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今胜昔 本章:第 14 章

    随着主持人小帕一声令下,现场的倒计时屏幕亮起,两个小时的烹饪时间正式开始。

    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瞬间被灶火点燃的噼啪声、刀具与砧板的碰撞声所取代。

    “故乡的味道”,这个主题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厨师的功底与情感。

    它不仅关乎技艺,更关乎记忆、文化与认同。

    全智薇那边果然是最“星光熠熠”的。

    她本人似乎并不急着动手,而是优雅地站在一旁,指挥着两位助手忙碌。

    她选的菜是“彩虹琉璃虾球”和“妈妈的金汤酸菜鱼”。

    听名字就充满了故事感和视觉冲击力。

    她的团队动作麻利,显然是经过精心排练的,各种高级厨具和进口食材摆满了操作台,引得不少镜头频频光顾。

    直播弹幕里,粉丝们已经开始刷起了“薇女神心灵手巧”,“期待值拉满”。

    雷哲选择的是“法式乡村慢炖小牛肉配迷迭香土豆泥”和“普罗旺斯番茄浓汤”。

    他解释说,他的故乡在法国的一个小镇,这是他祖母的拿手菜。

    他动作精准,切菜、腌制、煎封,行云流水。

    弹幕惊叹:“不愧是雷神,这操作看着就是专业米其林级!”,“虽然是西餐,但感觉很有温度。

    ”白引鹤走的是中式儒雅风。

    他选了“蟹粉狮子头”与“文思豆腐羹”。

    这两道都是淮扬菜的经典,极见功夫。

    他没有助手,独自一人,不疾不徐。

    处理蟹肉时细致耐心,剁肉糜时刀工匀称,揉搓狮子头时手法轻柔。

    做文思豆腐羹时,一块嫩豆腐在他手中,几番快刀起落,入水散开,便成了发丝般粗细的豆腐丝,引得现场一阵低低的惊呼。

    弹幕瞬间被颜粉和食客占领:“小白这刀工!帅我一脸!”,“白家食府的底蕴果然名不虚传!”,“这才是国风美食节该有的样子!”董师傅带来的食材最是朴素,面粉、时令蔬菜和一点猪肉。

    他要做的是“北方疙瘩汤”和“家常肉饼”。

    他一边做,一边还对着镜头,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慢悠悠地讲解着这些家常菜里蕴含的简单道理。

    “这疙瘩汤啊,以前家里穷,没什么好东西,弄点面疙瘩,放点菜叶子,打个鸡蛋,热乎乎一喝,就舒坦了。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透着让不少中老年观众共情了。

    弹幕画风也变得温情:“董师傅辛苦了!”、“这才是真正的烟火气。

    ”、“看饿了,想家了。

    ”沈芜的操作台简简单单,就像家里的厨房一样。

    桌上一条鲜活的鳜鱼,一小篮碧绿的蚕豆大小的虾仁,一块色泽深沉的咸肉,几根青翠的春笋,还有一些基础的调味料。

    她选的菜是“松鼠鳜鱼”和“腌笃鲜”。

    这两道菜,都是典型的江南风味,也是她记忆深处关于“家”的味道碎片,虽非她原本世界的直接复刻,却是在这个世界,她所能找到的最贴近“故乡”意蕴的表达。

    松鼠鳜鱼考验刀工、火候和调味,形态喜庆,滋味酸甜,是宴席上的常客。

    腌笃鲜则是一道极其考验食材本味的汤品,咸肉的咸鲜、鲜肉的醇厚、春笋的清爽、百叶结的豆香,交织融合,讲究的是一个“鲜”字。

    林荔在她身边,紧张得手心冒汗,却又不敢大声打扰,只能压低声音:“嫂子,你这鱼能行吗?我看全智薇那边都快摆盘了!”沈芜没说话,只是拿起捞网,将那条还在活蹦乱跳的鳜鱼捞了出来。

    去鳞、去鳃、开膛、去内脏,一气呵成。

    最关键的是去骨。

    随后,她在鱼肉上细密地剞上十字花刀,深浅均匀,直达鱼皮,却又不破皮。

    这手刀工,看得旁边负责跟拍她的摄像师都屏住了呼吸,悄悄拉近了镜头。

    “我去,这刀工可以啊!”弹幕上开始出现零星的惊叹。

    “看着挺专业的,不像装样子。

    ”“松鼠鳜鱼?这道菜很考验技术的。

    ”沈芜不受外界干扰,将鱼肉用料酒、盐、胡椒粉稍稍腌制,然后均匀地拍上干淀粉。

    紧接着,她将咸肉、新鲜五花肉和春笋分别处理好,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和几片姜,盖上盖子,用小火慢慢炖煮。

    腌笃鲜的“笃”,就是吴语里慢火煨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全智薇那边的“彩虹琉璃虾球”已经初具雏形,五颜六色的蔬菜丁点缀着晶莹剔透的虾球,确实赏心悦目。

    她的“妈妈的金汤酸菜鱼”也开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雷哲的小牛肉在铸铁锅中发出诱人的滋滋声,迷迭香的特殊香气弥漫开来。

