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咱们自己的老师不会这样,不代表其他阅卷老师也是如此。”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字迹清晰整洁、观点鲜明,先把阅卷老师的印象分拿到了,他才会有心思去接着看你的作文。”
“......”
第472章
把干货往学生嘴里喂
“虽然不太好听,但这些话就是事实。”
“大多数阅卷老师改作文的时候,那是能多快就多快。”
“一目十行,第一眼扫上去,看到开头的观点和卷面字体的时候,心里就已经给你的作文有个大致的分数区间了。”
“后续随便再看看,根据后面的情况在这个区间里上下浮动,很少会有跳出这个区间的情况。”
“假设刚开始给你的印象分就是40~45分这个区间,那基本上只会在这个范围内浮动。”
“所以就导致这个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虽然这听起来很不合理,但目前主流情况就是这样。”
江枫直接就把这些东西说了出来。
两个班上的学生,江枫一直有教他们练字的习惯,目前来说也算是小有成效,字体起码不那么难看了。
那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就是第一段开头的立意和观点了。
......
听到江枫讲这一段比较“现实”的话题的时候,不少观众的表情都变了。
只能说堪称是人间真实!
天下的老师确实都差不多。
当年就听语文老师讲过差不多的东西,今天江老师给学生们讲的也是这些!
虽然听着非常不爽,但确实就是如此。
「人气+1+1+1+1+1...」
......
大约二十多分钟后。
江枫喝了口水润润嗓子,仍然在洋洋洒洒的讲着。
“前面我和你们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积累。通过展现你的积累,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当然,让眼前一亮不是说让你学电焊啊,咱们班的学生可都别去新东方学技术。”
在看到有些学生听的已经有些发懵的时候,江枫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把不少学生都搞得笑场了。
看到班上学生的兴致重新活跃起来,江枫之后才接着继续往下讲。
“在大家立意都不跑题,观点也相同的情况下,想要在众多作文里面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就需要你用各种历史典故、哲言警句、名人经历等等多个角度来补充和丰富你的论点。”
“另外还有一点是,无论怎么写,全篇都要往你的论点上去靠,也就是每一段里面都时刻保证论点清晰,千万不要写着写着就跑偏了。”
“就比如陈雨凡同学这次的38分,本来是可以给到45左右的,但后面写着写着没注意就跑偏了。”
“当然,也不要问我这些历史典故、哲言警句哪里来,这些东西上课的时候很难都给你们讲出来,把其他老师的课全占了都不够用的。”
“所以就需要你们课下的时候自己积累和摘抄。”
“昨天的课代表汇总上来的书单我已经看了,已经订了一批书,下周送到学校成立图书角的时候,你们可以多看看。”
江枫本来还想再往下讲讲。
但忽然发现,已经临近下课了!
于是立马话锋一转:“今天的作业咱们就来点不一样的,不用你们写什么练习册,也不用再写一篇作文。”
“而是下课了之后都去搜集一些能给这次作文题目做论证的素材,每个人最少有4个。以后咱们的作业也都尽量往这方面靠。没问题的话就先下课了。”
马小豪瞬间举起了手:“江哥,等等!还有问题!”
难得这小子还有问题,江枫都没准时下课跑路了:“怎么了?”
马小豪问道:“我们班上是不是也该有四班昨天的点名表演节目啊?”
江枫:“???”
好小子,一节课听下来,你就光记得这个了是吧!
“有有有,你明天准备8个素材就有。”
“???”
......
不得不说江枫正常讲起课来,跟一般的老师没什么两样。
干货挺多。
不过也缺少了平日里课堂上学生的活跃。
但实际上,讲作文技巧这种东西能讲的有趣那都有鬼了。
只能尽量把干货往学生嘴里喂。
「人气+1+1+1+1+1...」
......
第473章
标题至少输入5个字(不知道怎么起章节名了)
下节四班的课,江枫打算在讲作文的时候,顺道帮周晨这小子治治社恐。
甚至还破天荒的专门提前准备了一下。
刚一到上课时间,江枫早已经提前有了准备,直接开始计划。
开门见山的面对四班50个学生说道:“今天这节课讲作文。为了帮大家加深理解,咱们和之前一样,从班里挑同学站出来先来带着大家分析一遍。”
“无论挑到了哪位同学,都不要藏着掖着,放心大胆的说啊,这次没有惩罚,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我会做补充。”
“都准备好了没有?”
说完前面的话,江枫如此问道。
很快,班里的几个显眼包们就开始出动了。
“没呢没呢!江老师让我再看一眼题目!”
“我靠!怎么这么突然啊?江老师慢点,先等我最后再瞥亿眼!”
“我没准备好!江老师你挑航哥吧,他准备好了!”
“对对,我上次还听到他说:时刻准备着!”
江枫突然邪笑起来:“都没准备好我就放心了,那咱们赶紧开始挑人了。为了公平起见,咱们这次用小程序随机点人啊。”
江枫直接在给学生展示的电脑投屏上操作起来,打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小程序,启动左边的随机点名按钮。
随着上面的学生名字不断闪动,几秒钟后,最终稳稳地停在了周晨的名字上!
江枫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
自己做的小程序,随便动动手脚可再简单不过了!
甚至连周晨这小子的反应都完全在江枫的预测之中。
看到被点到的人是自己后,脸色瞬间就窘迫起来,双手不知所措的抠着手中的签字笔。
“周晨同学,你来先带着大家分析分析这段材料和题目吧。”
虽然非常尴尬,但江枫都开口了,周晨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始。
“先来看这个材料...材料讲的是...讲的是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聃前去看望,请求他留下教诲。常枞就问老聃......”
