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组团建房啦
第二天一大早知青院就热闹起来,做饭的、洗漱的、挑水的,人一多就显得院里乱糟糟的。
早上7人吃的是老知青的口粮,等取完安置粮在还回去即可。
饭后7人和老知青一起往外走,到了岔路口老知青把大队部的方向指给几人,村里主路就一条,然后就是在主路分下去的一条条通往各家的小路。
很快来到大队部,王会计见人齐了,就给介绍了一下王长河大队长,大队长四十多岁,国字脸看起来很是持重,主要负责队里和生产有关等事情,李国柱李支书大约五十多岁主要负责队里的日常事务思想建设等,王会计自己负责财务相关的工作。
还有村里的妇女主任张爱花,几人一下就把村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认识了个遍。
别看大队长几人表面平静,实则都在心里腹诽,这回分来的知青一个个的长得也太好看了,这以后村里还能消停嘛?这大姑娘小媳妇大小伙子还不得天天盯着知青们看。
算了以后得盯紧点,收回心思说起正事
。
李支书先出声:“王会计和我们说了知青院住不开的情况。
经过商议村里决定在再盖2间房,比之前知青院的要大一些,每屋可以住下8人,后续要是再来了知青也有地方住,现在是4月份,地里活不多,村里速度快点七八天就能建好。
建房这几天可以安排住到村民李婶子家,她家离知青院不远,家里就李婶子和小孙子2口人,正好有空房,四人也能住下,就是那种大通炕,到时给付房租就行,要是在李婶子家吃,在商量付钱好了。”
4个女生听了觉得可以同意先住李婶子家,于是大队长出门喊了1个在外面玩的小娃子给送到李婶子家认认门,之前大队长已经和李婶子说过这事,周玉芝和李小燕跟着去了,乔文和肖巧巧都没动。
几人不急着走,来时的路上大家就说起过想单独搬出来住的事情,也有了初步的共识,互相瞅瞅示意傅云廷,大队长看几人的样子,有些纳闷。
“傅知青,你们这是还有事?”
“大队长,我们四个有个想法,想挨着新建的知青院,再建四个小一些的一人住的房子,我们自己出钱。我们还在村里的时候,这个房屋归我们使用,宅基地还是归村里。以后要是我们回城了,房子就归村里,您看可行吗?”
屋里人听了都觉得新来的知青可真有钱,要是他们回城房子归村里,相当于村里一分钱没花,还解决了知青的住房问题,和新盖的房子一起,还省材料,这事可行,但还要和村民商量一下。
“这样,村里要商量一下,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还是要和村里知会的,既然要建,你们回去在顺便问问老知青有没有也想建房的,可以一起。
要是房子连着一排的建,两房共用一面墙省材料。你们说说要建什么样的我给你们算算价格。”
几人来时的路上已经把要盖的房子都商量好了,大队长一问就把想法说了。
傅云廷作为代表说道:“我们也不盖太大,一间卧室砌个火炕,1.5*2米的,一间厨房大一些要兼放杂物,厨房里砌个灶,留两个灶眼。
沿着房子圈出二米高的围墙,最好是能把自留地圈里面,我们种菜也方便。院子里再搭个放柴火的棚子,基本就这样大队长您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也给我们个建议。”
大队长几人一听这想得还挺全乎,一个人住够用了,这样房子也不用建太大,房子大概三十平左右就够,院子二米高,稍微费点材料也还行,也就是墙费钱,心里估算了一下,又让王会计算了算材料和人工,队里报了个价格55元。
当然建的是土坯房,村民都习惯空闲的时候自己家弄点土坯存着备用,队里出钱买来便宜,村民还有额外收入皆大欢喜。
众人听了这个价格,真是比预期的价格要低,看来队里真的很良心啦。
