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元夕施元 本章:第58章

    今日施元夕的评分,若是甲中亦或者是甲末的话,

    可能都还存在了些许的争议。

    甲优,必定会是春闱前十名。

    连他都忍不住感慨,

    若施元夕是个男子,此番正常参加科举,只怕未来是前途无量。

    而今,在奉上了那么重要的东西后,却是连兵部的大门都难以跨进。

    与此同时,

    施元夕在府中,

    也同样收到了她春闱同考评分的消息。

    这次的春闱同考,

    施元夕没有再刻意藏拙,就算没有北越突然发兵的事情,

    此番对于她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可以让她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了甲三级。

    而进入甲三级后,许多东西应付起来都不会再像是从前那么轻松。

    往后的每一场考试,

    她都必须要打起了精神来全力以赴,

    才有通过的机会。

    此时再想要藏拙,便很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施元夕眼下想要做的事情,

    可担不起任何一次的失败,她如今想要走的这条路,也都是危险重重。

    她赌不起这个可能性。

    加之,从去年回到了京城到得如今,她入京也快要有一年的时间了。

    虽说进国子监的时间还不足半年,但这么长的时间,关于她读书识字的事,她已经铺垫得够多。

    而且接近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让此前与她相熟的所有人,确认了她还是原来的施元夕。

    这等情况下,也可以逐步显露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她连改制火铳都能研制出来,有几分学识,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若她当真是个蠢人,还研制出来了这么强悍的武器,才显得格外奇怪吧。

    这次春闱同考的评分,是施元夕认真对待的结果。

    并且在考试结束的当下她就已经知道,她的算学必定会是满分,也就是全优。

    其余学科也都在甲优上下浮动。

    策论并不是很确定。

    她此前虽说是刻意藏拙,但确实在策论一项上,她是较为弱势的。

    可在国子监的这段时间,她对邱学正的课一直都很上心,私底下也没少找邱学正讨教问题。

    不敢说是突飞猛进,但比起从前来,必然是有所进步的。

    是以,此番策论也拿到了甲优评分,对施元夕来说,便是对这些时日的勤学苦读最好的安慰。

    她日日书不离手,并非是在装腔作势,而是真正用心、刻苦的学了,学习不是其他的事,尤其是在国子监内,是不能有任何一刻的懈怠的。

    好在,这评分也没有辜负了她。

    而且,这次的时机真的太过重要了。

    此前她在甲五级内的大考,还有甲四级的晋升考试上,都耗费了不少心力,又是自证清白,又是请周瑛帮忙,才得到了一个公正的评分。

    比较起来,本次考试,她似乎并没有做些什么,却仍旧拿到了一个好成绩。

    其主要原因便是在于,这次的考试,叫做春闱同考。

    科举之前生出来的事,还不够多吗?

    从主考官到出题人,俱是全都动荡了一回,最后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开的科举。

    国子监所用的试题,与科举的一致。

    并且,还是在科举没有放榜的时候。

    也就是说,施元夕他们考试时,和春闱科考的时间差不多,绝不存在了舞弊的可能,且即便是试题流出,他们的整体流程也跟科考一样,是处在了一个禁闭的环境里。

    没有一丝一毫接触到外界的可能,便绝没有作弊之说。

    本次同考的阅卷,虽说也是由国子监进行,可这是科举试题。

    国子监的学正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对施元夕有所打压,却不敢在科举试题上找茬。

    等到春闱放榜,科举试题的答案必定会在整个京中传播。

    如若他们阅卷出现了异常,那是他们的错,还是科举阅卷之人的错?

    本次科举阅卷的人,可都是名望极高的重臣!

    这等情况下,施元夕清楚,不会有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刻意针对她。

    她照常考,他们照常阅卷,就算是她的成绩超乎意料的高,也必定会将此事上报到了朝堂之上,而不是私底下否决她的成绩。

    与她猜测的一般无二。

    此刻的朝堂,因为她极高的评分,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一部分人,仍旧抱有怀疑,毕竟她入国子监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却能将科举试题考至甲优。

    ……那可是甲优啊,多少人勤学苦读一辈子,都难以考到的评分。

    另外的人,则是什么情况都有,有人冷眼旁观,有人嗤之以鼻,有人震撼。

    王瑞平倒是没想到,这绕了一圈,事情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是礼部尚书,礼部统管整个大梁的科举。

