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子昂周玉芝肖巧巧 本章:第4章

    小河滩收获

    乔文正打算在接着找找,就听不远处李小燕大喊:“快来,我在这边发现了野鸭蛋。”

    几个跑过去一看,李小燕扒开草露出了五六个鸭蛋,李小燕眼睛亮晶晶的:“咱们在找找肯定还有的。”

    “不过咱们悄悄的,省着让人看到眼红。

    ”张伟嘱咐大家都低调。

    赵振德刚刚还无精打采的,这回和打了鸡血似的跑到河滩草多的地方找鸭蛋去。

    “你们要是往草多的地方去,先拿棍划拉一下,草里还有蛇呢,一定要注意安全。”张伟不放心的嘱咐,自从来了这几个新知青,张伟感觉自己都快成了老妈子,操不完的心,就怕出点啥事,他这个组长跟着挨批,不过这几人现在接触下来,人品都不错。

    傅云廷和赵振德都有点身手,他看有野鸭蛋,那就一定有野鸭子,手里准备好石子也去寻找去了。

    “老傅,这有只鸭子往你那边去了,你快抓,张伟你也快来堵另一边。”一时光听着赵振德在那叫。

    女知青听了也往那边跑,凑个人场嘛,万一就抓着了呢,这帮人都有点赌徒心理在身上的。

    “嗖嗖嗖,”数颗石子飞出,“打中了”,赵振德一把抓住受伤的野鸭子举起来向大家显摆,乔文一乐赵振德真像个小孩子。

    乔文看得晶晶有味,和他们在一起让乔文体会到了不曾有过的快乐。

    刘秀秀让大家把野鸭子的嘴用草给捆上,万一叫出来引来人还得解释,虽然村里约定俗成的,打到小动物和捡到的野菜、蘑菇都归个人家,猎到大的动物要上交,但他们是知青,如果有收获,难免会有眼红的人出来找事的。

    赵振德抓着鸭子让傅云廷给捆上嘴,再放到筐里盖上草,然后意气风发的拉着傅云廷又跑走了,老远的就能看到赵振德上窜下跳的来回折腾,傅云廷知道发小就这德性,也不管他,他的准头还是可以的,后来又打到一只鸭子。

    这一上午一共收获了两只鸭子,15个鸭蛋。大家现在都感觉不到累,看看时间众人收工,鸭子男知青背,鸭蛋用草垫上遮掩好背回知青院。

    “咱们拿出一只鸭子,再拿出6个鸭蛋晚上和大家一起吃吧,现在咱们一起开火,也没地方做,其它的用盐腌上。”傅云廷建议道。

    主要是住在一起没法吃独食,而且现在用的锅调料都是老知青们买的,柴火也是他们之前捡的,虽然之前刚来的时候请他们吃过,但这次是白捡的,谁知道谁眼红再咬一口呢,就当收买人心好了。

    谈好大家往回走,一回去几个男知青收拾鸭子,女知青们都不敢杀也不会。

    等大部分知青回来后,张伟趁着人多就把晚上请大家吃鸭子和鸭蛋的事说了,老知青们初听他们抓到鸭子还有点嫉妒,又听到请他们吃,又觉得自己心眼小不好意思。

    “我们也不能白吃你们的鸭子和鸭蛋,这都是你们自己打的属于你们自己。这样晚上你们几个都别出粮食了,我们都给带出来,就算这样我们也占你们便宜了。”

    虽然有个别的老知青不想出粮食,就想白占便宜,但大家都同意也不好反对。事情定下后乔文她们就回李婶子家了。

    中午大家还是老几样的吃着喇嗓子的窝窝头和没有油水的炒青菜,因为知道晚上有肉和蛋,中午的饭都跟着香起来。

    午休后,老知青们去上工,肖巧巧四人来知青院和几人汇合,下午接着去小河滩。

    大家都拿着家伙事出发,下午大家也不只是埋头捡石子了,都是捡一会儿就找一会野物。

    女知青两两一组边捡石子边找野鸭蛋,男知青专门盯着活物,别说这一下午收获还挺大,又收获了二只野鸭子和二十多个鸭蛋。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忙了一下午大家也都累了,张伟组织收拾一下往回走。男知青上手把鸭子捆绑好,在弄些草和石子压到上面。

