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柄看不见的利剑。”
他看向空军参谋长:
“将军,我需要皇家空军立刻调整全球部署,特别是印太地区的力量。”
“我们需要更强的侦察和预警能力。”
他又看向MI6的负责人:
“‘C’,动用一切资源,不惜任何代价!”
“我要知道关于H-20的一切!”
“它的设计师是谁?核心技术来自哪里?性能参数究竟如何?生产规模有多大?部署在哪里?”
“还有,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他们隐藏了什么?!”
“我要答案!立刻!马上!”
最后,他看向国防大臣:
“大臣,重新评估我们的国防战略。”
“我们需要新的应对方案,需要加速我们自己的下一代空中打击平台的研发。”
“钱不是问题,技术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
“是!首相!”
三人齐声应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甸甸的压力。
哈斯廷斯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再次看向屏幕上那架静止的黑色飞行器。
那流畅的线条,哑光的涂层,无垂直尾翼的设计……
处处透露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美感,和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龙国……
陈明……
这个名字,连同那个神秘的“翔鹰”无人机,最近频繁出现在最高级别的简报中。
难道……这一切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一个年轻人,真的能凭一己之力,将一个国家的尖端军事科技,推向如此骇人听闻的高度?
不可能……
但眼前的事实,却又如此清晰地摆在那里。
“密切关注……”
哈斯廷斯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不,不仅仅是关注……”
“我们需要行动。”
窗外,伦敦的天空一如既往的阴沉。
但哈斯廷斯知道,世界的格局,从东方那片戈壁上传来的引擎轰鸣声响起的那一刻起,已经彻底改变了。
一场新的、更加激烈、更加隐秘的军备竞赛,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这一次,他们似乎从一开始,就落后了一步。
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18章
虎父无犬子!
航空装备研发部,一间明亮宽敞的办公室。
不同于充斥着图纸和模型的常规设计室,这里更像是一个信息化的指挥中心。巨大的液晶屏幕墙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流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三维模型,但此刻大部分屏幕都处于待机状态,只留下基地的监控画面。
宋子凯少将端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清茶。他刚结束一个关于H-20后续测试安排的视频会议,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声音沉稳有力。
“进来。”
宋子凯抬头。
门开了,走进来的是两位身着军装的身影。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但腰杆笔挺,肩章上将星闪耀的老者,正是某军区总司令,吴司令。他目光如炬,不怒自威,行走间带着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
紧随其后的是华峰院士,他穿着科研人员常穿的浅蓝色工作服,外面套着一件白大褂,镜片后的眼神透着学者的严谨和对技术的专注。虽然年岁不小,但精神矍铄。
“吴司令,华院士。”
宋子凯立刻起身,快步迎了上去,立正敬礼。
“子凯同志,不必多礼。”
吴司令摆摆手,示意他放松,目光扫视了一下办公室,开门见山。
“陈明同志呢?我和老华是来给他送嘉奖令的。”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但提及“陈明”二字时,语气中明显带着欣赏。
华峰院士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顺便也看看这小子,是不是又钻到哪个角落里捣鼓什么新玩意儿去了。”
话语里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调侃和关切。H-20的成功,让他对陈明的“不按常理出牌”和惊人效率有了全新的认识。
宋子凯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指了指不远处一扇紧闭的、标有“高级资料阅览室”的门。
“吴司令,华院士,您二位可能要稍等片刻了。”
“陈明同志从昨天下午开始,就一头扎进了图书资料室,到现在还没出来。”
吴司令浓眉一挑,有些意外。
“哦?H-20刚刚首飞成功,他不休息调整一下,又在忙什么?”
宋子凯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向那扇门。
“他在查阅所有关于……下一代战斗机的相关资料。”
“包括气动布局、先进航电、新型材料、高推重比发动机……几乎是所有能接触到的前沿技术文献和过往型号的设计档案。”
“……”
吴司令和华峰院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H-20!
这可是代表着龙国航空工业最高成就,足以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国之重器!
它的首飞成功,是无数航空人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更是陈明以一己之力,注入了灵魂般的核心技术升级,才得以实现的奇迹!
如此辉煌的成就,任何一个参与者,哪怕只是拧过一颗螺丝钉,都足以自豪半生。
而作为整个升级方案的核心设计师,居功至伟的陈明,却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的第二天,就仿佛将这一切抛之脑后,立刻投身到了下一个更加宏大、更加艰难的目标之中——下一代战斗机!
这是一种何等恐怖的工作效率和前瞻视野?
华峰院士忍不住喃喃自语:
“这小子……他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他的精力是无限的吗?”
吴司令沉默片刻,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点了点头。
“好!好啊!后生可畏!龙国航空的未来,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年轻人!”
“既然他现在正忙,我们就不打扰他了。”
吴司令转向宋子凯。
“子凯同志,你把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都召集起来吧。”
“嘉奖令,我在这里宣布。”
“是!”
宋子凯立刻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召集了H-20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
很快,十几个穿着工作服,脸上还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的工程师和专家聚集在办公室里。他们大多头发凌乱,眼带血丝,显然为了H-20的顺利下线和首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吴司令站在众人面前,神情肃穆,从警卫员手中接过一份烫金的嘉奖令,洪声宣读:
“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嘉奖令!”
“鉴于H-20隐形战略轰炸机升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圆满完成首飞任务,极大提升了我军战略威慑能力和国土防御纵深,经研究决定,授予——”
“陈明同志,‘特等功臣’荣誉称号,记个人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级英模勋章’,享受国家最高特殊津贴!”
“授予宋子凯同志……”
“授予H-20项目总体设计室……”
“授予……”
随着一个个名字和单位被念出,伴随着相应的荣誉称号、军功等级和丰厚的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晋升军衔、破格提拔、高额奖金、分配住房、解决家属工作等等,办公室里响起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激动抽气声。
所有人都明白,这份嘉奖的分量有多重!
尤其是对陈明的奖励,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特等功臣!一级英模勋章!
这几乎是和平年代军人和军工科研人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宣读完毕,吴司令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H-20的成功,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汗水!你们是国家的功臣,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