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姣秋瑜姜蔻 本章:第183章

    为了破案,谢黎看过不少专业的心理书籍,大众熟知的人格分析理论——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MBTI、大五人格,甚至包括近些年才逐渐完善的生物心理学,她都略知一二。

    她却无法分析出修的人格。

    他冷漠而斯文,内里像菌根网络一样错综复杂,无论如何也看不清黏湿密布的菌丝后面,是一个怎样的人。

    只能隐约感觉到,靠近他,研究他,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谢黎瞥了一眼皮卡的后视镜,镜子里的她表情不太好看,脸颊、耳根却一片潮红,那是肾上腺素飙升的表现。

    修有一件事情说对了。

    她的确是在玩火自焚,但与她的正义感无关,与他口中的“象牙塔”也无关。

    他似乎激发出了她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每次与他交锋,她都愤怒不已,但很快又能感到一种扭曲的兴奋。

    谢黎不想被这种扭曲的兴奋控制。  她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清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给洗车服务打了个电话,让他们过来拖车、洗车、全面消毒一条龙服务。

    然后,在网上下单了空气采样器,准备走到哪儿就检测到哪儿,不放过任何一缕菌丝。

    据她所知,真菌有许多种类,既有松露这样昂贵而稀有的珍肴,也有毒鹅膏这种一沾即死的蘑菇。

    有一种“僵尸真菌”,甚至具备寄生、操纵宿主行为的能力。

    她不知道修留下的菌丝是哪一种真菌,当然要消毒。

    做完这一切,谢黎叫了一辆车,回到自己的住所。

    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谢黎从来没有洗得这么认真,恨不得自己是个手机,可以一键恢复出厂状态。

    洗完澡,她拿着毛巾擦干湿发,看向浴室的镜子。

    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双颊、耳根却仍然很红,再加上五官浓丽而艳美,透出一丝火焰般的容光。

    很小的时候,谢黎就知道自己长得很好看。

    这个时代,美貌已不再是稀缺资源。

    一把激光刀,几种填充物,一台成像仪,自己在卫生间就能做整容手术。

    因为长相,她从小到大受过不少优待,也受过不少歧视。

    谢黎非常认真地思考,不知道修对她感兴趣,跟她的长相有没有关系?

    下次见面的时候,她可以试探性地问问这个问题。

    修送的新大衣,就搁在她的门边——公寓大门旁边。

    他在她的杯子里、储物柜里,甚至是驾驶座上留下黏腻恶心的菌丝,却没有进入她的公寓。

    谢黎搞不懂,这人到底是有礼貌,还是没礼貌?

    她没有太过纠结这个问题。

    洗了个热水澡后,她的精神明显松弛了不少,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啤酒,打开,坐在电脑椅上,搜索有关“菌丝”、“菌根”和“真菌”的资料。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生物科技的研究所,主要项目是“菌根网络-生物计算机”。

    这并不是一项创新的技术,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在研究如何让菌根网络执行计算任务。

    真菌起源成谜,存在时间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研究表明,菌根网络的结构,某种程度上跟互联网极为相似——当一棵树遭遇虫害危机时,可以通过菌根网络,警示附近的树木。

    菌根网络跟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两者都是高度复杂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结构,都会在网络中传播和处理信息,甚至都具备某种学习机制。

    可以说,真菌这种生命体,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加智能。

    生物计算机的研发过程却一直停滞不前,原因是生物系统太不稳定了,与其研究如何把1和0转化为化学信息,不如继续探索量子计算机。

    不过一旦研发成功,可能会实现质的飞跃。

    毕竟,占地面积近9平方公里的生物计算机,与同等面积的量子计算机阵列,无论是造价还是维护成本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后者光是每天的维护费用,就足以让十多个小公司倾家荡产。

    而且,修好像说过,这项技术的真实目的是让生物科技的CEO实现永生。

    这话是真是假?

    谢黎无法分辨。

    但有一点,她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生物计算机是生物科技CEO长生的关键,那为什么修离开了研究所,新闻媒体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虽然修清空了监控记录,但生物科技作为三大巨型垄断企业之一,想要找到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有查监控这一种手段。

    难道是修的身份,比她想象的更加重要?

    还是,她不经意间漏掉了生物科技抛来的橄榄枝?

    谢黎陷入沉思,她要主动联系生物科技吗?

