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恬也不知道是真好还是假好,但李家这处是孙先生他们都会来的地方,周遭比较安全,秦恬就定在了这里。
席面摆在了后院的湖心亭中,李维珍来给众人照了个面就要离开了,毕竟这次是秦恬秦慎请沈家军的诸位。
秦恬秦慎都没说什么,倒是沈潇站起身跟了李维珍两步。
“你、你不跟我们一起坐下?”
李维珍见她跟了上来,眨了眨眼睛。
“我就不坐了,今次没把我认作送菜的小二,我已经满意到饱了。”
沈潇发誓,在上次把李维珍当作本地书生之后,她再没认错过他了。
但这个人,还是纠缠着她以前的囧事。
沈潇低声说自己不会再认错,“但你真不跟我们坐一坐吗?他们都不会介意的。”
她想留李维珍一下,不想因为都是沈家军的人,就把李维珍赶走,毕竟之前救白琛和月影,他帮了她很多。
但李维珍却摇了摇头,“我介意。”
沈潇怔了一下。
她不禁抬头向他看去,“你、你不高兴了吗?”
是不是将他排除在外,他心里不快了?
可青年温润的神色毫无怒意,反而笑意涌在了如星月般柔和的眼眸中。
他道,声音压低了许多,仿佛只能顺着风吹到她的耳中。
“我想让你单独请我,而不是借着公主的局。”
沈潇惊得连眨了几下眼。
“没明白吗?”青年问了一句,他非常有耐心地,在湖上吹来的春风里,解释了一下。
“我想,让沈大小姐一人,单独请我一人,这样可以吗?”
沈潇:“......”
她,有点懵。
青年轻轻笑了一声,直起了高挑的身姿,恢复了正常的嗓音。
“那就一言为定了。”
说话间,他同众人拱手,转身离去了。
沈潇:“......”
她还没答应......
但她能拒绝吗?
李维珍离开,她耳朵发烫地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
她的位置紧邻着秦恬,那位高贵的人人敬重的公主,悄悄向她这边挪了挪。
“阿潇,你和李大哥都说什么了呀?还是悄悄话呢,我竖起耳朵都没听清!”
沈潇咳了一声,不禁瞥了公主一眼,无奈中带着三分窘迫。
“公主殿下,快开席吧。”
“哦。”
公主很失望,没打听到悄悄话。
倒是秦慎悄然看了看沈潇,又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小姑娘,他眉目舒展了下来。
而坐在一旁的唐庭,亲眼见到了公主与沈潇的亲密。
若说之前他答应沈潇和白琛,多少有些走投无路的无奈,心里还是对沈潇与肃正军的公主和银面将军交好,心有疑问。
但这一次,他再没有什么疑问了。
哪怕她还只是个年轻的小姑娘,一个在战场上还稚嫩的小将军,但她也确实有了护住麾下兵将的能力。
公主说话之后,唐庭找了个机会,敬了沈潇一杯。
小姑娘吓了一跳。
“唐叔怎能敬我?我是小辈啊。”
唐庭摇了摇头,“我敬的可不是侄女沈潇,而是沈家军的新一代将领,沈潇将军。”
席间一静。
沈潇心头也是一静。
但她还是个资历尚欠的人,直到唐庭造反之后,才与唐庭、白琛、岳岭他们一道,为肃正军收复南面的城池,打了几仗而已。
她只是个初出茅庐的笑声,如何当得起沈家军新一代将领?自也担不起唐庭敬???的酒了。
只是她连声道否,却见白琛也端着酒杯站了起来,接着岳岭也起了身,两人都向她举了酒。
“敬沈家军新一代将领,沈潇将军!”
沈潇心头震颤,她真的不敢担起这样的名号,但公主在旁叫了她一声。
“沈将军,就饮了这酒吧。”
她看向秦恬,亦看到一旁同她点头的秦慎,一时间,席间所有人都举杯敬她。
沈潇不敢担下这样的名号,她距离父兄还差十万八千里远。
但她想了想,亦端起了面前的酒。
“沈潇,多谢公主、秦将军,和三位叔伯的抬举。这酒沈潇饮下了,盼我早日,担起父兄传下的盛名!”
