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趁信用社还没下班,把剩下的三万四存了进去。
他问信用社员工借来纸笔,写下条子,盖上村委会公章。
他和老张家虽然分了家,户口却没迁出来。
张诚想趁机重新办个户口本。
可惜他和施阳阳虽然成了亲,却没有登记。
拿着条子,张诚又去了派出所。
值班的苏豪瞪大了眼。
“老弟,你今天来来回回跑了三趟了吧?你不累嘛?”
苏豪问。
“累啊!”
张诚也想一趟办完,可很多事赶到了一起。
“豪哥,你帮我迁下户口呗,这是村里开的证明。”
张诚递过盖章的条子。
“成!”
苏豪接过条子。
半个多小时后,张诚拿到新户口本。
打开一看,瞧着户主名字,他嘴角一抽。
张黑!
这是他真正的名字。
张诚这个名字,是去部队后改的。
他忽然一拍脑袋,想起件事。
跟天药公司签的商标买卖合同,他签的是张诚。
按现在的法律看,这合同…貌似无效。
张诚既然答应卖了
“阳诚“
商标,就不会反悔,只是突然想到而已。
“豪哥,还得再麻烦你一下,我要改名。”
苏豪满脸无奈,苦笑一声:
“张老弟,你还有啥事,能不能一次性说出来?”
“没了没了,这次真没了!”
张诚保证。
“哎!”
苏豪接过户口本,又去忙活。
折腾到四点半,总算搞定。
张诚满脸歉意,塞了一包华子给苏豪。
不等对方推辞,他拿着户口本,扭头冲出派出所。
离开派出所,张诚又去了供销社。
既然李圆圆他们留在县里,自己明天回村,总要给那些帮他贷款的村民带点
“礼物“
。
代销店也得添点货。
张家村地少田多,除了果树,只能种土豆玉米番薯,细粮得靠买。
“老弟,赵主任下班了!”
正在收拾东西的莫绮静看见气喘吁吁的张诚,笑着开口,
“你这一天,跑东跑西,够累的。”
“可不是嘛!”
张诚走到柜台前,
“姐,我是来进货的。”
莫绮静走进柜台后,拿起纸笔:
“这次,你要点啥?”
“白米一千斤、白面五百斤。”
莫绮静直呼好家伙。
“老弟,这么多白米白面,你确定能够卖掉?放久了容易长米虫。”
“姐,你就放心吧,肯定卖掉。”
张诚打包票。
代销店开起来,附近村的村民肯定不会跑县城买东西。
前几天,七十三位村民帮张诚贷了款。
他决定每人分五块钱红利,再给五斤白米、两斤白面,零零散散凑够十块钱就行。
七十三人,也就七百三十块钱。
“姐,你受累,再帮我找几位担担。”
张诚开口。
“成,晚上姐回去问问邻居。
山路好走了,价钱没上次贵,一个人五毛钱,包两顿饭,怎么样?”
“都听姐的!”
,免得乡亲们不信。
当然,乡亲们也可以去信用社问。”
张诚拿出条子和村委会公章,塞到老村长手里。
“厉害,真是厉害!”
老村长笑呵呵后退两步,上下打量张诚,感慨,
“二狗子啊,俺是真没想到,俺们这破山村,居然能出了你这么一条真龙。”
“叔,你就别埋汰我了,我算个屁的真龙!”
张诚摇头。
“二狗子,你刚说,还有东西要分给乡亲们是吧?走,咱们去大妹那边找招财他们,让他们帮忙打下手。”
老村长将条子、公章和钱都揣进衣兜,拉着张诚胳膊,向院子外走去。
很快,两人来到村后。
之前,张诚以为老村长口中的
“大妹“
是某个老婶子,可现在……只见远处,张家村的老老少少都聚在那边,板凳小桌子热水壶应有尽有。
村民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就像开茶话会。
在他们前边几十米,那头瘸着腿的山君老爷,正摇头晃脑戏弄一只野鸡。
“叔,你刚说的大妹是?”
张诚问。
“大妹就是山君老母啊!”
靠!张诚差点骂出声。
“二狗子回来了啊!”
“二狗子,快点过来看大妹抓野鸡。”
“狗哥,你别害怕,大妹不伤咱们村子的人。”
远处的村民看到张诚和老村长走过来,一个个兴奋站起身,向张诚介绍
“大妹”。
张诚整个人都麻了。
他看着远处,正用厚重宽大虎掌拍打野鸡的老虎……更诡异的是,这边闹出的动静,老虎仿佛听不到,头都没转一下,自顾自地玩着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