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也很赞同,“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若揭竿而起,兵临城下,最后事情没有成功,退回上郡,虽然对于扶苏和赵惊鸿是极好的选择。
但是对于他们却不是。
他们已经造反,自立为王,拥戴新王,那么他们就是反贼。
按照秦律,造反是要诛九族的。
他们的家人在咸阳,必死无疑。
所以,他们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举造反成功!
蒙恬道:“我们应当也要做出一些谋划,如果可以跟咸阳之内的人,里应外合,则为最佳!”
“你想如何做?”王承惊讶地看向蒙恬。
蒙恬握了握拳头,沉声道:“我会联系舍弟,让舍弟在咸阳内应,如此一来,我们也能及时得到咸阳内的消息。到了关键时刻,甚至可以里应外合,就算不能里应外合,我也要将族中之人带出来,以防成为软肋!”
王承闻言不由得点头,但又很是为难,“我若联系家兄亦或者家父,他们必然会不同意,而且家父极为忌讳参与朝堂之争,若我告诉他们,家父怕是会大义灭亲!”
蒙恬不由得蹙眉沉默。
以他对王翦的了解,以及这些年的做事风格,确实如此。
甚至现在连王贲也退居二线,很少参与朝堂之事了。
他们现在推举之人,只有王离。
而王翦和王贲足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了。
对于他们王家来说,更进一步很难。
哪怕是王承有从龙之功,王家也不一定在乎。
这是极为麻烦的。
但是如今的王承,已无退路。
蒙恬想了想,沉声道:“依我看,你怕是不能告诉你父亲,若是王翦大义灭亲,跟始皇汇报此事,咱们的努力全部都功亏一篑了!”
王承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
次日。
赵惊鸿和张良在书房内探讨上郡的发展规划。
张良有自己的想法,在赵惊鸿看来,其实有些理想主义了。
但是,却是很适合赵惊鸿的。
因为张良这种理想主义,若是在大秦为官,那必然是不行的。
上面的丞相和各级官员,肯定是不同意的。
下面的执行力未必也够。
更要皇帝决策。
一来二去,其实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想要干实事儿,难之又难。
但是在上郡不同,张良的权力很大,而且上下他都可以管。
并且最关键的是,有财力支撑,且地方小,想要实施什么政策,可以很快见效。
如今的上郡,就犹如一个特区一般,特殊发展。
交谈过后,张良提议,“如今天下对秦政极为不满,怨声哀悼,若扶苏自立为王,那必然会引来无数人的投奔,到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统治天下,建立新政,倒不如我们直接自立为王好了。”
赵惊鸿看了张良一眼,“你看,着急了不是。”
张良苦笑一声,“我只是希望,可以更快完成咱们的梦想。”
“要我看啊!你就是太想进步了,着急了,很多事情急不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赵惊鸿道。
张良怔了一下,尴尬地看着赵惊鸿,“大哥,什么扯不扯着的,说话还是要文雅一些。”
赵惊鸿毫不在意,“都是大老爷们,什么文雅不文雅的,若是跟自家兄弟说话还要顾虑这么顾虑那个,我倒不如找个娘们来交谈了,你说是不是。”
张良无奈,“我只是觉得,与其在旧政上重新做出改变,倒不如直接建立新政,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赵惊鸿则摇头,“子房,你还是太天真了,虽然你乃将相之后,虽然耳濡目染了不少,但是并非真正的了解朝堂之争。”
张良蹙眉道:“最近在上郡为官,倒不觉得有什么。”
赵惊鸿笑道:“所以说,你想的简单了。”
“何解?”张良问。
赵惊鸿道:“你觉得,不管是收购褐衣,亦或者调控粗麻,亦或者分发火炉石涅,这些事情当中,如果不是在上郡,而是在咸阳。”
“你在咸阳朝堂之中,你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是什么可以做成功的?”
张良蹙眉思考,好一阵才缓缓道:“哪怕是始皇不会答应,且国库也不充足。”
赵惊鸿点头,“那只是其一。”
“真正的问题,是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员不会同意。”
“他们所思考的,可并非是如何让大秦强大起来,而是如何稳住自己的官职,亦或者再更进一步,是考虑身后的家族势力,是考虑的如何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你如此做,不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还出尽了风头,更掏空了国库。始皇不答应是必然的,官员们不答应也是必然的,甚至他们还会参你一本,说你居心叵测!”
“对他们而言,百姓的死活,真的不重要。”
“你想做什么,那必然是困难重重。”
“就算你坐到了李斯那个位置,想要做什么,也没那么容易。”
“朝堂之上,并非大家拧成一股绳,而君王之道,在于平衡,他不会让一家独大,更不会让一个官员掌控全局,必然会是对抗的状态。”
“李斯有冯去疾制衡,除此之外,儒家、法家、道家,在朝堂之上,皆有争斗。”
“他们有没有功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没有功绩。”
“他们能不能获得好的发展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不能有所发展!”
“这,便是朝堂。”
“这是生与死的斗争。”
“这是尔虞我诈的争斗。”
“充满了勾心斗角魑魅魍魉,到处都是吃人者和被吃者。”
第337章
那不是朝堂,是罪恶的温床“若如此,你如何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赵惊鸿看向张良,“上郡,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纯净的环境。”
“你为郡守,咱们财力充盈,且什么政策,只需一声令下,甚至可以说,整个上郡都是你的一言堂,想做什么不简单?”
“但是一旦换了一个环境,就不一样了。”
“自立为王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若真的发展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一个新的势力诞生,必然会充满了勾心斗角,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新秩序建立初期,利益还尚未瓜分,争夺会更加厉害。”
“你说建立新秩序比在旧秩序上做出改变要简单,那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个想法是错的。”
“而且,始皇所建立的制度也并非全都是错的,只是被人误解了而已。”
“只要稍作改变,那必然是极好的结果。”
“万事,要看两面性。”
“子房,你可明白?”
