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夏芸娘 本章:第93章

    “是啊,他才多大,要是哭出来可就不好了。”

    白氏笑呵呵的,挺着大肚子帮林氏迎客,还嘱咐芸娘:“你前儿送的那些药挺好的,我吃了肚子也舒服很多。”

    知晓二房拮据,芸娘家里人口少些,有甚补品经常会送给白氏。

    “你吃的好就成,有孕在身就得多滋补。”

    妯娌二人寒暄几句,却说陈氏也来了,她是个闲不住的,一来就招揽客人,白氏有些不喜,妯娌们该帮忙的前些日子都来帮过忙了,这迎客分明是林氏交代白氏做的,陈氏却抢了,白氏心里气,但她一贯厚道,自然就不说什么。

    还是苏氏同芸娘道:“十弟妹也真是的,进来和咱们一起待客不好么?怎么就非要迎客了。”

    “二嫂大着肚子,她帮忙也是应该的。”

    苏氏倒是颇信服芸娘的话,“三嫂说的是。”她说完又嘀嘀咕咕的道:“她也真是前几日推说自己身子不好,不来主家帮忙,如今倒好,到了露脸的时候就往上走。”

    心中对陈氏的取巧不是不埋怨的。

    芸娘却了然:“她是去帮我们邻居家了吧?听闻十弟妹同我们隔壁陈家连了宗,她爹娘早就不在京中,陈家儿子娶妻,她自然得去帮忙。”

    况且,陈明喻的长子要娶的是河北袁氏的女儿,不是一般人。

    那八十八抬嫁妆满满当当的抬进陈府,唐氏笑呵呵的,陈明喻请众人吃了十天的流水席。

    他倒是比林斛精明,面上一派纯臣的模样。

    二皇子派人延揽,他也拒绝。

    正作此想时,又听苏氏道:“对了,二嫂,四嫂一家是不是要回京了啊?我听闻四伯在任上考评很好,这次回京候官,指不定是个京官儿呢。”

    “也许吧。”

    虽然不曾与四房往来,但平日来侯府请安,也听林氏提起一言半语,言语中对穆荃之妻很是不喜。

    听闻是那小陈氏极有手段,半个妾都不让穆荃近身,她性子十分泼辣,又很是精明,况且穆荃如今仕途算是全部掌握在陈明喻这里,对妻子言听计从,并不敢有二心。

    这几乎是全部踩在老夫人雷点上了,以前的端敏郡主虽然跋扈些,但是在妾侍方面颇为贤惠。

    可小陈氏却是在女色方面不惯着穆荃,就开头嫁过来那一年装样子,后来的什么通房妾侍不是死了就是打发出去了,穆荃身边如今干净的跟苍蝇似的。

    婚礼办得极为热闹,穆英和林氏对这门婚事再也满意不过了,芸娘等新人拜堂完,还偷笑:“嫂子,你好高兴啊。”

    林氏却拉着她的手道:“我却嘱咐你一句,如今也该相看起来了,如今男多女少,你家澄哥儿是不必担心,但就怕好的都被人抢走了,等到你的时候,全是些歪瓜裂枣,难道你落忍?你们家元澄那样的人物,娶个河东狮或者不像话的,你这个婆婆又该如何自处?”

    芸娘愕然……

    自己也要做婆婆么吗?

    第214章

    勾结

    元淳打小就是读书长大,后来入了军中,出落的文武双全,又是建国候世子,呼奴唤婢,仆从无数,偏自身又能立起来,这于氏父亲也是当世鸿儒,母亲是宗室女,正所谓佳儿佳妇,难得的好姻缘。

    连一向挑剔的穆莳都道:“这门亲事结的不错,也难怪大嫂下手快的。”

    “那是,不快怎么成。于家的明姐儿条件着实不错,这娶妻娶贤,对了,大嫂还让我也替元澄留心呢!我是觉得日子过的太快了,曾几何时,元澄还是我膝下稚儿,如今也要娶媳妇了。”芸娘十分感叹。

    穆莳笑道:“不必那么急,大丈夫何患无妻。”

    要他说二十岁再谈婚事比较好,那时候至少能知道前程如何,早早的定下亲事,若是定高门显赫,儿子必定受人辖制,若是定的门第低一些,也总不好。

    大丈夫生当立于世,先立业后成家。

    芸娘听丈夫的口风也放下心来,“好,我知晓了。”又说起穆荃的事儿,“四叔就要回来了吧?可曾有官职了?”