    回到知青院其它人还没回来,几人抓紧收拾,现在是四月份,这边的天气还很凉,鸭子杀了收拾干净用盐抹上能放好多天。鸭蛋放阴凉的地方放个十来天都没事。

    下午的收获肯定不会拿出来吃了,大家商量等房子盖好暖房的时候一起吃。

    众人收拾完休息一会儿后,有回屋休息的,还有去看房子盖的怎么样的。看完回来和大家一说,众人都惊奇于村里人的速度,房子地基都快建完了。

    看这速度也用不了几天,很快他们就能住上新房。

    第二天没人敢在请假,都老老实实的去上工。

    这几天也因为知青院盖房子,知青院高居村里八卦榜首。

    这不今天一上工,赵婶子就凑到乔文身边:“文文,听说昨天你们都请假去捡石子去了,你们这是开始准备新房子里的东西了?”

    “是啊赵婶子,这不是想着捡点石子到时新房子建好了,可以铺到院里,下雨的时候就不会一踩一脚泥了,要不现在鞋多难买啊,踩了泥就得经常刷,刷多了鞋就爱损坏。”乔文借着这个机会把去捡石子往节俭上扯,至于人家信不信的明面上有个理由就成,省着有人拿这个做文章。

    “真没想到你们这几个知青还挺会过日子的。”旁边路过的婶子插嘴道,也不知道这是反讽还是夸赞,反正乔文几人都当成好话听。

    说了一会儿闲话,看小队长来了赶紧散开。

    今天还是干老活计翻地,各小队长看大家还磨磨蹭蹭的不抓紧干活。都不约而同的呼喊起来。众人互相瞅瞅麻溜的使劲干。

    也是这个时代娱乐很少,传播八卦无论是听还是说,大家都乐此不疲。

    一晃半个月过去,房子就都盖完了,都盖的土坯房,除了大队盖的新知青院,其它格局是一样的,流水作业盖房,速度快得连火炕都砌完给烘上了。

    虽然盖的是土坯房,但是一排的新房规规整整的特别整齐,很是让人心情舒畅。

    第16章

    搬家暖房

    这回建的新房是挨着老知青院紧连着往村中心建的,建完后离村中心又近一点了,不像之前知青院看起来孤零零的。

    挨着老知青院旁是盖的新知青院,盖了两大间房屋,也圈了院子。这回盖的两大间房屋比老知青院的屋子大,每屋可以住八人。

    挨着新知青院又一溜盖了六个小院子,每个小院子里都盖了两间房,一间小一些的是卧室,里面有火炕,一间大的是厨房兼杂物间。院里又都给搭了一个放柴火的小棚子。

    院子里圈出了自留地,队里也不再给分自留地了,勤快点种点菜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有得剩还可以晒菜干。

    众人看得满意的不得了,就连之前没报名建房的人都心动不已,不过也就是想想,毕竟搬出来单住费用也挺高的。

    建房子的费用,自己开伙要买的东西很多,这些都要花钱,柴火也要自己准备,要是不单独开火,只单独住的话就没必要了,等这几个人搬走知青院就更宽松了。

    接到大队长通知房屋盖好了,众人谢过大队长,但是还要在通风一天。

    六人约着一起去新房那,要商量一下房子的分配问题,房子都是一样的但是谁住哪间还是要分分的。

    傅云廷:“我建议女生住中间几个小院,安全性更高一些,无论从哪边去女生的院子都能路过两边。”这个建议大家都觉得有理,三个男生都自觉六人一起搬出来,就有义务照顾一下女生。

    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还是朴实的,虽然恶的是真恶,但也不可否认大部分人是好的。