众人也再次感谢队里对知青们的照顾,也顺便把盖房子要用的材料和请村里人帮忙都拜托给队里安排,一个是他们刚来地头都没踩熟都不知道找谁,另一个看大队盖房的报价就知道队干部都是实在人,没有什么让人不放心的。
和队里说好,他们中午统计好知青们的建房数量,在把建房的钱收上来,下午给送到大队部。
众人谈完就告辞出来回知青院,快走到知青院时远远看到李小燕站在最后一家门口,走过去才知道这就是李婶子家。
于是男知青先回知青院,乔文和肖巧巧和周玉芝二人收拾屋子,不过李婶子提前收拾了一遍,她们打扫也省事。
看没事四人也回了知青院,回去还要一起商量建房的事。
第7章
建房成员又多了
众人回到知青院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因为要盖房子也只是暂时住在这,都是把现用的物品收拾出来,其它的不拆包,省着到时麻烦。
乔文4人把东西收拾出来送去李婶子家,顺便告诉李婶子中午不在她家吃饭了,走时把屋子用锁锁上,虽然李婶子人很好,但是还是不要考验人的品性为好。
7人已经商量好中午都出东西,给老知青们加餐,毕竟这段时间他们还要住在这,既有助于拉近关系,也省着有人说嘴。
乔文拿的是一瓶肉罐头,肖巧巧和周玉芝都是各拿出了半斤腊肉,李小燕拿的是桃罐头,赵振德和傅云廷各拿了2斤大米,孙志刚跑去李婶子家,让李婶子帮忙换了6个鸡蛋回来。
中午老知青下工,看到新来的几人这么识趣都主动打招呼,这也太丰富了,有肉有蛋,还有甜甜的罐头,这可比他们过年吃得都好,还有细粮吃,几人把这些吃食交给今天做饭的知青,就和众人闲聊起来。
等把几人要建房的事一说,知青们一下就炸了,55元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价格真的是很公道了。不过要是一下拿出55元大部分人是能拿出来,但是建了房手头就紧了。
几人也不管老知青们心里的小九九,传达完队里的信息就让他们自己想想,中午统计好建房的人数,还要把建房的钱收上来,下午统一交到大队部。
手头宽松的知青听完都在心里算着单独建房的可能性,现在回城遥遥无期,要是自己住的话,又舒服还能自己开火吃点好的。
“开饭了,开饭了。”大家正想着建房的事,做饭的知青一声喊,把大家都喊回神,这可是比过年都好吃的饭,管它什么房不房子,吃饭最大。
众人都把自己的碗拿出来,一起把菜端出来,一个个眼睛都盯着菜瞧,肉香、蛋香、饭香真让人忍不住。
张伟作为组长端起手里的白面疙瘩汤说道:“我来讲几句,首先感谢新来的同志请大家吃饭,以后咱们知青要互帮互助,一起建设美好的农村。
另外队里决定要沿着知青院再建2间房,每个屋可住8人,也会圈出院子。
傅知青他们也要单独建房,每个55元,会把自留地圈进院子,但是如果咱们回城了这个屋子村里是收回的,大家可以边吃饭边想,有想建房的下工前到我这来报名,再把建房钱交了,现在咱们开吃。”
说完知青们全都下筷如飞,没点手速的只能少吃几块了,虽然做饭的手艺一般,但这可是肉和蛋啊。
香,太香了,乔文上辈子因为身体原因干啥都不急,根本抢不过其它人,还是肖巧巧几个看她这小可怜样,帮她夹了些,不然她都吃不上荤菜,只能吃炒青菜了。
大家吃饭都很快,吃完都满足的坐在院子里消食,这才有时间思考建房的事。
和乔文一批的孙志刚最后决定不建新房还住在知青院,他家条件一般,而且要是搬出去的人多,知青院宽敞也没那么挤。
女知青这边的刘秀秀也心动,但她经济不宽松,盖了房手头就没钱了,上个月家里来信弟弟要买工作,刘秀秀咬牙给家里邮了70元,自己留了100元,盖房子要是花掉55元,后续生活上就会紧紧巴巴,所以有些犹豫。
不过乔文看到张伟过去不知道和她说了什么。
最后统计出要单独盖房的除了乔文、肖巧巧、傅云廷、赵振德,张伟和刘秀秀也建房,其它人还住在知青大院。
出来盖房的人多,就算村民说八卦,这被八卦的人多了,乔文就不显眼了。
