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元夕施元 本章:第73章

    魏青染脸色难看至极,她死死地盯着施元夕,目光阴鸷,又夹杂着些许的不可置信。

    她不就是魏家手底下的一条狗吗?

    竟还敢冲着主人叫唤了?

    “你又是何等身份?”魏青染怒不可遏,声音高亢地道:“这里是太极殿,太后娘娘的面前,也能有你说话的份?!”

    “论身份,学生自然不如魏小姐。”施元夕平静地抬头,面上带着一抹淡淡的讥讽:“既是如此,太后娘娘不若直接将魏小姐召至兵部,顶替了学生的位置。”

    “想来,魏小姐对改制火铳及子弹之事,也是了然于心,远胜于学生千万倍。”施元夕轻抬手,缓声道:“请太后成全。”

    一而再,再而三。

    如果说她第一次站起来反驳那魏青染,还只是冲动的话,那么后边的这两次,可给她留下了很长的反应时间。

    但她的态度一如既往。

    说的话越发不留情面。

    太后脸上的表情彻底冷了下来,若非在这大殿之上,只怕已经发作了出来。

    子弹还没有做出来,施元夕一个人,就抵得过魏家目前安排在了兵部的所有人。

    现在处理了她,只会让魏家陷入两难境地。

    她杀不得。

    可要让太后在这等场合下,给她做脸面,斥责自家人,魏太后亦是不愿。

    说到底,他们仍旧没有把施元夕当成是一回事。

    太后的沉默,某种意义上来说,便已经将自己的态度表现得很是明确了。

    魏青染情绪冷静下来,看着施元夕的方向,讥笑不已。

    她实在是太过了解自己的这位姑母了,施元夕最好祈祷着她这子弹永远都造不出来。

    否则,东西被兵部制作出来的那天,就会是她施元夕的死期!

    魏青染正想着,还欲开口。

    没想到的是,这次打断她的,却是魏昌宏。

    魏昌宏目光冷冽,轻扫了她一眼,随后看向了施元夕,淡淡出声道:“今日乃是琼林宴。”

    “你们二人这般,可有将皇上放在眼里?”

    “青染,下来。”

    气氛微妙。

    魏昌宏这番话,一共斥责了两个人。

    将施元夕和魏青染两个人的针锋相对,说成了她们小儿女间的矛盾。

    魏昌宏开了口,魏青染便是再如何,也只能闭上了嘴。

    这便是身为魏家子嗣的特权,哪怕是在朝上开口,随随便便给立下大功的人指一门荒谬的婚事,到头来,也不过成了魏昌宏口中的小儿女间的矛盾。

    朝中像是施元夕这样出身不好的官员,被打压的时间久了,魏昌宏能说出这般话来,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

    可施元夕却知道,这不过是魏昌宏居高临下的‘恩赏’罢了。

    她面上不显,在魏昌宏出面后,也并没有继续坚持。

    可在今日的宴席之后,许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琼林宴结束后,有宫人叫住了施元夕,说是太后有请。

    施元夕却并未像是之前的每一次那样乖乖听话,而是淡声道:“宴上吃了些酒,眼下身子不适,还请公公向太后娘娘告罪。”

    说罢,竟是与那施雨烟一起,径直离开了宫中。

    魏太后本欲让宫中的侍卫阻拦,可却被魏昌宏叫住了。

    “她这般行径,显然是起了些别的心思。”魏太后面色幽沉,冷声道:“既是如此,可还要留着她?”

    魏昌宏冷声道:“一切都等到子弹制成后再论。”

    这制造子弹,可以用正常的方式,可她若不听话,也完全可以用非常手段。

    魏昌宏还不至于因为一个女子,就乱了自己的阵脚。

    不过,比起这个……

    魏昌宏面色冷凝,身后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暗卫,对方落地后,朝他行了一个跪拜礼。

    他冷声道:“派人去查查,她这些时日可曾与其他人有过来往。”

    魏昌宏所指的,不只是个单独的哪一方,而是目前京中所有的势力。

    暗卫道:“是!”

