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中的最后一位,是韩信?!
惊讶过后,好像也不是很意外。
毕竟算一算,这最后一个汉初三杰,也该出来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最后这一位,竟然还在项羽的阵营里待过......
说对方在项羽那里不受重视吧,的确如此。
可这韩信,在刘邦这里也好像不怎么受重视吧,结果呢,人家的确也又要离开,但是有人追啊。
而且看这样子,还给追回来了......
啊这。
怎么突然感觉项羽那边挺倒霉的?
明明早前拥有过这样的人才啊。
......项梁也有一样的感觉。
并且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痛心,肉疼的感觉......
怎么会如此。
这就跟给刘邦那边送人了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这韩信也是个管后勤的人才?
项梁看了一眼他侄子。
心想他侄子可能别的拿不出手,但武力值肯定是有的,而且是远超常人的存在。
对比刘邦那边,这可是难得的优势。
只要这韩信不是——
兵......兵仙......
项梁:“............”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偏偏是领兵作战的将才!
而且还有如此高的评价......
项梁深吸口气,心想这样的人才,怎么就被放走了啊!
而且最可气的是,偏偏那刘邦也没看出来这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甚至这韩信后面也跑路了,可却又叫萧何给追了回来......这个刘邦,凭什么就有这么好的运道和助力!凭什么这样的将才,他们留不住!
——项梁下意识又看向了项羽。
项羽:“............”
第27章
秦国君臣:承秦制要打什么地方来着?
听到这里,别说项梁听得脸色不虞,眼前一黑,就连项羽都听得脸色难看。
总结起来就是:不爱听。
而且也不想承认天幕说的这些话是对的。
但项梁张张嘴,却又有些哑口无言。
想反驳,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比起这边叔侄两个的相对沉默,其他地方对于“项羽”的评价,倒是丝毫不遮着掩着。
尤其是秦国朝堂这边,群臣根据天幕说过的这些人和事,仔细分析起来,很有种不顾“当事人”死活的意味。
毕竟这些人说起来算是他们的“敌对”。
正好天幕提供这些信息,怎么能不趁着机会抓紧分析透彻。
已知项羽的确勇猛无畏,所向披靡,但这人也极其短视,耐性不足,更别说还透着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等性格上的缺陷了。
所以说,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样的人也不足为惧。
但这韩信......
如今天幕还说的不多,只是给出了评语。
所以这韩信究竟强到何种地步,对他们而言,“真实感”还不太强。
只是又不得不说刘邦这边——
啧,怎么什么好事都能让这刘邦赶上?
如果是这刘邦自己有眼光,发现这韩信的才能还好。
可这完全又是靠了别人,总有种平白无故就捡了个大便宜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扼腕难言!
不过话说回来,是这萧何发现了韩信的领兵之才,可这韩信还没领兵作战过吧?这萧何又是如何发现的,竟然还这么肯定对方领兵作战的才能?难道就不怕自己看走了眼?!还是说,这萧何的眼光当真就如此毒辣?
越大越不好管的难处,没有人能比嬴政更清楚。
毕竟一个地方再大,能大得过整个秦国的疆域?
一支队伍再多人,能比得过他秦国的军队?多得过生活在他秦国统治之下的百姓?
所以对于天幕所说的这点,嬴政再清楚不过其中的操作难度和复杂之处。
并且现在,秦国正缺这样的人才。
这汉初三杰,天幕提起的萧何和韩信,听着可比那张良好招揽多了。
想到此,嬴政却不由得轻哼一声。
总之不管怎样,也不能叫那刘邦得了去。
刘彻点头啊点头。
心想这楚汉战争中,最后是他们太祖能取得胜利,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好不好!
比起那项羽,他们太祖就是强——
刘彻:“............”
被自己太祖亲自打脸是什么感觉?
别问。
问就是刘彻也直接沉默以对了。
“............”
这就很打击人了,项羽有些说不出来话。
项梁则是摇了摇头,不由得低声叹道:“这韩信才跟在你身边多长时间,竟然就能分析出来这么多,可见你......哎。”
到底是自家侄子,还是留了几分面子。
但未尽之言,也并不难懂。
项羽难免觉得有些难堪。
而天幕的话还在继续:
汉中对。
如果说先前他们还在想这韩信究竟厉害在何处,对天幕给出的评语还存有一定的疑虑和犹豫时,可在听完这一通篇的见解和分析后,就不由得想要深吸口气了——就像天幕说的,这长长的一整段话,不仅分析出了项羽可战胜的原因在哪,甚至还明确指出了,此时就是打回关中的最好时机!并且还如此思路清晰,论据充分,听得他们都忍不住“蠢蠢欲动”了!
——此时不出汉中,更待何时?
不得不说,就连秦国朝堂之上的众臣听完这汉中对,也基本都一致认为现在就是出汉中的最佳时机。
这韩信不说其他,单听这一番言论,也足够令人忍不住想要赞叹一声了。
不过就这样直接去整军出发吗?
“嗯?”
“??”
“承秦制?”
秦国朝堂上,嬴政和众臣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主要是,观感有些复杂。
承秦制啊......
话说回来,刘邦若是出汉中的第一件事,是要打什么地方来着?
第28章
上一秒兄友弟恭,下一秒......
哦,出汉中,
打关中。
打原来的秦地。
用的还是他们秦国的军事制度......
这他们上哪讲理去啊!
啧。
不过话说回来,这汉中岂是那么好出的?
也不知道这韩信第一次领兵作战究竟是怎样的战略谋划,
倒是叫人有些期待。
嬴政此时就被调动起了更多的兴致。
对于这韩信的用兵策略,
以及其“兵仙”由来的战绩水准,
免不得要生出几分好奇来。
天幕一边说,一边又放出了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