    经过商量新知青院旁边的小院张伟住,紧接着依次是刘秀秀、乔文、肖巧巧、傅云廷、赵振德。

    本来傅云廷是想住在最外面这间的,因为靠边冷,中间的会暖和一些,两边都有住家烧火相对暖和,最外边这间小院就是俗称的冷山。

    傅云廷觉得自己是男同志打柴也比女生方便,而且他自觉自己的武力值也是几人中最高的。

    但是赵振德看出傅云廷对肖巧巧的好感越来越多,才不想插在肖巧巧和傅云廷中间,省着以后这两人来往,他在中间当灯泡发光。

    院子的分配落实后,大家分别拿出锁头把院子锁好,虽然里面是空的,但保不齐哪个讨人厌的要是在里面弄点啥就膈应人了。

    锁好后几人就去上工了,这段时间乔文和赵婶子还有大队长媳妇王婶子是越来越熟悉,之前大家对乔文的印象就是大城市来的娇娇女,谁叫乔文长得白净呢。

    原主是真的城市长大的,农活不会干,但乔文不是啊,这一接触下来发现乔文一点不像是城市娇养长大的,农活干得也有模有样,干活累了也不叽叽歪歪的。

    知道明天乔文请假搬家都表示祝贺,众人和大队长请完假,就着手准备搬家的事。新知青还好因为一开始就打算搬出去东西也没有全打开,只把临时用的拿出来,没什么可收拾的,明天搬过去就行。

    张伟和刘秀秀收拾起来就要麻烦一些,锁碎的东西多,还要和老知青商量着分东西,之前合伙买的铁锅、还有调料这些分不了的,折成钱给二人,柴火也分出他俩的份到时搬走,总得来说分得很公平实在。

    第二天,老知青们早早的起来帮忙搬家,搬完放到屋里,后面要自己再细细收拾的。

    老知青帮忙搬完就先去上工,张伟和刘秀秀俩人合作回去收拾自己的房屋。

    傅云廷和周玉芝帮肖巧巧打扫,男主这是为了追女主,自己的屋子都不管了。赵振德看着这无良的发小,简直无语到家。

    李小燕看了看肖巧巧那有人帮忙,就跑来帮乔文收拾。只剩赵振德自己打扫。

    两人先把炕擦洗了3遍,晾一会儿,又把之前大家一起买的炕席铺上,炕席一铺这屋里更像样了。

    把被褥先放到炕上等晚上在展开,再把买的炕柜放到炕席一侧,一米五的炕余下的地方睡一人正好。

    厨房里原主之前把家里的锅也打包邮过来了,已经用黄泥给抹上装好,一点烟都透不出来,另一个灶乔文就放了一个瓦罐,这样一个炒菜,一个蒸饭。

    订做的立柜把它立在厨房灶眼对面,正好隔出一个杂物间,用来放杂物之类的。

    把地面,灶台都打扫出来,很快屋子就大变样。

    乔文和李小燕都是干活麻利的人,看着收拾的差不多,到中午了,乔文拿出一包挂面打算中午请李小燕吃挂面,挂面煮好,卧了两个在赵婶子家换的鸡蛋,还有在空间里做的蘑菇酱,这顿饭吃得让李小燕感动不己。

    李小燕没想到就是帮忙打扫一下卫生,乔文就请她吃挂面这种难见的细粮,感动的把面汤都喝的一滴不剩。

    下午几人就开始准备暖房饭了,之前告诉过老知青晚上吃暖房饭,在老知青院做,还请了大队长,李书记,王会计,王大壮。

    晚上是刘秀秀和老知青中的张红姐掌勺,其它人打下手,肉菜就准备了四个,一个是几人之前打的三只鸭子全拿出来炖上,里面再放上土豆有肉有菜的很是实惠。一道大葱爆炒野鸭蛋,之前捡的的鸭蛋一个没留全炒了。

