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明无应谢苏 本章:第77章

    谢苏心里有几个破釜沉舟的念头,说不得,也只好用上了。

    前面有昆仑弟子带路,他们很快离开连片的商铺,走到了镇外。

    毗邻昆仑山这样的钟灵毓秀之地,云起镇外山清水秀,阡陌纵横,柳林初绿,梨花已白,如雪坠枝头,香气恬淡。

    林间却站着无数的人。

    这些人原地不动,一言不发,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被人施了定身术在此。

    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都平静至漠然,观其衣着,有修仙之人,也有膏粱子弟,更有贩夫走卒,农户樵夫。

    男男女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童,云起镇上的所有人,竟然就这样齐齐整整站在早春的林间。

    此情此景实在恐怖到了极点,已有两名昆仑弟子在此守候,却不敢妄动。

    郑道年只看了一眼,就命在旁等候的昆仑弟子退后。

    谢苏跟在后面,已经看出这些人所站的方位似乎有些门道,却又似是而非,不像他以前见过的任何一种阵法。

    明无应忽道:“是蛊术。”

    谢苏走到他身边,看到那些人眼瞳之中殊无光彩,每个人的耳后都叮着一只黑色小虫,如蚂蝗一般。

    这小虫便是蛊。

    仙门之中,只有乌蛊教的人修习蛊术。

    乌蛊教地处南疆烟瘴之地,从不与外界往来,可说是神秘至极。

    而蛊术与其他仙门中的修炼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门。

    仙门弟子修炼,讲求感应天地,引气入体,凝聚气海,拓宽经脉,将灵气炼化为灵力,修得内景,观照自身。

    此后修为进境,靠的是日复一日夯实基础,如蓄水盈池,将溢未溢之时,或以丹药佐引,或遇到一些机缘,方得突破。

    而蛊术的修炼法门却完全不是如此。

    修习蛊术之人,先修本命蛊,与自身肉体神魂息息相关。

    蛊术庞杂,乌蛊教又太过神秘,至今世间所知本命蛊的炼制方法只有一种,还是最为粗浅的一种。

    将无数毒虫汇聚一瓮,自相残杀,唯余一只得以出瓮,虽是虫体,但已是蛊身,蛊主以自身鲜血饲喂,蛊毒则流于蛊主体内,从此便可与蛊主心念相通,蛊不灭则人不死,反之亦然。

    而修习蛊术的人与寻常修士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修士之间比拼,纯看修为高低,修为高的人对上修为低的人,便是碾压的态势。所谓越境杀人,少之又少。

    而修习蛊术者都是毫无根基,先从炼制本命蛊开始。

    本命蛊越强横霸道,修士的实力就越强大,可以说未来能有多少进境,全在于入门这第一关。

    此后兼修各种庞杂蛊术,与人相斗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对手便已经中招,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何况一个人炼制的蛊毒,只有蛊主本人能解,中蛊之后,只能受其驱策,否则便是一死。

    明无应曾看出以鬼面具剥夺他人神魂的就是一种蛊术,现在鬼面人在云起镇用的又是蛊术。

    谢苏心道,想要追查鬼面人的身份,或许终究是要往南疆走一趟的。

    那厢郑道年神色凝重,却有源源不断的灵力从他周身散发。霎那间,林间无数微风涌流。

    他运转灵力的方式圆融自然,毫不费力,倒像是水。

    身体经脉是河道,灵力则是水流,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自身灵气释出,倒仿佛引得天地间灵气呼应,沟通内外,源源不断。

    这一手功夫,足见得这位昆仑掌门的修为已入化境。

    郑道年双手平举,似是抓握住了半空中的无形气机,低喝道:“起!”

