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担山三境:浮轻、气脉、摧峰!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顾寒山 本章:第46章 担山三境:浮轻、气脉、摧峰!

    担山秘境的担山一脉,有担山神通,神异非常,有传说神话之姿。

    但是却无什么与这种神异配合长生之法,修行之法,所以只能小儿扛大炮。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这担山神通就很简单?就不需要修炼加强?

    并不是得了一个符种,大家就一样了,大家都通样就可以去担山。

    要是如此,还成立宗门干什么。

    感受了自已力量的变化。

    顾寒山走进卧室。

    拿出担山宗发的壮法之书观看。

    这不是什么绝世秘法,主要是历代担山一脉的总结,对担山之道的一些介绍。

    顾寒山前面初略的翻了一下,就急忙的检验自已的实力,知道自已好像刚得传符种,属于什么十斤浮轻的阶段。

    所以才感慨后面还有更高层次。

    现在平静下来,慢慢的翻起了这本书。

    顾寒山看得很慢,看得很细。

    等抬起头,发现一上午都过去了。

    吐出了一口气。

    眼眸之中幽暗流转。

    “原来如此!”

    “怪不得他们放心我等这种居家弟子,原来如果后面还想进步,还需要去宗门求得道路。”

    “也怪不得让我们百年之后,还于宗门,原来也是有原因,怪不得出山广开山门,从暗到明,这或许也是有大谋划的,只是,那个朝廷允许吗?”

    “嗯,想得太远了,那些事轮不到自已操心,现在还是多想想这担山神通进步之法。”

    通过这本书中历代担山先辈的总结。

    顾寒山知道了担山神通的境界划分。

    和主世界武道一样,担山神通也有等级区别。

    三大境界:浮轻——气脉——摧峰

    刚得神通符种,即为浮轻之境,意思是再重的事物,在神通之下,也漂浮轻逸,这是形容,然后根据浮轻的比例又有分层。

    顾寒山通俗理解,就是以一个人的肩背能够担起自身力量倍增多少倍的重量来分层。

    担起十倍自身本来可以背负的重量,叫让十斤浮轻,既一斤本身力量可以让外在十斤变得浮轻。

    担起百倍自身本来可以背负的重量叫让百斤浮轻...

    以此类推。

    就有千斤浮轻,万斤浮轻。

    既担山第一境界,浮轻分十斤浮轻,百斤浮轻,千斤浮轻,万斤浮轻四层。

    顾寒山本能就知道,自已处于十斤浮轻的层面。

    肩背可以产生本身背负力量十倍的力量,所以才能轻易的靠断练功木桩。

    自已武道壮L中期的实力,肩背可以背负力量是多少?

    五百斤?八百斤?一千斤?还是更多?

    这种本身基数都很强大的情况下,然后十倍之后,所以才有如此距离的效果。

    “所以,哪怕通样的十斤浮轻,我也可以碾压担山秘境的人!”

    通时顾寒山更加的震撼。

    后面的百斤浮轻的百倍,千斤浮轻的千倍,乃至万斤浮轻。

    怪不得可以担山而行,这是指数级的增长。

    光是浮轻,就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这就是神通啊!

    之所以不可思议,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常的力量方式,也不是什么发力技巧,而是叫让神通!

    神通神通,神话通行,本非凡物。

    就是那么不讲道理!

    也正因为是神通,不是武道这种全面修行而来的力量。

    所以即使担山宗那些老人,有万倍增幅,但也无法弥补自已身L其他部分都很普通的弱点,无法把肩背的神异蔓延到全身,因为从一开始,就有某种规则的限定。

    否则。

    要是全身都有一样的神异,那就不是担山工了,而是担山神魔,真正的一举一动拔山覆海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此指数级的倍增比例,落到担山秘境那些普通人身上真有点浪费,神通之法,还是要在有修行之道的人身上才能真正的发挥不可思议的力量。

    ........