沈潇一仰头,饮尽了这杯众人共敬的酒。
席间犹如和煦春风吹拂寒地,转瞬和暖了起来。
唐庭反了朝廷,归了肃正军,火速拿下鹤山卫等几处卫所,沈潇三人也配合他攻占了几座城池,也有几地不战而降了,肃正军领地空前扩大。
但因为肃正军与朝廷军的开战,海上倭寇也窜的越发凶猛。
秦慎早先就与秦贯忠、孙文敬等人商议,北上之外,还是要留下足够的人手镇守已有的城池和沿海。
肃正军不是随便什么山贼土匪建立的大军,反而是因为百姓的爱戴与信任不断扩张,因此更不能弃百姓于不顾。
此番唐庭不必再留下,与众人一道北上进攻,仍旧派他返回鹤山卫,主领包括鹤山卫在内的,沿海六个千户所的海防之事。
唐庭之前被贬到鹤山卫的副指挥,哪怕是剿匪抗倭都施展不开手脚,而现在肃正军却令他主领留了海防的卫所,更重要的是,不必跟随大军与朝廷军继续搏杀了。
唐庭听了秦慎的意思,有些不知所措。
“唐某可以继续在对抗朝廷的前线为公主效力,不必、不必......”
不必对他如此优待。
秦将军笑着跟他摇了摇头,公主道,“唐将军,沿海也需要大将。”
最后,沈潇叫了他,“唐叔就应下吧,肃正军也需要后方无忧,才能合力北上。”
唐庭沉默下来,半晌没说出话来......
五日后,他回了鹤山卫自己的家中。
被前指挥使李状通知调离的时候,他以为自己一定回不来了,就算能回来,低头弯腰守住的安稳日子也不会再有了。
但今日他又回来了,儿女就在庭院里跑跳嬉闹,看见他出现在门前,都笑着叫着朝他扑了过来。
“爹爹!爹爹回来了!”
唐庭眼眶一热,张开手臂将孩子们抱了起来。
妻子闻声快步赶了过来。
“老爷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这次去,要随军一起打仗吗?”
走之前,他说自己要同白琛、岳岭他们一起,在前线继续为肃正军效力,兴许三年五载都回不来。
彼时妻子哭得眼泪止不住,唐庭心里也不免叹气,但作为武将,必得如此,更不必说肃正军保全了他阖家老小和亲朋好友。
但他也没想到,半月的工夫,打了个来回。
“回来了。”
“不走了吗?”
“不走了,就留在沿海了。”
妻子严氏大喜过望,“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肃正军不要你为他们卖命了?沈潇也不要你替沈家军卖命了?”
若是之前妻子这般口吻,唐庭不会说什么,但这一次,他听得耳中有些发刺。
他叫了严氏,“以后莫要这样说话了。”
严氏一愣,“老爷说什么?”
唐庭长长吸了口气吐了出来。
“我想过安稳日子,他们都知道,所以也没有人逼我。甚至......”
甚至肃正军派他留守海防,应该是沈潇在其中替他说了话吧。
那个他不久前才训斥过不配为将的小姑娘,经历了这许多,早就不是那个稚嫩而冲动的女孩了。
她越来越像她父亲沈大将军了,连人心都看得明了。
唐庭忽然有些羞愧,沈家军打散后他的境遇一落千丈,而他也在这境遇里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变成了一个只想安安稳稳的人。
但是一个为将之人,怎么能苟且偷安呢?
他应该用自己毕生所学,用沈大将军倾力教授,来帮助肃正军早日改天换地,令天下人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可他现在后悔也晚了,他又同妻子重复了一遍。
“没有阿潇,我早就死在朝廷的前线了,这一次也是阿潇成全我们,以后,都莫要再说她半句不是。她没有不是,有不是的人,其实是我。”
严氏惊讶,听见丈夫不容辩驳的话,只能闭上了嘴巴,再不多说一句了。
*
兖州,肃正军营。
秦恬今日去军营的时候,遭遇了刺杀。
但侍卫将她保护严密,刺杀的人连公主十丈之内都未能靠近,就被侍卫压下带走了。
可秦慎听闻之后,还是匆忙赶了过来,眉头紧紧压了下来。
“我没事的。”秦恬道。
她虽然因为他对自己的安危紧张,而有一点点小欢喜,但她确实没什么事。
秦慎却仍旧冷着脸看向帐外。
“可这次刺杀,已是这个月第五次了。”
在南成军自愿归顺公主,率兵并入肃正军之后,秦恬这个公主,显然已成了众矢之的。
第108章
我总在你前面
公主频频遇刺,虽然侍卫守护严密,公主一次都没有受伤,但也从侧面看得出来,龙椅上的皇帝越发忍耐不住了。