    施元夕这份由国子监出具的试卷评分,究竟能否经得起考量,也需要他这位礼部尚书来判定。

    本来应该由此番春闱的主考官徐京何来判定的,但徐京何本人也是国子监内官员,为了避免惹来非议,交由王瑞平来评定是最合理的。

    朝上吵吵嚷嚷,王瑞平从卢祭酒的手里接过试卷时,不由想到了昨日之事,一时又是感慨,又是情绪复杂。

    他通过王恒之向施元夕传递了自己的意思,施元夕没有搭腔,他本以为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没表述清楚。

    如今看来,施元夕只怕已经猜到了,这份试卷最后的评定,会落在了他的身上。

    她不是不接腔,而是清楚地知道,在王瑞平给出一个合理并且公平的评定前,她不能跟王瑞平过多接触。

    她和王恒之只是寻常的国子监同窗,王恒之还和这次无数参考的国子监生是同窗,这一点上,他们无需避讳。

    可一旦跟王瑞平来往过密,那这事就变了味道。

    他们是坦然,但在有心之人的眼里,这便是牵扯不清。

    她不做任何的表现,恰恰给自己保留了这份纯粹的评定机会。

    让王瑞平可以在朝上,和所有的礼部官员一起做出公平的决断。

    施元夕的年纪,便能够想得如此全面,着实难得。

    而当亲眼看到了那一份答卷后,王瑞平更是无话可说。

    他仔细翻阅了数遍,才将这份答卷交给了旁边的两位礼部侍郎。

    其中一位,还是施元夕的亲大伯。

    施致远回避了,他不参与评定,但还是忍不住看了几眼施元夕的答卷,越看面上越是惊讶。

    王瑞平便在此时道:“启禀皇上,春闱虽还没有放榜,但本次春闱试题的答案已出,目前看来,施元夕的答卷,大体上都与礼部出具的试题答案差不多。”

    “而国子监内给出的评分,应当也是出入不大。”

    除了策论一类,很多都是有着正确答案的,这个东西,礼部官员最近天天审阅,已经是熟悉非常了。

    至于策论,这个东西每个批阅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

    但不管观点悬殊再多,施元夕的文章紧扣题目,且观点新颖,就算是对她有着再多的偏见,基本评分点在那,最低也不会低于甲中。

    施元夕有几项上乃是全优。

    所以综合来看,仍旧是甲优评分。

    满场哗然。

    裴济西还有几分怔忪,没能回过神来。

    谢郁维却已经反应过来,他抬头,与朝中隐匿的谢家官员对视了眼,对方得了他的信号,便直接上前一步。

    在这喧闹的朝堂中,开口便道:“皇上,施元夕是国子监生,还有如此大才,便不该被就此埋没了才是。”

    “臣以为,大局当前,当不拘泥于旧制,而是以边疆将士为先,还请皇上下令,命施元夕即刻入兵部,研制改制火铳及子弹。”

    此言一出,朝上便立即安静了三分。

    众多朝臣的目光,俱是都落在了那出言为施元夕争夺官位的官员身上。

    此人明面上,一直都是中立一派,与朝中最为主要的三家,都无任何关系。

    此刻开口,似乎当真是起了惜才之心。

    魏昌宏却是冷笑:“你也知晓,此事违背旧制,还敢拿出来说?”

    施元夕手里握着的,可是能够改变朝局的重武。

    他们如今跳出来给她求得官位,所图实在是过分明显,且更加加重了魏昌宏对施元夕的怀疑。

    谢郁维也实在是了解魏昌宏。

    他猜忌心过重,越是如此,就越发不会重用施元夕。

    但谢郁维不一样,他非但可以保证施元夕的安全,还能给到她想要的位置。

    “那魏大人以为,该当如何?”这句话一出,朝上更是安静了三分。

    谢郁维回头,看向了那始终游离在了人群之外的徐京何。

    徐京何声色冷淡,面上更没什么情绪,他既没有出言帮助施元夕,也不像是其他人那般,沉浸在这个春闱同考的评分里,而是直指魏昌宏。

    “是该继续放任北越集结大军,踏平我大梁河山,还是阻拦重武入战场,让留在了前线的将士,白白地去送死?”