    身影快速消失在了深夜里。

    魏家所培养的暗卫,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加上魏昌宏在京中也埋了不少的眼线,想要探查清楚施元夕的动向,还是尤为简单的。

    可查出来的结果,却没有太多的异常。

    施元夕往常莫说是与旁人接触,她甚至都很少会离开府中。

    朝中大概唯一能够正面和她有所交集的人,便只有国子监内的徐京何了。

    可国子监是徐京何的地盘,魏家派遣的人,包括那个曾经有所动摇的汪监丞,如今都已经被革了职。

    说是春闱重考期间,那个汪监丞有意给人泄题,被抓了个正着。

    这样一来,国子监便彻底成为了魏家伸不进去手的地方。

    如若施元夕真的转向了其他人的话,那徐京何就是最有可能的。

    暗探的消息传回来以后,魏昌宏却没有直接下判断。

    他在江南水军里也安插了探子,近些时日来,一直秘密监视着江南水军的动向。

    水军当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尤其厉害的武器。

    施元夕若是投靠了徐京何,那她最有价值的,就是改制火铳。

    江南水军本来就强势,一旦拥有了这样的武器,势必将威胁到了京城。

    徐京何绝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才对。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徐京何的人藏得太深,第二种,就是施元夕所选择的,并非是徐京何。

    京中重要的人,都处在了魏昌宏的监视下,但都没有传出什么异动。

    施元夕那天在琼林宴上的表现,眼下看起来,似乎就只是她在立下了功劳以后,居功自傲,才会那般与魏青染对峙。

    事情调查到了这里,本该停下了才是。

    毕竟朝中现在需要魏昌宏在意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无暇分出注意力去关注施元夕了。

    可魏昌宏却在某天早朝时,抬头看向了顶上的小皇帝。

    当日夜里,魏太后的轿撵便直接去往了青云寺中。

    施元夕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并不意外。

    她那日做出了这样的表现,魏昌宏又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他必然会有所怀疑。

    而他这么快联想到了周瑛的身上,对他们来说,好像并不是件什么好事。

    但这件事情,其实是施元夕和周瑛共同商议后定下来的。

    施元夕本身其实并不同意用这个办法,但是周瑛却觉得,他们想要在京城冒头,就不能走寻常路。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快出现在了朝中所有官员的视线中。

    仔细思量后,施元夕到底是同意了。

    但所有的事情,不能全部都丢到了周瑛的身上,她这边的进程也需要加快。

    进入四月后,甲三级举行了一场小考。

    和之前的考试不同,这场小考,对施元夕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尤其是她最弱的策论之上,她预估评分应该不会太高。

    院内的小考不是什么大事,此事也并没有张扬,由院中的学正出题,很快考完,评分和名次也很快公布了出来。

    施元夕的名次,在甲三级中排名为第十一位。

    以她入国子监的时间来说,其实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成绩了。

    而且她名次较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策论拖了后腿。

    她本次小考的策论,仅拿了乙中评分,邱学正给出的评价,是所写的议题过于平庸化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整个甲三级的学子而言,差了些许。

