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明无应谢苏 本章:第23章

    大概是蓬莱主终于觉得这漫漫仙途乏味且无聊,想给自己找个道侣了。

    作话:

    姚黄,一款操碎了心的男妈妈,这个家没我得散。

    划重点:捡谢苏回来当道侣是姚黄脑子里戏太多哦,前期真的纯纯师徒情啊!!

    第31章

    拨雪寻春(三)

    可姚黄没想到的是,明无应把谢苏带回蓬莱山,竟然真的就这么撒手不管了,一连数日不闻不问,由着他去。

    姚黄暗自忖度,以明无应的性子,那句“别养死了就成”恐怕并非说说而已,他大概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姚黄只得先给谢苏挑了一处居所。

    东面桃林与竹海交际之处,有一个半月形的小湖泊,湖畔有两间木屋,还有一个延伸出去的观景台。

    傍晚之时,水上凉风吹过,背后的竹林好似碧涛起伏。

    那小湖泊其实只不过十来丈宽,可是湖畔生了一圈兰草与销明草。

    白日里只觉得郁郁葱葱,可是到了晚上,深幽清远的兰香之中,销明草莹莹发光如列星,照得湖面粼粼波光,十分好看。

    打扫屋子、添置东西,又花了不少时间。

    既然已经到了桃林与竹海的交界之处,姚黄索性就带着谢苏将蓬莱山走了一遍。

    天有春夏秋冬四时,山有东西南北四面。

    每一面即对应着一个季节,秘境之内的四时全不受外界影响。

    东面即是春,有桃花林芳菲无限,林中有淡淡烟霞。

    南面是夏,万顷竹海之后满山深翠,竹林中也有小河,如一条绿玉。

    西面是秋,日落时漫天红霞,与山上枫叶交相辉映,此处崖高谷深,有百丈瀑布倾泻而下。

    北面则是冬,到处白雪冰封,冰湖终年不化。

    此外,山中又有多处秘境,大多入口已尘封许久,也有少数是打开的,姚黄将秘境地点一一向谢苏指明,以免他误入。

    所谓秘境,便如实境之上叠加的一个虚境,自成一个小世界,亦有自己的运转法则,非人力可以改变。

    有些秘境,连姚黄也没有进去过,这些秘境虽称不上有多危险,但是玄妙至极,谢苏连灵力也没有,最好还是绕着走。

    这几日,姚黄明面上是带着谢苏熟悉蓬莱山,实则也在暗暗观察谢苏的品性为人。

    就以姚黄看过的那些话本子来说,世间由爱生恨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若是彼此都体面,一拍两散,也就算了。

    最怕就是双方成了一对怨偶,无穷无尽的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必要搅得恨海情天鸡犬不宁,也必要将旁边原本不相干的人全数搅进来。

    姚黄在这蓬莱山上住得很好,决不想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因此,到了缘分散尽的时刻,一个人的品性如何,便十分的要紧。

    但数日相处下来,姚黄却觉得谢苏这少年看着是清冷,其实是温润。

    以他这样的人生际遇,就算是生出多少怨怼之心愤懑之气,也都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谢苏全然没有。

    仿佛旁人加诸的所有不堪不平,甚至都不能在他心上留下细微刻痕,并不能让他自怜自艾,而是安然处之。

    姚黄只觉得在谢苏身边待着,自己的心绪也分外平和自在。

    只是越跟谢苏相处,姚黄就越觉得这少年有些地方不对。

    许是长久不跟人说话的缘故,到了此时,谢苏开口说话的时候也不多,这倒不算什么。

    他对修仙之事一无所知,甚至连天门阵和蓬莱山都没有听说过,那也情有可原。永州本就灵气断绝,百年来从未出过修仙之人,这些东西谢太医自己本就是一知半解,更不会教授给谢苏。

    在镜花水月境中,姚黄见过谢苏开方煎药的样子,那些繁杂药理,谢苏都很熟悉。自己给他一一指出蓬莱山中许多秘境所在,只说过一遍,谢苏也记得住,足可见得他记性过人。

    但除此之外,世事人情,谢苏竟是一点也不知道。

    自他有记忆时,谢太医只教他药理医理,除此之外,就是让谢苏为他试药,旁的话从来不与他多说。

    谢太医自己为人孤僻,府中又几乎没有外人,谢苏既然没有真正跟其他人相处过,自然是什么也不知道的。

    可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姚黄思来想去,望向谢苏,问道:“你知道我家主人带你回蓬莱山,是……是要做什么吗?”

    谢苏摇了摇头,琉璃色的眸子里淡泊宁静。

    姚黄心里打了个忽。

    他又问道:“那你知道姻缘是什么吗?”