    随着他话音落下,一个巨大的法阵从地底旋转而出,如蛛网一般紧密连接,似是从他们脚踩之处开始,将整个云起镇包裹在内。

    细细看去,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分出一缕丝线般的暗光,与整个阵法相连。

    不知是因为还未到阵法发动的时机,还是因为那个黑袍人已经被谢苏一剑斩了,这阵法尚不完全。

    却已经足够看出,支撑此阵运转的并不是蕴含灵气的天材地宝,也不是什么珍贵法器。

    而是人。

    是以整个云起镇上所有人的神魂为薪柴。

    阵中的庞大气机虽未成型,却指向了远处的昆仑山门。

    郑道年长叹道:“若是靖济不肯为他们打开山门,便要以这一镇人的性命支撑阵法运转,消耗护山大阵……好毒的心思,好凌厉的手段。”

    鬼面人以蛊术操控云起镇中所有人,但这搭造阵法所用之法,仍是仙门手段。

    郑道年身为昆仑掌门,长于阵法,不多时便寻到阵中破绽,将这尚未成型的阵法毁去,又在原地施展术法,要将所有的人带回昆仑后山医治。

    郑道年施术之时,谢苏看到远处昆仑主峰之上紫光隐约,应是与郑道年气韵相连。

    紫光流转之下,阵法已成。要将所有的人转移至昆仑后山,又需不少弟子接引安排,郑道年一番布置,再请明无应一同上山。

    明无应却道:“行啊,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呢。”

    郑道年微微一笑:“这个求字,老朽如何担当得起。蓬莱主有何吩咐,老朽自当照办。”

    谢苏略一迟疑,同明无应一起步入郑道年的阵法。

    须臾之间,眼前景色变幻,长风流云,无数灵气漩涡聚而复散。

    一瞬间仿佛纵览万山之壮景,又好像只是从一道薄薄雾气之中穿行而过。

    郑道年的阵法打通护山大阵的禁制,直接将众人送往昆仑山门之内。

    眼前的崇山峻岭好似画中水墨,云雾蒸腾,层峦叠嶂,有飞鸟自山间翱翔而过。

    离得近了,才看出那遨游天际的不是飞鸟,而是巨大的飞舟,只是因为距离遥远,才呈现出小小一只黑点。

    昆仑乃是洞天福地,又有护山大阵周旋灵气,生生不息,才能支撑这精妙术法制成的飞舟,运送弟子往来各峰之间。

    谢苏极目远眺,想起这仙山其实已经灵气枯竭,全赖学宫地下的阵法汲取天门阵的灵气才能周转,只是从此处看来,仍是浩瀚恢弘,气象万千。

    他念头一转,又想,此事还需找个机会,尽早告诉明无应才是。

    杜靖川正在山门之内恭候,自此接手,将云起镇上中了蛊毒的人送往药泉峰。

    一架飞舟停在明无应和谢苏面前,有童子卷起门上竹帘,郑道年呵呵一笑,请他们步入飞舟,去往昆仑主峰紫霄峰。

    作话: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出自《道德经》

    第101章

    寸心千里(四)

    紫霄峰群山簇拥,大殿雄伟庄严。

    此处便是昆仑门中举行重大仪典及议事的地方,历来举办清谈会也是在这里。

    昆仑乃万山之祖,从此处下望,可见远处山势连绵,好似一巨人伸出双臂,将天下山川环抱襟前。

    大殿雕梁画栋,琉璃顶金碧辉煌,玉阶之上设有七十二只铜鹤,殿前又立有日晷、铜鼎等物。

    此殿太过空旷,若是真用来待客,坐席之间必要离了八丈远,若非声如洪钟者,旁人是听不到他说话的。

    是以一名清秀童子带路,将谢苏引往配殿暂候。昆仑举办清谈会时,往往在此处设宴待客。

    刚下飞舟,郑道年即请明无应与他同去一个地方,称有要事相商。

    一排昆仑弟子倒是恭恭敬敬站在玉阶两侧迎接掌门归山、贵客驾临。

    明无应一向不耐烦这些繁文缛节,闻言淡淡地看了郑道年一眼。

    这位模样慈和宽厚的昆仑掌门当即一笑,命侍立在侧的昆仑弟子将谢苏带往偏殿稍候。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郑道年在吩咐弟子的时候,偏偏丝毫没有透露出谢苏姓甚名谁,是何身份。

