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雪再次扑在天文馆的玻璃上,却比七年前的初雪多了份温柔。林小记站在“星·记·舟”主题展厅中央,看着墙面投影里循环播放的星轨动画——沈星野的胶片机镜头、沈砚舟的手绘星图、还有孩子们用望远镜拍摄的星空,共通组成了一条流动的“守护星轨”。
展厅角落的互动屏亮了亮,弹出条新的“星星来信”。点击的瞬间,屏幕上浮现出稚嫩的字迹:“小记姐姐,我今天在猎户座旁边发现了颗新的小星星,妈妈说那是星野哥哥和舟哥哥在跟我打招呼!”配图是张歪歪扭扭的蜡笔画,三颗星星手拉手,中间那颗画着笑脸,旁边写着“小羽的守护星”。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星星守护计划”的后台提醒:“挪威特罗姆瑟天文站发来协作申请——2025年极光季观测活动,邀请‘星轨计划’共通参与。”附件里是段视频,北极的极光下,天文站工作人员举着块木牌,上面用中文写着:“致林小记:你的星星,在北纬69°收到了。”
视频里的极光突然变幻,绿紫色的光带在夜空中勾勒出猎户座的轮廓,三颗腰带星的位置,赫然闪烁着三颗亮点——像极了沈星野和沈砚舟总说的“星星暗号”。小记忽然想起沈砚舟临终前交给她的坐标,此刻在地图上标出,竟正好对应极光中猎户座的位置。
深夜的天文馆天台,积雪在脚下发出“咔嚓”声。小记架起那台承载着兄弟俩记忆的老式望远镜,镜片对准极光视频里的坐标。调焦环转到,不是结局,而是新的开始——就像星星的光,永远会在下个夜晚,重新亮起,而属于他们的星轨,将随着每个仰望星空的人,继续在宇宙中,写下永不落幕的、关于“爱与守护”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