下午张伟上工前去大队部把建房的名单和钱都交给王会计。
乔文几人下午没事可干,一起聊天,商量想着明天休息去公社逛逛,乔文还要看看之前邮寄的包裹到没到。
还要去农机商店买些青菜种子,虽然可以和村里人换,但是去商店买要齐全一些,回头还可以种在空间里。还要去废品站买旧报纸,到时新房用来糊墙用。
乔文还想去见识一下这个年代的国营饭店大厨的手艺,之前看,都说这个年代的食材原汁原味,手艺都杠杠的,明天要去吃一顿。
还要去供销社买点小零嘴,虽然空间里有很多,但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吃,现在都住一起,连找个进空间偷吃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再去邮局,如果包裹到了,这么多人还可以帮忙拿。乔文已经把这几个劳力算上了。
第8章
牛车上闲聊
乔文笑眯眯的把明天的安排和几人说了,问他们去不去,几人都赞同,乔文心想帮忙干活的人这不就有了。
定好明天出发时间,4个女生就回知青,拿上这几天要用上的东西和行李去李婶子了,其它人休息自不必说。
下午下工吃完饭4人又来到知青院,因为张伟中午告诉她们晚上要一起说说后面的安排。
张伟把众人集合在一起,开了新知青来后的第一次会议,议题就是盖房后知青院的一些安排。
张伟:″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说说建房后的事,现在单独申请盖房的除了傅知青四人,我和刘秀秀也打算盖房。
咱们一直以来都很和气,搬出去也离的不远就在隔壁,听大队长说今年六月份还会来一批知青,人会越来越多,55元建房自已住,有利有弊,大家如果还有要一起盖房的就去大队报名,不然以后要单独建费用肯定不能这么合适。″
张伟的这些话还是偏向有条件的盖房,算是好心。因为大家住在一起虽然表面和气,但实际谁没有个小九九。
他作为组长肯定是希望大家都和和气气的,这样子他也少一些麻烦所以给出了这个建议。
张伟:“现在咱们来说一说,今后咱们做饭的一些安排。之前咱们是一起吃饭,粮食每次交一周的量,两人一周轮换,女生负责做饭涮碗,男生负责挑水和砍柴。
现在人多了,还有搬出去住的,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都怎么想的,是要一起吃饭还是分开,不过我打算房子建好前和大家一起吃,建好后自己开伙,大家都说说?”
“我单独开火。”乔文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也单独开火。”肖巧巧和傅云廷一齐举起手,两人看看对方,都抿嘴一笑。
赵振德:“我也单独开火。”赵振德看着发小傅云廷也是一阵无语,知道傅云廷喜欢肖巧巧,这为了追女孩,都不管他了,自己出来住单独开火都不带他一个,哼,他可得跟紧了。
刘秀秀:“我也单独开火。”话落众人一时无言,都各有心思。
乔文之前就看到张伟和刘秀秀打了会眉眼官司,然后不出意外的刘秀秀也单独开火。
其它人还在一起吃,因为自己开伙锅具这些都没地方弄,买锅要用工业票。
商量了一下,在房子建好前新来的男知青和老知青们一起吃,建好后知青们在重新排班。乔文四人在新房建好前在李婶子家吃。
商量完众人散会。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热热闹闹的,乔文出来一看大队长真的是雷厉风行,这一大早建房的人员就到位了,安排人开始忙呼起来,这几个屋子一起建,批量起地基还是挺快的。
大家和大队长打完招呼就散开,今天的事多着呢,没闲时间聊天,而且既然都交给队里安排,那还是少插手的好。