    那弟子也不是探头探脑爱打听的,一举一动规矩合度,略微走在谢苏身前带路。

    比之正殿的雄伟肃穆,这里要幽静许多。

    参天巨木之间,有青石小路弯弯曲曲,移步换景,渐闻水声如环佩丁当,眼前蓦地出现一座精巧的亭子。

    活水绕亭而过,倒映出亭影摇曳。

    谢苏驻足亭上,那为他带路的童子见他停下脚步,也不催促,安静等在一旁。

    忽然有一个温润清朗的男声响起。

    “此处名为洗心亭。”

    清风拂面,静水洗心。

    谢苏回头,见丛靖雪站在一方兰草旁,目光清和,回望着他。

    丛靖雪看向他时,神色并不惊讶,谢苏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需要对他隐藏的,淡淡笑道:“好名字。”

    学宫结业之后,这还是他与丛靖雪的第一次相见。

    谢苏不由得在心中想到了贺兰月,不知道天大地大,此刻他又在何方?

    自己与这世上所有的人,终归是有过十年生死殊途。

    若是换了旁人,见到一个死而复生的人活生生地站在眼前,要么惊慌失措,要么不敢置信,可是丛靖雪只是微微一笑。

    谢苏只看丛靖雪的目光,就知道不管如何世易时移,这世上到底还是有不会变的人。

    其实在学宫那三年之中,他与丛靖雪远远称不上亲密。

    以谢苏的性子,也很难跟什么人亲密得起来。

    但他与丛靖雪之间,却有一种不需要说出口的默契,彼此都了然于心。

    若是真的遇到什么凶险的事情,对方是自己能把后背交给他的人,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丛靖雪是个君子,所以他不会问谢苏盗剑闯阵的传言,不会问他死而复生的轶闻,也不会提及他那在众说纷纭里一片狼藉的声名。

    丛靖雪只是看向他腰间的承影剑,笑道:“可否借来一观?”

    谢苏解剑,交过丛靖雪手中,他拔剑出鞘,一瞬间雪亮剑光照得庭下碧水一白。

    那个为谢苏引路的童子却好似愣了一下,目光落在承影剑剑身的铭文之上,半晌才呆呆地看向谢苏。

    他没有见过谢苏,却听说过承影剑。

    丛靖雪轻咳一声,向那童子道:“你先下去吧,我在这里。”

    他在昆仑弟子之中地位很高,童子呆呆地点了点头,从亭中退开,终究是年纪小,在走远之前,还是没忍住,回头又看了谢苏一眼,神情十分惊奇。

    丛靖雪也看到了那童子回头,似乎也有些尴尬,将承影剑还过去,匆忙解释道:“他修为尚浅,心思不够宁定,绝不是……”

    谢苏却是低声笑了起来。

    “嗯?”丛靖雪显然不知道谢苏在笑什么。

    “没什么,”谢苏脸上仍有轻浅笑意,“就是觉得自己该挂个牌子,上面写着看一次收取一贯钱,兴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富可敌国了。”

    丛靖雪一怔,旋即也笑了起来:“你确实从来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他瞧着谢苏,只觉得在洒脱之外,谢苏的性子好像愈见从容。

    “逐花楼寻得承影剑一事,此前我也曾听闻,”丛靖雪温声说道,“若非当时有清正司的差事要办,或许你我会在那里相见。”

    丛靖雪说话向来温和克制,谢苏却听得懂,他是想过要为自己争一争这柄剑,不令承影剑落入他人之手。

    谢苏静默一瞬:“多谢。”

    丛靖雪摇头道:“谢什么?我未能成行,况且就算去了,我也想不到自己身上有什么能够抵得上黄金万两。”

