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个“景点打卡”出现了
另一边,
嬴政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他想的那样,否则这刘邦的性命,必然是不能留的了。
不过还有一点嬴政很在意。
就是天幕提到的“吕雉”,
女政治家?还是历史上有名的。
天幕可说过,
现在距离后世可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能在这两千多年历史中冒出名号的女政治家,那当真不简单。
可见那刘邦身上虽然不是真的有什么神奇之处,
可能有此际遇,
也是难得了。
此时的沛县县令:“............”
但是和会稽县的县令反应不同,沛县的这位县令倒是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毕竟人家会稽县的县令有明确目标,知道杀他的人是那位项羽,可到了沛县县令这里,杀他的可是整个沛县的三千子弟......
就突然感觉被整个县的人针对了怎么办?
他敢动吗?
他怎么敢动啊!
再说那刘季,还有萧何曹参等,还有那个樊哙......这人数加起来太多了,他真怕自己一个拿捏不住,现在这条小命就要玩完......
所以沛县县令擦了擦额角冷汗,心想还是先等等,先等等吧。
他这罪责也不小,等天幕结束之后,还不如等着请罪呢。
要是这期间那些人有异动,倒是便宜了他。
可若是没有异动,他这边也不好轻举妄动才是。
于是这会儿,被天幕提到的这几个,一时间倒是都默契“僵持”了起来。
你不动,我不动。
都在继续听天幕说下去——
“汉初三杰”这四个字一出来,秦朝上下几乎认真听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更竖起了耳朵——
仔细算一下,天幕讲到现在,都出场了多少个人了。
可能被天幕如此明确夸的,可真没几个。
萧何,张良......还有一个谁?出场了吗?
而这两人又有什么能耐?
此时被天幕提到的两人也是一脸怔然,有些意想不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骤然加速跳动的心跳声。
谁不想功成名就。
又有那个不想扬名天下——
当有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时,估计任谁也不想错过去。
所以此时被天幕如此提及,当然是免不了心情骤然的起伏。
但以天幕讲话内容的前后转变程度,还是先耐心听下去为好,免得后面又出什么他们意想不到的“波折”......
听到这里,刘彻不由得满意点头。
天幕现在这话说得才像样,他们大汉的太祖皇帝,岂可当真是那平凡庸俗之辈。
若不是自身了得,又怎会聚集这些名臣良将。
刘彻:“............”
天幕你怎么又转折......夸就不能好好夸!
起初听到“三杰”这两个字的时候,嬴政还很有兴趣。
结果后面听到“反秦”和“刺杀”这几个字的时候,嬴政:“............”
若良才不能为他所用,那也决不能为其他人所用。
天幕都说了天下一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未来大势,若不能接受灭国现实,那干脆就追随自己国家而去好了。
嬴政心想,曾经的这些六国贵族他杀不完,可现在有天幕给出的“名单”在,若是他想,这些人可一个都跑不掉,曾经他不曾赶尽杀绝,现在嘛......且看这些人知不知道审时度势了。
“《太公兵法》,真的假的?”
“这位黄石公现在在哪?”
“天幕称张良‘决胜千里’,如此高的评价,可是因为这本《太公兵法》?”
不少人都被天幕这段话引起了探索之欲。
甚至暗暗记下了“沂水圯桥头”这个地方——
也不知道他们去这里能不能有如此境遇......万一能有呢?
那得到此书的可就是他们了!
于是在秦朝这个时空中,第一个“景点打卡”就这么出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刘邦的确不仅仅是运道好这么简单——
沛公殆天授......
嘶,听听这评价!
天幕讲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很是分明了。
这秦末后面的两个主角,就是这刘邦和项羽。
只是这刘邦的能力跟那项羽比起来......
巨鹿之战的以少胜多,那项羽可是当之无愧的“首功”,那这刘邦究竟强在哪?强在会交友?
若是以后这两人对上,以这刘邦的攻城能力,这看着也不行啊。
不过他们也不敢妄下断言,只能再听听看——
嗯......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彭越也是个要记在小本本上的人物?
嬴政不由得捏了捏眉心,心想,怎么什么人物都能叫这刘邦遇上......
这刘邦,当真是得天助不成?!
“陛下。”
这时丞相王绾不由得开口道:“陛下,这天幕所说之人,并非没有不能为陛下所用的。”
“陛下才是这天下共主,如今天幕的出现,怎能不说是来相助陛下的?”
“有陛下在,自当能镇得住天幕所说之人。”
这倒是说到了嬴政心坎上。
而且嬴政也不过是一时纠结罢了,他的意志决不会为任何事所动摇转移。
四千人都收了编,一千人却选择了放过。
对于这刘邦,项梁也不由得重视起来,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与这刘邦相比,他这侄子的性子实属另一个极端。
这下项梁看项羽的眼神,不由得又变了另一种模样。
项羽:“??”
项梁拍拍项羽的肩膀:“叔父觉得,你这性子还是该使劲磨一磨。”
项羽:“............”
叔父,之前天幕讲到他的时候,您可不是这样的啊。
项羽有些不服气:“叔父是觉得我差这刘邦哪里了?”
“差在他年纪大,我年纪小?”
项梁:“......叫你多读书,这会儿也不至于说出这种话来。”
项羽一听,更不服气了!
叔父你先前看我的眼神,对我说话的口吻可不是这样的啊!
怎么短短时间内不仅变了回去,还更变本加厉了?
项羽不语,只是一味的不服气。
项梁也不语,按着项羽的脑袋让他更努力竖起耳朵仔细听。
听到这里的时候,卢绾实在是忍不住吐槽——
萧何曹参就不说了,先前遇到那张良和彭越也不说了,都是刘邦与其相遇并结交的。
可这位郦食其,又是个人才,怎么自荐上门,都被这样对待了还不走啊?
当是时,卢绾不由得再次仔细打量起自己眼前这位兄弟。
莫不是他们从小一起读书长大,彼此交好多年,所以他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
同时卢绾还不由得想到另一个问题——
听了这么多人的名字,那他的名字呢?
难道起义之时,他没在刘季身边?
还是说有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