    白引鹤的蟹粉狮子头已经定型,在清汤中慢慢煨煮,文思豆腐羹的清汤也已备好,只待最后勾芡。

    董师傅的肉饼在铛上烙得两面金黄,香气朴实诱人,疙瘩汤也已煮好,撒上了翠绿的葱花。

    就在这时,全智薇那边忽然传来一声小小的惊呼。

    似乎是她的一个助手在摆盘时不小心碰倒了一个酱汁碟,一些酱汁溅到了雪白的盘边。

    全智薇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低声斥责了助手几句。

    虽然声音不大,但她脸上那一闪而过的不耐烦还是被镜头捕捉到了一些。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哎呀,全姐装都不装了吗?”、“小失误,问题不大吧?”、“女神别生气,擦干净就好。

    ”、“感觉她压力好大。

    ”沈芜这边,油锅已经烧热。

    她提起拍好粉的鳜鱼,轻轻抖掉多余的淀粉,然后小心地放入热油中。

    鱼肉遇到高温,瞬间收缩,花刀立刻翻卷开来,如同根根倒竖的毛发。

    她用勺子不断将热油淋在鱼身上,确保受热均匀。

    很快,鱼肉变得金黄酥脆,被她用漏勺捞出,沥干油分,摆在盘中,鱼头高高昂起,鱼尾舒展,活脱脱一条翘首摆尾的松鼠。

    这造型一出来,现场和直播间都响起了一片赞叹声。

    “哇!这形状可以啊!”“炸得好漂亮!看着就酥脆!”“比我想象中厉害多了!”“傅太太有点东西!”最后,沈芜将滚烫的糖醋汁“哗”地一声,均匀地浇在炸好的鳜鱼上。

    酸甜的香气瞬间爆发开来,与鱼肉的酥香交织在一起,引得人口舌生津。

    撒上几颗焯过水的青豆和松子仁作为点缀就成了。

    腌笃鲜也差不多好了。

    掀开砂锅盖,一股混合着咸肉、鲜肉和春笋的香气袅袅升起,汤色呈现淡淡的乳白,清澈不腻。

    她放入烫好的百叶结,稍煮片刻,便可出锅。

    没有过多调味,只依靠食材本身的味道。

    就在倒计时剩下最后五分钟的时候,沈芜将两道菜稳稳地端上了展示台。

    金黄油亮的松鼠鳜鱼,形态逼真,酸甜诱人。

    一碗清雅的腌笃鲜,汤色清亮,鲜笋碧绿,咸肉红润,鲜肉白嫩,百叶结吸饱了汤汁,散发着朴实而醇厚的鲜香。

    两道菜,一道酸甜,一道清鲜,对比鲜明,却又都紧扣着江南的“故乡”印记。

    沈芜轻轻吁了口气,用手背擦了擦额角渗出的细汗,她看向评委席,目光与梁颂贤的眼神短暂相遇,又迅速移开。

    其他选手也陆续完成了作品。

    一时间,展示台上风格各异,香气交织。

    小帕走到台前,声音带着兴奋:“哇!各位老师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接下来,就到了我们最激动人心的品鉴环节!有请我们的评委老师!”现场的气氛,再次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品鉴环节开始,气氛比刚才烹饪时更加紧张。

    18位大众评委早已按捺不住,眼神在各色菜肴间流连,而三位专业评委表情严肃,准备开始他们的“味蕾考验”。

    按照抽签顺序,首先品尝的是董师傅的作品。

    董师傅端上他的“北方疙瘩汤”和“家常肉饼”,旁边还放了一个他刚刚捏好的、笑容可掬的“福”字面人。

    “这疙瘩汤,是我们北方人从小喝到大的,没什么花哨,就是个暖和实在。

    ”董师傅憨厚地笑着介绍,“肉饼也是家里常做的,皮薄馅儿足。

    ”评委们依次品尝。

    疙瘩汤热气腾腾,面疙瘩筋道,汤味淳朴。

    肉饼外酥里嫩,肉香四溢。

    苏政先生首先点头:“嗯,很地道的家常味道,吃着舒坦。

    这面疙瘩做得好,不软烂,有嚼头。

    透着一股子质朴的功夫。

    ”李明轩也点头赞同:“董师傅的手艺代表了一种传承,这种最本真的味道,恰恰是现在很多餐厅所缺乏的。

    从商业角度看,这种‘家的味道’其实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梁颂贤拿起汤匙,舀了一勺汤,又尝了一小块肉饼,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淡淡地说:“疙瘩汤火候不错,但调味略显寡淡。

    肉饼馅料扎实,但饼皮可以再酥脆些。

    面人倒是栩栩如生,为这道‘故乡的味道’增色不少。

    总体而言,是合格的家常菜,胜在情怀与手艺。

    ”他的评价虽然依旧带着挑剔,但对董师傅这位非遗传承人,显然还是保留了几分尊重。

    大众评委们也纷纷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很多人表示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如果您喜欢,请把《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方便以后阅读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第 14 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第 14 章并对豪门后妈, 商界爆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