    “就是……”姚黄斟酌道,“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为两姓之好,自然了,修仙之人中,也多有两个男子或是两个女子结为道侣的……”

    以姚黄在尘世二百多年的经历来看,甚至也有那将画中美人视为人生挚爱,决不另娶他人的,或是爱上月下芳花、笼中雀鸟的,可说是奇人。只是情之一字到了深处,好像也都不奇怪了。

    可这些话姚黄到底没说出来,只因他看着谢苏的神色,自己心底却是越来越凉。

    这少年分明不通世事人情,什么姻缘,什么道侣,他都是不懂的。

    可这……这不就是欺负人么?

    就算明无应再怎么随心所欲,这种事情终究贵乎自然。且谢苏既然什么都不懂,那就是诓骗了!

    姚黄一双眉头拧成了疙瘩。

    眼见日将西沉,他将谢苏带到自己负责看护的芍药园中,让他帮自己给芍药浇水,自己气冲冲回房,铺开纸张,挥笔写就墨意淋漓的一幅字,带着匆匆奔向明无应住的镜湖小筑。

    暮色之下,无边镜湖倒映天上烂漫红云。

    水天一色,寂静飘渺。

    湖心小筑的倒影似在水中渐渐溶开,回廊上缃色帛绢半挂半垂,似雾霭烟霞一般。

    镜湖水平如镜,从不起风,此时却像是有一道清风送来,吹得帛绢微微摇晃,水中的倒影也微微摇晃着。

    明无应自房内推开门,一张信笺似是被人夹在门缝之间,上面显然施了术法,没有落到地上,而是幽幽悬浮着。

    那上面倒是酣畅淋漓地写满了字。

    “世间有情人顺其自然成就婚姻,彼此年貌相当,心甘情愿才好。最忌威逼,甚至诓骗,那是万万不可……”

    明无应只将那信笺上的长篇大论看到一半,脸上便流露出了玩味之色。

    他清了清嗓子,淡声道:“姚黄。”

    未见得明无应的声音有多高,但这一声却是自湖心小筑传到了岸边。

    水边只有芦苇,全然没有姚黄的影子。

    只是岸上无穷芳花之间不知何时多了一大丛牡丹,花朵淡黄,皆有绣球大小。

    然而牡丹本该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此时这棵牡丹却不禁有些萎靡,似乎很想将自己隐藏在花丛之中。

    这牡丹自然就是姚黄了。

    他的豪情胆色到了把信笺送上湖心小筑的时候就差不多用完了,此时化成原身藏在花丛里,屏着声息仔细听湖上的动静。

    只听明无应的声音在湖面上遥遥回荡。

    “你的胆子不小啊。”

    姚黄又往下缩了缩,腹诽道:“真难听的话我还没说出来呢,老牛吃嫩草,梨花压海棠,我好意思说,你好意思听么?真是……”

    他这心思一转,很快又觉得世上很多他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但明无应却未必不好意思听。

    再一想,姚黄觉得自他到蓬莱的时候算起,从未见过明无应对任何人有过留心在意,现如今……

    他一个念头尚未转完,只觉得头上一痛。

    “哎呦!”

    那张信笺被揉成了一个纸团,不偏不倚砸在姚黄头上。

    “叫唤什么,我又没用力。”明无应淡淡道。

    那丛牡丹倏尔化为人形,姚黄一身淡黄色的衣衫,坐在地上双手捂着额头。

    纸团砸过来自然不痛,姚黄是装的。

    他一时热血上头惹了明无应,还是乖觉一些为好。

    明无应道:“你以后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本子。”

    姚黄听明无应的声气,觉得他并没有动怒,这事就算是过去了,因此讪笑着把手放下来,又想到明无应话里的意思,愣了一愣,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他问道:“主人不是想要谢苏将来做你的道侣吗?”

    明无应漫不经心道:“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要他做我道侣了?”

    姚黄问道:“那、那是?”

    明无应看他一眼,笑道:“你是不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救他?”

    姚黄点点头,又摇摇头,自己也懵了,觉得自己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

    明无应道:“我觉得他有意思。”

    有意思?姚黄从未听到明无应这样说过谁,只记得数年前一次蓬莱学宫的结业大典上,那些通过考校的弟子依次向明无应行礼,个个修为高深,芝兰玉树,从行动言语到风度姿态都无可挑剔。

    这些少年人跃跃欲试,只盼自己能得明无应青眼。

    只因明无应身为仙门第一,名下却没有一个弟子。

    若能成为他的首徒,天下侧目。

    可明无应只不过敷衍了一回,又说蓬莱学宫的夫子们是天下最板正无趣的一群人,把弟子们也教得板正无趣。

    姚黄试探问道:“那么主人是想要收谢苏做弟子了?”

    这可有些难了,姚黄又道:“可是这几日我跟他在一起,并没发现他身上有灵力,即使原本有一丝,大概也被那个谢太医毁去了。”

    在姚黄看来,虽然明无应曾经过天门而不入,将来终有一天还是要飞升的。

    到了那时候,身为蓬莱主的徒弟,若是不能自立门户,那他在这世上的处境,恐怕会有些艰难了。

    可他这句话说完,却发现明无应看着他,神色之中很是玩味。

    “我又说错了?”