    “我听说是户部员外郎。”

    芸娘有些意外,“那还不错。”

    以穆荃之能为,早年还道一声敏,毕竟也是中过探花的人,但后来随着贬谪回来,人愈发道学,将追求功名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可本事却半点不见长,如今能去户部,倒也是很不错了。

    穆莳点头:“有陈明喻走通路子,这事儿办起来还是挺容易。不过,我是想不通,明明刘绯也需要这个官位,怎么陈明喻给他了?”

    “刘绯是谁?”芸娘不禁道。

    “哦,是陈明喻同窗,昔年国子监祭酒之子,他父亲名满天下,桃李无数,只不过后来因为新政一事被奉昭帝革了官职,但对陈明喻却是有知遇之恩。当初,他嫡母不愿意让他读书,是刘绯之父私下收他为徒,才有如今之举,后来所说的座师和袁家有关,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刘绯也是饱学之士,原本在工部,很是想调往户部的,我本以为陈明喻会调他过去呢。”穆莳皱眉。

    芸娘想,“兴许是因为四叔是他妹夫,这同年再亲,也亲不过自己妹婿啊。”

    穆莳摇头:“

    不是这么个理。穆荃如今如废子一般,帮了也无济于事。”

    不日,穆荃回来,四房的小陈氏也同大家走动起来了,芸娘见到穆荃的时候吓了一跳,要说以前穆荃也算是清俊的很,如今却肿成发面一样,整个人发福了,连老夫人也不禁道:“老四,你这是……”

    还是小陈氏解释道:“在许州多以肥肉入菜,这不就容易长胖吗?别说是四老爷了,就是我,如今腰身也是肥了一圈。”

    小陈氏可没多胖,大家笑而不语,心中有一杆秤。

    怕是小陈氏害怕丈夫在外拈花惹草,故而让四叔吃胖的,众人心知肚明,但谁也不会傻到较真的去戳破。

    林氏为四房接风,芸娘便还是跟往常一样在老夫人这里布菜,小陈氏恳切道:“三嫂,以往我们不在家中,托赖你们在母亲面前孝敬,如今我回来了,你也让我孝敬母亲吧。”

    这倒不无不可,芸娘笑着把碗箸给她,小陈氏服侍在老夫人身边无比妥帖,再加上她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卢家原本有龙凤胎的源头,以至于林氏生了一双龙凤胎,如今小陈氏也生了一对龙凤胎。

    虽然才两岁,但这俩孩子长的玉雪可人。

    只有一点,两岁了,还不多会说话,小陈氏倒是视如命根子,侯府送来的茶水不饮,要给孩子饮山泉水,吃食上更是单独做,小孩子的不允许吃任何勾芡,如炖的粉条,只用泉水炖,连盐都不许多放,看的令人咋舌。

    那俩孩子更是动不动就哭起来。

    芸娘忍不住道:“四弟妹,孩子这样一直哭没事吗?”

    “让乳母抱着哄哄。”

    小陈氏不以为意,甚至还觉得是侯府不得力,所以让孩子生在外面,请的乳母也是许州当地的乳母。

    众人纷纷说起了育儿经,小陈氏让乳母们把孩子抱下去,她陪老夫人玩花牌,白氏让芸娘玩,芸娘却摆手,“天气一冷,我一坐下来脖子就僵硬,不如你们一道玩儿,再者姝丽让我去园子里摘几枝梅花过去。”

    众妯娌倒也没有再劝。

    她们都知道三房对孩子那是相当看重的,就是林氏也不愿意打花牌,她如今也是有儿媳妇的人了,劳累了半生,该歇的时候还得歇息。

    “三弟妹,走,我陪你和姝丽一起去园子里看看。”