张良听到赵惊鸿这一番话,不由得沉默了。
他低头沉思,在脑海中推演。
咸阳——朝堂——官员——始皇帝……
在不断的推演中,张良额头冒出冷汗。
他仿佛看到了一张张披着人皮的野兽,给自己穿上了文明的外衣,隐藏了口中的獠牙,将流到了嘴角的口水咽下去,尽量隐藏眸中猩红的眸子,说出冠冕堂皇的话,但行的却是那吃人的勾当!
这哪里是朝堂?
分明是吃人的刑场。
是无间地狱。
是罪恶的温床!
张良猛地睁开眼睛,惊恐地看向赵惊鸿。
“想明白了?”赵惊鸿问。
张良点头,“谢大哥教诲,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不是想的太简单,是很多事情的阻力太多,大家不是拧成一股绳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利益的纠纷。但是,如果咱们要做,还是事在人为的。”
“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杀戮!将他们杀的不敢开口,不敢生出什么心思就可以了。”
“比如这司马家的族谱。”赵惊鸿指着桌子上的缣帛,“他们命好,下起了大雪,一旦雪停了,他们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张良也看了族谱上的内容,沉声问,“真的全部都杀?咸阳主家那边呢?”
赵惊鸿淡淡道:“主家那边再观望观望,若不老实,也一并杀了!”
张良微微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司马家之祸,死有余辜。
“准备何时回去?”赵惊鸿问。
“已经准备妥当,就准备出发了。”张良道。
赵惊鸿点头,“雪大,路上注意安全。”
张良微微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但是走了两步,转过头来,看向赵惊鸿,“大哥,这世间肮脏,我们如何自处?”
赵惊鸿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张良蹙眉。
是和光同尘吗?
一定要和光同尘吗?
张良自嘲一笑,对着赵惊鸿拱手离开。
张良开门的瞬间,一股寒风瞬间灌入房间,让适应了温暖的赵惊鸿身子不由得一个哆嗦。
而此刻,张良离去的背影,也格外坚决。
身上白色的裘衣很快融入了雪色之中。
赵惊鸿见状,不由得叹息一声。
……
几日后。
咸阳。
热闹的咸阳也迎来了一场初雪,将天地裹成一片苍茫的白色。
嬴政站在章台宫门口,看着满天雪色,嬴政面色中带着一些愁容,并且还时不时地咳嗽一声。
赵高拿来一件裘衣,在一旁恭敬道:“陛下,天冷了,披件衣服吧。”
嬴政淡淡地看了赵高一眼,伸手披上衣服。
“胡亥最近怎样?”嬴政问。
赵高眸中闪过一丝喜色。
如今赵高逐渐得势,虽然嬴政平日里不喜见胡亥,召见的也少了,但是胡亥却逐渐得势。
不仅李斯跟胡亥有了接触,意图让胡亥接受法家,而蒙毅也跟李斯多次一起接触胡亥,似乎想要从支持扶苏转而支持胡亥,为蒙家寻找后路。
如此一来,胡亥就得到了咸阳两大势力的支持,就算现在扶苏回来,恐怕储君之位也和扶苏无关了。
这让赵高激动得几天都没睡好觉。
他觉得,他辛辛苦苦隐藏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转机。
当即,赵高回答道:“胡亥公子最近正在研究秦律,并且时常跟李斯李大人研究法学,不曾外出。”
嬴政闻言微微点头,“能够跟李斯学习,就要好好学习,莫要怠慢。”
“那是自然。”赵高道:“胡亥公子以师之礼待之,并且学习很快,李斯大人夸赞胡亥公子有天赋呢。”
嬴政想了想,淡淡道:“胡亥如今已经成年,你去通知胡亥,让他准备准备,近日搬到宫外去住吧。”
“是!”赵高心中一喜。
终于,始皇不再将胡亥看做是一个孩童,而是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了。
虽然不住在宫中了,但是却也是好事。
当即,赵高立即迈着小碎步离开,背影颇显欢快。
看着赵高离去,嬴政叹息一声,“已经好几日没有上郡的消息了,也不知道现在他们如何了。”
“司马寒!”嬴政喊了一声。
司马寒并未出现,而是黑冰台的另一位副将。
“回陛下,司马寒于昨日外出,尚未归来。”副将恭敬道。
嬴政叹息一声,摆了摆手,让副将退下。
随后,嬴政回到室内,在温暖的环境里,开始批阅奏折。
没多久,一道身影匆匆进入室内,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身上的积雪也正在快速地融化。
嬴政蹙眉看了一眼那道身影,并未着急,而是批阅完手中的奏折,才缓缓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司马寒,询问:“发生何事,如此匆忙?”
“回陛下!上郡大雪,耽误了时日,归来之时,各地也纷纷降下大雪,耽误了时间,还请陛下恕罪!”司马寒颤声道。
这颤抖的声音,并非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恐惧。
嬴政听出了司马寒声音中的不对劲,微微蹙眉,“无妨,天降大雪,与你们无关,将得到的情报呈与朕吧。”
司马寒没动,而是身子微微颤抖着。
嬴政见状,立即蹙眉,“司马寒!”
第338章
始皇眼馋了“陛下!”司马寒匍匐在地,高声道:“我们司马家早就已经和上郡司马家断了联系,他们所做之事,和我们咸阳司马家毫无关联啊!”
嬴政闻言,眸中闪过一丝冷芒,“朕自会查明!”
司马寒闻言,这才颤颤巍巍地将用羊皮包裹起来的缣帛递给嬴政。
嬴政拿过缣帛,看着厚厚的缣帛,不由得感叹:“这段时日,看来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