    又有赵振德昨天跑腿去买的一斤半猪肉和猪肝,做一个红烧肉,还有溜肝尖。

    昨天去赵婶子家换的菜干,今天泡发后用红烧肉的汤汁,浇汁炒出来比肉都好吃,晚上主食吃的是红薯饭和贴饼子。

    人齐后菜一端上来,乔文就感觉大队长几人包括知青们的眼神都闪闪发亮,菜太好了,也没过多的说费话。

    大家端起碗里的糖水,以糖水代酒举碗,没办法没有杯子这种奢侈品。

    大家都让大队长讲几句,大队长也没废话,让大家保持住踏实上工的作风,努力上进,好好赚工分。张伟作为组长,代表知青们对大队部表示了感谢。

    第17章

    搬出老知青院

    众人闻着饭菜的香味,早就馋得不行,一声开吃,大家下筷如飞,在这暖黄的烛光下,吃得都开心的飞起,这一幕也无数次的出现在以后的回忆中。

    无论是新知青还是老知青,平时吃到肉的机会都很少,特别是这次足足做了四个肉菜,而且量还很大,可以吃个过瘾。

    今晚的饭菜实在是香得不得了,最后吃的连汤都没了,大家难得的都吃到撑。

    大队长几人往外走的时候,扶着肚子难得的不好意思,这帮知青也太实在了,让他们都停不下来吃撑了,看来以后可以对知青们再好一些。

    饭后大家一齐收拾完,六人溜达着回到自己的小院,在门口告别,各回各家。

    乔文回家后先烧水洗漱,水缸里的水是满的,是傅云廷几个男知青下午给几人挑满的。

    虽然可以去空间里洗漱,但是今天是入住新家的第一天,还是要有生活的仪式感,居家过日子的流程都要过一遍嘛。

    今天是第一天所以几个男生给挑的水,以后挑水还是要自己来的,挑水地离得不远出了小院也就二十来米,这边是那种压井,不需要放下水桶打水,只要每次压水前,倒点水引水再压就能出水,就在老知青院前面,离得不远很方便。

    乔文把院门屋门都锁好,屋门里面还多挂了一把锁,一个人住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炕上暖暖的,乔文把被褥铺开,躺在被窝里乔文感觉很安心,褥子是去年的棉花做的,被子是下乡前乔妈给新做的,想到这乔文住新家的喜悦都低了不少。

    今晚是来到这个年代后的第一次真正的独处,从火车上醒来到意识到穿书,再到与主角团的相遇,到知青院的安置,一直都忙忙碌碌。

    今夜这个小小的屋子里,乔文内心很安宁,穿越以来的彷徨不安渐渐淡去,以后她就在这里安家,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一员。

    乔文知道在77年冬天恢复高考,78年冬天结束知青下乡的政策,现在是75年4月,距离高考恢复还有两年半。

    乔文打算高考恢复后考大学,当然Q大和B大就不想了,因为虽然原主学习很好,是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的,但是乔文自己学习很一般,很多知识毕业既忘掉,看来得把学习捡起来了。

    只要能考上大学,哪个学校都行,再学个冷门专业,最好是分配到清闲一些的岗位,守着空间等改革开放,买几套房子守着房租过日子就挺好。

    不知道不觉间乔文安然睡去。

    “嘀嘀嘀”闹钟把乔文叫起,一夜好梦的乔文起床烧水洗漱,下了一把挂面,卧了一个荷包蛋,再浇上一勺蘑菇酱,吃完早饭收拾收拾就打算出门,今天还是要上工的。

    刚打开院门,就看到门口肖巧巧几人等在门口,还以为自己算早的,谁知道是最后出来的。

    六人打算近期上工都一起去,因为盖房热还没过去,一起出门避免一个人被单独拉住八卦,实在是因为新建的这些房子太打眼了。

    一排的新房,盖房规划的时候,可能是希望再来知青也像他们似的出来建房,也或者为了美观好看,是连成一排建的,颜色、大小都一样,和村里的没有规划的住房真是差距太大了。

    希望热度快快过去,这段时间只要是上工,村里一些不会看眼色的就总是跑到乔文几人面前说些酸话。

    村里水稻在乔文他们这批知青来之前就种完了,幸运的避开,现在是四月中旬,马上要种玉米和土豆。

    这回是把知青们打散干活,没让知青们一起。乔文几人被赵婶子拉走和她一起负责给切好的土豆摊开晾晒整理。

    自从乔文和赵婶子在牛车上相识以后,这段时间乔文迅速的打入了赵婶子的小团体。

    赵婶子这个小团体一共有3个人,除了赵婶子,还有大队长媳妇王婶子,还有一个据说打遍全村无敌手的郑婶子。

    乔文心里蛐蛐这是三人小团体的武力担当啊,那看起来赵婶子就是嘴力担当,因为乔文发现赵婶子特别能说敢说,至于王婶子就有那么点智力担当的感觉了,有时说到争议时,王婶子说完另二个婶子还都觉得她说得有理。