    芸娘一喜:“那就走吧。”

    妯娌中,白氏虽然和林氏相厚,但白氏是续娶,后嫁进来的,许多事情不知道,苏氏并不通世情,若为妾不错,为妻则小家子气,而陈氏又太灵活了,至于小陈氏,她年龄同自己女儿差不离,说不上什么话。

    只有同芸娘,她还能吐露几分心思。

    “大嫂,我看新妇端雅可人,大嫂日后就放心吧。”

    林氏笑言,“当初若非是你,我们也不会认得于氏,于氏倒好,只我心里存了一事,不知道如何同你说。”

    芸娘忙问是何事,林氏才道:“元凤嫁给邵运方也好几年了,本来生下一个儿子,但今年夭折了,我想去感业寺为她去求子,盼着她今年顺利些。”

    女人生子就是一道鬼门关,芸娘忍不住看了看姝丽,盼着女儿日后千万不要也如此。

    还好现在她不会只拘着女儿在内室,但凡打马球,踢毽子都会让姝丽玩儿的,不至于和时下闺秀们一样还裹小脚,宁可不嫁女儿,芸娘也不愿意女儿受这份罪。

    寻了一个宝瓶,把红梅插上,黑瓶红梅倒是十分好看,更是有些古意。

    再等他们回来的时候,陈氏和苏氏已经退下,小陈氏还在打马吊起来,她颇精通此道,压根不想从牌桌子上下来。

    晚膳老夫人已经累了,自去休息,妯娌几个在一起用膳自在了些。

    不料,小陈氏在席上见了姝丽好一顿夸,还道:“这样的相貌是做王妃的命。”

    芸娘谦虚道:“四弟妹也夸的没边了,她这辈子能够安乐我就好了。”

    小陈氏顺着这个话题说了不少亲事,终于到最后同林氏道:“其实大嫂,我这次溯流而上,遇到一家姓冯的人家,我们是一同来的,他家有一女,今年十三岁,正值茂年待字闺中。这姓冯的,做私库郎中,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他父祖却是奉昭一朝名臣,如今他祖父致仕,父亲还在剑南道任督学,端的是仕宦门第,我想他家和你家善哥儿年龄相仿,若是大嫂有意,我愿意从中牵线。”

    元善和小陈氏到现在大概也只见过一面,芸娘见小陈氏也不是那等急公好义之人,却骤然替元善说起婚事来。

    人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苏氏心道,这小陈氏方才打牌九可是唯利是图的很,如今没好处,哪里同长房一个庶子说亲亲,怕是收了人家好处。

    林氏笑道:“你这个婶婶说好,那必定是好,只是我们家这几个小爷的婚事须得侯爷做主,不如你把身家背景说清楚,我去信问问侯爷。”

    这其实是推话,但小陈氏却好像一点也不怕林氏打听,还道:“大嫂您且跟我大哥说说,这真的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私下林氏委托了穆莳夫妻帮忙查探,穆莳常在外跑,和吏部的人也熟识,查访几日深觉冯家家风十分不错。

    司库郎中官位不算大,但是油水充足,且冯司库年纪还不算大,颇有才学,有计相之才,日后前途无量。

    而芸娘也自去打听那冯家小姐一番,也觉得十分好,那姑娘三岁开蒙,才学不下于男儿,又颇通庶务,她母亲生病时,她还能管家,且相貌清秀,个子高挑。

    居然很好。

    芸娘打听好了,便知会林氏。

    林氏苦笑:“我是知道了,这怕是元善生母选的,她怕我苛待庶子,在婚事上打压他们,因此提前找好,我也挑不出错来。”

    段姨太太哪有那个本事,怕是林斛从中斡旋,为外甥谋得这桩婚事。

    若冯家不好,林氏自然可以拒了,她为人光明磊落,不会在这等阴私上害元善,再者元善同元江元澄关系都不错,早就被当成穆家子弟,林氏也没有让他出身受到非议,已然是宽容至极,段姨太太此举,岂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至于林氏同不同意,芸娘就不知晓了,但是她和穆莳却觉得是陈明喻同林斛混在一起了。

    穆莳不解:“难不成陈明喻押宝二皇子?”