    放在了整个甲等院,她这篇文章都是极其拿得出手的。

    只是,国子监内,确实有着极为了得的人才。

    其中之最,当属此前跟施元夕几乎没什么交集的周淮扬。

    周淮扬是去年升入甲三级的,而从他进入了甲三级后,便一直都是甲三级第一。

    此番也是。

    与现代的多维度教育不同,大梁的科举也好,国子监教学内容也罢,都更偏重于文科。

    周淮扬就是典型的文学奇才。

    小考以后,施元夕也看到了他那篇接近于拿到了全优评分的策论。

    整篇文章,堪称经典。

    不光是引经据典,且还具备非常优美的文学观赏性,也就是平仄对齐,文采斐然。

    比较起来,她在现代十五年养成的散漫又自由的思维下,写出的文章,便远不如周淮扬这篇精彩。

    当然,若以现代思维和眼光来看待,他们二人亦是在伯仲之间。

    可这是在大梁。

    以目前施元夕的小考成绩,也是能参加结业考试的,并且甲三级第十一位的成绩,也足够她通过结业考试了。

    只是,施元夕此番并不打算参与结业考试。

    一个她的历事还未结束,按照律令,她需要拿到了历事评分,才能参加结业考试。

    往常还有历事结束后,需得要回国子监再学习一年的规矩,眼下这条规矩倒是没了,不过历事评分仍旧是必须。

    而本次大考,会在她历事结束之前进行。

    也就是说,她若是想要结业,必须得要等到下一次大考才行。

    那对她来说,眼下只需要保持住目前的成绩,结束兵部历事后,就能直接从国子监内结业。

    若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走的话,她结业的时间只怕会比徐京何更短,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国子监一年就成功结业的学子。

    但,施元夕并不打算止步于此。

    她清楚地知道,她未来将要踏出去的那一步,需要她有着一个无比坚实的基础来支撑。

    那么现在国子监内的每一次大考成绩,对她而言,都格外重要。

    只是,眼下时间比较紧,她又被兵部和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两方占据了不少时间。

    学业之上想要再有所进步,必须得要用一些方式方法了。

    这等方法,对于大梁学子而言,也是极其常见的。

    那便是——拜师。

    施元夕需要一位名师,对方得要擅长策论,且还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如此,才能为她的出身正名。

    其实郑奇明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他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够的。

    但施元夕并不打算这么快就和郑奇明捆绑在一起,让魏昌宏的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

    思来想去,她倒是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她从郑奇明那边,与对方搭上了线,且在多次登门后,让对方松了口,收下了她做弟子。

    在对方的教导下,她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除去了该做的事情外,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将所有的内容嚼烂了,一点一点牢记在了脑海中。

    还运用了不少现代的应试考试的方式,来各种加强记忆。

    终于,在进入兵部历事的第二个月结束后,迎来了她在国子监内的又一次大考。

    清晨,国子监门外,所有的学子整装待发,等着接受检查后进入院中进行大考。

    国子监的一众官员都候在了门外,徐京何也在。

    这一个月来,朝上尤其精彩,特别是刑部。

    魏昌宏手底下的那位刑部侍郎,如今已经被御史台给参成了筛子。

    眼看着摇摇欲坠,将要倒塌。

    距离徐京何正式离开了国子监中,也没几日了。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监考学子大考。

    入院检查已经开始,门外尤其热闹。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国子监外边。

    马车停下后,徐京何微顿了片刻,主动抬步迎了过去,将车上的人搀扶着走了下来,一边轻声问道:

    “老师,您怎么来了?”

    林大儒难得好心情,面色极佳,闻言笑道:“自然是来看我那新收的弟子了。”

    新弟子?

    在场之人皆是一愣。

    林大儒名望极高,在整个大梁都备受推崇,而他这一生中,也就收过了一名弟子。

    便是眼前的徐京何。

    也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此前徐京何还曾将他请来为国子监学子出题。

    哪知,这一段时日不见,他竟是收了一名新弟子?

    就在所有人都对林大儒这位新弟子感到了好奇时,徐京何见林大儒突然笑了起来,抬手,冲着不远处刚下马车的施元夕道:

    “夕儿,快些过来见过你师兄。”

    徐京何:……

    第58章

    编故事

    自施元夕进入了国子监开始,

    徐京何就是国子监的司业了。

    虽然司业主要职责,是管理整个国子监,可徐京何到底是为他们讲过几堂课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徐京何都应该是她的师长才对。


如果您喜欢,请把《黑月光她只想夺权》,方便以后阅读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7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73章并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