几人都不差钱,乔文也没想着走着去,知道村头路口每天有去公社的牛车,到了村口一看,牛车上都坐了好几位婶子了,赶车的是村里的钱大爷,钱大爷是村里的孤寡老人。
有一年山上的野猪下山,儿子儿媳在地里劳作没听到呼喊来不及跑,被野猪撞倒踩踏,没等送到医院就死了,因此公社照顾就给安排了赶车的活。
钱大爷:“这是新来的知青娃子吧,车上还有位置,你们都上车吧。”几人一上车,车上立刻就满了,钱大爷看也没空位了,就直接出发。然后告诉几人牛车单趟5分一次,交完车费,几人上了牛车。
一坐好乔文看向车上,牛车上,正稳稳当当地坐着三人,其中一个婶子主动招呼众人,几人这才知道,这位婶子是大队长媳妇姓王,挨着她身旁的则是刚嫁过来的大儿媳妇。
另外还有一位,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喇叭”赵婶子,赵婶子人不坏,为人还很热心肠,但却特八卦,村里哪有热闹哪有她。赵婶子不光听,还爱分享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就说村里的这些家长里短、夫妻拌嘴吵架之类的,那就没有赵婶子不知道的。
要问几人为啥知道赵婶子,那是听李婶子说的,在李婶家住的好处就是可以知道很多村里的信息。
不过乔文还挺喜欢赵婶子这样的人的,因为赵婶子虽然爱传这些八卦,但是人家不乱扒瞎,那是个有节操的八卦人。
“婶子好。”“婶子好。”话落就响起几声问好声。
“哎哟哟,你看看这城里的娃就是有礼貌,咋都这么俊,稀罕死个人。”赵婶子一拍大腿大声的夸赞。
肖巧巧几个听了夸奖,毕竟还年轻,都不太好意思,都笑笑算是回复。
“婶子们和嫂子也是去公社逛逛啊。”几人都微笑着主动招呼。
车上的三人可不能得罪,一个是队里领导的媳妇,在村里还是很有地位和威信的,另一位是八卦传播小达人,你要把人得罪了这不是等着招黑嘛。
王婶子:“你们这是去公社买东西去啊?”这也算是约定俗成的,新来的知青都会休两天,大部分都会去公社采买缺失的物品。
乔文:“是啊婶子,我们刚来缺的东西挺多的。”
赵婶子:“乔知青,听说你们要单独建房出来住啦,你们女知青自己住可要多注意安全呀。”
乔文知道村里人都好奇着,就说道:“婶子,现在知青院住不开,听说再过几个月还会来一批知青,住房就更紧张了,要是睡不好觉也没法好好建设咱们家乡,所以才想出来建个房。”
赵婶子:“哎哟,行,以后有啥事可以来找我,你放心,婶子我在村里人缘好着呢,我不行,还有你王婶子呢,让你王婶子和大队长说,以后我就叫你文文行不行?”
赵婶子越来越稀罕乔文,这乔知青长得也太可爱了,这时候的人还不知道啥叫萌,就是感觉看着乔文乖乖巧巧的坐着和她说话,就爱得不行。
谁叫乔文虽然身高165,在这个年代个子算高的,但她长着张娃娃脸,身体经过空间这几天的净化,皮肤又白又嫩,圆圆的脸庞上小鹿眼看着你就软糥糥的。
第9章
国营饭店小插曲
赵婶子已经在心里单方面的决定以后要把这小姑娘当自己人了。
聊这么一路,她们几个和王婶子赵婶子还有大队长家大儿媳妇也熟悉了,也知道了知青院单独建屋的一共有6个人,再加上给后续要来的知青建的2大间房,大队的壮劳力们可有得忙了。
也知道了建这一个屋子加院子,每人55元,之所以价格便宜,是因为房屋建得多,离得近的两家可以共用一面房屋的墙壁,院子有一面墙也是共用的,这样就很省材料很省人工,成本就又下来了一点。
乔文几人对村里更多了一些了解,比如现在不是农忙活没那么多,没那么累,有事请假也可以,农忙时是不允许请假的。
还有谁家的老婆子尖酸刻薄,谁家不干正事混日子,告诉几个女知青遇到了都绕着走。
可以说一路双方都有收获,都很满意,赶车的钱大爷半闭着眼听得也津津有味。这世道谁人内心不藏个爱八卦的心呢。
终于到了公社,大家都下车活动活动腿脚,知青们和婶子们告别,钱大爷告诉大家下午四点回去,车满了就走,不等人的。