    万一生物科技并不知道是她放跑了修,她主动送上门,岂不是自投罗网?

    就在这时,她手机振动了一下,紧接着,传出一个不带感情的电子音:

    “各单位请注意,生物科技大厦附近接到一起谋杀案报告。受害者为一名成年男性,初步判断是由于喉部受到利器损伤,大量失血而亡。”

    “请附近所有单位迅速响应并尽快支援。”

    “注意,嫌疑人可能仍在现场——执行任务时,请务必保持警觉,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

    这是屿城警局的调度电台,一般只有涉及公司员工的案情,调度员才会在电台上发出指示。

    这种案子,多多少少都牵扯一点儿公司内幕,只有公司指派的警员才能进入现场。

    谢黎按熄屏幕,继续浏览关于真菌的资料。

    下一刻,来电铃声却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吓了谢黎一跳。

    她有些茫然地接通:“喂?”

    “生物科技大厦附近的高档公寓,403。快过来。”是她上司的声音。

    谢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

    “让你过来就过来,”上司冷冷道,“哪儿来那么多废话。”

    谢黎满腹疑惑,但还是穿上外套,拿着摩托车钥匙出门了。

    二十分钟后,她抵达公司附近的高档公寓。

    那是一座冰冷而宏伟的高大建筑,每一层都有精心打造的绿色生态景观,花繁叶茂,生机勃勃。

    公寓外,警用机器人已经拉起警戒线。

    谢黎通过人脸识别以后,走了进去。

    她的上司——艾丽斯·摩尔,已经在现场等她。

    摩尔是一个精明的中年女人,短发,棕色皮肤,性格强势,说一不二。

    见到她以后,摩尔立刻把她拽了过来:“这是我们最好的警探,小谢。小谢,这位是奥米集团的高管,伊藤女士。”

    那位伊藤女士面相温和,身穿白色职业套装,看上去非常好说话。

    但公司员工都是这副模样,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栽赃陷害杀人灭口样样精通。

    伊藤女士朝谢黎伸出一只手:“你好,我是伊藤浅子,也可以叫我克莱尔。”

    谢黎象征性跟她握了握手:“奥米集团怎么也掺和进来了?”

    伊藤浅子露出一个苦笑,声音带着浓重的日本口音:

    “我不知道。我只是来屿城出差的。贵公司的人……死在了我的房间旁边,我真的百口莫辩……听说,你是屿城最好的警察,作风清廉公正,我希望你能帮我伸张正义。”

    谢黎嘴角微抽。

    这小日本真会装。她义眼连着警局的数据库,上面显示伊藤浅子是日裔美国人,在这儿跟她装老外呢。

    谢黎转移话题:“死者身份调查到了吗?”

    “调查到了。”摩尔说,“生物科技技术部门的主管,负责研发超级人工智能。这个项目不是秘密,联邦那边一直在讨论要不要通过《人工智能人格法》。”

    “尸检报告呢?”谢黎问道。

    “发你了。”

    谢黎一看,眉头微皱。

    尸检报告显示,死者身上存在多处致命外伤,分别位于头部、喉部和腹部。

    初步勘察后,基本可以确认,死者是死后才被移动至浴缸内,并通过淋浴设备混淆死亡时间。

    最让人无语的是,凶手临走前打开了扫地机器人,高档公寓的扫地机器人拖洗功能强劲,不到半小时便已清理完血迹,用鲁米诺试剂一看,机器人居然把血迹抹得极其匀称,整个屋子都变成了荧蓝色,根本看不出哪里是第一现场。

    这么看,伊藤浅子的确是最有嫌疑的人。

    她有犯罪动机,也有犯罪时间。

    一旦生物科技成功研发超级AI,除非另外两个跨国垄断公司——高科和奥米,拿出更具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否则难以撼动生物科技的龙头地位。

    但伊藤浅子都是奥米集团的高管了,有必要搞得这么难看吗?