    三人是真没想到乔文这么个小姑娘长得娇气,但是干起活来也算是一把好手,让干活就干,累了也坚持,其实没那么累,但是乔文会演呀,三人都觉得这孩子干活怎么这么实诚。

    于是乔文喜提好孩子称号,虽然其它新来的知青也不错,但乔文是属于可爱挂的,个人不矮长得小,就让人忽视了她的身高和年龄,就觉得这还是个孩子。

    而且乔文是属于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的性格,所以在干农活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不会干的,都会认真的请教,就这踏实劲儿,让三个婶子对乔文印象一直很好。

    话说回来,之前乔文不知道土豆是怎么种的,以为就是给种子挖个坑,埋上土就行。

    赵婶子看乔文不懂,就告诉乔文土豆不能整个种植,她们现在做的就是种前的准备,先用刀将用做种子的土豆给分成4~6块的小块,还得保证每块土豆上有不多于3个的芽,也就是土豆上看的那个小眼。

    这个小眼就是将来土豆发芽的关键,可别切一块没有芽那发不起来,当然切芽的活是村里的熟手干,也不敢让知青们干,这可是发芽的关键。

    切好后,男人负责挑到晾晒场这边,然后乔文她们这些人就要把切好的土豆摊开晾晒,这时候要注意土豆块的干燥,别把水洒上,泥沾上,要保证干燥卫生,这样是了为让切面愈合的更快。

    这活不累就是要勤快点,要是下雨,就要收起来,不过村里会看天气的老人说过这段时间都没雨,事实上这几天天气真是挺好的。

    刚到晾晒场,切好的土豆还没挑来,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第18章

    晾晒场做媒不成反被怼

    “肖知青,你今年多大啊,有对象了吗?婶子给你介绍一个啊。”一个不认识的婶子和乔文她们都不熟,凑过来直接就要介绍对象。

    肖巧巧蹙眉“婶子我还小,家里不让我这么小就找对象,就不用你费心了。”

    这人也是哪有人直接这么大喇喇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张嘴就问的,传出去对女孩子的名声可有影响,不知道的还以为肖巧巧多恨嫁。

    “哎呦,肖知青你可不小了,我们农村像你这么大的哪有几个没结婚的,听婶子的,不抓紧找,到时好小伙都是人家的了。”

    这婆子不只说,还想拉着肖巧巧的手,肖巧巧连忙退后一步拉开距离,哎呀玛呀,这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脸上了,把肖巧巧膈应的不行。

    “这位婶子,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来支援农村建设,现在不考虑找对象,我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建设农村上,不用替我操心了。”肖巧巧面色严肃看向刚才说话的婶子。

    “你听我说我给你介绍的小伙可是这十里八村最好的,知根知底长得周正,还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家里就这一个儿子,上面有三个姐姐帮称呢,结婚了家里都归你管,这个条件你还挑啥呀,我看明天安排你们相看相看?”