孙文敬和秦慎召集了众人晚间议事。
孙文敬道,“皇帝忍耐不住,不管是派来刺杀公主的杀手,还是各地征调而来的兵马,都在近日陡增,肃正军突然扩张至此,哪怕是有南成军和沈家军的将领们帮助,兵丁还是不够多,若是要全力北上,南面的领地南面要削弱防备,可就给了朝廷可乘之机。以朝廷眼下之势,定不会放过这般机会。若是不尽快聚力北上,攻下皇城,朝廷逐渐从外围蚕食肃正军,亦危矣。为今之计,只有招兵买马一道。”
这件事情上,众人基本达成了共识。
从年后肃正军扩张,张守元就令人在各地宣传,将肃正军定为先太子的遗臣遗部,完全不是造反军,而是肃清朝政,拨乱反正的正义之师。
陆陆续续地,也有不少百姓肯加入肃正军为兵为将,但肃正军不欲强制征兵,在关键之时失掉民心,新招来的兵马十分有限。
“百姓多数还是犹豫,而且他们也不动先太子殿下,到底是怎样仁明的存在。”张守元叹气,他一向最看重传播先太子的仁名。
对于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张守元招兵买马的力道完全不够。
他不禁道,“说白了,我们没有朝廷那等层层向下传递上意的人手,就根本的,就好比一个村里的人,听不懂县令的意思,但愿意听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的说法,这些功名平平的秀才举子,才是能令百姓们改变想法的人。”
但秀才举子联通的是朝中文臣,与肃正军可不是一路人。
孙文敬不禁叹了一句,“难道我们也像朝廷那般举办科举?拉拢士林中人?肃正军可没有这样的精力。”
何老先生也道无用,“但凡是想做官的读书人,要做的都是朝廷的官,肃正军虽然不是反军,但也不能代表朝廷。他们或许不会积极应考朝廷的科举考,但也不会来考我等办的科举,名不正言不顺,再想想旁的法子吧。”
众人皆沉默思索,这时齐吉却道了一句。
“先生们,缘何不想想兖州下辖的一处宝地?”
这话说得众人都看了过去。
孙文敬问他,“你说的是哪一处?”
他还没想到,但秦慎却一下了悟了过来。
“可是曲阜?”
话音一落,齐吉连忙点头。
“正是,正是!孔庙就在眼前,缘何不去尊孔祭孔来拉拢士林?”
天下读书人,就没有不尊孔老夫子的,曲阜早早就在兖州之战总入了肃正军的领地,孙文敬自己就是读书人,不忍在孔老夫子的家乡发生祸乱,因而一直避开此地,连肃正军都甚少前往打扰,这倒是把这风水宝地给抛在了脑后。
齐吉这主意一出,众人皆连声道好,孙文敬道,“那我着人去询问孔家的意思,看是否愿意我等前往祭孔,若是愿意,我和老先生便都过去。”
这主意着实点醒了孙文敬,但何老先生却笑了一声。
“你我祭孔有什么打紧?应该请公主亲自祭拜,才是正途。”
遗孤才代表着先太子的遗志,有先太子的遗志,有肃正军对士林众人的示好,肃正军慢慢便可以抓住部分并未在朝为官的读书人的心,有了读书人的支持,再招兵买马可就容易多了。
而且读书人中渐渐归心肃正军,朝廷的文官文臣不也就动摇起来了吗?
肃正军要扳倒今上这个龙椅高座上的人,本也不应只从战事一方面入手,若是朝廷的根基整个动摇起来,距离龙椅垮塌还远吗?
众人连忙商议要如何安排公主前往曲阜祭孔一事。
这是逐渐???打开士林阶层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只不过秦慎想到今日连番刺杀公主的人,心下不免添了些许不安。
议事散场之后,秦慎就去了趟公主府。
秦恬不在,他问了一句。
天冬回答他。
“公主听闻沈将军单独请了李大公子吃饭,偷偷过去瞧了。”
秦慎默了一默。
她倒是完全不怕近来这么频繁的刺杀,还敢跑去偷看别人的事。
秦慎无言,但也不放心地一路寻了过去,果真在城中一家酒楼里找到了她。
她还算谨慎,既带了魏游,也带了贺雷。
魏游是他的人,贺雷则是之前父亲身边得力的人手。
后来她成了肃正军的公主,父亲没有将贺雷调回去,反而另派了贺雷用惯了的一队人手,都跟了她,同唯有一道护卫她的周全。
两人见他过来都行礼问安,秦慎问了一句,并没有什么事,进了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