    “那又有什么?庞贵妃被封为皇贵妃,二皇子也是热灶,身份有了,又居长,在士林里也是有礼贤下士的名声的,陈明喻投靠他也说的过去。”

    穆莳却大骇,“你不知道宸王奉旨巡行河道,圣上将此事交由陈明喻全权负责,若那陈明喻投靠了二皇子,鹤儿岂不是有危险?”

    第215章

    婚事(一更)

    鹤儿虽然也有些同伴,但远远没有二皇子那样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官场瞬息万变,鹤儿尚武,二皇子尚文。

    但国朝建立到如今,武官已经不如文官多矣,否则穆莳当初就不会去考进士。

    二皇子母家庞家虽然是武家出身,但下一代几乎全部醉心于仕途,连二皇子本人也堪称饱学之士,日后必为仁宸王母家于家虽然也是仕宦之家,但于家和这个外甥一直不算亲近,概因他家本就曾经是阁揆,后辈也算是人才济济,反而疏远宸王一心做纯臣。而宸王,就他近来的表现而言,十分尚武,他素来喜欢兵道,总把孙武等人挂在嘴边,这是文人所不喜欢的。

    但今上如今的心腹,全部出身于仕宦之家,朝廷也是尊文抑武。

    士大夫们当然更喜欢二皇子这样的读书人。

    芸娘却道:“你急也没用,我却知道这指不定是皇上给他的考验,为君者,如果连这点都处理不好,若我是皇上,我也不会选鹤儿。”

    她们自己看鹤儿,当然鹤儿是样样都好,可鹤儿到底是不是天命所归,那就又是一回事了。

    穆莳看着芸娘,有些诧异,“看来你还挺了解皇上的。”

    “我一妇道人家说什么了解不了解呢,只看皇上行事,庞贵妃升官,惠妃被冷落,足以见皇上要用能人。”那惠妃瞻前顾后,庞贵妃却是追随皇上。

    皇上最喜何人?自然是心中有皇上,又能为之人。

    大皇子一无才干,二视皇上之位如囊中之物,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可如今大皇子已经倒下,储位问题就提上台面,那么谁能任?

    按贵,当然是宸王,他乃皇后之子,天命所归。

    但二皇子却居长,母亲也位同副后。

    可当今既不看出身,也不看母家,只看能力。

    你若有能力,皇上愿意抬举,庞贵妃封后,二皇子身份立马就能贵重起来,但相反,你若不成,就像大皇子那样,刘皇后从后变成妃,也不是没有。

    二人知道自家再怎么忧心,也得看鹤儿自身应对。

    又说元澄出去一遭,学业落下不少,这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元澄虽然可以凭借父亲恩荫出仕,但那样就矮了人家一截。夫妻俩也不希望儿子如此,立马送儿子去书院读书,元澄也不敢马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业上。

    即便是穆莳这样的人,送元澄去先生那里,都对先生恭维许多,就盼着先生能更加尽心教导儿子。

    元清还是不知事儿的懵懂小童,窝在娘怀里那叫一个惬意。

    “太太,程大夫人过来了。”

    “哦?程大夫人过来了,快些请进来。”

    荣氏是特意来送请柬的,她一见到芸娘就高兴道:“这次总算是定了下来,斐儿小定,你可一定要去。”

    芸娘好奇道:“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被您看中了?”

    经由荣氏说了,芸娘才释然,“是他家,他家倒是极好的。”

    原来荣氏说的正是于皇后的侄女,明姐儿的堂妹,看来程斐几乎是要和鹤儿紧紧绑在一起了,破釜沉舟了。

    芸娘站起来道:“这些年我与夫人相交,颇知道夫人心事,如今见夫人容色喜悦,想必是对这门婚事极满意。我有一对玉如意,是当年赐婚时,圣上所赐,自此我们夫妻和睦许多年,我也想送给令郎夫妻。”