    这个婶子不管肖巧巧怎么拒绝,就自说自话愣是要给介绍,心里还因为肖巧巧拒绝很不高兴,不过想到肖巧巧是这批知青里最漂亮的,有钱盖房子,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就觉得配她儿子也还凑合,谁叫她儿子就喜欢漂亮的。

    乔文听见了,赶紧凑到女主身边助威,女主是男主的,这位婶子怕不是想屁吃。

    “哟,这不是周小草嘛,小草啊,你可拉倒吧,你儿子那也叫长得周正,还干活一把好手,这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谁啊。”和周小草一向有些不对付的本家堂妹周小花马上来揭她的短。

    “放你娘的屁,要你多嘴多舌瞎咧咧。”周小草一看老对头出来搅和气的不行。

    “我可看不得你在这胡说八道,你儿子才一米六多一点,都没我高,黑呼呼的不说话都不知道那是个人。

    一天天懒得工都不正经上,就指着三个姐姐把婆家的东西拿回来日子才能过下去,就这么个玩意,你还在这骗人家女知青,丧良心的死老婆子。”周小花咣咣一顿输出,把周小草夸她儿子的话挨个给捅出来。

    肖巧巧一听原来介绍的是自己儿子啊,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看有人帮她,赶紧上去对周小花道谢:“周婶子,谢谢你仗义执言,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这位不熟的婶子,她儿子是这样的人,虽然我现在小不找对象,但是真没想到这位婶子人品这么差,在这要骗婚,周婶子你可真是咱们钱家大队有品德的婶子,我肯定不听她的。”

    肖巧巧不趁着人多,把自己不打算找对象说出来,回头看这个周小草胡搅蛮缠的劲儿,出去瞎说别人信了怎么办。

    周小花一听肖巧巧把她说成是钱家大队品德好的婶子,胸脯一挺扫向四周,眼神定在周小草的身上向着肖巧巧说道:“肖知青,我这人一向有一说一,可不是那黑心肝的烂货净骗人。”

    乔文几个女知青也都凑在周小花身边好听话不要钱的向周小花婶子砸去。

    “婶子你人真好。”

    “婶子谢谢你为肖知青说话。”

    “婶子多亏咱们钱家大队有你这样实事求是的好村民。”

    “婶子你真是咱们学习的榜样勇于向恶势力斗争。”

    旁边一直看着不说话的大队长媳妇王大丫,看着越说越上纲上线的几人,赶紧出来道:“周小草,你也这么大的人了,哪有当着这么多人开口就要给人家小姑娘介绍对象的,何况人家肖知青还这么小,都说过目前不找对象,你还硬要把你儿子推给人家,哪有你这么办事的,这事你办得不对,你向肖知青道个歉,这事以后不要在提了。”

    王婶子对新来的几个知青印象还是不错的,而且她也讨厌周小草,就她儿子都是老大难了,就这也敢夸成一朵花,真是不知所谓。

    王婶子因为是大队长媳妇,平时还会做人,所以在妇女中很有威信。

    尽管周小草不觉得自己有错,但是现在王婶子说了,而且人这么多都不向着她,她也只能嘟嘟囔囔的小声道:“不好意思肖知青,刚才我话说得多了,对不起了。”

    虽然歉道的不诚心,但是肖巧巧也没把她当回事,见好就收的把这事快速的揭过去,没办法在农村大家就对这类的事感兴趣,而且女孩在这类事情中总是吃亏,舆论天然的就不友好。

    王婶子看第一批切好的土豆都挑过来了,都挥手让大家赶紧干活,旁边站着看热闹,负责晾晒场的小队长摸摸鼻子,哎呀光看热闹差点就忘了催着干活了,幸亏没人注意,小队长自己看看四周,装模作样的巡视起来,找偷懒的人去了。

    因为早上的这一段小插曲,干活时几人离周小草远远的,就怕被她在沾上。

    乔文挨着赵婶子,边学着赵婶子干活边打听:“赵婶,周婶子和小草婶子是什么关系啊,都姓周,听名字好像是一家的。”

    赵婶子抬头左右看看周小草和周小花都不在附近才说:“她俩是堂姐妹,都是靠山大队同一年先后嫁过来的,刚嫁来我们以为她们关系好,后来才知道这两人从小就不对付”。

    乔文看着赵婶子说八卦前左右看的动作,让人一看就知道在说人坏话,嘴角不由得抽抽,不过还是做好一个听众最重要的活,就是得有响应,接话道:“因为啥啊?”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七零瓜田生活》,方便以后阅读我的七零瓜田生活第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七零瓜田生活第4章并对我的七零瓜田生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