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大难不死的男孩影响力还是夸张,但顾陆有机会,毕竟他还年轻。
其次,手握《小王子》和《魔戒》两张王牌,前者地球保守估计销量累积有15亿册;后者三本加起来也有18亿册左右的销量。
[甚至这种能力超出题材的界限,《威茅斯系列》探讨了人类恐惧的根源,《魔戒》更是一个希望的故事。顾陆的文字也不是简单的吸引读者,而是强调思考,挖掘当代社会生活深层次的事物,他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已超过绝大部分作家。
至于针对顾陆写作能力的批评——呵呵]
主编以嘲笑结束了本次采访。
毫无疑问,身为《格兰塔》杂志的主编,他更有资格评价顾陆,至少大众的观点里是如此的。
本来阿美莉卡网友们对买不到《魔戒》就生气,这部分人包括压根没去看电影的。因为我可以不看,但你不能没有!
与似乎,对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等报刊之前的言论清算也开始了。
当然,如此顺利,也多亏了福克斯在里面推波助澜。姚小驹是没这能力,毕竟在阿美莉卡,自己人打自己人,才打得狠!
“我早就说了,我们国家为什么不是自由民主的灯塔了呢?就是因为这些愚蠢的记者。”
“太对了!我说5g会导致身体中毒不舒服,可我那个当记者的表哥说我胡扯。你看看,我就说记者都是那些政客养的狗。说顾陆不会写的,和说5g没毒的,都是傻子。”
“纸媒的公信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消耗的,我是年订《华盛顿邮报》的用户。顾陆的作品我也看了,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希望报社能够有更真实的报道。”
……
类似言论甚嚣尘上。
其实公众评价如何,报社是无所谓的。哪怕是俄罗斯普子评价为“垃圾”,也对销量没什么影响,毕竟颠倒事实断章取义也不是一两天了。
该看的用户,不会因为这些评价就取消订阅。毕竟看什么报纸,就代表什么倾向。华盛顿邮报就是自由派,支持大政府,赞同移民……
他们怕的是,当下情况,就因为一些小事儿,导致年订用户感觉自身逼格降低了。
真是小事儿啊!当时《华盛顿邮报》都是跟着热点评价,别说头版头条了,都不是副版头条。
报刊会如何平复这事,姚小驹就没再关注了,他给顾陆打去电话。
双喜临门。
“哈哈哈,恭喜恭喜。”姚小驹说,“小顾哥慧眼如炬,彼得导演简直是为魔戒而生。”
紧接着,姚小驹报告了票房数据。北美和欧洲都亮眼,特别是法国,那是卯足劲宣发。
然后姚小驹说了
卑鄙的意大利
“轱辘,你来我家是不是经常提一些水果牛奶什么的。”李古圆在电话里说。
顾陆嗯嗯地回应着,拿着手机等待着后续。
“兄弟,我家是开杂货铺的,你买的东西我家都有啊。”李古圆说,“所以下次来,带两个戒指吧,就是至尊魔戒,电影的周边。”
图穷匕见,原来是这样。
因为小王子周边旗舰店,已在国内有四五年的历史,和代工厂的合作非常愉快,所以《护戒使者》在国内上映的第二天,店里就上线了相关周边。
不过价格就比较昂贵了,一个周边戒指183元。
“就我们的关系,还说这么多弯弯绕干嘛。下次回来,一定给你带。”顾陆说。
“哦?今年过年不回重庆?”李古圆问。
“近段时间应该都不会回。”顾陆说,“我准备去全国各地好好玩玩,虽然我写了挪威、写了日本、写了芬兰等等这些国家的故事。却发现连我们自己的祖国山河都没能好好看看。”
“也对,世界不在书里也不在地图里,在外面。”李古圆表示赞同。
他又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我爸妈是这样说的。”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才挂断电话。
挂断电话,估摸着四五分钟后,脑中是熟悉的响声,紧接着是惯例的合成。
【幻想文学领域变革之作】【传统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20世界最受欢迎的奇幻之一】化作《霍比特人》
详情:有一天,比尔博决定参加远征队,夺回被恶龙史矛革霸占的财宝!于是乎,比尔博和十三个小矮人踏上了冒险的旅程。
当时顾陆还想,又是变革又是传统,到底是什么作品口气这么大?好吧,现在没什么问题了,霍比特人的剧情是传统幻想文学的,但内核是变革的。
这部,还是上上个月去法国探班剧组时触发的。
托尔金老爷子的另一部代表作。
顾陆想了想,系统确实没有逮住一个人薅,它是逮住两个人。茨威格和托尔金。
想想也比较合理,既然在拍摄魔戒,那接触到霍比特人相关的道具也是铁板钉钉。毕竟两者同属一个世界观。
行!
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三部曲一出,小王子文化公司在好莱坞就完全站稳脚了。
既然又说到魔戒,那么就顺势说说《护戒使者》所引起的矛盾。
意大利的旅游部门,虽然选择错了,但他们能无赖啊。有这个历史底蕴,不差这么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