    谢苏尚未说什么,丛靖雪已经察觉自己似乎失言,连忙说起这一次在溟海之上发生的事。

    谈致远虽然在木兰长船上四处点火,但船中的昆仑弟子及船工都被明无应所救,并未伤亡,与那些从云起镇上带回来的人一起,此刻也在药泉峰中。

    谢苏又想起了什么,说道:“船工之中有个女子,是船主的女儿,她右手手骨被人捏碎,要尽早治疗,免得影响以后。”

    “药泉峰上的弟子精研医术,不必担心。”丛靖雪微笑道,“已为她上药包扎,只是镇上的人所中的蛊毒却有些棘手……”

    二人说了一会儿话,天色渐昏,有个昆仑弟子自小路上走来,称掌门请他们前去偏殿,丛靖雪起身为谢苏带路。

    进得偏殿,里面灯火通明,席上菜肴精致清淡。

    郑道年身旁坐着的是他的师弟张道朴。

    明无应坐在右首,手里执着一个青瓷茶杯,静静地看向谢苏。

    丛靖雪先是躬身行礼,说道:“弟子来迟。”随即就往几个大弟子间的空位走去,谢苏未加思忖,也跟着他往那个方向走。

    明无应却道:“过来。”

    谢苏稍一迟疑,就听到明无应重复了一遍:“过来。”

    殿内一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郑道年自是一副慈和微笑的样子,张道朴的神色却有些不自然,殿中那些昆仑弟子虽是一个个端坐着,却有不少人在眼观鼻鼻观心之余,用余光偷看谢苏。

    丛靖雪也看向谢苏,脸上的神情也呆滞了一瞬,随即若无其事地收敛了目光。

    谢苏本已经走到了弟子们的席位之间,这时径直从整个殿上横穿而过,走到明无应身边坐下。

    昆仑门中不许弟子饮酒,席间只有清茶,谢苏入席坐定,给自己斟了杯茶,瓷杯微烫,熨着他的指尖。

    郑道年不愧是当了多少年的昆仑掌门,什么阵仗没见过,对殿中的诡异氛围丝毫不觉,笑吟吟地续起之前没说完的话。

    他师弟张道朴就没有这个修为,只好默默低头饮茶。

    他二人身后那些昆仑弟子更是一个个不敢抬头。

    谢苏声音极低:“师尊满意了?”

    明无应似是对殿中的诡异氛围浑然不觉,说道:“差不多吧。”

    谢苏提箸夹菜,一言不发。

    他吃东西的样子斯文矜贵,明无应看了他一会儿,嘴角一翘。

    宴席过半,殿外忽然传来一个极响亮的女声,当真是声遏行云,在殿中都听得清清楚楚。

    “掌门师兄请人吃饭,怎么不叫上我啊?”

    张道朴顿时皱起了眉,几个昆仑弟子面色古怪,小声道:“是徐长老来了。”

    丛靖雪回头看了一眼,这几个弟子立刻低下头去,不再说话了。

    过不多时,一个苗条身影出现在殿内,说话之前,倒先有浓厚酒气传来。

    昆仑明令禁止门下弟子饮酒,可是这位徐长老一身酒气,醉态醺然,竟然就这么大剌剌地走到殿内坐下。

    张道朴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精彩。

    郑道年仍是那个不紧不慢的样子,温声道:“道真,饮酒伤身。”

    徐道真却是哈哈一笑,目不转睛地打量起了谢苏。

    她圆脸肤白,五官寻常,唯独一双眼睛,当真是流光溢彩,灵动无比。

    看她姿态神情,仿佛已经接近烂醉,所以歪在座上,直不起腰来似的。

    可是双眼之中却有精光绽出,直勾勾地看着谢苏。

    谢苏心知徐道真应该是修习了什么特别的术法,法门就在这一双眼瞳之中。

    他举起茶杯递到唇边一抿,淡然与徐道真对视。

    徐道真挑起细长的眉毛,看着谢苏微微一笑。

    直到郑道年低声唤了一句,她才收回目光,环目四顾,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遥遥向明无应举起来,说道:“以茶代酒了,敬你一杯。”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自蓬莱》,方便以后阅读我自蓬莱第7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自蓬莱第77章并对我自蓬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