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平静,那份淡漠,与周围山呼海啸般的震惊和失态,形成了无比鲜明,又无比诡异的对比。
林学同看着陈明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心中掀起了比刚才得知图灵测试通过时,更加猛烈的惊涛骇浪!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见过了足够多的天才。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真的是人类吗?
整个会议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一次,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咒,呆呆地看着那个站在风暴中心,却云淡风轻的年轻人。
他们的大脑,需要时间,来处理这个……远超他们理解范畴的……现实。
第12章
我选择加入!
死寂。
如同实质般的死寂,压得人喘不过气。
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粒尘埃都悬停在光柱中,不敢稍动。
数十道目光,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冲击着角落里的那个年轻人。
震惊、骇然、难以置信、匪夷所思……种种极端的情绪,在这些国之栋梁的眼中交织、碰撞,几乎要将他们的理智烧毁。
陈明。
这个名字,在几分钟前,还只是启航科技一个不起眼的技术骨干。
而现在,这个名字,却与固态电池、仿生翼型、通过最高级别图灵测试的强人工智能……这些足以颠覆世界格局的科技奇迹,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短暂的失神后,最先找回声音的,是林学同。
这位见证了龙国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国宝级科学家,此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周启航,你再说一遍。”
“‘翔鹰’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来自于他?”
周启航咽了口唾沫,顶着巨大的压力,斩钉截铁地重复:
“是的,林老。”
“从最初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设想,到仿生翼面的气动优化,再到……那个智能视觉系统的核心算法,甚至包括规避雷达涂层的初步构想……”
“全部,都是陈明的思路和成果。”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坎上!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这怎么可能……”
华峰院士喃喃自语,他浸淫军工领域数十年,深知每一个细分领域的突破都何其艰难,更遑论这种跨学科的、碾压式的技术飞跃!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顶级航空燃料的二十倍……”导弹专家姜倩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明,语气急促,“这不仅仅是无人机的突破,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导弹、火箭,甚至未来的空天飞机,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
“还有那个AI!”军方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王得胜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通过图灵测试!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啊!比我们实验室最乐观的估计,至少领先了二十年!不,甚至更久!”
他看向陈明的眼神,炽热得几乎要融化钢铁。
“小同志!不,陈明同志!你是怎么做到的?!那个视觉识别算法,那种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自主决策能力……简直是鬼斧神工!”
一时间,会议厅炸开了锅。
大佬们再也无法保持镇定,激动地议论着,看向陈明的目光充满了狂热。
赞誉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天才!真正的天才!”
“不,这是妖孽!是上天赐予我们龙国的瑰宝!”
“二十多岁……能源、材料、气动、AI……我的天呐,老头子活了一辈子,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们都老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陈明站在原地,听着耳边嗡嗡作响的夸赞,心中却是一片平静,甚至有些……无语。
“翔鹰”确实厉害,但那不是“我”的功劳。
他默默地在心里吐槽。
这些技术,都是他穿越过来,绑定“最强军工系统”后,一点点积攒积分兑换出来的。
每天雷打不动地签到,获得基础积分。
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疯狂能找到的所有军工、科技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哪怕只是看懂一点皮毛,系统也会判定为“进行了军工科技相关活动”,从而奖励积分。
从基础材料学,到量子物理,从流体力学,到芯片设计……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知识,目的只有一个——攒积分!
“翔鹰”的图纸和核心技术资料,几乎耗尽了他穿越以来所有的积累。
看着眼前这些激动得快要失去理智的院士和将军,陈明有种荒诞感。
他只是个搬运工,真正的创造者,是那个只存在于他脑海中的“系统”。
可惜,这话不能说。
说了,要么被当成疯子,要么……被切片研究。
“陈明同志。”
林学同走上前,郑重地看着陈明,眼神复杂,“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在这么多领域,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的吗?”
“尤其是那个固态电池和人工智能,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学科方向。”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再次聚焦。
这也是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
即便再天才,也不可能同时精通如此多尖端领域,并都做出世界级的突破。
这不符合科学规律!
陈明抬起眼皮,迎上林学同探究的目光,语气平淡:
“运气好,想法比较多。”
“……”
众人一窒。
运气好?想法多?
这是什么回答?!
这可是足以改变世界的科技!你说运气好?!
姜倩忍不住追问:“那固态电池的材料配比和结构设计呢?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在哪里?理论基础是什么?”
陈明:“看了一些论文,自己琢磨了一下。”
王得胜紧跟着问:“那AI呢?图灵测试可不是闹着玩的!你的算法模型是基于什么架构?如何实现那种近乎人类的逻辑判断和学习能力?”
陈明:“多看了一些开源代码,改进了一下。”
华峰也忍不住了:“仿生翼型呢?那种极端条件下的气动效率,涉及到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和材料应力分析,你是如何……”
陈明:“观察鸟类飞行,得到了一些灵感。”
“……”
会议厅再次陷入诡异的沉默。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陈明。
这回答……简直敷衍到了极致!
琢磨一下?改进一下?得到灵感?
你当这是过家家吗?!
这可是国之重器!是能决定未来战争走向的尖端科技!
然而,看着陈明那张平静得甚至有些漠然的脸,大佬们心中的火气却又诡异地平息了下去。
他们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或许……不是敷衍。
而是,对方的层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就像一个大学生,无法理解爱因斯坦是如何推导出相对论的。
在真正的天才面前,那些常人看来需要皓首穷经才能攻克的难关,可能真的只是……一点灵感,一点改进。
林学同深深地看了陈明一眼,缓缓点头:
“好,好……”
“核心技术,有所保留,我们能理解。”
“基础研究,本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秘密。”
他这话,等于是给陈明的“敷衍”找了个台阶。
也让其他人恍然大悟。
对啊!
如此核心的技术,怎么可能轻易示人?
陈明同志不是敷衍,他这是在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理解!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