众人下车后按计划先去农机商店,大家都要买种子种在小院里,农机商店里面人不多,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售货员在织毛衣,众人把现在销售的种子每样都买了一些,也不管能不能种活,会不会种反正买就完了,回头再向村民请教,反正是有啥买啥。
买种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出来后众人转去供销社,来到供销社看到人比农机商店的人多很多,毕竞这里卖得都是日常使用的。
公社的供销社一共就一层,众人进来就分散开购买,要不然一窝蜂的柜台也忙不过来。
乔文先去卖调料的柜台买了酱油,醋、盐、花椒、大料等调料,还因为打酱油没有瓶,给柜台的售货员塞了一把水果糖,售货员大姐找了个干净的空瓶,乔文花了2毛钱买了瓶才打上酱油。也是因为这,乔文也知道了售货员大姐姓李。其它人看到乔文的操作,也都有样学样。
调料这些也够用,乔文又来到卖布的柜台,现在的布料大部分都是黑、灰、蓝,还有少量的军绿色,像是花布类的一上货就被抢走了,所以现货都比较少。
乔文算了算手里的布票,各买了7尺蓝色和灰色的粗布,打算回去再做四条裤子,二个颜色让大家能看出来换洗就行,然后同色的大家也以为是2条,不会显得裤子很多。
乔文又去买了一些饼干、鸡蛋糕、水果糖,又买了护肤的面霜。乔文停下整理了一下买的东西。
供销社没有要买的东西了,乔文看到大家停在卖锅的柜台前,也走过去,看大家商量着买锅,几人都想买,傅云廷和赵振德条件好,有工业券俩人合起来买了一口锅,花了25元加2张工作券。
来的时候张伟和刘秀秀想合买一口锅,让傅云廷帮捎回去,回头给算钱,但是买锅还差1张工业券,肖巧巧没有工业券只能看着锅可惜。乔文手里有好几张工业券,也用不着,直接拿出工业券给递过去让他们先用着。
肖巧巧凑过来表示回去给她钱,可不能让其它人听见了,现在可不允许私人买卖,卖票也不行。
几人在供销社的收获都很满意,该买的都买了,锅、调料、零嘴、还有毛巾布料之类的。
出来后看看时间到中午了,也不逛了先去国营饭店吃饭去,大家可是很期待去国营饭店的。
虽然昨天中午也有肉和蛋,但是人那么多一人也吃不了几口。
乔文先一步走进国营饭店,现在11点左右人不多,看到今天有红烧肉、青椒炒肉片、鸡肉炖土豆,众人把这三个肉菜都点了1份,又加了2个炒青菜,又点了4个二掺面的大馒头和6碗豆饭。
也就等了一会儿菜就上来了,乔文等人也不多话都端起饭碗就开吃,夹一口红烧肉,这也太好吃了,上辈子的时候乔文是不爱吃肥肉的,可是现在这红烧肉真香,抬头一看肖巧巧和她同款表情。
也和这个年代的人一样,肚子里油水少,就喜欢这种带油水的饭菜。
几人正吃着,不知道啥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老婆子,领着个十来岁的男孩:“哎哟,你们可真败家,这么几个人点了这么多的肉菜,真是不会过日子,我老婆子这么大岁数都不舍得吃,你们就这么浪费,还有你们这几个丫头片子还吃肉,真是糟践了东西,我帮帮你们吧,金宝快过来吃肉,省着让他们浪费了。”
老婆子说着就把小男孩往桌子前推,小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红烧肉:“住手,你谁呀?”赵振德一把就把小男孩的手抓住甩开,开玩笑这要是抓上了,他们还吃不吃了。
李小燕:“我们都不认识你,自己花钱买的饭怎么就不能吃了,要你上这来装大掰蒜。”
乔文看着也来气:“国家领导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一不偷二不抢,用的都是自己的钱买的,作为能顶半边天的丫头片子谁规定的不能吃,怎么你在这质疑国家的规定,你比国家都大,你这是什么思想?”
