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位的那十分钟〉
那是一个午後突如其来的临时状况。
地检署刚结束一场现场勘查,向仪才回到办公室,外套都还没来得及脱,手里还拿着那杯已经冷掉的热美式,走廊上方心匆匆迎面而来,语气压低却焦急:
「糟了,法警部那份补件要今天下午三点前送出去,本来是我负责,但人事那边刚刚叫我先处理另一起案件资料上传……我一时之间ch0u不开身。」
她话还没说完,会议室方向便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
「如果来不及,我可以补这一份交叉摘要。」
是陈立。
他站在资料架旁,语气自然,语速稳定,没有抢戏的姿态,也没有做作的客套。
向仪转头看了他一眼,原本还只是以为他是顺手帮忙,毕竟补件工作虽不复杂,但最怕疏漏——不熟案情或不懂逻辑顺序的人,很容易ga0错排列与分类。
然而,她错估了。
补件在截止前半小时准时送出,格式对齐得几乎毫厘不差,分类项目和附件顺序都延续她一贯的文件风格。她翻开来看,原以为只是基础汇整,结果页尾附上的对照表,连最可能被忽略的时序边角都标注清楚,还附上一张手绘目击证人动线简图。
她眉头轻挑,眼神落在页面上停了一秒。
「……这个流程表,不是一般人会这样排的。」
方心也凑过来一看,忍不住点头:「这小子整理逻辑很乾净欸,还特别注记了地点移动对照。b我预期的还细。」
她说完,转头看向那头正在饮水机前装水的陈立。那人一手扶着纸杯,一手cha在西装k袋,神se如常,像是对刚刚的贡献毫无在意。
向仪看了他两秒,眼底浮起一抹若有所思。
「不是只有口才好而已喔……」她轻声补了一句,像是说给自己听。
几分钟後,临时小型讨论会开场,针对补件资料进行交叉检视。
她翻到第六页时,忽然开口:「这里的证人版本与监视器画面略有出入,你有注意到吗?」
陈立点头,语气平稳:「有。但根据证人提供的时间线,我推测他看到的是事件发生前几分钟的准备动作,并非真正的冲突点。我加注在备注栏右侧,第六页下方。」
他说完便微微向前指了指页面,节奏没有任何拖沓,话语直指关键,像是早已预测这一题会被问起。
向仪低头确认,点了点头,没再多话。
她向来不是会轻易称赞人的x格,赞许也从不放在语言上,而是藏进每一次「选择再合作」的决定里。
她心里默默记下一句:
这人,处理得起细节,也站得住现场。
〈水面下的判断力〉
会议散场後,走在回办公桌的途中,方心跟在她身旁,一边收资料一边小声说:
「其实,他也没那麽‘好说话’啦。」
「嗯?」向仪转头。
「我上次刚好经过会客区,有个当事人y要递资料给他,还打算套点关系。结果他笑得一样客气,但一开口就回得漂亮,整段话听起来像是接受了,实际上完全挡回去,连个空档都没给人。」
她一边摇头,一边感慨:「我那时候在旁边看,简直像在看教科书——‘怎麽把人挡在外面,还不让他觉得被拒绝’。」
向仪没接话,只是将手中的资料副本收进ch0u屉,动作一向有序。她的指尖轻轻落在备注栏的一角,停了两秒。
那张表格,她刚刚已经看过一遍。分类逻辑没问题,推导笔记清晰,甚至在她准备要追问的区块,已经贴心附注可能的解释路径。
她想了想,心中默默写下一句——
这个人,未来可以再合作。
她不是一个轻易将人写进「信任名单」里的人。
那是一张留给真正能独当一面、又懂分寸的人才的页面。很多人努力想进来,却始终在她的边界之外。
而陈立,在这一连串无声的观察里,用稳定与判断力填满了空白。
那天之後,方心在交班日历上,多划了一笔备注:
临时无法处理——可请陈立代劳。信得过。
这句话不过短短几个字,却像某种默契,在职场这座按部就班的机器里,悄悄形成一道隐形的交接线。
不是谁的名字,都能写进那栏备注里。
而陈立,用他的方式,悄悄写进了——不动声se,却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