    明无应笑道:“你看人的眼力没有,倒是能看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

    姚黄此时已经知道自己想得岔了,懊恼得低下头去。

    明无应又道:“谢苏呢?”

    姚黄低声道:“我让他在芍药园里帮我浇花……”

    闻言,明无应淡淡地看过来。

    姚黄猛然发现自己犯了大错,脸色霎时白了。

    牧神剑此时就在芍药园中,神兵认主,谢苏若贸然靠近,必会被凌厉剑气所伤。

    作话:

    销明草,出自《王子年拾遗记》

    第32章

    拨雪寻春(四)

    姚黄口中那个芍药园距谢苏的住处并不很远。

    山中小径皆随着溪流而建,青石板路光滑平整,水声如环佩叮当。

    走了不多时,谢苏便遥遥望见了那片芍药园。

    芍药性苦微寒,可以入药。谢苏往日见过的芍药,大多是已经挑选移栽在盆中的,可以取其根削皮蒸煮晒干以入药。

    但这里的芍药多如一片花海,谢苏甫一踏入园子,就觉得触目所见无不是各色的芍药花朵,似乎没有尽头。

    这样一棵棵的浇灌下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

    然而谢苏却好似没想过这个问题,抽出衣带将自己的衣袖牢牢绑住。

    这衣衫是姚黄给他准备的,宽袍大袖,是很洁净的白色。

    谢苏从前在谢府的药圃中照料药草,这样的事对他并不难,只是不想将身上的衣服弄脏了。

    芍药园的入口处有一小块平整空地,又打了几个木架子,其上摆放的无不是莳花种草所需要的工具。

    有些是谢苏曾经见过也用过的,有些是他没有见过的,但是看那些器具的样子,谢苏也大概可以猜出是什么用途。

    他先是往木桶中注满清水,随后用瓢舀水,一点点地浸润浇灌芍药根部的泥土。

    这园中的芍药长势茂盛,大片大片的花丛甚至比人还高。

    放眼望去,虽然花朵的颜色各异,但似乎还是以深红色居多,白色和黄色都各有一些,还有一些杂色的,花瓣深处是粉色,渐渐延伸上来就变成了白色。

    这些芍药同谢苏往日见过的都不太一样,花朵甚大,花瓣质地宛如丝绒一般,挤挤挨挨簇拥着花心。

    他提着水桶一连浇灌了十几棵芍药,自己也渐渐走到百花深处。

    再一次取瓢舀水的时候,谢苏却发觉有些不对。

    他已经浇灌了十几棵芍药,但木桶中的水却不增不减,一直是原来的样子。

    谢苏将手伸进水里,掬起一捧来,清水便自他的指缝间落下,澄明清澈。

    不知道是这水自身有奇异之处,还是盛水的木桶上被用了什么术法。

    往日里,谢太医总是会将自己关在房中,对着几本不知道从何处寻来的残书古卷,专心研究其上记载的功法。

    他执迷于修仙一途,炼制灵药是为了淬体,帮助自己感受到天地灵气,下一关则是将感应到的灵气引入自己体内炼化,一步步拓宽经脉,最终将灵气引入气海。

    若是修炼得法,灵气便会再次从气海之中流向经脉,如此反复,灵气便炼化为灵力,可为自己所用。

    但谢太医吃了许多灵药,却始终停留在最初的阶段。

    对于这天地间的灵气,他似有所感,但谈到如何将灵气引入体内,便是数年之间都没有进益。

    后来的那几年,谢太医每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到了闭门不出的地步。

    那几本记载着功法的残书古卷,也被他日日夜夜翻阅得更加残破不堪。永州近海,颇为潮湿,那些书卷的保存本就不易,时间长了,就成了一堆纸片。

    谢太医只得将它们一一重新抄录,找阳光晴好的日子,在院子里慢慢晒书。

    那些时候,他便防贼一般防着所有人靠近,生怕有谁将那些功法学了去。

    只是直到谢太医死,也没有炼化半分灵气,连一个最简单的术法也不会施。

    可是这蓬莱山上,连一只浇花用的水桶上都有着奇异术法。

    若是谢太医见到这些,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这是谢苏来到蓬莱山之后,第一次想起谢太医。

    他收束心思,舀水向另一棵芍药浇去。

    片刻之后,谢苏看着自己手中的木桶,动作忽然顿了一顿,似乎在一霎那间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情。

    若他眼见为实,那么这木桶或是水中必有一个奇异术法,不管如何取用,都可以维持清水不增不减。

    既然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术法存在,又为什么非得由人来给花浇水呢?姚黄大可以再施一个术法一齐将园子里的花都浇了。

    谢苏只这么略想了想,就觉得此刻自己所处的花丛跟园子入口处已经大有不同。

    这些芍药虽然生得十分茂盛,其间总还留有空隙,足够两人并肩进出。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自蓬莱》,方便以后阅读我自蓬莱第2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自蓬莱第23章并对我自蓬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