肖巧巧:“不行我们得报警,没准她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坏分子,不然怎么公然质疑国家的规定。”几个女生一顿输出,惹得周玉芝扭头忍笑,她算是看出来了,李小燕就是个小辣椒,乔文看着软糥也不是个好欺负的,肖巧巧更不用说了这大帽子给你扣的,看把那老婆子吓的。
“我就是说几句话,你们怎么还冤枉人,我家八辈贫农,清清白白的人家,我,我不和你们说了。”老婆子抓着小男孩的手,都不顾小男孩跟不上的脚步就窜出国营饭店。
“哈哈哈哈哈哈”,乔文几人都忍不住乐出来,刚刚傅云廷和赵振德一直用身体半挡着老婆子怕她冲上来,现在也憋不住直乐。
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凑过来冲她们竖起大姆指:“你们可真厉害,那个老婆子是住在前面胡同的,偶尔就会带着她孙子来饭店吃饭,看到有点肉菜,又年轻面嫩,或是看着好说话的,就和人家哭穷,要不就象刚才似的给人扣帽子,大家都不爱惹事,这不就让她占便宜了,可算是看到她没便宜占了。”
“对了我姓王,以后再来找我,有肉给你们留着,当谢你们让我看戏了,哈哈哈。”说完就自己笑起来,王姐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和几人说完就回去干活去了。
几人招呼一下,也不耽误王姐上班,离开了国营饭店。
第10章
废品站一游
乔文几人出来也不着急,溜达着去废品站看看有没有旧报纸买来糊墙,旧报纸也是紧缺的,去碰碰运气。
废品站离供销社不远,主要是公社主街就这一条,包括国营饭店啥的都在这一条街上。
废品站在这条主路的街尾,门口的保管员大爷正无聊的坐在小凳上看街景,乔文上前招呼道:“大爷我们是来找点旧报纸糊墙的,有旧报纸吗?”因为乔文长得乖巧有老人缘。现在一有需要与老头老太太打交道的,就是乔文上。
大爷抬起头看了看几人,用手指了指放纸类废品的方向:“都在那边过去找吧,别翻乱了啊,不然回头我还得重新整理。”
“好的大爷。”道了声谢乔文领先就往那个方向走,这个废品站不大,看着也就一百五十来平方左右,东西放的很有条理,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差。
东西很好找,乔文过来翻找着品相好一些的报纸,边找边摆放的整整齐齐,这样捆的时候就不用在捋顺了,纸张是按堆放的,还算好挑选。
正挑捡着,肩膀上被轻拍了一下:“乔文你这挑出来的报纸放的好整齐,捆上回去就不用在叠了,我们也这么弄。”乔文听到李小燕轻快的声音,回头一看,6人齐齐的看着她。
乔文让他们看得都不好意思了:“反正也不费什么劲儿,就放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还用手指着地上的一堆:“这是我刚才挑出来比较完整的报纸,想着多挑一些问问你们呢,我用不了这么多,要不咱们一起挑回去再分。”
“可以,如果咱们只糊卧室的话,在挑一些就差不多了。
既然咱们来了,顺便在看看有没有什么其它需要的,咱们搬出来住,缺的东西太多了。”肖巧巧建议道。
傅云廷:“那咱们分散看看,我想找找有没有铁锅,如果有再买一个,饭和菜可以同时做就会快一些,再看看有没有成色好一些的旧家具,咱们人多,要是有一起买回去也好拿。”
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七嘴八舌的把要买的东西都列了一下,然后分开找东西。
赵振德和周玉芝负责找锅,傅云廷和肖巧巧负责上旧家具那边,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可以修补就能用的碗柜、衣柜、桌子、椅子这些家具,李小燕和乔文在这边找旧报纸和小人书,农闲的时候几人还能解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