    紫檀木里装的青玉如意,一看就不是凡品。

    荣氏也是有几分鉴赏能力,确实是内造之物,无一不精致。

    她遂收下了,家去还是很高兴,于家姑娘是儿子看中,她也相看觉得不错,于家也是北方豪族,否则当年高祖不会为还是太子的开元帝择其女为太子妃。

    明姐儿得知堂妹要嫁给程斐,也十分高兴,还对其母李氏道:“伯母怎么想通了,之前还信誓旦旦要让妹妹嫁入皇室,如今却嫁给了程斐。”

    说是皇室,其实是想嫁给宸王。

    李氏却道:“有穆姝丽在前,谁敢掠其锋芒,你伯母向来比我聪慧,再者程斐同宸王一党,他也是江宁大族出身,才学又好,只不过年纪略大了些。”

    哪里是略大了些,是大了十几岁。

    但明姐儿听到姝丽的名字有些吃惊,“娘,您是说姝丽妹妹日后很有可能会嫁给宸王吗?您不是曾经还想让哥哥娶她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咱们于家表面上是宸王母家,可咱们家奉行慎独,因此你和你堂妹虽然都曾经有过想法,但是最终还是作罢。”

    于家人还是以做纯臣为己任,否则参与到皇权争斗不好。

    若宸王是太子,那于家锦上添花也自然可,但宸王若是下了大狱,于家也丝毫无损。

    但穆家却不同,听闻穆莳昨儿已经上书皇上,河道一事,他认为派宸王去不妥,他本人亲自上书让代馍去,代馍是治河道专事,只不过隐居多年,居然被穆莳请了回来。

    明姐儿嫁去穆家做世子夫人也几个月了,大约知道些穆家的规矩,“穆家是不许子弟们参加皇室争斗的。”

    李氏一笑,“这算什么皇室争斗,这只是替朝廷推荐人才。”若说以前只是纯粹的救命之恩,这下却是真的打算摆明车马了。

    芸娘也很诧异,“你居然亲自上书让宸王不要去河道?我以为你会和我一样,冷眼旁观,看鹤儿表现如何呢。”

    穆莳却得意道:“那还得是皇上这么暗示,我才能这么做的,否则,我怎敢在这种事情上随便提。”

    没曾想是开元帝,芸娘笑道:“看来皇上对鹤儿很关照嘛!”

    熟料穆莳却叹气,“皇上的理由是宸王要定亲才略留一留,他问我的意思,我哪里敢不从。”

    其实他也能理解开元帝的意思,就是穆家不附党羽,但是希望穆莳这个岳丈能够帮忙鹤儿。

    芸娘愣了一下,“就是说姝丽要许配给鹤儿了?”

    穆莳点头,“这是自然。”皇上和你打商量,你就以为是真商量啊。

    “那倒是一桩极好的事情。”

    咦?

    见芸娘脸变得这么快,穆莳忙问她为何转变这样大?

    却听芸娘娓娓道来:“澄哥儿同我说了,这一路同鹤儿在一起,他对女子都不大上心,身边伺候的女子大多为老妈子,身边干净的很。”

    穆莳笑道:“什么四十无子方纳妾,于家那位大公子开脸了几个通房呢,鹤儿从不允诺,却能做到洁身自好。”

    第216章

    杀心(二更)

    宫中开元帝见儿子这幅孔雀开屏的样子,白了他一眼,“要不是你老子,我看你这辈子打光棍了。”

    鹤儿难得赧颜,“父皇,儿臣要谢您成全。”

    “你要谢穆侍郎心疼你,生怕你真的去河道了,我看他也是太过于小心了。”那陈明喻是个极擅长揣摩圣心的,哪里敢真的动,可穆莳这么精明的人能上当,只能说明关心则乱,开元帝也放下心来。

    于家的人听说鹤儿有难,多是想先撇开关系,这些人兴许是能臣,他作为君上很高兴,但是对儿子来说,朝中无人,也走的艰难。

    老二乖觉,走文人路线,开元帝知道老二或许会赢得更多人的心,可皇权会被架空不提,日后冗官滋生,朝廷还有很重要的一仗没有打,如今休养生息,只不过是以待来日。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媳》,方便以后阅读庶媳第9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媳第93章并对庶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