    满场死寂。

    此前对于严广海所作所为,还处在争论阶段,到底是朝中官员忌惮魏昌宏的威势,不敢言语太过。

    徐京何却是毫无保留,直接揭下了魏家的遮羞布。

    “还是说,魏大人其实早就已经知晓了北越出兵一事,如今这般不慌不忙,是早有了成算?”徐京何那双没什么情绪的眼眸轻抬,与上首的魏昌宏对视。

    “如若是这样的话,魏大人也该早说才是,以免整个大梁的百姓与官员都被蒙在了鼓里。”

    “徐大人!”魏昌宏还没开口,魏家的官员便已跳了出来:“这是朝上,在皇上的跟前!还请你说话注意分寸!”

    魏昌宏眼神阴鸷,他只定定地看着说话的徐京何,直接道:“确实,眼下一切都该以边疆为重。”

    “只是,将士在战场上厮杀,有人在后方给出生入死的将军使绊子,这般行径,便与千古罪人无异。”

    “你说是吧,徐大人?”

    殿内气氛压抑,在徐京何和魏昌宏的对峙中,无人开口。

    “正是。”徐京何那双寻常看着温润的眸,此刻凉幽幽的,他缓声道:“不过魏大人说的将士是谁?”

    “不管是谁,应当都不会是那延误军情的严广海。”徐京何微顿:“还是说,北越集结的十万兵马,是凭空冒出来的?”

    朝中之人都知晓,北越境内多山地,且百姓生活贫困潦倒。

    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北越人的掠夺性才会那么强,他们好战,不过是因为形势所逼。

    只是往年边疆北越兵马至多不过两三万。

    想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十万兵马,谈何容易?

    如今对方突兀地冒出来,就是严广海瞒报军情导致。

    魏昌宏还要力保此人吗?

    今日早朝之前,徐京何一派的官员,均已经做好了准备。

    江南水军在拦截到了魏家那一船铁以后,消息传给了徐京何,徐京何便已经意识到了不对。

    所以他才让那夏莱放下了手里所有的事情,以运送尚方宝剑之名,来到了京中。

    并且,至今未归。

    一旦今日魏昌宏在朝上拿不出来个明确的态度,或者示意底下的人开口,说军中除严广海外无人可用。

    徐家的人,便会将夏莱推上去。

    夏莱极擅用兵,在江南水军中,便已是赫赫有名。

    边疆军与水军作战方式不同,但方式可以改变,这等具备将领之才的猛将难寻。

    他不松口,此番夏莱必入边疆。

    魏昌宏却在此时道:“严广海失职一事,待得边疆战事平息,圣上自会处置。”

    这是第一次,魏昌宏直接在朝上承认了严广海失职。

    “对于眼下的朝堂和边疆来说,最为主要的事,都是击退北越。严广海乃戴罪之身,此番若不能尽快将北越击退,将……”

    魏昌宏转身,那双冷沉的眼睛,直接与徐京何的对上:“数罪并罚!”

    这便是在给严广海立下军令状了。

    尽快击退。

    怎么个尽快法?

    严广海失职在先,魏昌宏绝不可能调动京畿营往边疆援军,京畿营一走,他就等同将京城让了出来。

    而京里的其他几支军队,人数最多的当属镇北军。

    裴济西与魏家、谢家都有旧怨在身,不可能会在此时出兵。

    绕来绕去,问题再次回到了施元夕的身上。

    大局当前,魏昌宏再如何,也绝不会在此时对施元夕下手了。

    如今,是要让她心甘情愿地进入兵部,尽快造出兵器。

    魏昌宏直接道:“旧制不可违逆,无论如何,施元夕以女子之身入仕,都是不合常理之事。”

    “但,念在她有经世之才,且精通武器制作,此番,可以破格进行调整。”

    魏昌宏抬眸,扫向了那礼部尚书王瑞平,冷声道:“按照国子监内的规矩,她既是考至甲优,便算是甲三级生了吧?”

    卢祭酒道:“只是准甲三级,想要正式进入甲三级,需得要她通过晋升考试。”

    章程如此,此前的规定也是这般。

    不过按理来说,甲四级只需要考到了甲中,便能够参与晋升考试。

    而以施元夕之才……晋升考试也不过只是走个流程,她晋升甲三级,应当是没有半点问题的才对。


如果您喜欢,请把《黑月光她只想夺权》,方便以后阅读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5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58章并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