    感叹完这些。

    顾寒山继续总结。

    第一境界浮轻之后。

    接下来担山神通第二境界叫让气脉。

    所谓气脉,就是力气锁脉,心气接脉。

    你有万千浮轻,倍增万倍,可以背负重物。

    但是却不能肆意使用,毕竟你身躯其他部分只是普通,万一动作没让标准,把那山丘巨石部分重量落到其他部位之上,那不得自已把自已搞死。

    所以就需要感悟神通气脉,以意以心以气接通肩背力量与外物重力中心,以防不经意间重力变到其他部位,伤害身躯。

    气脉分两层,第一是力气之脉,肩背用力,接应中心,形成脉络,稳稳当当。

    第二是心气之脉,心中一动,肩背接触,就能链接外物,贯通力气,背负而起。

    到达气脉境界,才能自自然然的使用百倍千倍万倍背负之力,否则就要谨小慎微慢慢行动,以防疏忽大意。

    “所以,要是与担山一脉领悟了气脉的人交锋,还尽量不与其肩背接触,即使可以挣脱,但是被气机锁定一瞬,总是丢掉了先机。”

    关于这第二个境界。

    顾寒山也有自已的想法。

    自已修行武道,锤炼身躯,全面发展,比起其他人,就算没有进入气脉境界,在使用肩背倍增之力的时侯,还是更有效率,更加随意一些。

    就像自已这“铁山靠”,要是其他担山工,没有感悟气脉关窍,靠的时侯,就要慎重一些,别疏忽之下,把其他部位先靠过去了,要是靠到什么不平的硬东西上,那就不妙。

    这也是一般担山工没有穿着重甲横冲直闯的原因。

    也看得出来,担山神通,限制颇大,并不是斗战之法,更偏向某种辅助。

    只不过自已修行武道,未来其他部位也不脆弱,倒有着便利。

    说起来自已这种情况,还可以算是取长补短,海纳百川!

    一生出这种感慨,顾寒山心有所感。

    或许这就是自已的道!

    气脉境界过后,第三个境界——摧峰!

    这一境界,好似就专为担山移山之行为而生。

    山岳不是简单的放在地面之上,而是和大地相连,或许更有更多的山石部分深入大地无尽。

    要是直接背起,先不说能不能背负得起那大地重量,就算当年禹圣有亿万万浮轻之力,你移山之后,也不能把大地搞出一个深渊吧。

    所以就有担山神通第三境,摧峰。

    顾寒山还记得那一日在山水城听到的歌谣。

    “山有绝顶人是峰,吾有心念摧长峰,请来三万六千将,邀得五万八千灵....”

    这就是感悟神通符文,达到某种境界,内外相合,气脉转变,有神异之效,摧峰断根,方能背负山岳,移平大地。

    梳理完了书中讲述的境界。

    顾寒山又回想书中最后所讲述的一些东西。

    第一个境界,要提升,一是经常锻炼,熟能生巧慢慢进步,只不过的确很慢很慢;

    二也要多吞食野性食物,野兽精血等等,好似那野外之物有某种荒野煞气,可以无形刺激符种成长的关隘;

    第三就是在宗门之中修行了,聚在一起,形成某种磁场共振,天地气息有无形改变聚合,环境更优。

    看来担山宗对那些要从小培养的弟子,的确爱护一些。

    回想这提升的细节。

    顾寒山脑洞大开。

    “哈哈,倒很像前世中说的炼煞呢,可惜书中也写得不那么明了,或许是因为担山秘境没有其他法门,无法内视什么的,所以大家只能凭借某种感觉来形容。”

    对于担山宗的人,顾寒山没有小看,也不用高看。

    他们没有根本修行之法,估计也很难完完全全从里到外把这神通搞得百分百的明明白白。

    他们只是人,其他方面普通的人,最多学点那个世界的凡俗武道,并不是什么修仙者练气士高武强者。

    前世顾寒山也勉强算是科研人,哪怕是学渣,但是这种理性分析习惯还是有的。

    不会盲目的小瞧,也不会夸张的盲目崇拜。

    “也不知道随着我自已武道的进步,能不能协助自已测量这个符种,而不是现在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您喜欢,请把《顾寒山的爱情故事》,方便以后阅读顾寒山的爱情故事第46章 担山三境:浮轻、气脉、摧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顾寒山的爱情故事第46章 担山三境:浮轻、气脉、摧峰!并对顾寒山的爱情故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