “大学生真是越来越不一样啦!”

    “个子真高,就跟她爸一个样!”

    曾经和江柠在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后来一个读书一个打工的小伙伴们,都站在自家的院子里远远的看着,不敢靠近。

    有些已经订婚,年底或者年初就结婚了。

    一直等人群都散了,江国泰才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到江家楼上的会客厅。

    江妈和沈红云在下面准备晚餐,江爸则准备了果盘到楼上,听着他们说话。

    江爸原本是想上来听到江国泰吹嘘他女儿的,结果,完全不是,他们谈的全是正事。

    先是江国泰跟江柠讲了,今年茶山分茶地的事:“在十一月底到来之前,所有的茶叶都已经种了下去,明年就能有第一批茶叶收成,你之前讲过要参加什么茶博会,我是这么想的。”

    江国泰已经不知不觉间,将江柠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甚至还更高一点的位置,征询道:“不是有央视剧组的人过来拍摄‘五公茶’吗?今年的明前茶我们自己就留一点,剩下的全部送出去,央视剧组的人,人人送个十斤。”

    江柠强调说:“包装一定要精美,要有独属于我们五公山的‘logo’,将我们五公山的五位大贤凸显出来,在包装的背面写上五公山五位大贤的故事以及和五公茶之间的关系。”

    江淼说:“这个我来办,我认识美术专业的人。”

    江国泰不知道什么logo,但江柠说的大致意思,他还是听明白了。

    江柠要是不提,在场的人谁能想到这么细节的问题?

    江国泰拿笔记下,继续说:“我的意见是,先送央视的那些人,这些五公山特产不是在央视的电视剧里打了广告?等广告效应下来后,我们再将今年的新茶送给市里的领导,跟他们说,这是中央的领导都在喝的,在央视上都有广告在宣传的茶。”

    江柠说:“最好将我们山上的五公茶拿去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将五公山的五公茶里的具体氨基酸含量及其它与身体有益的元素的含量,与其它同等类茶叶做个横向的对比,我们不光要打造品牌效应,还要从科学上有个具体的数据,才能让人更直观的知道我们五公山的五公茶好在哪里,贵在哪里。”


如果您喜欢,请把《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方便以后阅读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6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67章并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