    一个技术主管,又不是核心研发人员,死了就死了,很快就会有人顶上去。

    谢黎不信,伊藤浅子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

    想到这里,她对伊藤浅子点点头,转头对摩尔说道:“我去现场看看。”

    摩尔做了个OK的手势。

    谢黎换上防护服,走进公寓的浴室。

    死者已经被转移,现场被扫地机器人打扫得一尘不染,但再完美的现场也不能掩埋真相。

    很多时候,警察破案靠的并不是凶手遗留的线索,而是死者的社会关系。

    多处致命伤,说明凶手行凶时情绪激动、愤怒。

    光是这一点,就可以从社会关系入手了,查一查死者生前跟谁有利益纠葛,跟谁发生过争吵,又邀请过谁到家里来做客。

    现在满大街都是摄像头,随便一个软件都有摄像、录音的权限,找到凶手只是时间问题。

    谢黎想,这么“简单”的案子,有必要让她来主持正义吗?

    她直觉这事还没完。

    谢黎脱下防护服,扔掉一次性口罩和手套,站在公寓走廊的尽头,等待直觉应验。

    她有预感——说不清这预感从哪里来,但就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修会给她发消息。

    果然,九点半,一条未知消息跳了出来:

    “凶手在这里。”

    附件是定位信息。

    谢黎立刻插上配枪,骑摩托赶了过去。

    一路上,她听见自己的心脏在怦怦狂跳,全身血液都簌簌冲向头脑。

    这是危险的。

    ——发信人大概率是修。

    他给她发消息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研究她,折磨她,冒犯她。

    这是不合常理的。

    ——修是一个心理变态,他大多数行为都是心血来潮,不带感情,也没有动机。

    不管他说什么,她都不该相信。

    她应该停下来。

    ——可是,她却毫不犹豫地赶到了定位地点。

    这里以前是屿城的工业区,后来投资商跑路,留下一片富丽堂皇的烂尾楼——只要不看光秃秃的水泥地,以及无处不在的脚手架,的确当得起富丽堂皇四个字。

    现在,她在烂尾楼最边缘的一幢小楼里,四面漆黑,荒无人烟。

    谢黎拔出后腰的配枪,咔嚓上膛,一步步往前。

    就在这时,她脚上一滑,传来一种古怪的黏腻感,如同踩到了某种水栖动物。

    谢黎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打开战术手电往下一看。

    是菌丝。

    黏湿的、柔软的、脆弱的菌丝。

    她每走一步,就有菌丝黏过来。

    很快,她的腿上、脚上都是这种白色丝状物。

    谢黎强忍住不适,抬眼望向四周:“修?”

    几秒钟后,一个声音在前方响起:“我在这里。”

    修从黑暗中走了出来。

    他似乎已经忘记电梯里那场不愉快的谈话,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两手插在裤兜里,姿态从容而优雅。

    他五官清峻,气质温和,看向她的眼神友好极了,完全无法想象不久前才对她作出了一番冷漠刻薄的评判。

    修这个人令人捉摸不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自己的表情有一种近乎恐怖的控制力,不要妄想从他的脸上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因此,她放弃寒暄,开门见山道:“凶手呢?”

    修却凝视着她,缓缓说道:“你是高兴的。”

    “什么?”谢黎没听懂。

    “谢警官,正义得到伸张,你高兴吗?”他一动不动地盯着她,微微笑着,模仿之前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是高兴的,谢警官。”

    第194章

    Chapter

    8

    最后一个字落地,谢黎浑身不适已达到顶点。

    不是因为修又在冒犯她,而是因为那些菌丝……还在向上蔓延!

    菌丝密密麻麻,蠕行的时候,会渗出湿冷的黏液。

    黏液积淀在一起,谢黎抬脚往前走时,就像在泥泞里行走一般,甚至感到了轻微的阻滞感。

    不是说,只有他情绪激动的时候,才会分泌这些菌丝吗?

    为什么从她踏入这里开始,菌丝的生长就没有停过!

    谢黎深吸一口气,努力忽视脚上的菌丝:“凶手呢?”

    修却不肯放过她,眼睛如同一对高精度的摄像头,牢牢锁定在她身上:“回答我的问题,谢警官。”

    谢黎沉默片刻:“是,我是高兴的,但那又怎样?直到十九世纪,人们都会因罪犯被当众绞死而振奋欢呼。希望罪犯被处以极刑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羞耻的。”

    修笑了笑:“我好像没说,这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吧。”

    ……很好,她又掉进他的陷阱了。

    谢黎算是发现了,修每次开口都会掌握对话的主导权。


如果您喜欢,请把《怪物的新娘》,方便以后阅读怪物的新娘第18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怪物的新娘第183章并对怪物的新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