“题目问的是...围绕‘刚与柔’的话题来写作文,从刚与柔分析就是...就是...”
堪称是经典操作。
讲不出来的时候就选择照着材料原文读。
他作文这次倒是写的还可以,比马小豪那几个最高才42分的高了好几分。
能够看出来算是私下里比较喜欢看课外书,积累比较多的那种学生。
就连作文里面用出来的一些典故也比较新颖。
但偏偏这些东西只储存在脑子里,却不会对外表达出来。
这也是多数内向学生的通病。
知道,但不会用语言表达,甚至你让他写都能写出来,但就是不会说。
至于还有一些成绩特别渣站起来支支吾吾的,那大概率不是社恐,而是是但纯就不会。
......
这种场面在江枫教的两个“社牛”班上是很少见的。
班里学生大多数都是社牛,要么大大咧咧的承认自己不会,要么就是能讲的很详细。
能这么磕磕绊绊的也算是非常少见。
甚至这种社恐又内向的性格,让不少观众直呼这是当年的自己,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
这才符合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情况。
「人气+1+1+1+1+1...」
......
面对着一直在“就是”,已经卡壳,尴尬到不知如何是好的周晨。
江枫没有让他停下来的意思,而是鼓励起来:“没事,接着往下讲就行。就照着你作文上写的思路就行,上面写的挺好的。”
顺便还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当然,这货低着头,压根没看到。
江枫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因为看到他尴尬就让他坐下来,那实际上没有一点帮助。
是,现在是不尴尬了。
但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了之后,下次再被点到名字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的用这种方式接着来糊弄,反而根本带不来一点成效,还会助长了他的社恐。
所以,让他印象深刻,并且不给钻空子的机会,这是其一。
听到江枫说他的作文上面的思路写的挺好的,周晨都稍微自信了点。
回忆了一下自己写的作文后,这才重新开了口。
“看到‘刚与柔’几个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刚柔并济...就是...就是围绕着刚和柔的关系来写...既写刚怎么样,又写柔怎么样...然后合并在一起,把他们总结在一块......”
虽然还是讲的磕磕绊绊,声音不大,并且也只是按照他的作文的框架说了一遍,但起码算是动了。
对比之前有了不小的进步。
之所以能这样,江枫表示完全都在他的拿捏中。
内向,或者说社恐,实际上说简单点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因为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对的,害怕说错了就迎来其他人的嘲笑,所以就不肯说了。
对自己不自信,害怕出错。
所以干脆就什么都不做,直接从根本上避免犯错。
如此一直下去,内向就这样形成并不断加剧。
而江枫预先对他的作文表示肯定,就相当于给他下了一颗定心丸。
隐含的意思就是:照着你写的讲就行,你是对的,可以放心大胆的讲。
让他知道自己是对的,不用太担心自己会说错。
自然而然就能解决一部分内向害怕的问题。
如果这时候不是给学生点鼓励,而是一味的指责的话,只能适得其反,搞得学生更加内向。
下次再被点名起来,他只会更没自信。
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点自信,这是其二。
第474章
江老师细?
虽然并不明白江枫是特意用心要帮周晨这孩子戒戒社恐的。
但不少观众依然能够看到今天的江枫不太一样。
一想到江枫这个平时不着调,变着法儿的忽悠学生的老六老师居然在鼓励学生,一些观众都惊了。
不得不感慨一句,江老师虽然平日里净干些老六的事。
但面对这种需要照顾的学生的时候,还是非常有人情味儿的。
如果被点名的人换做是马小豪这小子,恐怕江枫当场就得嘲讽这货几句!
知道学生内向就特意鼓励一下,不得不说,江老师太细了!
「人气+1+1+1+1+1...」
......
“先讲柔的重要性,然后刚也不能落下...接下来就是...就是柔和刚二者应该结合起来缺一不可...最后再总结出来刚柔并济...”
一分多钟后,周晨断断续续的讲完了一些他写的思路。
虽然大多都是用的大白话,也完全不如江枫讲课时候的切入点细致,但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可以了。
毕竟之前还是个讲道题目都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的学生。
一直到江枫点头,示意他坐下的时候,周晨才终于算是长舒一口气,感觉重获新生了一样!
其他学生网课的时候大多都是回答问题,只有他还是习惯性的站起来。
而他刚一坐下来,立马就先把自己的麦克风先给关上,一直紧张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分析的非常好啊。今天在三班讲课的时候还是我带着他们分析的,到咱们四班,同学们自己都可以分析出来了。”
江枫说着,看了看平日里那几个活跃的显眼包的头像:“都愣着干嘛啊?讲的这么好,掌声呢!谁觉得自己能讲的比他讲的更好的也可以举手试试嗷。”
瞬间,江枫给学生讲课的回忆直播间里出现了一种十分奇葩的景象。
因为不是在学校里上课,掌声从学生的麦克风里传来显得格外别扭。
尽管江枫说了谁能比他讲的更好可以举手试试,却愣是没一个人举手。
毕竟好好的听着课呢,谁都不想变成回答问题的那个。
班里的几个显眼包们也不例外。
这点也在江枫的想法中。
那就是,及时给学生正反馈。
本来因为内向的原因,对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表现自己就有天然的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